?

“互聯網+” 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背景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研究

2024-01-01 20:48侯巖隆張曉儉
現代農村科技 2023年3期
關鍵詞:銷售電子商務農產品

侯巖隆 張曉儉 曹 倩 任 麗 歐 文

(河北省農業信息中心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十三五”時期,農業農村部部署實施農業電子商務試點、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行動計劃,2020年起組織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農產品電商支持政策體系不斷完善。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印發《河北省加快推進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實施方案》 《河北省“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建設實施方案》等文件,組織20 個縣(市、區)開展試點建設,探索打通農產品線上線下營銷渠道,鼓勵農產品網絡銷售模式創新,促進產銷精準對接,推動農產品賣得出賣得好。據不完全統計,試點地區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累計52.15 億元以上。

1 建設舉措

1.1 促進產銷銜接。探索線上線下引導、交易的對接模式,促進農產品銷售,開展轄區內主要農產品的生產、流通、銷售各環節的統計監測,形成的數據與省級平臺交互對接。例如,石家莊市某區與省社區服務促進會對接合作,收集了宮米、宮面、強筋面等名特產品,開展農產品出村進社區活動,覆蓋市內100 個社區。張家口市某縣開發了“云農場”微信小程序,受到種植戶和采購商的積極響應,300 多戶種植大戶,82 個采購商成為注冊用戶,縣域內生菜、白菜、豆角等27 類14.8 萬畝的蔬菜全部上線,實現菜農、菜商供需便捷、高效、精準對接。

1.2 建立農產品網絡銷售體系。加大運營主體與網絡銷售平臺對接力度,提升益農信息社服務站點農產品電商服務功能,統籌建立縣鄉村三級農產品網絡銷售服務體系。滄州市某縣優選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予以電商扶持,通過采購直播設備、裝修和環境改造,打造直播基地。邢臺市某區借力阿里集團資源優勢,舉辦了近20 場產銷對接活動,指導20 多家站點開設淘寶店,協助寵物產業相關益農社站點在1688 上實現銷售零的突破。邯鄲市某縣推進生產基地對接美團、京東、拼多多等大型電商平臺,以黃瓜、禽蛋為主導的特色農產品憑借短、平、快的互聯網銷售優勢,溢價能力迅速提升。

1.3 培育電商運營操作人才。結合電商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高素質農民培訓)、益農信息社信息員培訓等,利用騰訊會議、農業科技云平臺等現有平臺和資源,加大互聯網、電子商務等公益培訓力度,對益農信息社信息員、電商從業者、農業經營主體和創業就業農民開展電商運營操作等方面培訓,提高其獲取信息、管理生產、網絡銷售等能力。截至2022年12月份,試點地區累計培訓7 000 余人次。

2 建設成效

2.1 農產品網絡銷售能力顯著增強。農產品電商營銷渠道得到有效拓展,網絡銷售額顯著增長。張家口市某縣2022年與北京新發地市場等10 多家公司簽訂了訂單,訂單銷售量達到12 600 多t,通過832 農副產品銷售平臺及其他銷售平臺,線上銷售量達到1 200 t以上。邢臺市某縣舉辦各類電商培訓會5 次,帶動農產品銷售2 500 萬kg 以上,銷售額達到2 億元。石家莊、承德、邢臺市試點縣農產品網絡銷售額較上年度增長2 倍以上。

2.2 產供銷服務體系加速發展。農產品生產、加工、儲運、銷售服務體系得到快速發展,優質特色農產品產銷銜接更加順暢。石家莊市某市建立了“1+10+N”市場化運營機制,形成“互聯網+”與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承德市某縣建立了縣鄉村三級物流專線9 條、縣城物流分揀中心1 個,并配套建設物流線上平臺1 個,建設了縣城社區服務站40個,實現了村民農特產品到縣城社區銷售的自生態模式。

2.3 區域品牌影響力逐步擴大。各試點縣按不同品牌、不同市場定位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區域品牌影響力逐步擴大。石家莊市某區利用電視、自媒體、電商平臺或出租車廣告等多渠道開展宣傳推介,加強宮米、宮面、強筋面等名特產品品牌宣傳。廊坊市某縣將“小無籽西瓜”打造成了市級區域公用品牌,設計了區域品牌標志和標語,“靳家熏魚”和“狄家糕點”利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提高了知名度,實現了以銷定產。衡水市某縣利用直播平臺觀看養殖和種植情況,提高了“冠揚”“道寒”“武邑紅梨”等品牌的消費者信任度。

3 存在問題

3.1 政策資金支持不足。政府部門之間缺乏協調機制,農業電子商務投入存在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等現象,農業電子商務市場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存在一系列不規范問題。

3.2 專業人才缺乏。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總體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但普遍存在規范化程度不高、質量參差不齊、電商知識接受能力差等問題。

3.3 信息數據應用水平較低。農業電子商務數據開放共享水平不足,農業信息數據標準化程度較低,信息數據簡單堆砌較多,分析應用程度較淺,指導農業發展、提供管理決策能力不足。

3.4 配套體系不完善。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集聚、分級、包裝、加工等一系列供應鏈專業化服務型企業稀缺,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不健全,農產品物流寄遞服務費用偏高,冷鏈物流體系薄弱。

4 發展建議

4.1 加大政策支持引導。強化政策引導和扶持,打通技術、資金、人才、場地等堵點,進一步促進農業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深化融合,鼓勵電商企業下沉供應鏈,推動電子商務與鄉村文旅進一步融合,促進新業態新模式電商發展,加強農產品網絡品牌建設、品質管控和售后服務,引導電商企業逐步從價格競爭向品質競爭轉變,促進電商市場秩序和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4.2 強化技術指導培訓。加強對農業農村行業人員、電商從業者、農業經營主體和創業就業農民的培訓,集中開展農業技術、電商銷售等專題指導,強化信息技術和農業電子商務意識,提高其獲取信息、管理生產、網絡銷售等的能力,帶動農業電子商務發展,培育農業農村復合型人才,促進農業農村增產增收。

4.3 夯實農業農村大數據基礎。制訂數據標準,完善數據分析模型,推進數據信息和業務系統融合共享,橫向與市場、流通、監管和產銷等系統對接,縱向與市、縣產業數據有效連通,深化農業電子商務與農業創新融合,開拓大數據應用場景,提升數據資源利用水平,促進農業生產數字化管理和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

4.4 推動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以特色優勢產業為基礎,完善農產品產供銷全鏈條服務,構建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分析應用體系,加大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和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建設,完善市場監測預警機制和農產品安全追溯監管體系,形成廣泛的利益聯合體,深入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提升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率。

猜你喜歡
銷售電子商務農產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電子商務法》如何助力直銷
這四個字決定銷售成敗
電子商務
給人帶來快樂的襪子,一年銷售1億美金
關于加快制定電子商務法的議案
跨境電子商務中的跨文化思考
農產品爭奇斗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