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力導向型的非英語專業商貿英語課程體系設計探析

2024-01-01 04:39劉坤
成才之路 2023年35期
關鍵詞:能力導向非英語專業跨文化交際

劉坤

摘要:非英語專業的商貿英語課程存在課程內容單一、不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等問題。而能力導向型的非英語專業商貿英語課程體系則有利于提高學生在商貿英語方面的語言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商務應用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能力導向型的非英語專業商貿英語課程體系設計可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方法、評估方式等方面入手,逐步提高學生的商貿英語應用能力和就業競爭力,使其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商務交流和合作。

關鍵詞:商貿英語;非英語專業;能力導向;跨文化交際;創新思維;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5-0073-0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3年度河北省應用技術大學研究會課題“能力導向型的非英語專業商貿英語課程體系設計研究”(課題編號:JY2023004)結項成果

商貿英語是一門應用型專業課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國內外的商貿交流活動日益頻繁,對掌握商貿英語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對此,各大院校積極響應,紛紛開設商貿英語課程,以此為社會培養急需人才。而非英語專業商貿英語課程存在課程內容單一、不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等問題。能力導向型的非英語專業商貿英語課程體系則有助于學生全面掌握商貿英語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具備較強的跨文化交際和商務應用能力,從而為今后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國內外學者對商貿英語教學中的能力導向理論進行了相應研究和探討。例如,國內學者基于能力導向理念,構建了“專業基本能力課程、專業核心能力課程、專業拓展能力課程及專業實踐能力課程”四位一體的商貿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并強調課程體系建設與校外實踐活動之間的關系[1];國外學者以英語在線商務溝通課程設計,滿足開放大學商務管理專業學生不斷變化的學習需求。本研究則通過分析、研究商貿英語課程內容,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實踐活動,建設能力導向型的商貿英語課程體系,以提高非英語專業學生在商貿英語方面的綜合能力。具體目標、內容如下。(1)探討商貿英語教學中非英語專業學生面臨的挑戰和問題,分析商貿英語課程體系設計的現狀和不足。(2)研究能力導向理論在商貿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明確能力導向型商貿英語課程體系設計的理論基礎和原則。(3)設計能力導向型商貿英語課程體系,包括語言能力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商務應用能力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實踐能力培養等模塊。(4)探討和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法和實踐活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商務模擬實訓等,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5)進行實證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專家訪談等方式評估所設計的商貿英語課程體系的應用效果,并根據反饋意見優化課程設計。(6)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探索利用在線教學平臺和多媒體資源提高商貿英語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1.商貿英語課程設計理論基礎

能力導向理論是一種以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掌握相應的知識、技能,并能運用其解決實際問題。在商貿英語教學中,能力導向理論的應用對提高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商貿英語運用能力具有重要指導作用。第一,強調實踐和應用能力。傳統的商貿英語教學往往注重知識的灌輸,導致學生掌握大量的商貿英語詞匯和語法規則,卻不會靈活運用。第二,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商貿交流往往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聽、說、讀、寫能力,并能在跨文化場景下進行有效交流。第三,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內外的商貿往來越來越頻繁,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商務合作也日益增多。因此,跨文化交際能力對非英語專業學生來說尤為重要。第四,強調合作與創新。在商務領域,合作和創新是企業、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導向理論以小組討論和團體項目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鼓勵學生在商務交流中運用創新思維開拓新的商業合作機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能力導向理論強調培養學生的實踐和應用能力,提高其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并鼓勵學生進行合作與創新。這一理論應用于非英語專業商貿英語課程體系設計中,可提高學生的商貿英語交流能力,使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具備競爭優勢。

2.課程體系設計原則

商貿英語作為國際商務環境下使用的專業語言,其課程設置存在不能有效說明目標語言的商務交流能力需求等問題。為此,能力導向型的非英語專業商貿英語課程體系設計要遵循以下原則,以確保課程體系設計的有效性和實用性。第一,需求導向。課程體系設計應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出發點。教師通過調查、分析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商貿英語學習需求和目標,了解他們在商務交流中面臨的挑戰、存在的困難,然后以此為依據明確課程體系設計的目標和內容,可確保課程能夠針對性地培養學生所需的商貿英語運用能力。第二,能力導向。課程體系設計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商務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第三,實踐性與應用性。紙上談兵不如實踐出真知。課程體系設計應強調實踐性和應用性,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例如,組織商務角色扮演、模擬商務會議、實地考察等活動,讓學生在實際場景中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靈活解決實際商務問題?;谝陨显瓌t,能力導向型的非英語專業商貿英語課程體系設計可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商貿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為其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3.商貿英語課程體系設計的關鍵要素

(1)語言能力培養。語言能力是商貿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非英語專業學生在商務領域進行交流和溝通的核心能力。在商貿英語課程體系設計中,語言能力培養的內容如下。第一,語言基礎知識。商貿英語課程應確保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語法、詞匯和語音等知識,為學生進行正確的語言表達提供保障。第二,商務詞匯與用語。商務領域有許多特定的詞匯和用語,如貿易術語、市場營銷用語等。課程設計應著重介紹這些商務詞匯,并提供實際運用的例子和情境,幫助學生掌握在商務交流中正確使用這些詞匯的技巧。同時,課程設計還應包括組織與管理商務會議的技巧、談判技巧、有效的演示技巧等。

以上方面的培養,可使學生獲得全面的商貿英語語言能力,能夠流利地進行商務交流,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同時,這些語言能力還可為學生后續提升跨文化交際、商務應用和創新思維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2)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在經濟全球化的商貿環境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頻繁地進行商務交流,因此跨文化交際能力對非英語專業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以下是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主要內容。第一,跨文化意識培養。課程應引導學生認識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增強學生對文化多樣性的理解?;谖幕鄻有?,商務交流中的誤解和沖突不可避免,學生還要學會避免或化解誤解、沖突的策略。第二,文化背景知識。學生要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商務文化背景,包括社會習俗、商務禮儀、價值觀念等。課程設計可包括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讓學生通過實際情境了解和感受跨文化交際中的挑戰和機遇。第三,跨文化溝通技巧。課程應訓練學生在跨文化環境下進行有效溝通的技巧,包括傾聽和理解對方觀點、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誤解的語言和表達方式、適時調整溝通風格等,讓學生學會搭建不同文化間的溝通橋梁,形成文化自信。

系統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可使非英語專業學生更加自信地參與國際商務交流,建立廣泛的商業關系,并有出色表現。這種能力培養也符合全球化背景下的商務人才需求,可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3)商務應用能力培養。商務應用能力是指學生在商貿英語領域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于實際商務活動的能力。商務應用能力培養可讓非英語專業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游刃有余地面對各種商務情境,并作出明智的商業決策[2]。以下是商務應用能力的培養內容。第一,商務詞匯與用語。學生要掌握市場營銷、國際貿易、金融等商務領域的常用英語詞匯和用語。課程可通過實際案例或商務文檔讓學生熟悉這些詞匯的使用技巧,并學會在不同場景下恰當地運用。第二,商務寫作能力。商務英語中的書面交流很常見,學生要具備撰寫商務郵件、報告、合同等文檔的能力。課程可以安排商務寫作方面的練習,指導學生書寫專業、規范的商務文書。第三,商務演講與表達。除了書面交流,學生還要具備口頭表達能力。商務演講技巧的培養可通過模擬商務場景,進行口頭表達訓練,讓學生逐步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和說服力,在會議、談判、商務演示中自信地展示自我。

商務應用能力培養要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中多次練習,并參與真實的商務活動,從而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更具競爭力,成長為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優秀商務專業人才。

(4)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是指學生具備在商貿領域尋找創新解決方案和應對挑戰的能力。在商業環境中,創新思維對于開發新產品、提高效率、解決問題以及應對變化至關重要。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可使非英語專業學生在商務領域更具競爭力和適應性。以下是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主要內容。第一,激發學生的創意。教師可引導學生參與頭腦風暴、創意討論等活動,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自由表達空間,鼓勵他們提出新穎的想法和解決方案,讓他們敢于表達新的觀點。第二,提供創新案例。教師可通過分享成功的商業創新案例,讓學生獲得啟示,并思考如何運用創新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第三,鼓勵實踐與實驗。教師可鼓勵學生參與實踐項目和實驗,讓學生靈活運用創新思維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最佳方案。

以上培養可使非英語專業學生在日后的商業實踐中更富有創造力和競爭力,能夠應對各種復雜的商務挑戰和變化。

(5)實踐能力培養。實踐能力培養是能力導向型商貿英語課程體系建設的關鍵要素,可使非英語專業學生將所學的商貿英語知識和技能應用于實際場景中,增強在商務領域解決問題和應對挑戰的能力。以下是實踐能力培養的主要內容。第一,實踐項目。引入實踐項目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方法。在商貿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參與真實或模擬的商務活動,如商務會談、跨文化交流、商務談判等,使學生親身體驗商務環境,提高應用商貿英語的能力。第二,模擬演練。模擬演練可讓學生在虛擬的商務場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相應的商務溝通和決策,逐步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商貿英語的能力,增強其應變能力。第三,實踐案例分析。以實際商務案例讓學生提出分析和解決方案,可使學生掌握商務實踐中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提高應用商貿英語知識的能力。第四,商業計劃書撰寫。學生通過撰寫商業計劃書或市場調研報告等實踐性文檔,可熟練掌握商貿英語知識,并能清晰、準確地表達商業思想。

以上實踐能力培養方法可使非英語專業學生在商務實踐中靈活運用商貿英語知識和技能,為其日后從事商務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1.課程目標設計

在制定課程目標時,教師要明確能力導向型商貿英語課程體系的核心目標,以確保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全面提高商貿英語方面的能力。同時,課程目標應具體、明確,且可衡量,與商貿英語能力培養密切相關。具體包括提高學生的商貿英語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使其能夠流利地進行商務交流,準確地撰寫商務文書;提高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敏感性和適應能力,使其能夠在跨國商務場景中更好地交流和合作;增強學生在實際商務應用中的能力,使其能夠獨立完成商業計劃書、市場調研報告等實踐性文書撰寫;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使其能夠在商務決策和創新方面具有競爭力[3]。

2.課程內容設計

課程內容應根據商貿英語能力培養的不同要素,結合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進行設計,確保內容的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具體包括以下要點。第一,商務英語基礎,包括商務英語詞匯、常用商務表達、商務信函寫作等。建議通過實際商務案例進行教學,以增強教學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第二,跨文化交際。通過介紹不同文化之間的交際差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豐富其交際技巧。建議進行模擬跨文化交際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第三,商務應用能力,包括商務談判技巧、商務演示技巧、商務會議技巧等,使學生在商務場景中更加自信和專業。第四,創新思維培養??梢龑W生進行頭腦風暴、分析創新案例,以提高學生在商務決策和創新方面的能力。第五,實踐項目??山M織學生參與各類實踐項目,如商務考察、實地調研、商業計劃書撰寫等,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的商貿英語知識。

3.教學方法和評估方式

在能力導向型商貿英語課程體系建設中,課程教學可采用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以提高課堂互動性,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識。評估方式應與課程目標相一致,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除傳統的筆試和口試外,評估可納入實踐項目報告、團隊合作評估、商務演示等內容,從而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能力[4]。在課程設計實踐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和學習情況,及時優化、改進教學活動,確保能力導向型商貿英語課程體系達到預期的培養目標。

能力導向型商貿英語課程體系能夠有效提高非英語專業學生在商貿英語方面的語言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商務應用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實踐能力。針對課程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下一步,教育工作者要擴大研究范圍,提高研究的全面性和普適性,滿足學生在商貿英語方面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具體建議如下。(1)靈活性和實時性。商貿領域變化快,課程體系應具備靈活性,及時反映新趨勢和商務實踐的最新動態,定期進行教學內容和實踐活動的更新,以確保課程與行業接軌。(2)跨學科融合。商貿英語涉及內容多,課程體系建設應考慮融合多學科內容,如國際經濟、國際法律、市場營銷等,使學生在學習商貿英語的同時了解相關領域的知識。(3)個性化學習。學生的興趣、知識基礎、學習目標各不相同,課程體系建設應考慮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和選修模塊,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課程內容。(4)多樣化評估方式。傳統的考試評估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能力,課程體系建設可以采用多樣化的評估方式,如項目報告、實踐成果展示、團隊合作等,以更好地評估學生的綜合能力。(5)行業合作與實踐。學??膳c商業企業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引入實際商務項目和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商務環境中應用所學知識,逐步提升實踐能力。(6)師資培訓和專業發展。課程體系建設需要高水平的教師團隊來支撐。持續提供師資培訓和專業發展機會,可使教師了解最新的商貿發展趨勢和教學方法,保持教學活力。(7)學生參與和反饋。學生是課程體系的直接受益者,課程體系建設應充分征求學生的意見,了解他們的學習體驗和學習需求,從而作出相應調整。(8)國際化視野。使學生具備國際化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商貿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課程體系建設可增加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的內容,讓學生接觸不同文化,豐富跨文化交際技巧。(9)信息技術融入。課程體系建設可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課程教學中,如在線學習平臺、虛擬商務會議等,以提高學生的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10)持續改進和評估。課程體系的優化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定期進行課程效果評估,收集反饋意見,根據評估結果進行持續改進,可確保商貿英語課程體系的有效性和適應性,提高學生的商貿英語應用能力和競爭力,使其自如地進行國際商務交流和合作。

參考文獻:

[1]肖輝.基于財經類院校商務英語本科專業課程體系與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16(02): 91-95.

[2]張云清,黃鷁飛.從需求分析視角探析高校商務英語課程設置———以福建農林大學為例[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16(03):88-92.

[3]王友良.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的ESP需求分析視角[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01):89-93.

[4]阮績智.ESP需求分析理論框架下的商務英語課程設置[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8(03):323-327+344.

Exploration of the Design of Business English Curriculum System for Non English Majors Based on Ability Orientation

Liu Kun

(Hengshui University, Hebei Province, Hengshui 053000, China)

Abstract: Business English courses for non English majors have problems such as a single course content and a lack of emphasi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knowledge application abilities. The competency oriented business English curriculum system for non English majors is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business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in business English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e design of a competency oriented business English course system for non English majors can start from the aspects of course objectives,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evaluation methods, etc., gradually improving students’ business English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so as to better adapt to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Key words: business English; non-English major; ability oriented;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novative thinking; practicalability

猜你喜歡
能力導向非英語專業跨文化交際
淺議大學英語課堂設計與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
跨文化交際中的“入鄉隨俗”
中西方價值觀差異與跨文化交際的探究
以能力為導向的政治課深度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