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鄉村教育振興的困境及路徑探析

2024-01-03 02:38琦,馬
關鍵詞:職業農村學校

郝 琦,馬 源

(延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延安716000)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有效途徑,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手段,是健全現代社會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作為農業大國,中華民族要想復興,首先鄉村必須振興。鄉村要全面振興,產業是關鍵,教育當先行。[1]大力發展鄉村教育,促進鄉村地區教育振興,有利于國民素質的顯著提升,也有利于我國教育強國目標的全面實現。

一、新時代鄉村教育振興的重要性

(一)為鄉村振興提供一定的人才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支撐?!盵2]培養創新人才是提升鄉村質量的關鍵。[3]168當前,大量的農村青壯年進城成為城市新市民,鄉村振興缺乏足夠的智力支撐。如果鄉村有能力的人仍然流向城市,其余人振興鄉村的信心是非常薄弱的。因此,大力發展鄉村教育,不斷提升鄉村教育質量,才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反哺農村,給鄉村振興帶來希望,從而為鄉村振興提供充足的后備力量和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鄉村振興的最終實現,離不開職業教育的功能支持與幫扶”,[4]10鄉村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使得一大批農民工通過職業教育掌握一定的技能,帶動村民整體素質的提升,促進農村農業現代化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撐和技術支撐。同時,政府加大對鄉村教育振興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公平的教師錄用制度、提高鄉村教師的績效福利制度,吸引青年教師深入鄉村開展教學,提高教師生活水平和工作積極性,為鄉村教育振興提供動力和人才保障。

(二)鄉村教育振興是我國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進一步強調:“加強鄉村教育的高水平、高質量普及,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當前鄉村教育最明顯的劣勢是教育模式單一,多數家長對孩子課外興趣培養的重視程度不夠,大多學生只有通過考試才能擺脫現狀,而由城鄉教育發展不均使得鄉村地區的學生與城市地區的學生相比更難在學業上有優勢。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只有加大力度發展鄉村教育,著力解決鄉村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資源相對緊缺、教育質量普遍較低等問題,使鄉村地區的學生享有同城市學生平等的教育資源,不斷縮小城鄉教育發展的差距,鄉村地區學生的素質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實處,我國的教育水平才會向前邁進一步。

(三)鄉村教育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盵5]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而鄉村教育振興是我國教育發展的關鍵環節,大力發展鄉村教育,提升村民整體綜合素質和道德文化水平,通過鄉村教育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拿利愢l村培養更多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6]12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二、當前鄉村教育振興面臨的現實困境

百年大計,教育為先。大力發展鄉村教育是鄉村地區得以發展的重要手段。目前,鄉村地區教育發展仍然存在教育設施不夠完善、教師結構不合理、家長教育觀念落后等問題,鄉村教育發展仍相對落后。

(一)基礎教育設施不完善

從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義務教育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農村地區的孩子受教育率逐年增高,大多數適齡孩子能如期進入學校,完成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初等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使農村基礎教育不斷得到發展。不僅如此,隨著定向師范、特崗教師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一大批教師流向農村,為農村教育發展注入活力,促進農村地區的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由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國家對鄉村地區教育投資占比與城市相比來說相對較少,導致農村地區的學校教學設施相對落后、教學設備不齊全。此外,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信息網絡在教育中的地位不斷凸顯,城市地區大部分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將網絡和教學緊密結合,優化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使學生獲取知識更加快捷便利。但是,農村地區的學校教學設備落后、教學資源匱乏,信息化網絡化程度較低,造成學生知識來源渠道少,知識面較窄,課外知識拓展渠道較為單一,不利于全面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實施,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發展鄉村教育,鄉村教師是關鍵。農村地區教師年齡普遍較高,學歷普遍偏低,教學觀念相對落后,教學能力相對較弱,教學手段和方法比較單一。此外,鄉村地區教師薪資待遇水平整體較低,福利待遇較差,其收入有時不及當地部分體力勞動者的收入,使得部分教師心理落差較大,而不愿意繼續留在鄉村開展教學,因此很多鄉村地區的教師出現“能去,不能留”的現象。年輕教師不愿意扎根農村、深入農村開展教學,致使農村地區學校教育缺乏一定的活力、教師資源匱乏,往往在很多學校出現一個教師帶多個年級、多門課程的現象,“大班額”現象更是屢見不鮮。該現象不僅影響學生學習的質量,同時也加重了教師教學的負擔,使得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導致鄉村地區整體教育水平相對落后。師資力量薄弱,是導致農村教育水平相對落后的重要原因。

(三)鄉村地區部分家長思想觀念落后

鄉村地區的家長自身受教育水平有限,教育意識薄弱,通常不能與教師形成良好的配合,家校共育成效甚微。大部分家長沒有深刻認識到讀書給孩子未來生活帶來的好處,而只是著眼于眼前的利益,認為培養一個孩子從小學到大學至少需要16年,受教育時間長,卻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教育結果存在風險。因此,一些人認為對孩子教育的投資屬于“奢侈品”而非“必需品”。此外,迫于生活的壓力,多數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早日參加工作,為家庭減輕經濟負擔。

(四)家庭教育相對缺失,留守兒童問題較多

偏遠鄉村地區留守兒童較多,但是對留守兒童的心理教育及其重要性認識不足,以至于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突出。留守兒童家庭經濟水平普遍較低,父母長期外出,使得孩子缺乏父愛母愛,缺少家庭給予的關愛,因此大多數留守兒童內心敏感脆弱,不擅長與人交流,自我調節能力較差。同時,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部分孩子社會規范意識較低,同伴之間打架斗毆現象時常發生,部分孩子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甚至最終觸犯法律。另外,由于鄉村地區教育水平相對較低,學校沒有配備相應的心理健康輔導教師,以至于當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不能及時進行疏導教育,最終釀成悲劇。

(五)鄉村職業教育發展落后

就目前而言,鄉村職業教育發展仍然面臨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首先,當地政府對鄉村職業教育的資金投入微乎其微。在職業教育發展之初,為了保證鄉村職業教育的高質量、高水平發展,以及擴大辦學規模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其次,村民對鄉村職業教育認同的程度和普通高中相比相對較低。大部分家長認為“讀好高中,上好大學”才是學生唯一的出路,對職業教育缺乏正確的認識?;谶@種對職業教育認識的誤區,許多家長要求孩子在初中或高中畢業后直接進入社會參加工作,而非接受正規的職業培訓使之掌握必要的技能。最后,鄉村職業學校的師資力量相對匱乏。由于鄉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加之當地農民對職業教育不重視,使得許多教師不愿去鄉村任教,更不愿去職業學校開展教學活動,往往使得鄉村職業學校教學活動無法有序、高效地開展。另外,職業學校與農村合作程度不夠,從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一般不愿回農村從事技術指導工作,也難以改變自身和家庭的生活質量,使得人們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難以提高。

三、當前鄉村教育振興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農村經濟發展相對不發達

首先,鄉村地區經濟水平較低、經濟發展緩慢、教學設施相對落后以及鄉村地區政府未能堅持“教育優先”的原則且對當地教育財政支持力度不夠。其次,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與城市地區相比,鄉村教育資源整體比較落后,鄉村地區的學生未能享受與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資源。另外,鄉村地區學校教學設備相對落后、教學環境不佳,使得許多年輕教師不愿意去農村從事教育事業,也使得鄉村地區學校教師年齡分布不均,大多數教師年紀較大、教學觀念落后、教學能力有所欠缺。

(二)鄉村地區多數家長教育意識薄弱

在廣大農村,因為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往往意識不到教育對孩子成長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對孩子的教育重視不夠。很多家庭認為教育“投資大、見效慢”,在孩子受教育投入方面動力不足。同時,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加速發展,城鎮相對較高的勞動收入,以及鄉村地區生活壓力較大,偏遠鄉村地區的大批農村青壯年選擇外出到城市打工,因此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而選擇讓爺爺奶奶來管理教育,一年中孩子與父母見面的次數少之又少,故而成為留守兒童。在留守兒童家庭中,大多數長輩出于對孫子孫女的溺愛,對孩子缺乏正確的管教,對其聽之、寵之,導致部分留守兒童荒廢學業,最終誤入歧途。另外,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使得一部分孩子存在心理問題。

(三)鄉村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暢以及資金投入不夠

鄉村職業教育發展是一個龐大且復雜的工程。但從其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來看仍存在很多問題。在管理體制上,農村職業教育主要以政府為主導,多部門共同管理的方式。[7]120但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各個部門之間存在溝通不到位、缺乏統籌規劃,導致工作效率較低。在運行機制上,要想大力發展鄉村職業教育,需要政府、學校、社會等組織共同參與,但由于傳統政府集權性和配套制度和激勵政策的缺乏,社會力量尤其是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服務全面振興的動力不足,難以形成合力。[8]13此外,經費投入是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根本保障。[9]136由于現階段我國鄉村職業教育仍處于起步階段,部分人對鄉村職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還未到位,導致政府對鄉村職業教育的財政支持力度不大,使得鄉村職業學校辦學條件相對落后,辦學設施不齊全,信息化程度較低等現象十分嚴重。

四、新時代下鄉村教育振興的實現路徑

(一)政府要切實堅持“教育優先原則”,積極落實教育振興戰略

1.優先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鄉村要振興,關鍵靠教育。教育振興是實現鄉村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手段。首先,在教育振興過程中,要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的原則,著重加大對鄉村教育的資金投入,著力解決鄉村教育資源配置,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從而促進鄉村教育得到不斷發展。尤其是更多支持偏遠、交通不便的鄉村,更多關注這些地區的教育發展現狀,最大程度上杜絕因為貧窮而上不起學現象的發生。同時,要讓農民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在學習新知識、鉆研新技術、拓展新視野、掌握新本領的過程中,依靠教育培養新時代農民的能力、氣質和情懷。[10]112

2.強化鄉村基層教師隊伍建設,發揮教師主體地位

首先,政府應繼續實行特崗教師計劃,給農村地區分配更多的教師編制,確保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其次,教師是實施鄉村教育的核心和主體。由于鄉村地區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生活設施條件相對落后,許多年輕教師不愿意到基層任教。因此,政府應當提高鄉村教師的福利待遇,加大對鄉村地區教師的補貼力度。只有提高鄉村地區教師的福利待遇,才能不斷吸引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深入農村開展教學,才能留住更多的教育人才,為鄉村教育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另外,國家應當加大農村教師的培訓力度,增加培訓經費,通過校際“結對子”,以師資交換、開展教研活動等形式,互通有無,以強補弱,促使優質教育資源在校際間流動,逐步達到校際教育資源平衡。

3.大力發展鄉村職業教育,助推鄉村教育振興

鄉村振興主要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這五個方面。其中,人才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因素。因此,職業院校在課程設置時要注意把教育與當地實際情況結合起來,不斷豐富教育內容,優化教學方法,改善教學質量,以提高勞動者技能和素質為目的,使教育服務于經濟發展。另外,除了培育鄉村適齡學生之外,要加大對返鄉務工人員、退役軍人、傳統手藝人、致富帶頭人等的培訓,實現“學歷教育與培訓并舉”。[11]50其次,應注重職業教育與農村企業的合作,使從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入企業,做農村的技術骨干,改變自身和家庭的生活狀況。最后,政府應在職業教育發展初期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政策幫扶力度,加大宣傳力度以轉變群眾觀念,讓村民對職業教育有更為清楚、正確的認識。同時也應積極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辦學較好的職業學校給予獎勵,對辦學態度不端正的學校給予相應的處罰,不斷完善職業教育教師的福利制度,提高教師吸引力,擴大教師隊伍,進一步提升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使鄉村職業教育能更加健康、穩定的發展。

(二)鄉村學校要注重提升教學質量,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1.重構教師培訓體系,提升教學質量

學校好不好,關鍵看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的提升是實現鄉村教育振興最有效的途徑。學校應該加強教師培訓的力度,重視教師培訓活動的開展,制定教師培訓計劃,可以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以互聯網、請名師專家講座與實地考察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保證教師有時間有精力去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質,促使其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使其能更好地適應現代化教學要求,促進鄉村教育振興。同時也要加強學校改革,不斷完善學校相關制度,樹立一切為教學服務的理念,將教育教學與學校管理有效結合。

2.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提高教書育人能力

教師是教育振興的根本力量。[12]32作為鄉村教師要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踐行教書育人的職業理念。一方面,作為教師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教師的教學方法、教育理念以及專業能力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為學生做好表率,提升自己的育人能力?!敖處煹膱砸闫焚|,有助于培養學生堅定的信念,增強行動的目的性,教師細致耐心的品質,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細心和恒心,增強行動的精確性和恒久性,教師自制的人格品質,能使學生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掌握感情的平衡,增強學生對心理和行為的調控能力?!盵13]41

(三)重視家庭教育,形成“家庭-學校-社會”教育合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成長成才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長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的網絡技能,與孩子共同進步,共同成長,這樣既增強了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也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質。同時,家長應積極配合參與學校舉辦的宣傳教育活動,加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改變“孩子的教育主要靠學校、靠老師的”錯誤看法。此外,要發揮社區組織的作用,把學校教育與社區文明建設相結合,實現資源共享,從而形成“家庭-學校-社會”教育合力,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四)社會力量助推鄉村教育發展

教育需要社會各方力量的參與和支持,共青團委、婦聯、兒童基金會、媒體單位等社會組織和單位應該重視鄉村教育振興,開展更多的有針對性的鄉村教育振興活動。共青團委應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引領職能,通過“青年大學習”等平臺,開展學習宣傳活動。婦聯應充分保障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幫助部分村民摒棄“重男輕女”的守舊思想,督促適齡兒童就近入學。兒童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基礎,是民族的未來。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是社會成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兒童基金會應積極履行保護兒童的職責,與學校加強合作并提供資金支持,幫助學校建立心理咨詢室,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及時進行疏導教育,積極幫助鄉村的特殊兒童,使其健康成長。同時,媒體單位應充分發揮其宣傳教育的職能,引導社會各界對教師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關懷,讓他們以更大的熱情投身于教育事業,為鄉村教育振興增添活力。針對留守兒童的問題,各媒體單位可以通過報道需要幫助的留守兒童的信息,呼吁社會各界人士奉獻愛心。同時,村委會應加大教育宣傳力度,使村民意識到教育在當前國家科技發展中的重要性。

鄉村教育是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發展鄉村教育,是促進鄉村百年發展題中應有之義。[14]122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我們始終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城鄉差距會越來越小,鄉村教育振興必將實現。

猜你喜歡
職業農村學校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職業寫作
我愛的職業
學校推介
“職業打假人”迎來春天?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贊農村“五老”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