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竹葉茶的研究進展△

2024-01-03 09:58鐘奕馬培孫樂許利嘉肖培根
中國現代中藥 2023年10期
關鍵詞:淡竹葉提取物

鐘奕,馬培,孫樂,許利嘉,肖培根*

1.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 藥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2.中草藥物質基礎與資源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93

淡竹葉茶由禾本科淡竹葉屬(Lophatherum)植物淡竹葉L.gracileBrongn.的莖葉晾曬干燥而成,沖泡飲用,也可直接采摘新鮮淡竹葉植物的莖葉代茶飲用。淡竹葉茶沖泡后味淡,具有獨特的竹葉清香。以淡竹葉等為原材料制成的涼茶在廣東等東南沿海地區有悠久的飲用歷史,在內陸省份也廣受好評。淡竹葉廣泛分布于浙江、安徽、湖南、四川、湖北、廣東、江西等地,其藥用始載于《本草綱目》[1],1977 年收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2]。淡竹葉味甘、淡,性寒,歸心、胃、小腸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利尿通淋的功效[3]。近10 年來作為常用藥食兩用品種,淡竹葉化學成分及活性的研究較為豐富,相關質量控制的研究也陸續出現。但目前對于淡竹葉的研究和開發缺少綜合評估,針對其基原植物及藥材的綜述較少,暫無淡竹葉茶飲相關綜述。本文對近年來國內外淡竹葉及其茶飲的研究現狀進行綜述,以期為淡竹葉茶的開發應用提供參考。

1 本草考證及應用

淡竹葉之名最早見于《名醫別錄》[4],為禾本科剛竹屬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McClure 的葉,與芹竹、苦竹并列于竹葉項下,唐代《新修本草》[5]、宋代《證類本草》[6]均有提及。而禾本科淡竹葉屬植物淡竹葉藥用始載于《本草綱目》,其所載的淡竹葉有2 種:載于木部者與竹葉、苦竹葉并列于竹葉項下,“辛、平、大寒、無毒”,同此前的本草所載一致,為禾本科剛竹屬植物淡竹的葉;載于草部者則“處處原野有之。春生苗,高數寸,細莖綠葉。儼如竹米落地所生竹之莖葉。其根一窠數十須,須上結子,與麥門冬一樣,但堅硬爾,隨時采之。八九月抽莖,結小長穗”“甘,寒,無毒”,在此前的本草中未見提及,為禾本科淡竹葉屬植物淡竹葉Lophatherum gracileBrongn.[1]。后歷代本草所載的淡竹葉均為淡竹葉植物的莖葉,植物淡竹的葉則作為竹葉使用。

淡竹葉與竹葉功效相似,同為清熱瀉火藥,由于自1963 年版后歷版《中國藥典》均未收載竹葉,臨床上淡竹葉也開始代替竹葉使用[2-3]。淡竹葉味甘、淡,性寒,歸心、胃、小腸經,以其善清心火、利小便而除煩止渴,又善清下焦小腸及膀胱之熱,多用于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等。目前使用的淡竹葉相關中成藥多為清熱解毒藥,與淡竹葉清心火的傳統功效相對應;臨床使用淡竹葉相關湯劑時,常與黃連、生地黃、白茅根等合用,發揮其清熱利尿的作用[7]。

2 淡竹葉茶的標準及市場應用

淡竹葉作為藥食兩用,在各類飲料、食品添加劑的產品開發中應用相對豐富。淡竹葉茶來源于淡竹葉的莖葉,多用淡竹葉藥材沖泡代茶飲,也可用新鮮淡竹葉直接沖泡。近年來,淡竹葉粉固體飲料、淡竹葉水飲料、淡竹葉酒等相關產品陸續由企業推出并制定了相關標準,但尚未見相關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及團體標準。

除了將淡竹葉制作成單一品種的茶飲以外,還有豐富的淡竹葉復合茶飲產品類型,2006 成功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廣東涼茶就是其中的代表。廣東、廣西和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飲涼茶的習慣由來已久,廣東涼茶顆粒由包括淡竹葉在內的10 種藥食同源物質組成,味甜、苦,具有清熱解暑、去濕生津的功效[8]。此外淡竹葉與紅茶、藤茶、茉莉茶、荷葉、決明子、大麥茶、羅漢果組成的復方涼茶,能夠緩解胃痛癥狀[9]。淡竹葉與菊苣、梔子、桑椹、百合、葛根、赤小豆、蛹蟲草、青錢柳葉、圓苞車前子組成的茶飲可以清熱、利濕、調脂[10]。淡竹葉與甘草、淮小麥、大棗、酸棗仁、靈芝配伍組成的茶飲可改善睡眠[11]。除了多種多樣的淡竹葉單方和復方茶飲,淡竹葉提取物制成的飲料品種也十分豐富,市場前景良好。在潤桐專利數據庫(https://www.rainpat.com/)中對中國淡竹葉用于茶飲方面的專利進行檢索,檢索式為CTT=(淡竹葉)AND TI,AB=(茶),共檢索得到1134 件專利申請,均為發明專利。從結果中可以看出,淡竹葉用于茶飲的專利首次申請出現在1992年,自1995年起申請數量穩步升高,2016 年后申請數量則開始逐年下降。近4 年來,平均年申請數量為40 件,數量較2016 年的180件有明顯的下降。

從技術領域分布來看,A23F3 大組為主要組別,包括603 件專利,占總專利申請數的56.2%,對應茶、茶代用品、其配制品,主要包括淡竹葉相關茶飲及茶包等。其次是A61K36 大組,共計270 件專利,占總專利數的25.1%,對應含有來自藻類、苔蘚、真菌、植物或其派生物,如傳統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藥物制劑,主要為包含淡竹葉、山茶科植物茶的中藥復方開發及藥食同源組合物的綜合利用。A23L大組同樣是淡竹葉及其茶飲相關專利申請較多的組別,共包含專利120 件,本組對應不包含在A21D 或A23B~A23J 小類中的食品、食料或非酒精飲料。雖然從申請數量上來看,最符合淡竹葉茶飲定位的A23F3 大組申請數量較多,整體呈蓬勃發展的趨勢,但從申請專利的法律狀態來看,真正獲得授權的專利數量比較少,僅實審59 件,授權32 件(圖1)。這提示了淡竹葉產品研發成果轉化率較低的現狀,淡竹葉產品的物質基礎研究及新產品研發在深度和廣度上均有較大空間。

圖1 中國淡竹葉茶專利的法律狀態

3 淡竹葉的化學成分

3.1 黃酮類

淡竹葉中分離出的黃酮類化合物包括葒草苷、異葒草素、牡荊素、異牡荊素、日當藥黃素、木犀草苷、苜蓿素等及其氧苷類[12-21],還含有多種結構的黃酮碳苷[12,14,21]。這些黃酮類成分大多具苯基色原酮結構。豐富的黃酮類成分提示淡竹葉可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及心血管保護活性[22-23]。見表1、圖2。

表1 淡竹葉中黃酮類成分

圖2 淡竹葉中黃酮類化合物代表

3.2 酚酸類

淡竹葉中分離出的酚酸類化合物見表2、圖3,主要包括對羥基桂皮酸、香草酸、綠原酸、新綠原酸、隱綠原酸、咖啡酸、阿魏??鼘幩?、5-O-對香豆??崴岬萚12-13,16,18,21,24-28]。淡竹葉茶中含有的大量酚酸類化合物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劑來源[12]。

表2 淡竹葉中酚酸類成分

圖3 淡竹葉中酚酸類化合物代表

3.3 萜類

淡竹葉中的萜類化合物主要為三萜類,已分離出了蘆竹素、印白茅素、蒲公英賽醇、無羈萜、羊齒烯醇等三萜類化合物[16,18,29],見表3、圖4。

表3 淡竹葉中萜類成分

圖4 淡竹葉中萜類化合物

3.4 揮發性成分

揮發性成分是淡竹葉茶清香味的物質基礎,在食品添加劑、化妝品等領域具有良好的開發價值。利用氣相色譜-質譜技術已鑒定近100 個淡竹葉揮發性成分,如棕櫚酸、二十九烷、α-生育酚醌、2-呋喃甲醛、乙酸丁酯、2-己烯醛、2-丁烯醛、2-甲基戊烷等[30-31]。通過不同的提取方式,淡竹葉中提取出的揮發性成分有一定的不同。在淡竹葉的CO2超臨界提取物中,含量較高的揮發性成分主要是長鏈脂肪酸、酯類、烴類等化合物;在水蒸氣蒸餾法所得的提取物中,含量較高的揮發性成分主要是醛類、酯類等化合物;而固相微萃取法所得的提取物中,含量較高的揮發性成分主要為醛類、酯類、醇類等化合物[30]。水蒸氣蒸餾法與固相微萃取法所得的提取物中所含的主要揮發油成分比較相似,而超臨界萃取法提取出的揮發性成分則含有較多高沸點的組分。

3.5 其他

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發現淡竹葉含有18 種氨基酸,其中天門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較高[32]。通過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ICP-AES)同時測定淡竹葉中砷、鈣、鎘、鈷、鉻、銅、鐵、鉀、鎂、錳、鈉、鎳、鉛、鋅14 種常量元素與微量元素,發現淡竹葉中鎂、鈣、鉀、鐵、錳等元素含量豐富[32-35]。鎂是淡竹葉中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能夠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活動,產生鎮靜作用[36]。淡竹葉茶清心除煩的作用可能與其富含的鎂元素有關。

此外,淡竹葉中還含有豐富的葉綠素,近年來有文獻報道從淡竹葉中分離出含氮的化合物包括胸腺嘧啶、腺嘌呤、尿嘧啶、β-谷甾醇等[36]。

4 淡竹葉的藥理作用

4.1 利尿

利尿是淡竹葉的傳統功效之一,現代藥理學研究印證了這一作用。淡竹葉水提物對小鼠有明顯的利尿作用,與對照組比較,淡竹葉水提物高劑量組和香草酸組均能明顯提高小鼠排尿量(P<0.01)[36]。香草酸(26)是淡竹葉發揮利尿作用的活性成分之一,由于具有較大的極性,其主要存在于淡竹葉的水提物中[36],代茶飲的形式可較好地釋放淡竹葉中的香草酸。

4.2 抗菌、抗病毒

淡竹葉甲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對多種臨床常見細菌均具有抑制效果[37-38]。通過液相色譜-質譜法分析鑒定出淡竹葉抑菌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為香草酸(26)、香豆酸(38)及牡荊素(4)[39]。淡竹葉中分離出的4個黃酮苷化合物葒草苷(3)、異葒草素(2)、牡荊素(4)和異牡荊素(9)對真菌、細菌生長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0]。

Choi[41]發現淡竹葉提取物具有抑制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通過四甲基偶氮唑鹽比色法和細胞病變抑制法對淡竹葉中提取的黃酮苷類化合物進行抗病毒活性研究,發現異葒草素(2)、異牡荊素(9)、日當藥黃素(1)對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14]。

中醫認為,病毒及細菌均屬于“疫毒”“外邪”的范疇。淡竹葉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可能與其傳統功效中的清熱相對應。

4.3 心血管系統作用

據報道,淡竹葉黃酮對離體正常小鼠腹主動脈有收縮作用,其機制可能與激動α受體有關,作用強度與麻黃堿相似,其作用可被鈣離子通道阻斷劑抑制[42]。淡竹葉中分離得到的葒草苷(3)還具有舒張血管的作用,可舒張去氧腎上腺素誘導收縮的兔胸主動脈,通過一氧化氮-環磷酸鳥苷(cGMP)通路松弛胸主動脈環,在血管平滑肌中抑制受體激活和電壓依賴性Ca2+通道激活誘導的收縮。抑制細胞內Ca2+釋放和細胞外Ca2+內流可能是葒草苷的主要血管松弛機制之一[43]。

淡竹葉總黃酮可以增強正常大鼠的離體心臟收縮力,顯著增加左室發展壓(LVDP)、左室內壓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內壓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指標,但不改變心率及左室舒張末期壓;對正常大鼠離體心臟心電圖(ECG)的P-R 間期、QTc間期也無明顯影響[44]。

淡竹葉總黃酮可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大鼠心肌中血清乳酸脫氫酶(LDH)及肌酸激酶(CK)的漏出,降低血清和心肌組織中LDH 與CK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濃度。高劑量淡竹葉總黃酮(100 mg·kg-1·d-1)還可抑制核轉錄因子-κB(NF-κB)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表達,下調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達,減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心肌細胞損傷[45]。淡竹葉的心血管保護作用可能與其歸心經相對應,與其清熱的功效相關。

4.4 抗氧化

淡竹葉中含有的黃酮類及酚類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通過色譜指紋圖譜峰與抗氧化活性的譜效關系分析,綠原酸(30)、新綠原酸(31)、隱綠原酸(34)、5-O-對香豆?;鼘幩幔?3)、3-O-對香豆?;鼘幩幔?5)、木犀草素-6-C-β-D-吡喃半乳糖醛酸-(1→2)-β-D-吡喃葡萄糖苷(13)、葒草苷(3)、木犀草苷(5)、牡荊素(4)是淡竹葉的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12]。此外,淡竹葉多糖也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性能。研究發現,熱水浸提的淡竹葉多糖在體外具有直接清除羥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且隨著多糖濃度的升高清除率也升高[46]。

4.5 抗炎鎮痛

淡竹葉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對小鼠炎癥反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明顯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腫脹,其藥效可與陽性藥地塞米松相當[36]。淡竹葉提取物可抑制N-甲?;?甲硫?;?亮?;?苯丙氨酸誘導的人中性粒細胞激活,發揮抗炎作用,其機制與JNK 信號傳導和鈣動員相關[47]。由淡竹葉制備的淡竹葉鹽能顯著增強小鼠單核巨噬細胞RAW264.7 的細胞吞噬能力,抑制NO釋放及降低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分泌[48]。

在對淡竹葉鎮痛作用的研究中,通過熱板實驗發現淡竹葉水提物能明顯延長小鼠對疼痛的反應時間,說明淡竹葉具有一定的鎮痛作用[36]。

4.6 其他

據報道,淡竹葉總黃酮對拘束負荷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損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49]。淡竹葉多糖可改善D-半乳糖誘導的小鼠亞急性衰老模型的學習記憶能力,提高組織SOD活力、GSH-Px活力,具有一定的抗衰老活性[50]。淡竹葉乙醇提取物具有抗癌活性,可通過抑制惡性腫瘤細胞的遷移和侵襲、減少腫瘤中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來抑制腫瘤生成[51]。此外,淡竹葉還具有調血脂、調節腸道菌群等作用[18,52]。

4.7 毒性實驗

在我國傳統飲食文化中,一些中藥材在民間往往作為食材廣泛食用,即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即食藥物質)。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衛生部關于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衛法監發〔2002〕51 號),淡竹葉于2002 年被列為藥食兩用物質,在限定使用范圍和劑量內可作為藥食兩用?!侗静菥V目》對淡竹葉的毒性記載為無毒[1]?,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淡竹葉小鼠口服急毒半數致死量(LD50)為64.5 g·kg-1,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少,使用安全[53]。

5 結語與展望

廣東、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氣候溫暖濕潤,涼茶具有清熱解暑、去濕生津的功效,深受當地民眾喜愛。各地在應用中產生了多種各具特色的涼茶配方,多數配方中均有淡竹葉。近年來,隨著藥食同源目錄的公布,藥食同源物質開始越來越多地應用于食品中。作為傳統藥食同源物質,淡竹葉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淡竹葉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方各省及東南亞國家,生命力強、生長周期短、資源豐富。當前對淡竹葉抗炎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較多,黃酮及酚酸是發揮這些作用的主要成分,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淡竹葉清熱的傳統功效;而對于其除煩作用的研究較少,還存在一定的空缺。關于作用機制的研究較為豐富但相對不夠深入;相關中文文獻較多,但英文文獻相對不足。從專利申請上看,淡竹葉茶飲相關專利的申請高峰為2016 年,而后逐年下降。這可能與2012年藥食同源目錄的發布掀起的淡竹葉茶飲研究高潮相關。但淡竹葉茶飲獲批專利數量一直較低,主要集中在復合茶飲的處方開發方面,還包括部分復合固體飲料的處方開發,對單一品種的淡竹葉茶開發極少。隨著相關研究的深入,可能為淡竹葉茶的開發帶來新的思路,如通過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出的淡竹葉揮發性物質存在一定的不同,可能出現不同的香氣,帶來不同的風味。

盡管在民間已作為代茶飲多年,淡竹葉茶飲目前仍無相關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及團體標準,僅有相關生產企業的企業標準。為進一步開發淡竹葉茶飲資源,應加強對淡竹葉藥效物質及質量標準的研究,更好地推進淡竹葉茶在治未病中的積極作用。

目前,對淡竹葉的研究及開發雖已取得較多的成果,但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淡竹葉除藥用外,在營養保健、功能食品及飲料、保鮮、化妝品及食品添加劑等方面具有良好應用前景,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可做綜合性開發研究,多層次、多方位地開發淡竹葉及其茶飲資源。

猜你喜歡
淡竹葉提取物
蟲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療中顯示出巨大希望
中藥提取物或可用于治療肥胖
蟲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療中顯示出巨大希望
淡竹葉的臨床應用及其用量探究
植物提取物:你意想不到的辣椒
神奇的落葉松提取物
紫地榆提取物的止血作用
淡竹葉消暑除煩功效好
竹葉小米粥治口腔潰瘍
淡竹葉驗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