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堆的“百鳥園”

2024-01-04 17:00
家教世界·創新閱讀 2023年11期
關鍵詞:鳳鳥古蜀蜀國

自從1931年四川省廣漢三星堆遺址被發現以來,幾十年間考古工作人員不斷對其進行發掘,正一步一步地揭開一個與中原夏商王朝平行發展又不乏聯系的古代文明中心的神秘面紗——魚鳧王建立的古蜀國(距今大約3000多年前)。而每一次的發掘就像開盲盒一樣,使人充滿興奮與期待,不到最后一刻,永遠不知道它還能帶給你什么驚喜!

三星堆遺址中出土了豐富多樣、設計奇特的動物造型文物,其中,陣容強大的鳥類一族最為引人注目。這些精美文物展現出的古蜀人驚人的創造力,引發了人們對飛鳥與古蜀國關系的思考:為什么古蜀人對飛鳥如此情有獨鐘?

古蜀人為什么崇拜飛鳥

飛鳥崇拜是古蜀動物崇拜中最常見的一種??脊湃藛T在三星堆遺址發現過大量的“鳥頭勺把”、刻有鳥紋飾的黃金權杖、用鳥裝飾的大型青銅神樹等,眾多出土的鳥飾文物都在向我們昭示著飛鳥與古蜀國那非同尋常的關系。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蜀地多山環繞,環境閉塞,崎嶇陡峭的山路阻礙了人們向古蜀國之外的夏商中原文明探索的腳步,加上古蜀時期四川盆地多發洪水,人們就注意到了鳥類不僅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而且能輕松躲避洪水等自然災害,于是就期望通過祭祀的方法獲得飛鳥越高山、自由任飛翔的能力。而且人們認為鳥翱翔于天地間,擁有溝通神靈的功能,所以制作了大量擁有飛鳥的身體部位或者象征飛翔功能的紋飾的青銅器,希望自己的愿望能通過飛鳥告知天神,這是古蜀人表達自己敬畏大自然和尊重生命的一種方式。

不僅如此,古蜀歷史上幾代帝王與鳥的關系都十分密切,這在他們的氏族名稱以及神話傳說中有明顯的表現,如鳥鳧、杜宇和柏灌。杜宇氏魂化為杜鵑,號稱“望帝”。柏灌氏是以鳥為圖騰的部落,“魚鳧”是一種善于捕魚的水鳥,其得名與蜀族開始馴化鳥類和捕魚有關。所以,古蜀人對鳥的崇拜,不僅是將對超自然能力的期望寄托于此,還有鳥是“先輩化身”的祖先崇拜的意思。

青銅大鳥頭

在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眾多鳥類造型文物中,青銅大鳥頭是最大的一件。它有40 厘米高,設計風格簡約。這只大鳥緊閉著嘴,圓睜著眼,精神抖擻,頗具眾鳥之王的氣質。

器物出土時,考古學家發現它的嘴和眼珠周圍都保留有紅色的朱砂,看來古人制作的有可能是一只彩色的神鳥。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大鳥的頸部下端有三個小圓孔??脊艑W家以此推斷,這只大鳥很可能是當時某個部族的族徽,古蜀人用小圓孔就可以將它固定在建筑或者其他物體之上了。

這只頗具王者之氣的大鳥,在3000多年前的古蜀人心中有著怎樣獨特的象征意義呢?大家看,大鳥彎鉤狀的嘴看上去與魚鷹十分接近,因此有考古學家推測它可能代表了傳說中的第三代蜀王——魚鳧,也有人認為這是當時魚鳧族的標志之一。

青銅鳳鳥1

三星堆還出土了很多鳳鳥造型的器物,它們精巧、秀雅,有很強的觀賞性和藝術性。在眾多文物中,有一件青銅鳳鳥,它頭上的羽冠很有特色。這只鳥的身體呈流線型,雙眼渾圓,嘴又長又尖,直立的羽冠像一排迎風招展的旌旗,看上去它似乎正在聚精會神地看著什么,一動不動,展現著靜態美。

這一種鳥的造型,我們還可以在現實中找到它的原型,這個擁有華麗羽冠的青銅鳥,很有可能就是戴勝。如今,我們在三星堆遺址區也多次看到戴勝在草地上尋找食物。

魚鷹/鸕鶿的造型

這種鉤形嘴的鳥,是食肉猛禽的特征,應該是魚鷹/鸕鶿的造型。

每年冬天,在三星堆古城北面的鴨子河中,我們都很容易觀察到河心沙洲上成群聚集的鸕鶿在休息曬暖,它們應該才是這片土地的“原住民”!

青銅鳳鳥2

另一件青銅鳳鳥同樣極具特色。只見傲立的小鳥身體修長,彎彎的嘴,圓圓的眼,身上飛揚的羽翅猶如跳動的火焰,使它看起來展翅若飛,呈現出一種動態之美。它雙腿踩在一個圓形的器蓋上,從器蓋的外形推斷,這可能是蓋在某件重要的青銅器或者柱頭上的裝飾物。

古蜀的工匠們用熟練的手法勾勒出鳥的神韻,體現了他們對抽象藝術的深刻理解,以及對變形夸張藝術手法的嫻熟運用??吹剿鼈?,我們愈加佩服3000多年前那些無名藝術家獨特的創造力、豐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藝術才能。

三星堆的『另類鳥』

除了這些造型充滿想象力的鳥,還有一只非常寫實的青銅大公雞!它精準地表現了公雞的雞冠、下巴上的肉髯、彎曲的喙、華麗的尾羽等特征,身上不同部位的羽毛質感也表現得很清晰。這說明在三千年前,雞已經是常見的馴養家禽了!

古老的文明,神秘的國度,人類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

猜你喜歡
鳳鳥古蜀蜀國
夢回蜀國
鳳鳥的神秘主人
以學術研究為后盾的文學創作
從遠古走來的神秘古蜀國
古蜀三星堆的來龍去脈
從物質到信仰
淡黃柳·懷人
古蜀國的宗教崇拜
探秘古蜀文明
精彩書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