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江縣野生白草莓馴化栽培試驗

2024-01-04 12:15周貴昌遲煥星侯小曉李美輝
耕作與栽培 2023年5期
關鍵詞:臺江縣匍匐莖含糖量

周貴昌, 遲煥星, 侯小曉, 楊 睿, 林 炘, 李美輝

(1.臺江縣中等職業學校, 貴州 臺江 556300; 2.貴州農業職業學院, 貴陽 551400;3.臺江縣智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貴州 臺江 556300)

臺江縣地處云貴高原東部苗嶺主峰雷公山北麓,屬中亞熱帶溫和濕潤氣候區,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5 ℃,年平均降水量1 801.7 mm,無霜期320 d。境內高海拔地區均分布有野生白草莓,其中以紅陽草場分布為主。

野生白草莓(FragarianilgerrensisSchlecht. ex Gay)為薔薇科草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密集成叢,莖密被黃棕色絹狀柔毛[1]。小葉具短柄,質地較厚,小葉片倒卵形或橢圓形。聚合果圓形,白色、淡白黃色或紅色,瘦果卵形,光滑。野生白草莓口味獨特,有清熱止咳,利咽生津,健脾養胃以及滋養補血的功效[2]。漿果具有良好的色澤和酸甜適口的風味深受消費者青睞,同時又是一種具有較高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的綠色水果[3]。野生草莓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糖類、氨基酸、有機酸、磷、鈣、鐵等人體所必須的營養物質,深受當地人喜愛[4]。由于野生白草莓果徑小,產量低,在實際生產中應用較少,為提升野生白草莓品質以及在生產上的廣泛應用,本研究開展野生白草莓馴化栽培試驗,以期解決野生白草莓在生產上應用率低的問題。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及儀器

1.1.1材 料

野生白草莓采挖自海拔1 200~1 500 m的臺江縣紅陽草場。

1.1.2儀 器

智能葉面積測定系統(YWJ-CH),手持測糖儀(ZMSZ-J),電熱鼓風干燥箱(GZX-9240MBE),游標卡尺(0~150 mm)。

1.2 方 法

此次研究采用隨機取樣法分別對15株野生白草莓和15株馴化白草莓進行相關數據測量,測量項目主要有葉面積、含糖量、含水量、果徑、坐果率、匍匐莖數量。

2 栽培方法

2.1 場地選擇

臺江縣中等職業學校后山實訓基地,土壤為多年耕作黃壤土。

2.2 栽培流程

1) 整地作畦:將地翻耕打碎除草,施足底肥(農家雞糞2 kg/m2,三元復合肥1 kg/m2),作長10 m、寬1.2 m、高0.1 m的畦,施加多菌靈10 g/m2,3%辛硫磷顆粒7.5 g/m2進行拌土殺菌、殺蟲。

2) 移栽:要求種苗已展開4~5 片葉,其葉片厚實,葉柄粗短,莖根直徑在0.8~1.2 cm之間,將苗重控制在20~25 g之間,保證種苗體型健壯,無任何病蟲害[5]。移栽時間選定在傍晚,以株距0.2 m、行距0.3 m進行定點栽培,栽植完成后澆定根水。

3) 水肥管理:栽植7 d后陸續施肥,施肥實行少量多次的原則,澆水以實際土壤含水量多少確定。

4) 中耕除草:每個季節中耕除草一次,其余時間保持田間無雜草。

5) 病蟲害防治:用多菌靈殺菌,樂果和辛硫磷殺蟲。

2.3 數據分析

數據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3 結果分析

由圖1和圖2可知,馴化白草莓與野生白草莓生長環境差異性大,馴化白草莓長勢明顯強于野生白草莓,馴化白草莓葉片明顯大于野生白草莓葉片,馴化白草莓結果期比野生白草莓結果期提前30 d左右。

圖1 野生狀態

圖2 馴化狀態

由圖3可知,馴化白草莓葉面積極顯著高于野生白草莓葉面積,其影響因素主要有海拔差異、溫度差異和施肥影響,馴化栽培后白草莓的葉面積平均增加1 296.65 mm2/株。

圖3 葉面積

由圖4可知,馴化白草莓含糖量略高于野生白草莓含糖量,含糖量平均提升0.99%。

圖4 含糖量

由圖5可知,馴化白草莓含水量略高于野生白草莓含水量,含水量平均提升2.38%。

圖5 含水量

由圖6可知,馴化白草莓單果直徑略高于野生白草莓單果直徑,果徑平均增加0.86 mm。

圖6 單果直徑

由圖7可知,馴化白草莓坐果率略高于野生白草莓坐果率,坐果率平均提升7.1%。

圖7 坐果率

由圖8可知,馴化白草莓匍匐莖數量極顯著高于野生白草莓匍匐莖數量,匍匐莖數量平均增加3棵。

圖8 匍匐莖數量

由表1可知,對白草莓參數進行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表1),結果表明,葉面積與含糖量、匍匐莖數量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葉面積與含水量、含糖量和果徑、含糖量和匍匐莖呈顯著正相關(p<0.05);葉面積與果徑、葉面積與坐果率、含糖量與含水量、含糖量與果徑、含水量與果徑、含水量與坐果率、含水量與匍匐莖數量、果徑與坐果率、果徑與匍匐莖數量、坐果率與匍匐莖數量無顯著相關(p>0.05)。

表1 白草莓生物學特征相關性

4 討 論

本試驗通過比較野生白草莓與馴化白草莓的葉面積、含糖量、含水量、果徑、坐果率、匍匐莖數量等6個指標的數據,為野生白草莓的引種馴化提供理論支撐。本研究表明,引種馴化后的野生白草莓葉面積、含糖量、含水量、果徑、坐果率、匍匐莖數量都有明顯的增加,其中以葉面積、匍匐莖最為明顯。

相關性分析所得結果與李俊等[6]在馬鈴薯葉面積與產量、品質關系研究中葉面積與產量呈正相關的結論基本一致。葉面積與含糖量、匍匐莖數量呈極顯著正相關,是由于葉面積大光合作用累積產物多,營養充足使得含糖量增多,匍匐莖數量增加,這與Y.T.N.Reddy、莫治雄[7]在葉數和葉面積與芒果果實發育關系的進一步研究得出的結果基本一致;葉面積與含水量呈顯著正相關,可能是葉面積大植株吸水性較強使得果實含水量增加。

野生白草莓從高海拔地區移栽到低海拔地區后,由于環境因素引起野生白草莓的變化,其中溫度是引起變化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現在同時期移栽地和馴化地的溫度相差較大,草莓的喜溫性比較突出。因此,馴化后的白草莓長勢比也高海拔的野生白草莓長勢的好,花期、果期也提前,這與陳志銀等[8]在海拔高度對楊梅花期和品質的影響初探結果相似。

猜你喜歡
臺江縣匍匐莖含糖量
水果越甜含糖越多嗎
水果越甜含糖越多嗎
臺江縣老同志文化助力脫貧攻堅
馬鈴薯匍匐莖糖類物質變化規律的研究
仙靈骨葆對老年婦女Colles骨折血清堿性磷酸酶及鈣磷的影響
星巴克等熱飲含糖量驚人
草莓不同節位匍匐莖子苗的光合特性
臺江縣舉辦中老年舞蹈健身隊成立九周年慶典活動
海濱沙地單葉蔓荊匍匐莖對沙埋適應的生長對策
海岸單葉蔓荊沙埋脅迫下碳水化合物變化與其耐沙埋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