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標體系構建視域下的智慧教育發展理論與實踐意涵分析

2024-01-05 18:01祝新宇
教育傳播與技術 2023年4期
關鍵詞:指標體系智慧素養

祝新宇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北京 100088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明確要加快教育強國建設,提出了要“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1]。2023 年2 月,世界數字教育大會正式發布的《中國智慧教育藍皮書(2022)》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這一重大教育發展任務進行了及時響應,提出“智慧教育是數字時代的教育新形態”[2],引發了海內外對數字時代智慧教育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內容的廣泛關注。除理論闡釋之外,大會還發布了2022 年中國智慧教育發展指數報告,通過智慧教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對智慧教育發展狀況進行了量化描述與評估,讓人們對智慧教育有了更為具象的認識。為了能更好地促進智慧教育的良好發展,進而助力教育強國建設,本文將通過對智慧教育的理論引領與實踐指導具有重要聯結作用的智慧教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視角來解構與剖析智慧教育發展的內在意涵。

一、指標體系構建的前提:智慧教育的概念確立

任何指標體系的構建都必須基于對其所反映事物的基本認識。智慧教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只有建立在對智慧教育概念內涵的清晰認知基礎上,才能真正地反映智慧教育發展的水平。因此,構建指標體系之前需要明了智慧教育概念的時代背景、相關概念,并據此明確其內涵邊界。

(一)智慧教育提出的時代背景

人類社會的每一次科學技術的重大進步都會帶來社會發展的深刻變化,進而引起教育形態的巨大變革。以近代物理學革命及蒸汽機、機械革命為代表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開啟了工業時代的教育大幕。學習科學知識、固定時空的學習、班級授課等開始萌發。以電力和運輸革命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帶來了工業擴張時代的教育?!半p軌制”的學制結構、校企結合等教育形式開始受到關注。以相對論和量子論革命、電子和信息革命為代表的第四次和第五次科技革命帶來了信息時代的教育變革。高科學素養的人才、主動學習、自主探究、能力培養、突破時空的教學等成為教育變革的標志。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與生命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正蓬勃興起,讓我們進入了信息時代、數字時代、智能時代相互交織的歷史發展期,使得教育發展進入了一個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浪潮迭起的時代。教育變革已經步入一個追求個性化、終身化的發展進程,更加關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新樣態構建。

在這樣一個教育變革激蕩的時期,各種新教育理念紛紛涌現。智慧教育即是其中頗受關注的一個概念。1983 年,費道列茨等在論文《用智慧教育人——童年回憶錄的片斷》中使用“智慧教育”這一語詞[3],首次探討了如何運用智慧培養人才。而到2000 年之后,教育學領域中的智慧教育的相關研究逐漸增多。智慧教育的概念在發展中逐漸派生出了多種源起,如“人類教育”說、“培養人的智慧”說、“大成智慧學”說、“智慧地球”說、“互聯網+教育”說等[4]。智慧教育概念的提出,既是當前教育變革發展的理論必然,也是教育變革時代糅合性的映射。

(二)智慧教育概念的內涵界定

盡管智慧教育的概念有多個源起,但總體而言可以劃分為兩大類別:一類是從教育社會人文的視角來理解和建構智慧教育的內涵。比如,“人類教育”說認為人類教育與智慧教育具有本質上的目的合一性,因而具有歷史與發展的同一性;“培養人的智慧”說關注人的智慧性培養;“大成智慧學”說則認為人的才智與創新力等方面的獲得才是教育的任務。另一類是從技術賦能教育發展的視角來看待智慧教育。比如,“智慧地球”說與“互聯網+教育”說均是強調利用技術的智慧性發展來促進教育的智慧形成。盡管這兩類理解的切入點不盡相同,但都存在一定的內在邏輯契合性。教育社會人文的視角認為智慧教育是一種新教育學或教育新形態,運用智能化的理念、技術手段、方法和策略等,讓學習者成為智慧人才。技術賦能的視角認為智慧教育是技術與教育融合后的一種教育新形式,有利于個性化、終身化等教育理想的達成??梢钥闯鰞烧呔J識到技術進步對教育變革的重要作用,也認同技術介入后教育范式革新有利于教育遠景目標的達成。因此,智慧教育是技術賦能下的智慧化教育與教育追求人的智慧化成長相統一的結果,是教育適應時代發展(手段革新)與達成長遠理想追求(目標理想)的一種結合。

(三)智慧教育概念的相關概念辨析

智慧教育的概念內涵界定后,其與同屬信息時代與數字時代的教育信息化、教育數字化等日常易于混淆的概念差別即變得顯而易見。實際上,無論是教育信息化,還是教育數字化,均為教育利用不同時代技術發展的優勢來融合創新教育形式以促進教育發展的一種過程性轉變。而智慧教育則不僅需要這種過程性轉變,還需要有促進人與社會智慧性成長這一教育理想目標的設定與達成。另一個與智慧教育相近的概念是智能教育。從目前大部分對智能教育的理解看,智能教育強調教育手段智能化,側重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或智能化的數字技術來改進教育、幫助教學、提高教育的效能,追求教育過程中技術與人的智能協同。智慧教育則側重于教育自身對人的智慧成長的理想追求,并利用一切技術手段或非技術手段來幫助達成這一追求,核心點是關注教育對人的智慧發展的促進作用。因此,兩者概念的差異性與智慧教育和教育信息化、教育數字化的差別具有同質性。

二、指標體系構建的應然:智慧教育發展的理念內涵

在智慧教育內涵界定的基礎上,智慧教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需要緊密銜接上述理論認知并將其轉化為指標體系的理論應然,主要包括智慧教育發展的價值導向、關鍵變量、必由路徑與底部支撐等維度應然狀態下的要義剖析,以此為指標體系構建的基本框架設定、設計原則與思路明晰奠定基礎,確保指標體系構建的理論表達正確性。

(一)智慧教育發展的價值導向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保?]可見,人的培養是教育最本質的目的,而培養什么樣的人是教育價值導向的核心問題。在教育發展的歷史上,教育的價值導向有個人本位論與社會本位論兩大類。個人本位論主張“人生來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能、本性的需要決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發展;個人價值高于社會價值,評價教育價值也應當以其對個人發展所起的作用為標準來衡量?!保?]社會本位論則認為“個人的發展有賴于社會,教育結果也只能以其社會功能加以衡量,教育結果的好壞,主要看它對社會貢獻了什么、貢獻的程度如何;教育的一切活動都應服從和服務于社會需要,教育除了社會的目的之外,沒有其他目的?!保?]上述兩種教育價值導向盡管都有其產生的歷史背景,具有一定的有理性,但從馬克思主義的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所認為的個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觀點看,兩種教育價值導向均為片面的發展理論。因而智慧教育發展的價值導向必須是“推動實現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全面高度統一”[8],以每個人的智慧成長以及人類社會的整體性智慧成長為價值追求。

(二)智慧教育發展的關鍵變量

從科技革命與教育變革發展歷程的相互關系中,可看出科技進步是教育演進過程中極為關鍵的變量。每一次技術大發展都會對教育發展造成深刻影響。目前,科技進步對教育變革有間接與直接兩種作用力。第一種作用力是科技創新會導致社會發展模式發生變化,對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的新需求需要教育作出相應的調整,間接形成了教育變革的外在動力。第二種作用力是教育在不斷完善發展中自身對新技術賦能改變教育的直接需求,希冀通過技術與教育的融合來提升教育的效能,達成更高的教育目標。無論是哪種作用力,技術都是推動教育方式方法進步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數字時代的智慧教育更是離不開信息技術、數字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帶來的教育變革動能。因此,智慧教育發展必須積極發揮各類技術的智慧性,提升對教育的支持作用,促動教育主動變革,全面增強教學、學習、教學互動、教學研修、教學評價等教育教學活動的自身智慧性,從而更好地培養智慧的人,推動智慧的社會發展。

(三)智慧教育發展的必由路徑

新技術對教育的賦能絕非簡單的技術輸入,而是技術與教育“雙向奔赴”,達成一個新的技術與教育協同共生的教育教學生態關系。這一關系早已有之。印刷術出現之后,人類早期的教育活動就從口耳相授或有限的文字記錄所構成的以“人(教育者)—人(受教育者)”為主的關系,逐步向著“人(教育者)—技—人(受教育者)”的方向演進。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尤其是信息技術、數字技術乃至人工智能的發展,技術的力量性和智慧性得以快速成長,大大增強了“人(教育者)—技—人(受教育者)”的教育教學關系中技術的作用,提高了其地位。智慧教育發展所處的時代必然面臨著這種技術與教育相互關系的演變。如果想達到智慧教育理想中的目標追求,就必須在發展過程中構建起以教育發展需求為導向的“人技協同”乃至“人技共生”的教育教學關系,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從而有利于人的智慧養成。

(四)智慧教育發展的底部支撐

由于技術賦能力量的增強而帶來的教育中技術應用的擴大,使得教育活動沉淀和累積起一類新的教育生產要素——數據。隨著技術應用的深入而不斷大量積累的教育數據從以往靠人來記憶、記錄、保存的經驗信息轉變為數字化的機器信息。這種變化使得過去以人的經驗驅動為主的教育分析與評價向“經驗+數據”驅動乃至“經驗+數智”驅動演進成為可能。隨著教育數據的不斷豐富,“規?;?個性化”的教育活動分析及由此帶來的決策、管理、服務能力的智慧性將會大大增強。這些都為智慧教育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數字智慧的底層性支撐,確保智慧教育發展整體上的科學性與精確性。

三、指標體系構建的要素:智慧教育發展的實踐邏輯

在智慧教育發展理論應然的基礎上,智慧教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還須牢牢立足于教育實踐土壤,從中發現智慧教育發展可行的實踐路線,并將理論應然與實踐可能進行有效糅合,達成指標體系構建對智慧教育發展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性表達,具體包括學習環境、教與學、教育治理、人才培養四個智慧教育發展的關鍵性實踐要素。

(一)學習環境的虛實融合是智慧教育發展的實踐基礎

虛實融合的學習環境是智慧教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基礎性要素,決定了教育活動中技術智慧性發揮從理論應然到實然的程度。虛實融合的學習環境包含教育物理空間(實體空間)與數字化教育空間(虛擬空間)。從實踐層面看,教育物理空間在日常教育中主要包括能夠為教育實體活動提供必要支持的各類教育教學基礎設施、終端設備,尤其是能與虛擬學習空間進行聯結的物理接口,如網絡接入設施、數字化教學終端等。數字化教育空間在日常教育中主要包括圍繞教育需求,以物理空間活動映射乃至再生的,跨時空、跨邊界的,面向每個教育個體的數字教學空間與內容,如教師與學生的網絡學習空間、數字教育資源等。

(二)教與學的范式變革是智慧教育發展的實踐核心

教與學的范式變革是智慧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智慧教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核心性要素,是“人技協同”智慧性發展從理論應然到實然的重要體現。教與學的范式變革包含教學活動中所涉及的教學方式、學習形式、評價方法、資源應用、專業研修、師資素養等教學要素與技術的融合創新。從實踐層面看,支撐教與學范式變革的首要因素是教師對智慧教育發展的適應性,即教師適應數字時代教學變革要求的素養水平,以及教師的專業研修方式的數字化轉型。而直接體現教與學范式變革中“人技協同”水平的是結合技術優勢創新改變教學與學習方式的程度,包括教學方式的精準化實施與學習方式的個性化體驗。資源應用則是教學與學習方式改變的重要條件,尤其是數字教育資源的應用體驗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與學習變革的深度。教學評價方法的轉變是發揮教學數據生產要素價值的關鍵一環,可以為教與學的精準化、個性化發展提供數據驅動力。

(三)教育治理的數智驅動是智慧教育發展的實踐保障

數智驅動的教育治理是智慧教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重要保障性要素,對確保教育效能的提升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教育治理的數智驅動水平體現在數據建設、數據應用與數據安全三個層級上。數據建設主要指教育數據基礎體系的建設情況,是實現數智驅動的底座。沒有高質量的教育數據基礎建設,就無法為教育治理提供基本的支持。數據應用則是在高質量教育數據的基礎上對教育過程中所形成的各類數據進行深度應用分析,并利用分析結果調整優化教育的管理與服務能力,整體提升教育治理的數智化水平。數據安全是教育治理數智化的安全屏障,關注如何在確保隱私安全與倫理正確的情況下健康合理地挖掘教育數據價值,發揮其對治理的效用。

(四)人才培養的時代契合是智慧教育發展的實踐追求

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是智慧教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目的性要素。促進每個人的智慧成長與社會整體性智慧提升是智慧教育的價值追求,而要達到這一理論應然首先要滿足社會發展階段性的人才素養要求。在數字時代,培養具有良好數字素養與技能應用水平的人是智慧教育人才培養的實然追求。數字時代的人才素養提升包括學校教育體系下的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及社會發展體系中的數字技能水平兩大類。學校教育體系下的數字素養又具體分為日常課程教學中的學生數字素養培育水平與學校教育體系向社會輸出的數字化人才情況。前者是學校教育體系中人才數字素養的過程性培育,后者為人才數字素養培育的結果性輸出。社會發展體系中的數字技能水平重點關注在學校教育基礎上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人員數字技術應用能力是否能適應并支撐社會發展的需要。

四、指標體系構建的實然:智慧教育發展的現實問題

經過對智慧教育發展實踐邏輯的梳理與要素提煉,智慧教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需要通過擷取教育活動的指標數據并量化計算后形成對智慧教育發展實然狀態的反映。從目前智慧教育的實然狀況看,智慧教育發展在應然與實然、量變與質變兩對關系上存在亟待厘清的問題。

(一)應然與實然間的落差性

在智慧教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之初,人們會對智慧教育的應有之義有一個理想中的構想。而經過指標體系的實際設計,得出的最終測評結果與人們的應然構想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具體表現在人的智慧成長與人的素養提升、人技協同智慧與人技結合應用、技術智慧支持與技術賦能改善、數據智慧驅動與數據淺層應用四方面的落差。第一種落差反映出當前智慧教育亟須建立和豐富符合社會發展特征的梯度性理論內涵。第二種與第三種落差折射出智慧教育需要盡快從概念驅動向實踐驅動轉進,真正促進教育的手段與范式革新。最后一種落差體現出智慧教育面臨著數據快速膨脹下的相應數據治理與挖掘能力跟進的不足,制約了數據要素價值的充分發揮。

(二)量變與質變間的平衡性

智慧教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實際測評不但透射出智慧教育發展應然與實然間的落差問題,而且表明智慧教育仍處于發展中的階段,遠未達到其內在的目標追求。因此,發展中的智慧教育必然面臨著量變與質變的平衡性問題,其核心內容是智慧教育的累積式發展與跨越式發展之間的尺度該如何把握。從概念源起的角度看,智慧教育是一個內涵兼容度較大的概念,既包含傳統教育中的核心教育理想,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性。從發展歷程的角度看,智慧教育是一個多重任務交織的教育實踐活動,既與當下的教育信息化、教育數字化、智能教育等教育變革具有千絲萬縷的關聯,又肩負著全面打造超越時代的新教育的歷史重任。從評價的角度看,智慧教育是一個復合迭代創新的過程,既有對傳統教育方式的完善、輔助、補充,也有全新的教育方式的創新,且這種創新是無止境的。因此,智慧教育是量變與質變同時并存的教育變革,不能采取簡單的單一化發展路線,而是需要量變積累與質變跨越的辯證統一。

五、指標體系構建的優化:智慧教育發展的未來思考

由于智慧教育的內涵將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豐富成長,因而智慧教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也是一個螺旋式發展的過程,需要經歷不斷的迭代優化,并在其中孕育對智慧教育未來發展的期盼。

(一)加緊完善智慧教育的理論體系

從智慧教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內涵優化角度而言,智慧教育的內涵特征研究尤為關鍵,是推動智慧教育不斷前進和指標體系更加完善的前提基礎。目前,國內外有關智慧教育的理論研究尚未形成廣泛的共識,反映出智慧教育的理論體系建設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亟待進一步完善。首先,要結合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與教育既有的核心理念,在智慧教育發展實踐中摸索提煉有關人的智慧培養的內涵特征,構建更為全面的有關人的智慧成長的理論體系,并將其轉化為外顯的目標,為智慧教育發展及其指標體系構建提供指引。其次,我們還需要通過技術與各類教育教學活動的融合創新,以科學的實驗與研究為基礎,逐步提煉教育活動中“人技協同”的基本范式、內在規律與相關模式,系統構建起智慧教育“人技協同”的理論體系,充分發揮人技協同的智慧性,促進智慧教育的目標達成。

(二)充分挖掘智慧教育的數據要素價值

智慧教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指標設計的優化,不僅要兼顧智慧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融合,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育數據質量的影響。由于智慧教育尚在發展期,技術與教育融合應用的水平有限,加之對于教育數據這一新型生產要素的經驗與能力不足,因而智慧教育數據的要素價值亟待深入挖掘。一方面,要打造高質量的智慧教育數據供應鏈,將高質量教育數據供應鏈建設優先布局到智慧教育建設規劃之中,通過研制教育數據管理辦法,探索教育數據確權、教育數據質量責任、教育數據標準體系、可靠的數據共享等制度機制建設等措施,建立起高質量的教育數據供應鏈渠道;另一方面,要建立專業化的教育數據分析隊伍,通過組織起集中教育科研、教學研究、教學設計、教育管理、數據挖掘、學習分析等專業人員的教育數據分析與應用專門團隊,研究、分析、挖掘教育數據的應用價值,釋放數據對智慧教育發展的動能。

(三)不斷拓展智慧教育的人才培養內容

智慧教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不僅是對智慧教育的發展情況進行評估,還意在引導人們去實現智慧教育的理想追求,構建真正的“人人、時時、處處”的學習型社會,促進每個人乃至全社會的智慧養成。因此,指標體系構建的優化需要根據智慧教育理論體系不斷豐富的成果,同步拓展智慧教育發展的目的性要素——人才素養的內涵與外延的閾值,也即不斷系統地擴展延伸智慧教育人才素養的內涵范圍與外顯目標。一是從關注學校教育階段中的學生數字素養培育向人的終身數字素養提升進行縱深拓展;二是從依靠課程教學體系培育人的數字素養向學校教育與社會性教育相結合的全民終身學習能力、公民素養等更為全面的人的智慧性養成進行面上的延伸;三是根據社會發展產生的人才素養新需求,結合智慧教育的理論發展,逐次增加智慧教育人才素養的內容,從而形成更為全面豐富的智慧教育人才素養的內涵體系與評價指標,擴大和增強指標體系對人才素養的評價引導作用。

猜你喜歡
指標體系智慧素養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層次分析法在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應用
供給側改革指標體系初探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測土配方施肥指標體系建立中‘3414
土地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