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學思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2024-01-07 00:42王鵑蔣煥洲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高中地理鄉村振興教學模式

王鵑 蔣煥洲

[摘 要]“學思課堂”是啟迪學生思維、培養核心素養、提升綜合能力、實現全面發展教育目標的重要教學模式。為探索如何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實施有效教學,文章結合地理學科特性,提出“8步1融通,培能提質育新人”的高中地理“學思課堂”教學模式,即情境激疑→問而不答→個人獨思→思維碰撞→唇槍舌戰→師云解惑→遷移運用→自我審視,并以“貴州余慶鄉村振興”為例展開實踐探索,以期豐富地理教學模式。

[關鍵詞]學思課堂;教學模式;高中地理;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 ? ?G633.55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25-0088-04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標準》)中提出,教師應秉承多樣化觀念,靈活使用教材,積極使用多種資源,了解、理解、駕馭不同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相互探討;強化學生的思維訓練[1]。探索高中地理“學思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沉淀,這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一、“學思課堂”的意義和實踐價值

“學思”的理念源于《論語·為政》中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皩W思課堂”指教師在先“學”先“思”的基礎上,確保教學實施過程始終堅持以學生的“學”為主體,以學生的“思”為主線,倡導“學”“思”并進、交叉融合,使學生建構體系化、系統化認知結構,繼而把握知識核心,筑牢知識根基[2]。

(一)學科“學思”,聚焦核心素養

打造地理“學思課堂”,有利于聚焦地理學科四大核心素養。地理是一門兼具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與自然科學知識的綜合性學科,其所涵蓋的知識包羅萬象、博大精深[3]。以傳遞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地理學科發展的需要,而“學思課堂”更加關注知識探索的過程,以真實情境包裹課堂教學中的核心問題,助力思維進階發展,聚焦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健全學生人格。

(二)學生“學思”,開拓創新思維

走進地理“學思課堂”,有利于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是課堂學習與思考的主體,教師作為輔助者、引導者,應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運用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疑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進而引發學生的思考并建構新知。在此過程中,教師倡導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培養學生學而問、疑而思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思維不斷深入,持續提升學生的思維層級,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其想學地理、愛學地理、會學地理。

(三)教師“學思”,賦能專業成長

構建地理“學思課堂”,有利于賦能教師專業成長。教師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者和組織者,是一堂課順利實施的關鍵。構建“學思課堂”是教師仔細推敲、深度理解《標準》與教材,并在掌握學情現狀的基礎上,全盤規劃、周密安排的集中體現。一堂“學思”課在經歷反復“備”“改”的過程中,教學效果穩步優化,教師的教學能力不斷提高,這有助于驅動教師專業成長,持續賦能加分。

二、高中地理“學思課堂”的教學模式探索

(一)“學思課堂”教學模式的現狀梳理

梳理現有文獻不難發現,不同教師和學者對“學思課堂”的理解存在差異。目前,運用較為廣泛且具有代表性的“學思課堂”教學模式主要包括:1.創設情境→啟發探究→學以致用,即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以解決所提問題,進而將所學知識遷移運用,融會貫通;2.溫故→知新→篤行→學思,即從生活入手,引導學生思考,遷移舊知用于新知的學習,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想、討論、探究獲得新知,然后利用習題檢驗學生所學知識,最后要求學生進行總結性歸納,提煉核心知識;3.明目標→入情境→探新知→構體系→測目標,即分析《標準》與教材確定教學目標,學生明晰目標后,教師利用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引導學生開展知識探究學習,待學生掌握新知之后要求學生整理知識結構框架,形成清晰的認知體系,最后利用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展開目標達成度的測驗;4.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總結反思,即在創設趣味情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的同時提出問題,然后要求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形成自我認知,隨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合作探究,進行思維碰撞,最后全班一起對整堂課進行總結反思。

(二)高中地理“學思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目前的“學思課堂”模式主要運用于英語、數學等學科領域,在高中地理中的運用比較少見。結合前人的研究以及高中地理的學科特性,本文構建的高中地理“學思課堂”教學模式分為8步,即情境激疑→問而不答→個人獨思→思維碰撞→唇槍舌戰→師云解惑→遷移運用→自我審視。在實施8步“學”的過程中,教師始終將“思”貫穿其中,致力培養學生成為學而想思、學而敢思、學而會思、學而能思的地理人,具體教學模式見表 1。

三、高中地理“學思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以“貴州余慶鄉村振興”為例

(一)情境激疑——引思

創設情境:播放余慶的旅游宣傳視頻,結束之后將視頻中提及的部分特產(苦丁茶、蘋果桃、紅金橘)給學生品嘗,詢問學生這些特產的品質如何?為什么這些能夠成為余慶的特產呢?如果你是農戶,你會怎么種植?

設計意圖:設計情境串聯教材知識點,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激發學生思考。

(二)問而不答——引思

學生嘗試回答情境創設部分教師的提問,但是針對學生給出的答案教師不作任何評價,讓疑問的種子在學生的心里發芽。

設計意圖:疑問永遠是學習的第一步,讓學生產生疑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主動思考。

(三)個人獨思——獨思

學生閱讀教師給出的五則材料,從中尋找相關證據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

材料一:余慶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07°25′—108°2′,北緯27°8′—27°41′,面積為1622平方公里。

材料二:余慶縣的土壤(將回龍村、龍溪鎮、白泥鎮的土壤樣本給學生現場觀察,土壤樣本見圖1)。

材料三:余慶縣回龍村苦丁茶專業合作社于2016年成功申報省級領跑型“三位一體”新型合作社。由供銷社牽頭,公司解決銷路問題,合作社負責生產管理、組織收購以及技術指導。在回龍村的努力下,2017年合作社白茶基地獲得有機認證[4]。

材料四:近年來余慶縣龍溪鎮著力發展“一村一品”,因地制宜發展蘋果桃種植業,通過培育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加強標準化種植和精細化管理,培育出具有個大、汁多、香甜等特點的蘋果桃,蘋果桃一經上市供不應求,成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5]。

材料五:在合作社和公司的帶領下,余慶縣白泥鎮為培育出優質紅金橘,農戶堅持用農家肥,隨著交通的便利和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電商和快遞業的幫助下,2015年紅金橘成功推銷至全國,這為當地農戶帶來了希望[6]。

設計意圖:讓學生利用相關材料進行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地理思維,使學生了解余慶縣的地形、土壤、氣候以及各產業發展歷程,從中探索余慶縣發展苦丁茶、蘋果桃、紅金橘的區位優勢,為推動余慶美麗鄉村建設做鋪墊。

(四)思維碰撞——共思

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和特點,將班上學生分為6組,分別為苦丁茶第一生產隊、苦丁茶第二生產隊、蘋果桃第一生產隊、蘋果桃第二生產隊、紅金橘第一生產隊、紅金橘第二生產隊。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個人獨思”的結果以及五則材料開展合作探究,探究內容為:1.以所在小組的農作物展開探究,討論該農作物在余慶種植的區位優勢(為什么這些能夠成為余慶的特產呢?)。2.在未來產業發展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挑戰,并寫出相應的對策(如果你是農戶,你會怎么種植?)。

設計意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思考、探究,讓學生交換“個人獨思”部分的想法,進一步討論當地發展該農作物的優勢與不足,鞏固農業區位因素的知識要點,并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五)唇槍舌戰——共思

各組派代表輪流上講臺針對探究問題進行發言,各小組根據其他小組的發言進行討論,提出疑問,針對疑問開展班級辯論。

設計意圖:讓學生道出心中所知、所想、所感、所疑,在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引導學生思考,鍛煉學生思維的敏捷度,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六)師云解惑——共思

教師針對學生討論發言的結果,糾正錯誤、表揚創新,進行深層次的分析講解并進行課堂總結。

設計意圖:學生的思考難免有不成熟的地方,針對這些地方教師應做相關指導,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要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式。

(七)遷移運用——巧思

以小組為單位,要求學生以余慶縣某個村為例,調查該村鄉村振興的發展情況,結合本節課所學知識,以組內某成員的家鄉為例,大家集中智慧為其探索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任務完成形式:PPT、小論文、小視頻、漫畫、海報等均可。

(八)自我審視——反思

學生回顧自己的課中表現,從信息提取能力、材料分析能力、知識歸納能力、遷移運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個人學習能力、個人學習態度等七個方面開展反思,不斷進行自我審視,提高學習效率。教師通過分析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反思日志,反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持續調整教學方法,探索出適合所教班級的授課方式,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全面發展。

四、結語

本文針對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鍛煉學生學思并行的能力,提出高中地理“學思課堂”教學模式——“8步1融通,培能提質育新人”,即將“思”巧妙融入“情境激疑→問而不答→個人獨思→思維碰撞→唇槍舌戰→師云解惑→遷移運用→自我審視”8個步驟中,做到邊學邊思,在學中思、在思中沉淀。此教學模式的提出對高中地理教學方式的革新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和啟示意義,希望能為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供新思路。

[ ? 參 ? 考 ? 文 ? 獻 ?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秦慧.高中生物學“學思課堂”對科學思維培養的研究:以北京師范大學北海附屬中學為例[D].重慶:西南大學,2023.

[3] ?熊巨華,高陽,吳浩,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視角下地理科學融合發展路徑探索[J].地理學報,2022(8):1839-1850.

[4] ?我以祖國為榮·祖國以我為傲:貴州省余慶縣回龍村苦丁茶專業合作社[J].中國合作經濟,2019(9):13.

[5] ?人民資訊.萬畝蘋果桃變身“致富果”[EB/OL]. (2021-08-24)[2023-05-07].https://baijiahao.baidu.com/s? ?id=1708914835575077991&wfr=spider&for=pc.

[6] ?李彩琴.貴州余慶縣社:以電商助力產業發展[EB/OL]. (2018-12-19)[2023-05-08].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888934.

(責任編輯 陳 明)

猜你喜歡
高中地理鄉村振興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關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具體分析
實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相關策略
探討如何構建高中地理雙動兩岸的教學模式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