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選低品位氧化銅礦浮選機理分析

2024-01-07 08:50楊旭紅
山西冶金 2023年7期
關鍵詞:硫化鈉氧化鈣銅精礦

楊旭紅

(酒鋼肅南宏興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嘉峪關 735100)

0 引言

當前,隨著中高品位的銅礦資源開采逐步殆盡,低品位的氧化銅礦開采成為礦業領域所重點關注的一項內容[1]。而在難選低品位氧化銅礦中,其存在著礦物組成復雜、結合率高、容易泥化等諸多特點,導致傳統的浮選工藝難以實現對氧化銅成分的精準浮選[2]。對此,就需要從材料、設備和方法等多個角度著手,進一步探究難選低品位氧化銅礦浮選過程中的主要影響因素,以此實現對難選低品位氧化銅更為精準的分選目標[3]。

1 案例概況

本次實驗所使用的原材料取自華中地區某礦山,該礦山區域內存在大面積的典型低品位氧化銅礦。在取得樣品后,對其進行粉碎和混勻,并進行抽樣分析,初步得到的分析結果如表1 和表2 所示。

表1 樣品主要組成成分分析結果

表2 銅化合物的物相分析結果

在此基礎上,采用SEM對樣品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從微觀結構分析角度來看,該樣品中的銅化合物多以嵌布的方式分布在脈石礦物當中,而脈石礦物則主要由二氧化硅和氧化鈣等物質所組成,嵌布特征相對較為復雜,需要采用浮選法進行分選。同時,該樣品中含泥量較高,泥化現象較為嚴重,傳統浮選工藝容易造成指標波動過高而難以進行過程控制,因此研究人員決定對浮選工藝進行優化。

2 實驗試劑、設備及方法

本次實驗中,所使用的主要試劑包括活化劑硫化鈉、捕收劑丁基黃藥、調整劑氧化鈣和起泡劑松醇油,以上化學試劑均為分析純,均采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在實驗設備及實驗流程方面,考慮到該樣品泥化現象嚴重的實際情況,本次首先采用旋流器進行脫泥處理,再進行后續步驟,主要步驟如圖1 所示。

圖1 浮選的主要實驗流程

由圖1 可知,本次主要實驗流程如下:

1)使用旋流器,對原礦進行脫泥處理;

2)對處理后的產物進行磨礦;

3)將磨礦產品放置于浮選槽中,控制浮選槽電機轉速為1 500 r/min,且控制環境溫度為25 ℃,加入上述三種藥劑進行浮選實驗;

4)浮選實驗完成后,對產品進行過濾和烘干處理,而后進行稱重和分析。

3 實驗結果與討論

3.1 磨礦細度的影響及討論

根據相關理論可知,礦物單體的解離程度與浮選效果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而為了提高礦物單體的解離程度,則需要將磨礦細度控制在較低的水平。因此,為控制用藥含量不變,選取四個不同的磨礦細度水平進行實驗,實驗結果如表3 所示。

表3 不同磨礦細度下的銅礦浮選效果分析

根據表3 中的數據可見,在增加磨礦細度的趨勢下,銅精礦的品位呈現先降后升的趨勢,而回收率則先升后降。同時在磨礦細度-0.074 mm 的占比達到81.90%時,礦泥罩蓋問題也較為明顯,導致部分銅礦物未得到有效浮選。綜合考慮上述情況,將磨礦細度最終確定為-0.074 mm 占比69.2%。

3.2 氧化鈣用量的影響及討論

在本次實驗中,氧化鈣用量的調節主要用于調節浮選體系中的pH 值,以往研究表明,該pH 值對于浮選效果的影響頗為顯著。對此,基于最佳的磨礦細度指標,同時控制用藥含量不變,改變氧化鈣的用量進行實驗,結果如表4 所示。

表4 氧化鈣用量與銅精礦指標的關系

從表4 中可見,在增大氧化鈣用量后,銅精礦品位呈現先升后降再升的趨勢,而回收率則先升后降,在氧化鈣用量為2 kg/t 時達到峰值。綜合考慮以上兩個指標的變化趨勢后,確定氧化鈣用量為2 kg/t。

3.3 硫化鈉用量的影響及討論

在本次浮選實驗中,硫化鈉的主要作用是對氧化銅礦表面進行處理,使之轉換為硫化物,而后再使用丁基黃藥對硫化物進行捕集。為探究硫化鈉用量的影響,按照上文中的實驗結果控制磨礦細度和氧化鈣用量,改變硫化鈉用量,取得的結果如表5 所示。

表5 不同硫化鈉用量下的銅精礦指標

根據表5 中的數據可知,隨著硫化鈉用量的增加,銅精礦品位和回收率均呈現先降后升的趨勢,因此確定硫化鈉的用量為2 kg/t。

3.4 實驗優化

在以上分析的實驗數據中,無論如何調整氧化鈣和硫化鈉的用量,其所獲得的銅精礦的品位均處于較低水平,分選指標的理想程度也偏低,經初步推斷,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藥劑之間存在協同作用。為此,分別設置以下試驗水平:氧化鈣添加量分別為0、1、2、3 kg/t;硫化鈉添加量分別為0.5、1.0、1.5、2.0 kg/t;丁基黃藥添加量分別為0.05、0.10、0.15、0.20 kg/t;松醇油添加量分別為0.011、0.022、0.033、0.044 kg/t,以此進行4×4 的正交實驗。實驗結果顯示,在F 指標檢驗方面,所有藥劑的F 檢驗值均較低,證明各種藥劑均對品位無明顯影響,而氧化鈣、丁基黃藥和松醇油對于回收率的影響則較為突出,其中又以松醇油的影響最為突出。因此,分別從品位和回收率兩個角度考慮,選擇兩組實驗,實驗參數及結果如表6 所示。

表6 品位和回收率分別最高時的實驗參數及結果

從表6 中的數據可見,以回收率最高為前提的實驗組在產品綜合指標上更具優勢,因此確定最優的實驗因素水平為氧化鈣用量3 kg/t、硫化鈉用量2 kg/t、丁基黃藥用量50 g/t,松醇油用量33 g/t,由此可取得較優的產率和回收率。

4 結語

在本次研究中,結合某地難選低品位氧化銅礦的浮選要求,對其進行浮選實驗,并逐步探究了各項參數對浮選實驗的影響,以此確定相對較優的參數組合。經預計,有望將該參數組合投入實際應用,從而推動浮選效果的提升。當然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考慮應用智能技術等對參數進行進一步優選,從而提高研究的深度。

猜你喜歡
硫化鈉氧化鈣銅精礦
硫氫化鈉處理含銅砷廢酸的探討
揮發性硫化物測定法中標準硫化鈉溶液的標定
氧化鈣抑制固體廢物焚燒過程中氯苯生成
蒸汽爆破/氧化鈣聯合預處理對水稻秸稈厭氧干發酵影響研究
一種高純度氧化鈣的制備方法
氧化銅精礦密閉鼓風爐冶煉電熱前床可行性研究
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銅精礦中鉍的不確定度
中國恩菲出席倫敦第二屆銅精礦會議
煤粉還原芒硝法制無水硫化鈉工業化實踐
高堿度銅精礦濾布的再生清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