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sTLT-1、CX3CL1、NT-pro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近期預后預測中的價值

2024-01-10 10:59張海濤欒獻亭趙佳佳
內科 2023年6期
關鍵詞:危險度性反應心血管

張海濤 欒獻亭 張 輝 趙佳佳

1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平頂山市 467000;2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鄭州市 450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具有發病急驟、臨床發病率較高、發病年齡日益年輕化等特點,是造成死亡的首位心血管疾病[1]。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為AMI常用的早期疏通罪犯血管的重要治療手段,可降低病死風險,但術中因支架、球囊、指引導絲等刺激,易形成支架內血栓,增加缺血再灌注、血管內再狹窄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2]。炎性反應在AMI心臟修復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機體發生炎性反應時,可溶性髓樣細胞觸發受體樣轉錄因子(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sTLT)-1表達水平顯著升高[3]。C-X3-C趨化因子配體1(C-X3-C motif chemokine ligand,CX3CL1)也是反映機體炎性反應的重要指標,在冠心病進展中發揮重要作用[4]。N-末端B型利鈉肽前體(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是臨床了解患者心功能的常用指標。本研究探討血清sTLT-1、CX3CL1、NT-proBNP水平在AMI患者PCI術后近期預后預測中的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16例行PCI治療的AMI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女性53例,男性63例;年齡37~83(59.28±10.76)歲;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19.1~29.8(24.49±2.57)kg/m2。根據PCI術后3個月內是否發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經臨床診斷出現再次心肌梗死、嚴重心力衰竭、惡性心律失常、缺血性心絞痛發作、心源性死亡等)將患者分為預后不良組(34例,發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和預后良好組(82例,未發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本研究經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符合AMI診斷標準[5];(2)首次發病,并接受PCI治療;(3)血液系統凝血等功能正常;(4)對本研究知情,簽署同意書;(5)臨床相關資料完整。

1.2.2 排除標準 (1)接受藥物、其他介入術治療;(2)急慢性心力衰竭;(3)肝腎功能嚴重障礙;(4)嚴重心律失常;(5)合并自身免疫疾病;(6)急慢性感染;(7)惡性腫瘤。

1.3 觀察指標

1.3.1 一般資料 入院后發放一般資料調查表,統計患者性別、年齡、BMI、吸煙、飲酒、高血壓、糖尿病、卒中史,并調取醫院患者病例資料,統計患者手術情況包括手術時間、左前降支為罪犯血管情況、左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支架數目、支架直徑等。

1.3.2 血清sTLT-1、CX3CL1、NT-proBNP水平 分別采集患者術后1 d、術后1個月約5 mL空腹靜脈血,4℃下離心(1 500 r/min,半徑8 cm,時間5 min),取血清,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sTLT-1、CX3CL1、NT-proBNP水平,試劑盒均由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1.3.3 不同(術后1 d與術后1個月)血清sTLT-1、CX3CL1、NT-proBNP水平差值(ΔsTLT-1、ΔCX3CL1、ΔNT-proBNP)AMI患者預后不良的相對危險度。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2.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均數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數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應用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AMI患者PCI術后預后不良的影響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一般臨床資料的比較 兩組性別、年齡、BMI、吸煙、飲酒、高血壓、糖尿病、卒中史、手術時間和左前降支為罪犯血管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LVEF、支架數目和支架直徑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臨床資料的比較

2.2 兩組術后1 d、術后1個月血清sTLT-1、CX3CL1、NT-proBNP水平的比較 預后不良組術后1 d、術后1個月血清sTLT-1、CX3CL1、NT-proBNP水平均高于預后良好組(均P<0.05);預后不良組術后1 d、術后1個月血清sTLT-1、CX3CL1、NT-proBNP水平差值均較預后良好組小(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1d、術后1個月血清sTLT-1、CX3CL1、NT-proBNP水平的比較

2.3 AMI患者PCI術后預后不良影響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 以AMI患者PCI術后預后情況為因變量(預后不良=1,預后良好=0),上述比較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項目作為自變量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3。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LVEF(≤61.43%)、支架數目(≥2個)、支架直徑(≥3 mm),術后1 d血清sTLT-1水平(>576.55 pg/mL)、術后1 d血清CX3CL1水平(>1 949.04 ng/mL)、術后1 d血清NT-proBNP水平(>653.99 ng/L),術后1個月血清sTLT-1水平(>527.92 pg/mL)、血清CX3CL1水平(>1 676.89 ng/mL)、血清NT-proBNP水平(>492.74 ng/L),ΔsTLT-1(≤48.63 pg/mL)、ΔCX3CL1(≤272.15 ng/mL)、ΔNT-proBNP(≤161.25 ng/L)是AMI患者PCI術后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均P<0.05)。AMI患者PCI術后預后不良影響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見表4。

表3 自變量賦值情況

表4 AMI患者PCI術后預后不良影響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

2.4 不同血清sTLT-1、CX3CL1、NT-proBNP差值水平AMI患者預后不良的相對危險度 以PCI術后AMI患者ΔsTLT-1、ΔCX3CL1、ΔNT-proBNP水平的平均值為界,將PCI術后AMI患者分為高水平、低水平組,結果顯示,PCI術后血清ΔsTLT-1、ΔCX3CL1、ΔNT-proBNP高水平AMI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度是低水平患者的0.462、0.336、0.417倍(均P<0.05),見表5。

表5 不同血清sTLT-1、CX3CL1、NT-proBNP差值水平AMI患者預后不良的相對危險度

3 討 論

隨著社會老齡化、居民飲食改變、工作和生活方式變化,AMI在我國的發生率呈升高趨勢,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PCI術為AMI有效的治療方法,能挽救瀕危心肌、解除血管阻塞,改善預后,但也存在術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等情況。積極預測AMI患者不良預后,對臨床預后的評估及改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PCI能疏通阻塞血管,改善AMI患者心肌血液灌注,但操作過程中的支架置入、缺血再灌注等均可引起血管內皮損傷,加重冠狀動脈炎性反應,導致術后出現不良心血管事件[6-7]。研究發現,sTLT-1、CX3CL1可反映機體炎癥水平,與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緊密相關[8-9]。本研究結果顯示,AMI患者PCI術后預后不良與血清sTLT-1、CX3CL1水平有關,ΔsTLT-1(≤48.63 pg/mL)、ΔCX3CL1(≤272.15 ng/mL)均為預后不良的影響因素。sTLT-1能調控血小板、白細胞、內皮細胞,對炎性反應、血小板活化具有調節作用,還能誘發動脈粥樣硬化,促進冠心病的病情進展。sTLT-1通過促進肌動蛋白聚合,可參與斑塊生成、動脈粥樣硬化進展,AMI發生后,其可促進可溶性P選擇素表達,強化血小板黏附,導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10-11]。CX3CL1為趨化因子CX3C亞族成員,可參與冠心病血栓形成后的炎性反應,造成斑塊不穩定,并與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緊密相關[12]。CX3CL1在血管平滑肌細胞中表達,對血管平滑肌組織因子抗原具有表達效應,可參與凝血酶形成,促進冠狀動脈血栓形成,并可參與到血栓形成后的炎性反應過程中,造成冠狀動脈不穩定,最終形成惡性循環[13]。同時,本研究還發現,AMI患者PCI術后血清ΔsTLT-1、ΔCX3CL1高水平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度是低水平的0.462、0.336倍??梢?術后血清sTLT-1、CX3CL1的降低水平與AMI患者PCI術后預后效果緊密有關。

本研究中,PCI術后預后不良AMI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較高,且PCI術后血清ΔNT-proBNP高水平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度是低水平者的0.417倍。這提示,臨床監測AMI患者PCI術后血清NT-proBNP水平,對預測患者預后具有良好的參考價值。AMI發生后引起NT-proBNP急劇增加,主要與心肌缺血引起心臟收縮、舒張功能障礙,導致左心室充盈和心室壁張力增加,促進心肌細胞分泌腦鈉肽有關[14]。NT-proBNP水平可反映心肌細胞舒張儲備功能,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患者中其水平上升[15-16]。

綜上,AMI患者PCI術后預后與血清sTLT-1、CX3CL1、NT-proBNP水平有關,為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其水平變化情況也能為臨床預測AMI患者PCI術后預后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危險度性反應心血管
“心血管權威發布”公眾號簡介
胃間質瘤超聲雙重造影的時間-強度曲線與病理危險度分級的相關性研究
COVID-19心血管并發癥的研究進展
腸道菌群失調通過促進炎性反應影響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胃間質瘤的MRI診斷及侵襲危險度分析
能譜CT定量參數與胃腸道間質瘤腫瘤危險度的關系
促?;鞍讓?T3-L1脂肪細胞炎性反應的影響
lncRNA與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
基于博弈論組合賦權的泥石流危險度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