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系財報 中外兩重天

2024-01-10 01:35黃耀鵬
中國汽車界 2023年12期
關鍵詞:系車本田約合

文/黃耀鵬

日前,日系車企紛紛公布了本財年第二財季(2023.7.1-2023.9.30,按照中國習慣稱為第三財季)的報告,日系車企的營收、業績、出貨量,都在走高。

其中,豐田拿出了第三財季利潤同比大漲的表現,用“高歌猛進”形容并不為過,這與所有跨國企業在中國陷入苦戰,形成鮮明對比。

日系運營業績全面大漲

當季,日本6家車企(豐田、本田、日產、斯巴魯、馬自達、鈴木)總的利潤為2.4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71億元)。其中,豐田利潤1.4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00億元),占了近乎60%。

而且,豐田幾乎所有的財務數據都在上漲:營收11.4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560億元),同比增長24%;利潤同比增長155%;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6.1%,漲到如今的12.6%(大眾汽車計劃到2025年實現6.3%利潤率,仔細品味個中差異)。

其余幾家業績漲的沒那么夸張,但財報也非常賞心悅目。本田營業利潤302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5億元),同比增長31%;日產營業利潤208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0億元);斯巴魯營業利潤185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9億元),同比增長68%;鈴木凈利潤129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2億元);馬自達凈利潤99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8億元),同比增長33%。

從2023自然年角度,日系車企預計全球銷量2450萬輛。其中,豐田預計1138萬輛車,仍將是冠軍(大眾汽車大概率低于900萬輛);本田預計410萬輛;日產預計370萬輛;斯巴魯預計89.5萬輛;馬自達預計122萬輛;鈴木預計318萬輛。

日系車企財報亮眼,業績大幅增長。這與所有跨國企業在中國陷入苦戰,形成鮮明對比。

日元貶值提高銷量

2023年,豐田凈利潤將達到創紀錄的3.9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903億元)。如果按人民幣口徑,2023年不是高點。幾乎所有的分析都指出,日元貶值對日系品牌的銷售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但《汽車人》看到,從整車生產布局角度,似乎并非如此。以本田為例,本田第三財季在本土生產了15.9萬輛車,而日本本土市場交付14.4萬輛,也就是說,外銷和本土庫存加在一起,只有1.5萬輛,不足產量的10%。既然日元貶值有利于從本土生產獲利,為什么不將全球產能向本土做更多調配呢?

這里面考慮因素無非是物流費用、整車進口關稅與目標市場本地化生產的稅率差異、零部件與整車貿易稅率差異。而匯率本身是波動的,如果跟著匯率走,那么每個季度、甚至每個月都需要調整全球多個工廠的生產比例,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經濟的。

日元貶值的作用,更多體現在本土零部件的海外供應成本,以及需要以日元支付的所有海外運營的有關成本上。這才是貨幣走貶對日系品牌走強的作用。

這個作用是相當不確定的,鑒于日系車企的全球布局,供應穩定連帶著生產計劃穩定,才是最重要的,沒必要因為一點匯率變動就自己折騰自己。當然,如果根據匯率長期變化趨勢,做年度調整,有一定操作性。

市場權重決定戰略節奏

從2023年全年各區域市場銷售預測的盤子來看,北美無疑是日系的核心市場,銷量700萬輛左右(主要是本地生產,少量進口);其次是日本本土,銷量443萬輛;再次是中國市場,銷量400萬輛;歐洲市場(包含英國),大概為200萬輛左右;亞洲其他區域(除了中日),大概有417萬輛;全球其他區域市場,大概不到300萬輛

北美市場權重在28.6%,而對日系來說,日本本土市場(占比18%)超過中國市場(16.3%),也是近3年首次。而歐洲起色不大(8.2%),反映了韓系在歐洲業務的崛起。亞洲其他地方,日系統治力穩固。而全球其他區域市場過于零散,比例變化不大。

對于日系來說,全球市場變化趨勢為“兩升兩降兩不動”。北美、日本本土上升;中國、歐洲走跌;亞洲和其他區域基本不動。

日系將在2023年賣出近500萬輛混動車型,占據整體比例1/5強。這些混動大部分為HEV,也有少量PHEV。這和中國新能源化突飛猛進,已經產生節奏上的差異。

站在日系角度來看,北美+日本本土,權重接近一半。從全球技術視角,針對兩塊市場需求延伸產品方向,是必然選擇。而中國市場權重雖然略有下降,但仍然不可放棄。何況,歐洲市場對于純電的消費偏好,正與中國市場快速合流(內涵當然有差異),日系不能不考慮到這一點。

戰略節奏和中國市場

在2023年日本移動出行展上,豐田、本田、日產、三菱、斯巴魯,電動火力全開。雖然展出的基本都是概念車,到量產仍有距離,但日系正在進行大舉技術投入,是非常明顯的。目前日系的問題是,技術和概念向量產車型轉化的有些慢。

這其中很可能不是能力問題。任何企業的當家人,都知道順勢而為,在順境的時候切忌胡亂動作,打破大好局面。但實際上,又存在幾個市場之間技術方案發展趨勢背離的問題。而且,現在全球經濟波動很大,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很多,這個時候要考慮投入產出比,也要考慮如何穩住主要市場。

說白了,日系還在大賺特賺,吃的是歷史上的布局紅利。以往的戰略眼光,現在還在不斷兌現利益,包括進入中國市場,也是同樣的邏輯。

日系當然不會等到紅利吃完了才想到改弦更張,一定存在新舊技術路線切換期和共存期。日系,包括最賺錢的豐田,都在試圖把握好切換節奏。

這就能解釋,為什么日本移動出行展上釋放了大量進軍電動的信息,到了實際市場上,又顯得非常謹慎,步伐比較小心。

日本移動出行展上,日系高管一再表示要學習新能源的技術路線,并強化在華存在。日產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內田誠對日產在華電動化策略,表示為“在中國,為中國”。這和寶馬高管的表態,非常接近。對中國市場的解讀,讓跨國車企得出相近的結論,這說明大家認知是差不多的。

豐田汽車社長佐藤恒治也在日本移動出行展上再次表示,電動車不但環保,還能提供駕駛樂趣和多樣化體驗。豐田將繼續以多種路徑實現碳中和。

新能源“多路徑”是所有日系品牌的共識,這也是他們現實做法。面對全球市場的多樣化需求,這個選擇是必然的。對于中國市場,如果直接從燃油車直接切換到電動,缺少過渡期,可能導致業務劇烈波動,進而削弱了運營。

中系品牌則要學習日系的全球存在和本地化生產經營策略。在東南亞,中系對日系的挑戰剛開始,類似的還有中亞和南美。而其他區域,則要更晚一些,現在還沒看出投資的苗頭。

這也意味著,盡管國內市場賺錢變得更有難度,但跑到全球與日系競爭,尚需相當時日。因為重資產的部署,非一日之功。日系花了數十年做到這一點,強化部署是建立在收益和收益預期基礎上的。不計代價直接拿錢砸,很難成為成功經驗。

如何賺到未來的錢,在技術資產的平衡上,以及在海外市場的布局思路上,中企能從日系財報上看出一些內容。戰略目標可以學,但具體路徑,則因時而異。在美企紛紛放棄全球業務的時候,日系運營大漲,更具參考價值。

猜你喜歡
系車本田約合
全方位提升 全新一代東風本田CR-V
2017款科邁羅ZL1年內上市 約合46萬元起
領動的對手是誰
本田在華高管集體升遷
尋釁滋事 本田新Civic VS.馬自達3
寶馬3系車發動機無法起動
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爭鋒國產化中國車市「新派系」之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