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纖通信工程中光纜線路故障告警技術

2024-01-10 06:55曹明
企業科技與發展 2023年11期
關鍵詞:光纜光纖公式

曹明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廣東廣州 510235)

0 引言

隨著現代化社會的不斷發展,在光線通信工程中,光纜線路的故障檢測與維護問題備受矚目。光纖通信工程師對線路故障進行實時檢測和判斷,不僅可以及時處理故障,還可以提升光纖通信的網絡傳輸速率。運用故障排查設備檢測光纖線路,對光纖毀損、斷纖、老化、受潮、彎曲等故障信息進行整合,減少附加損耗的產生。同時,可以結合光傳感技術與計算機網絡技術在線監測光纖網絡,實現對光纖故障的準確定位和實時預警,提高光纖通信質量,提升通信工程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及光纜兼容性[1]。近年來,隨著光纜數量不斷增加,早期的故障檢測設備更新緩慢,導致線路中的故障問題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光纜線路維護工作中,存在尋找故障難,排查故障用時久的問題,嚴重影響光纖通信過程中的通信質量,還會造成較嚴重的經濟和人身財產等損失[2]。因此,應用光纜線路故障告警技術對光纜線路進行實時監控,及時發現并處理光纜線路中存在的各種安全問題和線路老化問題,以降低光纜隱患、減少光纜阻斷的概率,對提高通信網絡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為最大限度地消除故障告警冗余,本文以光纖通信工程中的光纖故障為研究對象,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分析與實驗。

1 光纜線路故障告警技術

1.1 OTDR測試判斷斷點位置

動態分析光纜故障位置,利用OTDR接收和發射光的功能,將光的脈沖發射至光纜線路中,當脈沖的光遇到光的斷裂點時,部分光被反射,就能得到OTDR 的曲線中的斷點位置信息。OTDR 數據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OTDR結構示意圖

脈沖光信號由起始端進入光纜,設定存在反向散射光回到起始點的時間為t,光纜線路長度為L,從發射到接收的距離可由公式(1)計算得出:

公式(1)中:光信號從發射到接收的時間設定為g;光的傳播速度為b;光在光纜中的傳播折射率為n。根據光信號的發射時間得到對應的光纖長度。當光纖中存在脈沖Q0達到某個點時的距離為H,散射光返回到發射端的功率P(a)表達如下:

公式(2)中:P0為注入脈沖的光功率;S為光纖散射系數;a為常數。光纖注入脈沖時,收集散射信號完成數據預處理,并將得到的結果繪制成散射曲線。利用小波變換法對OTDR曲線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得到具體的斷點位置,提取故障點特征,并對故障點位置的測試數據進行去噪處理。利用正交性原理,通過觀察和分析光纖通信信號的不同成分之間的關系,提取具有異常特征或異常正交關系的故障點[3],設在光纖通信工程中,光纜發生故障的測量數據為(xi,yi),在保持xi值相同的情況下,測量值yi與對應曲線上的點n+mxi存在的偏差值為δ,具體表示如下:

在發生光纜故障的過程中,對信號進行測量,去除其中的噪聲信號。對于測量中的直線上的測量值,取最小值為(d12+d22+ ... +dn2),運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偏差值如下:

小波變換公式中的比例參數為整數,光纜故障信號的小波變換根據時間的變化不斷改變,存在函數的平滑點為x,x即F中的局部最大值。對光纜線路故障信號進行預處理,使信號小波變換完成不同程度的分解,測量信號的特征和小波變換多尺度分解結果,選取小波基分解層次,得到小波分解系數ζ。通過公式運算得到ζ的模量平方,同時設定閾值為η,使閾值η的小波變換模極大值保持不變,如果存在小于閾值的數據,則重新計算。最后得到的數值為測量故障信號的最大值點,進而找到故障發生的位置點。小波在函數空間L(R)中符合對應函數條件如下:

公式(7)中:a為延長參數;b為減小參數。通過對連續小波變換的信號進行逆變換,在緩變程度部分,通過小連續對小波進行分解,獲得變換系數的極大值位置與幅值,分析噪聲出現的原因,并重構信號完成去噪[4]。

1.2 GIS故障定位

將光纜通過OTDR測試得光纜線路斷點,并通過電子地圖顯示位置將故障段定位。同時,引入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系統,結合管線資源系統的GIS 圖層,在光纜線路中建立拓撲結構,得到故障點位置[5]。在加權有向圖中,利用GIS 系統尋找從起點到終點的最優路徑,設定d(j)為路徑中的點存在從起始點t開始到終點j之間的最短路徑的長度,p(j)為路徑中的點存在從起始點t開始到路徑中的上一個點,使得從點t開始到點j之間的連線距離如下:

公式(8)中:j為標記點;l為兩點之間的距離。選取故障特征提取結果,選定特征向量的取值范圍,同時設定特征集向量為{Q=q1,q2,...,qn},訓練樣本數設定為n,訓練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分別設定為gmax和gmin。在測試樣本中,根據故障分類生成膨脹積,通過脈沖得到第p類故障的采樣信號,并得到對應的信噪比h。選擇信號中的特征向量集合進行特征提取,同時構建監測空間,在特征空間中設定C構成樣本的集合,不同樣本中存在的集合為c,滿足以下條件:

公式(9)中:c為故障點存在的集合,故障特征向量在特征空間中存在映射,在部分空間中構成一種判定事務分類V,用數學表達式描述如下:

1.3 消除故障信息冗余

在正常情況下采集的光纖傳感信號進行預處理后,根據光纜線路故障位置振動產生的光纖傳感信號,選取5 s 作為樣本,計算振動持續時間的平均值,乘以相應的系數作為振動持續時間的閾值。依次遍歷每個采樣點的幀信號,計算該采樣點的短時過雙電平率,若短時過雙電平率大于短時過雙電平率的閾值[8],表示光纜線路故障發生的頻率超過預期或接受的范圍。設定時間窗口寬度為r,時間窗口在時間段中從起始時間點滑動到最終時間點。窗口滑動長度為T,同時設定告警事務提取事件為,根據時間序列相似性進行計算,得到總告警集合為{A,A1,B,B1,C,C1},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合適時間段告警序列[9]。選擇合適的窗口寬度值和滑動長度,利用時間滑動窗口對每個時間段的告警序列進行告警事件信息提取,并記錄預定時間內的告警,得到具體的告警時間。依次遍歷每個采樣點的幀信號,計算該采樣點的小波能量方差,若小波能量方差大于小波能量方差的閾值,得到發生光纜線路故障位置的振動,進一步對光纜線路故障位置的振動進行分類。設定數據樣本為{xi,yi},對其進行樣本分離,得到如下函數:

公式(11)中:wx為平面。完成對故障信息的預處理后,由于故障信息中還存在冗余、不同步傳輸等現象,按照時間序列劃定與滑動窗口組合的方式對故障信息進行提取。通過故障相似性得到時間間隔公式如下:

根據公式(12)得到對應的時間間隔,從不同時間內的中點極端時間間隔的平方和得到的相似函數如下:

公式(13)中:A(t)為相似函數;t為中點的時間間隔。以此作為目標函數劃分窗口的指標,得到計算公式如下:

公式(14)中:ti為初始時間間隔。通過不斷進行時間分段,對每個時間段內的故障信息實現時間同步,去除時間冗余,獲得新的故障告警事務[10]。同時,將不同窗口中出現的故障位置設定為并發告警,并被提取到同一個定位信息中。與此同時,如果在對應時間間隔內不斷出現故障告警,則在對應時間窗口中只統計一次,防止出現冗余定位現象。

2 實驗測試與分析

2.1 搭建實驗環境

實驗測試功能點是否正常,對光纖通信工程中的光纜線路斷點進行測試,根據不同的光纖長度,設置不同的測試點。所用到的系統軟硬件測試環境如表1所示。

表1 系統軟硬件測試環境

系統采集對應告警圖像,建立數據收集庫,統計光纖通信工程中運行段、維修段和光纜線路全程的數據,并與規定線路網絡平臺實現實時接入。獲得的數據通過運行的TDCS/CTC 進行運算,并通過T/D 結合服務器接入,記錄故障點的定位,描述故障點的定位效果,采用網絡設備進行數據采集。

2.2 實驗結果與分析

測試故障信號,忽略在信號測試中點直到曲線末端的損耗門限值后出現的噪聲干擾,設置3 個小組,本文所提方法設定為實驗組,對照1 組和對照2組運用傳統方法,設置5 個線路測試點,在每個測試點安裝故障檢測設備并使其能夠實時進行故障告警。統計整理運算得到光纜線路中的實時告警次數,經過運算繪制得到實時告警率,其結果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當位于線路測試點5時,對照1組和對照2組中的故障實時告警率均低于實驗組,而運用本文所提方法的實驗組的實時告警率高達95%,說明告警數據與實際故障數據相關性知識相匹配,描述故障中的告警項存在同步性,對線路中的故障監測效果明顯,能及時告警并解決光纜線路中存在的安全問題,緩解光纜線路中的冗余現象,同時提升預警時效性,實現對光纖通信工程中光纜線路故障的有效告警。

3 結語

本文從光纖通信工程中的光纜線路入手,深入研究線路故障告警的問題,探究光纖通信工程中的光纜線路故障告警技術。但是,本文所提方法還存不足,如故障定位的數據精準性有待提高、互聯網軟件的系統更新待優化等。在以后的研究中,筆者將研究人員應及時從光纖通信工程的安全性出發,合并多種故障數據集,搭建具有較高安全性的云數據技術處理平臺,提升告警速度。

猜你喜歡
光纜光纖公式
組合數與組合數公式
排列數與排列數公式
等差數列前2n-1及2n項和公式與應用
FIBBR King-A系列HDMI光纖線
鋪條長長的海底光纜
高品質的忠實還原 FIBBR Ultra Pro2 HDMI光纖線
一條光纖HDMI線的誕生長飛/長芯盛FIBBR工廠走訪實錄
例說: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全國產1550nm 窄脈寬光纖放大器
氣吹法光纜敷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