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理性留學:一種值得警惕的現象

2024-01-11 04:15楊敏
留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家庭家長專業

楊敏

留學越來越成為一項大眾化的教育選擇。但在日盛的留學之風下,中國留學生群體的困境也愈加凸顯,如較高的退學率、難以承受的學業壓力、文化心理上的沖突導致的無法適應等。探究這些困境產生的原因,不難發現,留學決策中存在一些非理性因素,如為了逃避高考留學、為了緩解焦慮跟風留學、盲目選擇熱門學校和專業等,而沒有考慮學生本身的興趣、志向和能力特征。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這些非理性因素,在許多家庭的留學決策中廣泛存在,值得社會的普遍關注和警惕。

享受國際高水平的教育、出國體驗他國文化、開闊視野是大部分學生的主要留學動力,但仍有一些學生出國留學是為了逃避國內的高考壓力。

來自上海師范大學的一項數據顯示,在參與調研的上海某大學劍橋國際交流中心上百名學生中,32.32%的學生選擇出國的動因,是可以不參加國內高考,10.1%的學生選擇出國是因為國內好的大學太難考。

另一個數據來自華東師范大學的某項調研,調研者曾實地走訪了全國15個城市的27所公立高中,選取在校學生、教師、學校管理人員、家長、已出國留學的學長、留學中介六大群體(共140余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前期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業成績在國內進不了好大學,去國外能讀比國內好的大學”“國內高考升學壓力大”這兩項因素對學生的留學動機有非常顯著的影響。

曾經留學美國、現在從事自由撰稿職業的溫雅(化名)對此很有共鳴。她身邊有個朋友,雖家境殷實,但有厭學傾向,經常逃課、早退,因此在高中階段選擇了出國留學,但后來衍生出更多問題?!八恼Z言能力、綜合素質在適應異國文化和學校要求時都非常吃力。因為聽不懂國外學校的課程,也無法適應當地生活,半年后他就回國了?!痹跍匮趴磥?,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心理發展不穩定,出國之后要面臨語言、社交、學業上的多重壓力,如果沒有極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在海外就讀高中對他們來說是巨大的挑戰,這時家長的理性決策就非常關鍵。

沒有明確目標的跟風留學,是非理性留學的一個突出表現。前述上海師大的調研數據顯示,24.5%計劃留學的高中生及其家庭,并沒有明確的留學目標,對目標國家、學校和專業沒有進行過詳細了解。而那些看似有明確留學目標的學生中,也有部分并非出于自己內在成長和發展的需要,基本是師長的選擇,或者親友的建議。

教育顧問丁婉寧碩士畢業于哈佛大學教育系,回國之后創辦了自己的教育咨詢機構。她跟蹤服務過的眾多學生中,不乏“跟風留學”者。

“有一些家長通過各種渠道,看到英、美寄宿校園里完善的設施以及良好的運轉秩序,就動了要把孩子送出國讀書的心思。曾經有一位家長決定將孩子送去美國讀寄宿初中,原因是一次去國外訪校,在進入教學樓的時候,走在他前面的一個學生微笑著、很有禮貌地給后面進來的人留門。就這么一個細節,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也能夠這么優雅、有風度,就把孩子的初中、高中和大學都轉到了國際教育的賽道,哪怕之前沒有想過這么早出去讀書?!倍⊥駥幗榻B。

還有一種情況,是看到別人的孩子都出國了,于是自己也想把孩子送出去,而不考慮留學是否對孩子的成長有積極影響?!笆聦嵣?,申請的過程對孩子平時的學習和生活有很大影響,因為涉及準備面試、準備申請材料、準備作品集,這些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币虼?,丁婉寧建議,孩子是否一定要留學、什么時候留學、什么時候申請、需要做什么準備等問題,都需要根據家庭和孩子的具體情況來規劃。

貴陽一中國際教育處主任王妤提到了她曾接觸過的一個學生。這位學生初中畢業之后,就被家長送出國讀高中,但僅過了半個學期,就因為語言文化的不適應,以及個人能力不足以應對學校的要求,退學回到了國內?!皩擂蔚牡胤皆谟?,他沒有參加中考,因此沒有高中學籍,也不能再到我們公立高中國際部就讀,最后只能去了一所費用昂貴的私立高中。其實他的初中成績還挺不錯的。就因為家長的非理性規劃,孩子走了很長的彎路,對家庭經濟而言也是很大的損失?!?/p>

很多學生對自身的學術目標和志向并不清晰,因而在選擇留學國家、學校和專業時,更多地考慮國家是否熱門、學校排名是否靠前,以及專業是否容易找工作。這一趨勢隨著越來越多的留學生考慮回國就業而愈發凸顯。根據新東方發布的《2023中國留學白皮書》,隨著國內就業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更多的學生希望通過就讀名校為自己鍍金,以提升職場競爭力。

據在韓國啟明大學攻讀美術學碩士的Syaohan Mo觀察,在留學目標國方面,類似于“歐美高于亞洲”這樣的鄙視鏈在留學生群體里是共識;在選專業方面,很多學生對各個專業并不了解,主要是家長代勞,因此家長視野里的好專業,比如旅游管理、經營學、會計等,學生申請會比較集中。

黃詩嘉本、碩均就讀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會計學專業,目前已完成學業,即將畢業。在申請美本時,她聽從了父親的安排,攻讀據說好找工作的會計學專業。這讓她的留學生涯幾乎都是hard(困難)模式。尤其留學中途因新冠肺炎疫情回國,一直到大三才返校,難度可想而知。

“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我完全聽不懂教授在說什么。疫情期間在ZOOM上聽課,你聽不懂的內容可以倒回去再聽一遍,但是線下課教授語速會非???,也不像大一大二時會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母語環境。我記得有一門課,每個人都要舉手發言,但是整個學期我都沒有舉過手,最后教授含蓄地點我名,說在這個班上還有一位同學從來沒有舉手發言過,希望她可以多發言。但是,我不是不想發言,而是完全聽不懂?!?/p>

黃詩嘉就讀的是本碩五年的項目,學習進度非???,有時候一門課程8周就結束。她幾乎每天從早上八點,一直學到第二天凌晨三點。有時候看不懂的PPT,會全家總動員一起翻譯,以跟上學校的進度。如今站在學業的終點,回顧這五年的留學生涯,黃詩嘉認為,除了疫情的影響、本碩連讀項目本身的難度,自己所遭遇的這些挑戰,或許也與當初的專業選擇相關。

“可能還是不太適合這個專業吧,難度太大了,要記憶的東西很多,我基本上每天都在挑戰自己的極限。如果重讀一次大學,我會選醫學,可能會更有興趣一點?!秉S詩嘉說。

除了父母的安排,還有一些留學生對專業的選擇過于隨意,在對專業沒有詳細了解的情況下,盲目報考。王妤回憶,有個學生因為看了一些心理學的綜藝節目,對心理學萌生了興趣,就盲目報了心理學專業?!拔覀兙徒o他提了建議,告知他報考的這個心理學方向涉及很多神經科學、腦科學等認知方面的內容,但這個又不是他的強項。但學生還是對這個學科存在幻想,結果到大二就讀不下去了,只好換到了經濟學專業,從頭學起,也是走了很長的彎路?!?/p>

在上海師大的調研中,有一個問題是“如果對所錄取大學的專業不滿意,是否仍會去就讀”,選擇“仍然就讀”的高中生及其家庭占比25.25%。這意味著,部分學生和家長很容易在專業問題上做出讓步。這種非理性的選擇,也會給學生日后的留學生涯造成許多可以想見的困擾。

英、美、澳、加的學費高昂,加上不菲的生活費,以及一些諸如社交、約會、過節、旅行等隱形成本,對于任何一個普通的中產家庭都不啻于一筆巨型開支,因此,留學成本相對較低的亞洲國家成為許多家庭的目標留學地,尤其是日、韓、馬來西亞等。據統計,2020年在韓中國籍留學生為67030人,占韓國國際學生總人數的43.6%。但如果只是出于留學成本低的考慮而申請亞洲的學校,也絕非理性的選擇。

“韓國的消費水平和北上廣基本持平,生活成本是歐美的三分之一。包含生活費、房租在內,每個月1萬元在首爾就能過得還不錯,所以有一些同學會圖成本低來韓國留學,然后一邊上學,一邊兼職三四份工作來維持生活。但打工付出的時間和精神成本會嚴重侵占學習的時間和精力,”在韓國漢陽大學留學生姜昱汐看來,“這實際上已經違背了留學的初衷。況且,韓國高校的大多數課程都采用韓語教學,要學好韓語,最后拿到學位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痹谑谞?、釜山等對語言要求高的學校,如果韓語沒有過關,很可能會面臨學業無法為繼的風險。

在上海師大的調研中,有一個問題是“如被國外學校錄取,但費用會超出預算不少,是否繼續就讀”,數據顯示,選擇繼續就讀的學生和家庭占總數的49.5%。這一方面反映學生和家庭對留學的期待,另一方面,罔顧經濟基礎去留學也顯示了家庭決策里的非理性成分。

但也有一部分家庭為了幫孩子申請到心儀的學校,會產生一些非理性消費行為,比如盲目做背景提升,將簡歷塑造得更亮眼,或者找大咖寫推薦信,以為這樣可以“加分”。但根據丁婉寧多年從事留學規劃的經驗,這些對拿到offer的作用并沒有想象得那么大,“即便請了某位大人物寫推薦信,但是這個人如果跟學生沒有過深入接觸,他在推薦信中也無法提供更有意義的、可以打動招生官的細節”。

留學是學生和家庭的一項重要決策,只有立足于學生的興趣、志向和能力特點,理性考慮自身發展的需求和家庭的具體情況,才不會枉走彎路,真正發揮留學的價值,實現學生的自我成長。

猜你喜歡
家庭家長專業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我心中的好家長
家庭“煮”夫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戀練有詞
家長請吃藥Ⅱ
近8成家長不認同只要學習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