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標多策”在幼小銜接工作中的實踐

2024-01-11 04:15劉巖
留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線繩影子小朋友

劉巖

為了保證幼小銜接的順利實施,幼兒園可采取“一標多策”的方式開展工作,即圍繞一個入學準備目標,各班級通過集體教學、區域活動、戶外游戲及生活環節等形式逐一落實。筆者在此以數學活動為例,闡述如何將目標滲透于一日活動,引導幼兒通過實踐操作、親身體驗收獲經驗。

教育活動獲得新知技能。在教育活動“比比誰跳得遠”中,教師圍繞“用不同的自然材料進行測量并比較長度”的目標,向幼兒提供多樣的測量材料,如水彩筆、筷子、多米諾骨牌等。幼兒可以通過操作不同的材料,理解“自然測量”的方法,即“從起點到終點的首尾連接、筆直的直線”。教師也會鼓勵他們進行比較,如將兩條長度不同的絲帶,一端對齊,以重疊的方式進行比較,得出誰長誰短的結論,從而幫助幼兒操作、理解、感知自然測量與比較的樂趣。

區域游戲滿足個體發展。區域活動是指教師有目的地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進行自主學習的活動。在“誰離幼兒園近”區域游戲中,教師投放了吸管、行程路線圖等材料。幼兒利用長度相等的小吸管,對從家到幼兒園的距離進行測量記錄:一號小朋友到幼兒園需要走“15個吸管這么長的距離”,二號小朋友到幼兒園需要走“13個吸管這么長的距離”,三號小朋友到幼兒園需要走“18個吸管這么長的距離”。最后,幼兒比較記錄的數據,得出結論:原來距離最遠的是三號小朋友。

生活活動解決身邊問題。在生活活動“和我的手臂一樣長”中,幼兒知道了手臂是“從肩膀到中指頭的距離”。然后他們借助線繩去進行測量,并做記錄。最后,幼兒選取兩條不同顏色、長短不一的線繩,按“線繩一端對齊,從上向下按住捋線繩”的方式進行比較操作,從而清晰地得出“誰的胳膊長、誰的胳膊短”的結論。

戶外活動拓展知識經驗。我們也將數學知識靈活地滲透在戶外游戲中。在分散游戲時,幼兒對影子很感興趣,于是教師畫下幼兒站在陽光下的影子,引導幼兒用腳去進行測量。他們在這個過程中能清晰地掌握“一腳在前一腳在后,腳尖與腳跟首尾相接”的測量方法。通過對比老師與幼兒的影子,大家清晰地說出“小朋友的影子,用了6只腳;老師的影子,用了8只腳”的測量結果,并得出老師比小朋友高的結論。

“一標多策”的方法使數學有效地服務于生活,寓教于樂,能夠更好地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作者單位:北京市大興區教師進修學校)

猜你喜歡
線繩影子小朋友
纏繞的線繩
遛“懶懶”
What a Nice Friend
和影子玩耍
找茬兒
海邊玩一夏
不可思議的影子
誰不在誰不在
芳綸線繩三元乙丙橡膠多楔帶性能研究
Let’s DIY Poste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