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風險管理的實踐與思考
——以上海博物館為例

2024-01-11 02:01吳來明徐方圓裔傳臻沈敬一宋雪薇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上海博物館展柜預防性

黃 河,吳來明,徐方圓,裔傳臻,沈敬一,宋雪薇

[1. 上海博物館,上海 200003; 2. 館藏文物保存環境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上海博物館),上海 200231]

0 引 言

文物預防性保護概念在“十一五”期間被正式提出,“十二五”提出“推進文物的搶救性保護與預防性保護的有機結合”,“十三五”提出“由注重搶救性保護向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并重轉變,由注重文物本體保護向文物本體與周邊環境、文化生態的整體保護轉變”,“十四五”提出“推廣基于‘平穩、潔凈’的預防性保護和微環境控制理念”,至今預防性保護的重要性已經成為國內博物館界的共識。經歷了二十余年的系統性研究和應用實踐,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的理念和技術也在更新和發展中不斷進步。近年來,上海博物館承擔開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風險防控關鍵技術研發示范”項目研究,通過引入風險管理理念,在實踐中進一步提升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工作的能力。

1 我國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工作的發展歷程

“預防性保護”的首次提出是在1930年于意大利羅馬召開的關于藝術品保護國際研討會上,主要是指對博物館環境中的溫濕度進行控制[1]。1963年,意大利學者布蘭迪在《修復理論》一書中首次提出“預防性保護優先原則”:文化遺產保護最重要和優先的原則應該是對藝術品采取預防性保護措施,其效果極大地優于在緊急情況下的搶救性修復[2]。這一理念得到了國際文化遺產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ICCROM)的支持,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全球多個國家博物館間推廣。根據國際標準ISO/TR 19814:2017《信息和文獻——檔案館和圖書館的館藏管理》[3]中的定義,預防性保護是為避免和緩解可能發生的劣化、損壞和損失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動。我國在結合國際理念與國內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于文物保護行業技術標準WW/T 0066—2015《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方案編寫規范》[4]中,將預防性保護的定義表述為:通過有效的管理、監測、評估、調控,抑制各種環境因素對文物的危害作用,使文物處于一個“潔凈、穩定”的安全保存環境,達到延緩文物劣化的目的。這一定義強調從源頭控制各種環境因素,并且溫濕度控制應以濕度控制為優先,針對不同類別的文物應采取不同的預防性保護措施。

我國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系統性工作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的“影響文物保護的環境因素及環境質量標準”[5]研究課題,隨后通過“館藏文物腐蝕損失調查”[6]“博物館文物保存環境達標工程”等項目和“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綜合研究”“館藏文物保護管理綜合研究”等課題研究,在環境監測評估、文物保存狀況、環境質量標準、管理規范和工程應用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2005年,館藏文物保存環境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獲批設立,掛靠單位為上海博物館?!笆晃濉逼陂g,上海博物館接連開展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館藏文物保存環境應用技術研究”和“珍貴文物保存環境控制關鍵技術研究”,提出了“潔凈、穩定”的預防性保護理念[7],并自主研發了國內首個博物館環境監測網絡系統?!笆濉逼陂g,國家文物局在國家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規劃[8]中提出“建立科學保護文物的長效機制,推進文物的搶救性保護與預防性保護的有機結合。加強文物的日常保養,監測文物的保護狀況,改善文物的保存環境”,并設立“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支持開展預防性保護示范項目。2013年,國家文物局與工信部簽署《關于共同推進文物保護裝備產業化及應用合作協議》,建立了聯合推進文物保護裝備產業化及示范的機制?!笆濉逼陂g,國家文物局[9]提出“實現由注重搶救性保護向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并重轉變,由注重文物本體保護向文物本體與周邊環境、文化生態的整體保護轉變,確保文物安全”;實施“館藏文物保存條件達標和標準化庫房建設工程”;在文物收藏較為集中的博物館,建設“文物保存環境監測平臺、環境調控系統和專有裝置”;在地震多發地區,開展“館藏文物防震設施建設”。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風險防控關鍵技術研發示范”立項,由上海博物館承擔開展?!笆奈濉逼陂g在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10]中,又進一步提出更詳細的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計劃,包括推廣基于“平穩、潔凈”的預防性保護和微環境控制理念,建立區域性預防性保護中心,推進館藏環境監測、檢測、評估等技術研究與應用。經過這二十余年的發展,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理念意識已經融入了博物館的方方面面,相關監測調控技術也在應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成熟。2021年,國際博物館協會藏品保護專業委員會第十九屆大會在北京召開,同期在首都博物館舉辦“萬年永寶——中國館藏文物保護成果展”[11],向世界展示了我國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的代表性工作和階段性成果。

2 風險管理與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

風險管理理論始于美國[12],是指通過考慮不確定性及其對目標的影響,采取相應的措施,為組織的運營和決策及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提供支持。其管理過程包括:明確環境信息、風險評估(包括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風險應對、監督和檢查[13]。20世紀90年代,風險管理理論被引入文化遺產領域,文物保護工作的流程和理念也因此得到了進一步的規范和發展。1994年,加拿大國家自然博物館的Robert Waller結合風險管理和博物館實踐經驗及實際需求,提出了CPRAM模型[14],該模型被應用于美國和加拿大多家博物館藏品的風險評估中。這一模型通過評估文物在10種劣化因素和3類不同風險類型下發生風險的概率(P或者E)、易受影響的部分(FS)和價值損失(LV)來計算和評估風險程度。

Stefan Michalski的文化遺產ABC風險評估方法[15]被ICCROM在全球范圍內推廣,該風險管理方法也已有中文版翻譯[16-17]。這一方法源自公共衛生和保險等其他領域并根據文化遺產保護的特定需求進行改進,并在ICCROM“降低藏品風險培訓課程”中不斷更新發展。在ABC方法中,通過對10種劣化因素下的A(風險發生的概率或累積一定風險所需的時間)、B(一件藏品在相應風險下受到的價值損失)、C(整個機構藏品在相應風險下的受損比例)3個系數的評估和累加進行風險評估,確定風險等級和應對的優先級別。同時,該方法也提出從由大到小6層文物環境和5個不同階段的應對措施綜合考慮,并選擇最合適的風險應對方法。

在我國文物保護工作中,風險管理首先被集中應用于自然災害管理,目前已開展了遺產地自然災害風險監測預警、應急響應、災后修復重建等工作,并先后啟動了基于風險管理的世界文化遺產監測研究和文物建筑健康評測研究,同時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和敦煌研究院[18-19]開展了相關試點工作[20]。李宏松[21]和喬云飛[22]基于不可移動文物特性和自然災害特點,提出由風險評估、風險監測、風險預防及應急管理構成的不可移動文物自然災害風險管理體系。相對于不可移動文物而言,館藏文物的風險范圍相對明確,目前國內也已有不少風險管理和應急管理相關的研究、探討和應用[23-26]:張然等[27]基于CPRAM模型構建并設計了藏品風險評估模型系統;李沫[28]也使用CPRAM模型對國家博物館金屬文物在展陳中的風險評估進行了實踐和探索;唐銘等[29]提出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博物館藏品多場景全流程動態風險管理系統的構想;青島市博物館[30]利用CPRAM模型和ABC方法對博物館進行了全面風險分析,根據評估結果將風險分為了4類并優先處理第一類高數值低不確定性風險,即展廳光照、不當溫濕度等;部分博物館還在防震[31-32]、公共安全、消防、大型活動、疫情防控等多個方面制定了應急預案。

3 實踐與思考

3.1 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風險管理工作概要

上海博物館從20世紀60年代起便開展了燈具和玻璃防紫外線、防蟲防霉等預防性保護工作。作為館藏文物保存環境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上海博物館接連承擔“館藏文物保存環境應用技術研究”“珍貴文物保存環境控制關鍵技術研究”“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風險防控關鍵技術研發示范”等多項國家級項目研究,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探索前行,完善管理、監測、評估、調控方法,提出“潔凈、穩定”的預防性保護理念,并引入風險管理理念。根據單位自身實際情況,還制定了《上海博物館文物預防性保護管理辦法》,明確組織管理機制、職能部門職責、實施管理流程。

展廳和庫房中的文物是預防性保護的重點對象,上海博物館展覽中的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風險管理流程主要包括:明確館藏文物材質、現狀、級別等信息,及其所處大環境、小環境及歷史環境等各類環境信息;對文物進行全面風險評估,包括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根據風險評估結果設置適宜的環境控制指標,選擇合理的環境控制方法,實施風險應對;布設環境監測系統,結合定期巡查進行實時監測和及時預警,發現狀況及時報告,由專業人員及時處置,保證館藏文物的安全。下文將以上海博物館2022年至2023年的兩個臨時展覽為例,從明確環境信息、風險評估、風險應對、監督和檢查等各方面分享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風險管理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3.2 盛世芳華——上海博物館受贈文物展

3.2.1環境信息 “盛世芳華”展于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在上海博物館二樓第二臨展廳展出,展廳面積約750 m2。展出文物195件(組),包括青銅、陶瓷、書法、繪畫、印章、雕塑、錢幣、甲骨、玉器、漆器、家具、織繡等,幾乎涵蓋了上海博物館藏品的所有門類。展覽共計使用展柜53個,其中19個展柜內展出兩種或兩種以上材質的文物,如何科學設計預防性保護方案是一個難點。同時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展覽時間跨度拉長——從原本的6個月增加到10個月,這也增加了預防性保護工作的難度。

3.2.2風險評估 本次展覽的展期涵蓋了全年四個季節。由過去歷年的氣象數據可知[33],上海市全年的溫度、濕度變化較大,典型特征是:每年7月、8月平均溫度最高(每日最高溫度平均值36℃,最低溫度平均值28℃),12月平均溫度最低(每日最高溫度平均值9℃,最低溫度平均值3℃);6月平均相對濕度最高(78%),4月、12月平均相對濕度最低(65%)。在開放條件下,外界溫度和相對濕度波動可能會對展廳、展柜內的文物產生較大影響,應將溫濕度調控作為重點工作對待。而在溫度、濕度之間,溫度的調控相對較容易,濕度的調控難度更高且濕度對文物的影響又大于溫度,因此濕度調控是本次展覽預防性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

3.2.3風險應對 展柜內的濕度控制目的是保持文物保存環境在適宜指標下的平穩性,方式主要分為主動調濕和被動調濕兩種。本次展覽中大于4 m3的展柜有7個,原則上這些大型展柜不適合采用被動調濕法,因此根據其實際容積配備了不同型號的調濕機進行主動調濕。而小型展柜則以被動調濕為主,同時也兼顧了展柜的結構及展廳供電條件,靈活選擇調控方式。

對于同時展出多種材質文物的展柜,文物濕度控制指標的設置以展柜文物組合中材質最脆弱的文物為首要考慮對象,同時兼顧各類文物的數量比例:在柜內多種材質文物均為無機質的情況下,通常優先考慮金屬(青銅、鐵器等)文物;在柜內同時存在無機文物和有機文物的情況下,通常優先考慮有機文物。在整個展覽期間內,19個展柜中的文物均未出現異常,說明上述調控策略較為科學合理。圖1為某展柜在展覽期間的溫濕度監測數據,該展柜內放置有青銅、玉石和甲骨文物,展柜體積為3.9 m3。綜合考慮文物材質、展柜大小和展廳環境,優先考慮甲骨文物,將柜內相對濕度控制指標設定為55%,并選擇使用調濕機進行主動調控。監測數據表明:該展柜在長達10個月的展覽期間,平均濕度為52.7%,最高和最低濕度分別為59.8%和48.6%,最大濕度日波動為4.7個百分點;平均溫度為21.8℃,最高和最低溫度分別為23.6℃和20.3℃,最大溫度日波動為1.4℃。濕度和溫度波動穩定,調控措施安全有效。

圖1 “盛世芳華”展某展柜內溫濕度監測數據Fig.1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monitoring data in a showcase of the “Treasure of Prosperity” Exhibition

3.2.4監督與檢查 受疫情影響,該展覽開幕后不久便開始閉館,直到2022年7月1日重新恢復開放。在閉館及開放期間,溫濕度監測設備與調控裝置均保持24 h連續運行狀態。監測數據顯示展柜內溫度日波動均不超過2℃,大部分展柜相對濕度日波動平均值不超過5個百分點,達到溫濕度調控目標。

在展覽期間,通過監測數據發現某段時間有兩個展柜內的平均相對濕度偏離適宜范圍的幅度較大。經過現場查看和評估研究,分析原因可能與調濕機故障及柜內材料有關。隨后立即采取措施,更換一個展柜內的調濕機,并打開另外一個展柜的玻璃使展柜內外的濕度重新平衡,釋放疑似由展柜背板造成的密封于柜內的較高濕度。經過應急處置后,兩個展柜的相對濕度返回至合理區間,在此后的監測中其相對濕度波動也符合調控目標。

3.3 瑞色凝光——上海博物館秘藏緙絲蓮塘乳鴨圖特展

3.3.1環境信息 “瑞色凝光”展于2022年12月17日至2023年1月1日在上海博物館四樓第三臨展廳對外開放,展廳面積約270 m2。展出文物3件(組),其中《蓮塘乳鴨圖》是最重要的一件文物。該文物是南宋朱克柔緙絲畫中的杰作,畫幅極大,色彩豐富,絲縷細密適宜,層次分明?!渡徧寥轼唸D》材質極其脆弱,不適宜的相對濕度、溫度、照明條件以及污染物的侵蝕都會對文物造成損傷。在兩周的展覽時間內,為其營造“潔凈、穩定”的環境,保障文物的安全,是必須完成的預防性保護任務。

3.3.2風險評估 為了從源頭控制風險,首先應保證《蓮塘乳鴨圖》展柜內的材料不會散發污染氣體。金屬展柜的主材不會有污染物釋放問題,但輔材的用料同樣不可忽視。依據文物保護行業標準WW/T 0067—2015《館藏文物保存環境控制甲醛吸附材料》[34]中“附錄B:材料環境安全性測定方法”,事先對展柜玻璃使用的密封膠以及柜內擬選用的展布進行檢測評估,結果為“長期可用”,符合文物保護要求。

在制定溫濕度控制指標時,不僅要考慮文物的材質,還要考慮文物所處的地域氣候環境,以及其長久保存的適應性環境?!渡徧寥轼唸D》多年來一直保存在上海博物館庫房中,以近年來《蓮塘乳鴨圖》所在庫房內的在線監測數據為參考,將其展覽期間的相對濕度控制指標設定為63%±5%,溫度設定為20℃±2℃。按照國家標準GB/T 23863—2009《博物館照明設計規范》[35]的要求,《蓮塘乳鴨圖》作為織繡品屬于對光特別敏感的文物,照度標準值應控制在≤50 lx,紫外線相對含量應嚴格控制在10 μW/lm以內。

3.3.3風險應對 為保證《蓮塘乳鴨圖》的順利展出,從美觀、實用、牢固、安全等方面綜合考量,設計定制了文物展柜。該展柜使用金屬主材和低反射玻璃,采用抽拉式開啟方式,并預留了實施微環境監測與調控的空間。展柜安裝調試完成后,對密封度進行了檢測,換氣率為0.58 d-1,達到國家標準GB/T 36110—2018《文物展柜密封性能及檢測》[36]中“密封展柜”的要求。在文物展示空間內放置無線連續監測設備,并在展柜底部放置片狀纖維調濕劑進行濕度調控。文物照明采用柜外打光的方式,在布展期間進行了調試。在控制展廳低照度環境照明的情況下,展柜平面上方實測照度為30 lx,而文物細節依然清晰可見,同時滿足了展示效果與文物安全。

3.3.4監督與檢查 在展柜安裝調試完成后、文物布展前,對柜內濕度進行預調控,發現相對濕度略低于目標值且呈持續緩慢下降的趨勢。為進一步調控柜內濕度,打開展柜調整了柜內調濕片的數量和擺放位置。這一優化措施起到了明顯效果,柜內相對濕度穩定在63%~64%之間。展柜相對濕度變化如圖2所示。

圖2 《蓮塘乳鴨圖》展柜內相對濕度監測數據Fig.2 Relative humidity monitoring data in the showcase for Ducklings on a Lotus Pond

表1為展覽期間《蓮塘乳鴨圖》展柜和展廳內的相對濕度統計情況,柜內濕度與目標值較為接近。更為不易的是濕度波動非常小,平均日波動僅為0.2個百分點,最大日波動也僅為0.5個百分點,為《蓮塘乳鴨圖》創造了穩定、適宜的展出環境。這說明在展廳內濕度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密封展柜起到了隔絕與緩沖外部環境的顯著作用,而柜內調濕片也發揮了較好的被動調控作用。

表1 《蓮塘乳鴨圖》展柜和展廳相對濕度數據統計Table 1 Relative humidity data in the showcase for Ducklings on a Lotus Pond and in the exhibition hall

4 結 論

回顧“盛世芳華”展覽和“瑞色凝光”展覽的預防性保護工作,有以下幾點收獲:

1) 在展覽時間跨度相對較長的情況下,應根據所在城市歷年氣象數據和所在展廳過往積累的溫濕度數據確定各個時間段溫濕度波動情況,了解調控難度最大的時間段——這是風險預警評估的基本條件和有效手段;

2) 文物溫濕度控制應以濕度為先,在展覽文物材質種類多、組合方式多樣的情況下,應首先考慮同一展柜內最脆弱的文物,其次兼顧展柜內各種材質文物的比例,科學合理地設定濕度調控目標,有效降低風險;

3) 適宜的濕度控制指標也不唯材質而論,而應綜合考慮文物材質、文物現狀、所處地域氣候、長久保存環境等因素合理設置;

4) 展柜的展示空間與文物最直接相關,柜內材料應經過嚴格的環境安全性評估,從源頭上杜絕因材料釋放污染氣體而造成的文物安全風險;

5) 換氣率是文物展柜的重要性能指標,高密封度可以為柜內微環境調控創造理想的條件,反之則可能使其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6) 以照明為例,在展覽中展示效果與文物保護不是一對矛盾體,通過科學合理的專業設計,兩者可以相互兼顧。

如今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的理念與意識已經融入了博物館工作的方方面面,相關監測調控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和成熟中。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不少有待厘清和解決問題,例如:適合不同材質、不同地域文物的預防性保護風險防控指標體系尚待建立;監測數據缺乏互聯互通,分析評估不夠科學及時;調控技術不夠精準智能;預防性保護工作缺乏專業團隊的有效管理等。將風險管理與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相結合,可以讓我們在研究和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提升工作能力,更好地保護文物。

猜你喜歡
上海博物館展柜預防性
博物館展覽中的文物展柜設計
博物館臨時展覽中的展柜優化設計思考
論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兩面珍貴銅鏡
上海博物館藏滬籍前賢文籍經眼錄
高齋雋友
——胡可敏捐贈文房供石展將于 4 月 29 日在上海博物館拉開帷幕 !
超越“展”與“藏”
博物館IP授權的理論與實踐——以上海博物館為例
溫濕獨立控制展柜的數值模擬研究
2015款奔馳R400車預防性安全系統故障
微表處在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