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背景下的高職《地球物理測井》在線開放課程建設

2024-01-11 10:44樊宏偉
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精品測井思政

樊宏偉

(克拉瑪依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克拉瑪依 833400)

精品課程源于2003年,教育部為切實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學改革,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促進教授上講臺,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精品課程建設原來其主要目的是通過示范引領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隨著網絡與信息化的發展,2012年教育部將原國家精品課程擇優升級改造為精品資源共享課,在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發揮精品課程資源共享作用,以促進國家教育的均衡發展。2014年教育部成立在線教育研究中心,2015年印發《教育部關于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2017年啟動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工作,2022年印發《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管理的若干意見》(教高〔2022〕1 號)等。隨著在線教學的深入廣泛應用,特別是受近年來新冠疫情影響,更加速了在線教學技術水平與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中國高等教育數字化處于從教學轉型向智慧教育轉變的關鍵階段,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是教育部全面貫徹《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和《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的具體舉措??死斠缆殬I技術學院《地球物理測井》課程在數字化背景下開展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始終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新要求,經過五年的探索實踐,形成了數字化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教育理念,現已建設成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1 《地球物理測井》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的目的與意義

1.1 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作為時代發展的產物,是新時代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國務院2019年1月24日發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二十條”文件中提出:遴選認定一大批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1],“雙高計劃”提出建設開放共享的專業群課程教學資源,提升師生信息素養,廣泛應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促進自主、泛在、個性化學習[2],有利推動了高職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應用。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出現突破了傳統教學在時空上的限制,帶動了教育觀念、教育體制與機制、教學方式以及教學過程等方面的深刻變化。因此,克拉瑪依職業技術學院作為石油石化人才培養的搖籃,開展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對于實現教學資源共享,使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理念深度融合、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2.2 加強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內涵建設,是深化“三教”改革、推動課堂革命的重要環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院在線教學實現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這次大規模在線教學,是一次富有時代意義的偉大教育實踐,我們將面臨著持續推進互聯網+、智能+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師在線教學能力,提升學生在線學習適應力,完善課程質量保障。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極大促進了學院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變革,加強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和促進在線開放的教學平臺的使用,是“互聯網+教育”時代的必然趨勢。

2.3 精品在線開放課實現了教師與學習者突破原有時空的限制,更靈活地為學習者提供教育服務

《地球物理測井》課程普及面大,油氣地質勘探技術專業、鉆井技術專業、油氣開采技術專業、石油工程技術專業、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專業共5個專業均有開設,是從事地質錄井、石油測井、油藏描述、油層對比、鉆井完井試油修井、采油等施工的專業人員在完成本崗位時所必須掌握的專業知識。油氣勘探開發生產是在野外作業,將《地球物理測井》課程對外開放,接受學生選擇、接受社會監督、接受大眾評價,是提高教學質量、提高辦學效率、提高社會效益、提升學校形象的重大舉措。通過本課程的建設實現教師與學習者突破原有空間與時間的限制,更靈活地為教師與學習者提供教育服務,實現精品在線開放課“能學輔教”的建設目標。

2 《地球物理測井》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實施

2.1 課程建設團隊

本課程負責人是全國石油和化工教育協會教學名師、自治區教學名師、自治區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并獲得第六屆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教師獎。課程建設團隊由中、青年和不同職稱的雙師型專業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組成,都教授過《地球物理測井》課程課程,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課程負責人及團隊主持完成了教育部石油和化工行指委課題《“3+2”高職-本科銜接培養本科層次應用型人才的研究》并獲中國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基于校企共同體的現代學徒制探索與實踐》獲中國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本課程建設團隊是自治區課程思政優秀教學團隊。本課程自建設以來,團隊成員前期參加過在線課程設計與教學的培訓,學習了相關的專業知識,并以課程建設目標為指導,重新序化組織課程的教學內容模塊。依據課程體系和大綱,進行教學設計,探討教學方法,細化分工,定期開會商議討論,明確職責任務,查看完成的進度和階段成果。課程建設團隊積極認真、相互協作,發揮了最大的力量。

2.2 課程建設的理念和目標

在課程建設中,堅持是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促進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教師主要起到一個服務、支持、指導和幫助的職能。教師將教材內容通過解讀、擴展和豐富,轉化為符合學習需要的學習內容,將學習內容轉化為可執行可實踐的學習活動,將結果性、終結性評價轉化為發展性評價,將一維評價轉化為多維多元評價。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主要解決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善于思考的習慣,培養具有數字化素養的技術技能人才。

課程定位:《地球物理測井》課程是立足于培養油氣勘探開發生產一線、具有較高職業能力及較強社會適應能力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一門專業核心課。通過理論學習和工作任務實訓,具備綜合測井系列資料分析解釋、撰寫測井資料解釋報告的能力,同時具有愛國情懷、團隊合作、愛崗敬業的職業態度。

知識掌握目標:了解石油測井測前準備工作,包括測井儀器及工具、測井工作流程;掌握電法測井、聲法測井、放射性測井、生產測井原理;扎實掌握測井資料的定性解釋、撰寫測井資料解釋報告的方法。

能力培養目標:能夠開展測前準備工作;可以根據測井原理進行測井曲線分析;可以正確判斷地層巖性及地層含油氣性;可以正確計算儲層孔隙度、儲層含油飽和度及泥質含量等定量參數;可以撰寫測井資料解釋報告。

思政素養目標:在理論學習和工作任務實訓中培養石油精神,提升團隊協作能力;在項目化教學中提升專業認可度,增強愛國報國熱情;在課程拓展中樹立愛崗敬業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增強安全生產意識和責任意識。

2.3 課程建設的基本思路

設計測前準備工作;根據測井原理進行測井曲線分析;正確判斷地層巖性及地層含油氣性;正確計算儲層孔隙度、儲層含油飽和度及泥質含量等定量參數;撰寫測井資料解釋報告等五個教學情境。在教學活動中培養石油精神,提升團隊協作能力;在項目化教學中提升專業認可度,增強愛國報國熱情;在課程拓展中樹立愛崗敬業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增強安全生產意識和責任意識。

2.4 課程內容的設計

以學生為中心,融入課堂思政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構建課程結構[3]?!兜厍蛭锢頊y井》課程是立足于培養油氣勘探開發生產一線、具有較高職業能力及較強社會適應能力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一門專業核心課,該課程被稱為石油地質工程師的“眼睛”,課程結構見圖1。

在課程建設過程中,課程建設團隊注重將國家需求與課程學習相結合,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以老一輩科學家艱苦奮斗、矢志報國的事跡感染學生,在教學內容中融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三老四嚴”等石油精神,同時傳承好新時代“石油精神”—“愛黨、創新、超越、奉獻”,實現三個融合——理想信念、價值、精神傳播與知識傳播融合,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融合,思政與課程融合,積極探索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的路徑,推動思政課程、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創新創業教育,同向同行,協同育人。

結合《地球物理測井》課程內容,探索創新課程思政涉及地球物理測井生產實踐的十二項任務的十大主題:愛崗敬業、愛國主義、安全環保、榜樣力量、工匠精神、科技創新、民族自豪……。通過28個思政案例的教學很好地促進了學生的課程學習,更好地踐行了高?!傲⒌聵淙恕钡挠死砟?見表1)。

表1 《地球物理測井》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2.5 教學組織與安排

目前,課程團隊選擇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平臺是智慧職教、慕課學院,由高教社推出的在線教育平臺,承接教育部國家精品開放課程任務。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興趣內容并提前預習,老師可以在移動端實現“建課、教學、輔導、考評”一體化,可以在手機上看到本課程的學情分析和大數據報告。按照“課前—課中—課后”進行線上環節的設計,課前(導學)通過平臺發布課前導入,課程思政資源、預習題、課件資料、參考資料等;課中(研、督)通過教師授課內容,穿插兼職企業導師測井現場工作直播或錄播資料,小組頭腦風暴、課間討論、小測驗等;課后(評價)作業測試、小組互評、疑難點解答、個人評價、教師評價等。

圖2是《地球物理測井》課程選取項目二普通電阻率測井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設計。

2.6 教學評價設計

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中,基于大數據信息采集分析,建立全程學習評價體系。學習者在課程學習中通過完成課程模塊內資源的點擊學習及相關作業測試,及時在線反饋學習情況。通過在線平臺記錄學習和交互過程,關注學生學習的難點,并進行相應的輔導與課程資源的完善。全面跟蹤和掌握每個學生個性特點、學習行為,改進教學質量,促進因材施教(見圖3)。

3 《地球物理測井》在線開放課程的特色與創新

我們建設的《地球物理測井》在線開放課程,與原有課程資源平臺相比具有如下特色和創新:

1)積極推行校企聯動,利用網絡連線企業兼職教師的生產教學視頻進課堂,解決了課程內容嚴重滯后工作崗位的理論需求,課程教學目標與現場需求的能力脫節問題,“線上線下結合、教學做一體化”。

2)基于大數據信息采集分析,建立全程學習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綜合發展。全面跟蹤和掌握每個學生個性特點、學習行為,改進教學質量,促進因材施教。

3)分層次教學,學生按需提升各項技能,就業競爭力強。課前導學任務區分學生的特點及不同需求,采用靈活多樣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提升學生水平。

4)開發制作課程思政資源及創新課程思政建設模式和方法路徑。線上發布課前思政主題、線下課中融合思考、課后升華,用石油精神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

5)“導、研、督、評”混合教學模式實踐,實現課程教學升級。開展課前導學、課中研學、教師督學、生生和師生互評的混合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通過多樣化活動設計,即時在線輔導答疑,促進師生、學生之間問題交流、協作學習。

4 《地球物理測井》在線開放課程的應用與成效

《地球物理測井》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中全新整合課程教學內容,改革了傳統的教學方法,解決了以往以理論授課為主,課程內容嚴重滯后工作崗位的理論需求,課程教學目標與現場需求的職業能力脫節問題。課程建設中,課成團隊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以具體的工作過程為導向,以項目為載體,以職業能力的培養為目標,以現場作業技術人員的實際工作任務為導向設計課程教學內容,以項目為驅動,以單項任務訓練為課堂教學模式,形成了系統、完整的課程教學指導材料,包括申報表、課程標準、課程整體教學設計、課程單元設計、富媒體課件、課程實訓指導書、課程介紹錄像、主講教師授課錄像、課程習題庫、課程資源等。2021年9月本課程榮獲自治區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022年3月榮獲自治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22年12月榮獲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所出版的教材《石油測井》(第三版)是“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并獲中國石油和化工聯合會優秀出版物(教材)一等獎。教材推廣應用到全國石油類高職院校和各大油田,目前本課程是全國高職院校唯一的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全國同類院校同類專業均在使用。

猜你喜歡
精品測井思政
本期廣告索引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八扇區水泥膠結測井儀刻度及測井數據處理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心經精品
心經精品
心經精品
基于測井響應評價煤巖結構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