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的數字化教育資源可視化分析

2024-01-12 03:16廖開明
甘肅開放大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教育資源論文數字化

廖開明

(甘肅開放大學 資源中心,甘肅 蘭州 730030)

一、序言

教育是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而具有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虛擬化、多媒體化等特征的信息技術為教育發展提供了新的媒介和手段,促進了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新轉變?!督逃畔⒒?.0行動計劃》強調,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尤其是在教育資源配置方面信息化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借助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突破時空界限、促進信息高速流動,在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搭建交叉互動的平臺,打破少數地區和學校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壟斷,讓所有受教育者都有同等的機會享受優質教育資源,還可以實現個性化教學和個性化學習。

在教育信息化的倡導下,數字化學習也必將成為一種學習趨勢,學習者通過一種人人、處處、時時的學習方式獲取學習內容,實現更為開放、更為平等、更為人本且更為可持續的教育。而作為數字化學習三要素之一的數字化教育資源,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礎,是需要長期建設與維護的系統工程?!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數字教學資源體系建設要加強,數字學習課程開發要加大,優質數字教育資源要普及共享。數字化教育資源不受時空限制,不僅呈現形式多種多樣還可以快速復制傳播,必定成為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必定成為實現全民終身學習、構建泛在學習環境的有力支撐[1]。因此,本研究利用CiteSpace 可視化分析軟件,基于文獻統計分析法、關鍵詞共現分析法和關鍵詞突現分析法,將CNKI核心數據集作為本研究的數據來源,多維度剖析數字化教育資源發展中的特點和規律,綜合得出我國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的動向與發展趨勢。

二、數據來源與研究設計

(一)數據來源

本研究以CNKI中的學術期刊為數據來源,為保障檢索文獻的時限和質量,將期刊來源類別限定在CSSCI、北大核心和CSCD 三大類,將時間范圍限制在2002—2022。研究先以“數字|網絡|電子|在線|開放|遠程”為篇名關鍵詞,精確檢索;再以“教育資源|教學資源|學習資源”為篇名關鍵詞在上述結果中精確檢索,共檢索到相關文獻801 篇。最后通過篇名、摘要、關鍵詞等信息對檢索到的文獻進行過濾,剔除重復文獻以及與數字化教育資源無關的文獻,最終保留有效研究數據753篇。

(二)研究方法

可視化分析是利用計算機圖像處理和圖形學等技術,將數據轉換成圖像或圖形在屏幕上形象、直觀地顯示出來,并進行交互處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2]45。簡言之,可視化分析就是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將研究數據以圖形圖像形式展示,以直觀方式獲取數據間的關聯關系。CiteSpace可視化分析軟件,以其強大的功能、美觀的圖像、強烈的視覺沖擊獲得研究人員的青睞,利用它不僅可以檢索文獻,還可以進行評價研究。

本研究先是對檢索的文獻進行基本情況分析,而后借助CiteSpace 對論文年代分布、期刊來源、作者、關鍵詞等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展現國內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的特點、熱點和演進趨勢。

三、外部特征數據分析

(一)論文年代分布

論文年代分布是衡量某一學術領域研究發展趨勢的重要指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這一領域學術研究發展的速度和趨勢[2]45。如圖1 所示,在2002年—2022年之間,與我國數字化教育資源相關的學術論文發表呈曲線式發展,有高峰狀態,也有低谷狀態。

圖1 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論文發表年代分布圖

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文獻發表大抵分為緩慢產出階段、快速發展階段、平穩進展階段和迂回深化階段。其中,2002—2006年發展相對緩慢,屬于開始階段。也許是因為信息技術在我國日漸普及,國家教育政策倡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融合信息技術手段,這一時期我國學者逐漸開始關注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下的教育資源問題。2007—2011 年,我國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論文呈現迅速發展態勢,并在2011 年達到頂峰,共計74 篇;2012—2015 年發表的學術論文雖呈下降趨勢,但研究論文仍處于較高數量,走向較為平緩,是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的平穩進展階段,此時該領域的研究逐漸向各學科滲透、走向成熟。2016—2022 年發文量迂回變動,說明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進入了新的思考階段,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綜上,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教學方式不斷以信息化方式開展,教育的信息化環境不斷成熟等,我國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也順應著時代要求不斷深入開展。

(二)論文來源期刊分布

論文來源期刊分析能夠反映出對某一主題進行研究的主要領域,也能夠間接顯示出學術期刊對該研究主題的關注度[2]45。本研究最終確定的753篇論文來自于168種核心或關鍵期刊,各類期刊的載文量如表1所示。

表1 論文刊載量5篇以上的期刊統計

在我國數字化教育資源相關研究的論文來源期中,刊載量≥5 的期刊統計情況是:教育技術類的刊物占絕大總量,有8種,刊載論文399篇,占收集數據總量的53.0%;成人教育類刊物有6 種,刊載的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論文共72篇,占所有文獻的9.56%。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教育學刊物、圖書情報學刊物和信息科技類刊物刊載了與數字化學習資源相關的研究論文。顯然,“數字化學習資源”是教育技術學領域和成人教育界關注的核心研究主題,并且教育技術學領域關注的更甚。

(三)論文作者可視化分析

作者是論文的責任人,是論文寫作脈絡或觀點的提出者,也是對獲取的文獻資料開展研究的掌控者。運行CiteSpace軟件后得到如圖2所示的文獻作者可視化分析圖。

圖2 文獻作者可視化分析圖

此文獻作者可視化分析圖中顯示,錢小龍、汪霞、孟祥增、李瑩、楊曉宏等學者的字體與節點圓圈較大,說明他們在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方面發表的論文相對較多;楊曉宏、張賽男、吳中福、楊文正等作者的節點存在紫色的外圈,說明這些節點具有較高的中心性、這些作者處在不同作者群落的橋梁路徑上;楊曉宏和吳中福二人節點的中心圓圈被紅色填充、劉友華節點的最外層圓圈被紅色填充,說明這些作者在研究時間段中,存在論文的突發性變化;楊文正、游昊龍、劉敏昆、徐杰、李慧慧等人以及劉清堂、邵晶、余平等人之間存在連線且連線較明顯,說明這兩個聚類內部的作者合作密切;其他多數作者的節點較小且節點顏色較單一,表明這些學者對數字教育資源的研究較少,發文量不多。據結果統計,本研究收集的753 篇論文共有作者549 人,其中發文量為1 的有450人,占作者總人數的81.97%;發文量≥3 的作者有29 人,僅占作者總人數的5.3%。所以在“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領域,能夠持續做研究并且高產量的作者較少,作者們更多是以個人獨立完成研究為主,沒有形成緊密的核心作者群。

(四)論文作者機構可視化分析

將節點類型更選為Institution,其他設定與文獻作者分析參數保持一致,運行CiteSpace6.1.R3軟件后獲得如圖3 所示的作者機構可視化分析圖。從圖3 中可以看出,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的節點圓圈最大,它的節點顏色漸變顯著,表明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對“數字化教育資源”的研究最多且時間延續最長,共發文17篇。其余機構對“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較多的依次是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西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與傳播學院、華中師范大學信息技術系等,但這些機構的節點顏色較單一,表明這些機構發表論文的年份相對集中,對“數字化教育資源”的研究存在瞬時性。本研究對論文作者所在機構進一步統計分析發現,通過跨機構合作方式發表的論文共116篇,占論文總數的15.41%;跨機構合作中與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華中師范大學信息技術系合作的文獻最多,其中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和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合作發表的論文共39篇。由此可知,“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的中堅力量主要是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機構間合作交流最多的是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和華中師范大學信息技術系。其他機構對此主題的研究較為離散,并且機構間的交流合作也較少。

圖3 文獻作者機構可視化分析圖

四、研究結果分析

(一)研究主題分析

在CiteSpace6.1.R3軟件中將節點類型選擇為Keyword,運行軟件后得到如圖4 所示的關鍵詞共現分析視圖。

圖4 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關鍵詞共現圖譜

圖4是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的關鍵詞共線圖譜,為了更清晰地展示數字化教育資源相關研究的共線情況,本研究未選擇部分重疊且節點小的關鍵詞、中心度為0 的關鍵詞以及共現圖中過于分散的關鍵詞。

從圖4 中可以看出,“教學資源”“教育資源”“學習資源”所在節點的圓圈面積最大,這些從圖譜中分析出來的核心關鍵詞正是本次研究的核心內容;其余字體較大或節點圓圈面積較大的關鍵詞也隨這三個核心關鍵詞進行延伸?!斑h程教育”“網絡教育”“網絡教學”“開放教育”等是數字化教育資源發展的目的;“資源建設”“資源管理”“資源共享”“資源整合”等是數字化教育資源發展的方式和途徑;“資源庫”“云計算”“網絡”“圖書館”“共享平臺”等是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存儲介質和傳播途徑;“網絡課程”“微視頻”“素材”等是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呈現形式。此外,“開放大學”的節點與字體也較大,說明開放大學這一體系機構對數字化教育資源的關注較多,注重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建設、整合、應用與管理。整體來說,我國目前對數字化教育資源的研究呈中心特征,主體間的關聯性也比較顯著,但是涵蓋的主題較為單一。

(二)研究發展趨勢分析

熱點研究具有很強的時間性,其熱度可長可短。根據研究熱點的發展變化可以發現其規律,進而總結某一領域的研究趨勢[3]。突現詞,是在某一時段內出現頻次多、突現強度高的關鍵詞,可用來測定某研究主題衰落或興起的情況[4]。根據突現詞的相關信息,可以歸納該研究主題的變化和最新進展。

本研究設定突現詞時間范圍在2002—2022年,對“數字化教育資源”的關鍵詞做進一步篩選,最終取前13的突現詞。從圖4可以看出,“教學資源”是強度最大的關鍵詞,“資源整合”“共建共享”“優化配置”等在近幾年的研究中熱度較高。

1.研究熱點分析

關鍵詞時區圖譜不僅能夠呈現某一領域的研究主題,還能直觀、清晰地展示該領域不同時段的熱點、發展和演進[5]。利用CiteSpace5.7.R5 軟件,選擇Timezone View,在去除中心度為0 且部分冗余的關鍵詞后,得到如圖5 所示的關鍵詞時區分析視圖,它可以顯示2002—2022年以來我國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熱點的變化情況。

圖5 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關鍵詞時區圖譜

從圖5 可見,不同年代出現的熱點關鍵詞不同,主要有“教育資源”“網絡教育”(2002)、“教學資源”“遠程教育”“資源建設”(2003)、“網絡教育資源”“學習資源”(2004)、“網絡教學資源”(2005)、“開放教育資源”“資源共享/共建共享”(2006)、“數字教育資源”“資源整合”(2008)、“教育信息化”(2010)、“開放大學”(2012)、“MOOC”(2014/2016)、“互聯網+教育”(2017)、“人工智能”(2019)、“終身教育”“智慧教育”(2020)等。這些關鍵詞的演變也可以看出“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的發展過程和熱點轉變:該主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2—2011 年之間,由網絡教育的興起,引起教育資源數字化的關注與重視,繼而帶動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建設、管理、應用、共享等研究。不同時期對教育資源有著不同的叫法,傳統意義上的資源由教育資源到教學資源再到學習資源,信息技術發展促進下的資源由網絡教育資源到開放教育資源再到數字教育資源,這不單是名稱的改變,也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轉變。以促進終身學習為使命的開放大學成為研究數字化教育資源的主力軍,研究也逐漸體現出現代信息技術對教育資源的重要性。隨著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觀念的不斷深入,以“互聯網+教育”為特征的教育資源研究持續得到關注;以開放教育資源為基礎的終身教育思想越發受到重視,也將成為該領域研究的最新熱點。

2.研究趨勢分析

關鍵詞突發性探測是Kleinberg,J.于2002 年提出的檢測算法。根據突發節點的不同可以分為突發主題、文獻、作者、期刊以及領域等,某個聚類所包含的突發節點越多,說明該領域越活躍或者是該研究的新興趨勢[6]。表2 為2002—2022 年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文獻的突現詞列表。

表2 2002—2022年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文獻的突現詞

由表2 可以看出,“資源建設”在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中是最早突現的關鍵詞,說明建設數字化資源是教育領域早期關注的主題?!敖逃Y源”是突現時間較近的詞匯,表明在近年的研究中教育資源的數字化是研究熱點,也體現了本研究的價值性。在排名前13 的突現詞中,“大學文化”“資源整合”“開放大學”的突現強度最大,說明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與使用,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的實現途徑越來越便捷,以開放大學為主形成的辦學體系也越能成為學習者提升學歷的一種方式,對于教育資源的整合顯得尤為重要。同時,“開放大學”也是突現時間最長的關鍵詞,說明開放大學體系對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的持續性和影響力是最長的,這也跟開放大學辦學性質有關,開放大學采用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用多種媒體形式承載教學內容并聯系師生,突破了時空界限的一種辦學模式,所以需要不斷建設、完善、應用并推送數字化的教育資源。除此之外,“資源共享”也是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強度較大的詞匯,表明不僅要建設、整合教育資源,也需要共享教育資源,達到優質資源惠及更廣的目標,也對促進教育公平、豐富我國教育資源、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具有重要意義[7]。

五、研究結論

(一)研究隨時代特征深入開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與“互聯網+”時代的高速發展,與之相應而生的在線學習形式逐漸進入大眾視線并取得重視,大規模在線課程(MOOC)、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SPOC)、微課、翻轉課堂等的興起,讓很多學者、教育者、管理者將注意力投注到在線教與學的過程。線上學習借助于一定的技術手段,學習者主要通過教育資源的學習獲取知識。因此,教育資源的數字化研究將成為從事教育行業人員應對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研究內容。2002—2006 年,數字化教育資源的相關研究處于緩慢起步階段;2007—2011 年,呈現高速發展趨勢,并在2011 年出現峰值;2012—2015 年發展略有下降,是平穩進展狀態;2016—2022年發文量迂回變動,說明此時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進入了新的思考階段,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

(二)研究力量集中在教育技術學領域

回顧教育技術定義的演化歷史,其中對我國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研究影響較大的是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AECT)推出的“AECT 94定義”與“AECT 05 定義”?!癆ECT 94 定義”:教育(教學)技術是為了學習,對有關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8]66?!癆ECT 05 定義”:通過創建、使用和管理適當的技術過程與技術資源,以促進學習和提升績效的研究與合乎道德的實踐[8]66。不難看出,在這兩個定義中都將教育過程和教育資源作為教育技術的研究對象,這使得教育技術學領域會對教育資源的建設、應用、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予以重視并取得成果,這也正印證了本研究結論的合理性與準確性。

(三)研究作者核心群尚未顯現且合作少

對作者、機構的合作網絡進行分析,可對專家選擇、高校人才引進、智庫研究、學科核心帶頭人變化及更新帶來參考價值。本研究從微觀與中觀角度,也就是分別對文獻作者和文獻作者所在機構進行可視化分析,了解到對“數字化教育資源”的研究,無論是作者間還是機構間,都缺乏合作且研究相對分散,未出現核心研究群體。此外,高產量的作者較少,更多研究存在不連續性;大多數作者發文量較少,將數據進行歸納分析發現有82.54%的作者僅發表過1篇相關論文??茖W合作能提升研究者為創造新的科學知識和科學價值的效率和成果質量,應加強“數字化教育資源”研究領域的作者與作者間、機構與機構間的合作。

(四)研究主體關聯性顯著但主題單一

通過關鍵詞共現分析看出,檢索文獻主要是以教學資源和遠程教育為中心開展“數字化教育資源”的相關研究,研究的主題大多是資源類型、資源建設、資源整合和資源共享等。這些研究主體存在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關系,各主體間的關聯性也較強??此剖且粋€完整的教育資源形成體系,但在某些方面的研究仍有欠缺。如對數字化教育資源評價方面的研究雖有涉及但仍不足,需要更多學者關注并進行深入研究。教育信息化的不斷倡導與落實,帶來的是數字化教育資源總數呈指數增長。面對龐大而繁雜的數字化教育資源,集中重復建設、標準多樣不一、質量整體不高、共享機制不全等問題不斷突顯。根本原因在于,數字化教育資源缺乏準確的質量評價方法和有效的質量控制機制[9]。因此,質量評價是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與應用的一大保障,也是數字化教育資源領域有待研究的一大熱點主題。

(五)研究趨勢逐漸向優化配置發展

開放大學是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支撐和重要組成部分,是使現有的教育體制變得開放化、網絡化、終身化和以提高人的素質為中心的革命性力量[10]。其以“開放、責任、質量、多樣性、國際化”為辦學理念,面向全民提供教育機會和服務促進構建一個“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2012 年,在我國開放大學體系成立時就提出“現代信息技術是開放大學的支撐和核心能力,要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并促進社會成員共享優質教育資源,致力于教育公平”[11]。教育資源是支撐開放大學辦學的基礎,是開大體系教師與學生維持教與學的主要信息來源,也體現了開放大學的核心競爭力。

在數字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的愿景下,教育資源供需問題也逐漸突顯:優質教育資源總量不多、資源共享平臺缺乏友好性、資源搜索無法快速精準、資源推送無法滿足個性化需求、支持服務存在滯后等問題。要想獲得學習者的認可,形成可持續的發展力,必須把數字教育資源合理配置與服務的升級優化提升到戰略高度[12]。因而,對“數字化教育資源”的研究,可以朝著“數字教育資源配置與服務”方向發展,解決我國目前是否已優化滿足學習者需求的教育資源配置和服務、如何優化能夠滿足學習者需求的教育資源配置和服務問題。

猜你喜歡
教育資源論文數字化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數字化制勝
面向數字化教育資源的Flash到HTML5轉換研究
自主學習視角下的開放教育資源文獻綜述(上)
下期論文摘要預登
下期論文摘要預登
下期論文摘要預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