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區雜交玉米品種田間試驗

2024-01-16 06:17吳旭海
新農民 2023年35期
關鍵詞:田間試驗品種

摘要:2022年,在黃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支持和指導下,對在本區域市場銷售量較大的8個雜交玉米新品種進行了田間展示,考查株高、穗行數、行粒數和產量等指標,結果認為:卓玉6號、正大999、卓單15、和玉808產量相對較高,分別比參試對照品種產量484.67 kg/667 m2,增產138.33 kg、101.67 kg、87.66 kg,增產率48.21%、28.54%、20.97%、18.02,可在黃平縣900米海拔玉米種植區域推廣種植。正大999作為在我縣推廣種植20多年的品種,抗性、產量等指標處于參試品種前列,可以繼續推廣種植。

關鍵詞:雜交玉米;品種;田間試驗

玉米是黃平縣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也是養殖業飼料的主要來源,為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和養殖業飼料需求,篩選出適宜于黃平縣的自然條件、可以在山區栽培的優質、高產、抗性好的玉米品種,2022年在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支持和指導下,對在本區域市場銷售量較大的8個雜交玉米新品種進行了田間試驗。以考查株高、穗行數、行粒數和產量等指標。根據品種、抗性、產量等指標篩選可以繼續推廣種植的品種。

1 試驗時間和地點

1.1 試驗時間

2022年4—9月份。

1.2 試驗地點

黃平縣紙房鄉的向心村五組,海拔945.1m。

2 試驗材料及方法

2.1 試驗材料

參展品種:和玉808、卓玉183號、卓單15、正大999、夢玉298、盛馨6B、卓玉6號、黔單15共8個品種,以黔單15對照,種子來源為黃平縣種子協會。

2.2 試驗方法

該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設計,以黔單15作對照,設3次重復,8個處理,24個小區,小區面積4m×5m=20m2,四周設立保護行,采用營養塊育苗移栽的方法,采用營養塊育苗移栽的方法,實行寬窄行錯位定向單株種植;重復間間隔1m,小區間間隔1m。

根據不同株型采用不同的密度進行栽培,緊湊型按(82.5 cm+49.5 cm)×23.1 cm栽培(正大999、卓玉6號),半緊湊型按(72.6 cm+39.6 cm)×29.7 cm栽培(和玉808、卓單15、盛馨6B、),較披型按(89.1 cm+39.6 cm)×29.7 cm栽培(夢玉298、黔單15),披散型按(82.5 cm+ 49.5 cm)×36.3 cm栽培(卓玉183)。試驗設計見圖1。

3 試驗田的栽培管理

3.1 試驗田的基本情況

該田塊為中等肥力黃壤土,前茬種植蔬菜,海拔925.1 m,整塊土地約0.33 hm2,光照充足,呈南北向,微坡。

3.2 苗床及播種

苗床整在田塊的南面,地勢平整,開廂均勻,1個組合播種1廂,每個營養塊6.6 cm×6.6 cm,每塊播種1粒浸泡后催芽已破口的種子,用地膜覆蓋,在2葉1心至3葉時選擇晴天移栽。

3.3 大田管理

移栽前撒施圈肥約500 kg/667 m2進行全田翻犁,施復合肥30 kg/667 m2做底肥,每個小區均勻一致。重復間,小區間都開好排水溝。于4月22日,移栽,當天用甲氰菊酯50 mL兌水30 kg進行全田噴霧,防治地老虎。4月23日,每小區用清糞水一擔澆施作定根水;5月10日,用尿素10 kg/667 m2追施提苗肥;6月15日,結合中耕除草追施(15∶15∶15)復合肥30 kg/667 m2,尿素15 kg/667 m2,適時防治玉米螟的危害,于8月24日收割。

4 調查記載

4.1 參試品種生育期的記載(表2)

4.2 一致性觀察

各組合在各生育階段田間表現較好,植株較整齊,抽雄吐絲期表現較為一致。

4.3 抗性觀察

由于今年雨量充足,移栽到大田各組合沒有出現大的死苗缺窩,長勢良好,莖稈粗壯,各小區未出現倒伏情況,沒有發生危害性的病蟲害。

4.4 經濟性狀考查與產量驗收(表3、表4)

4.5 品比試驗產量分析(表5、表6、表7)

品種數=8 區組數=3 總自由度=3×8-1=23

區組間自由度=3-1=2 品種間自由度=8-1=7

機誤自由度=23-2-7=14

總平方和:[(180.3)2+(17.42)2+(14.51)2+(19.33)2+(15.35)2]

+(13.58)2+(20.84)2+(16.22)2+(16.27)2+(17.64)2+(12.88)2

+(18.99)2+(12.93)2+(12.11)2+(22.33)2+(17.76)2+(18.48)2

+(16.42)2+(14.2)2+(17.76)2+(15.35)2+(13.03)2+(21.47)2

+(15.07)2-(397.97)2/24

=6782.52-6599.17=183.35

區組間平方和=[(135.28)2+(130.91)2+(131.78)2]/8-6599.17

=6600.510-6599.17

=1.34

品種間平方和=[(52.78)2+(51.48)2+(41.59)2]

+(56.08)2+(43.63)2+(38.72)2

+(64.64)2+(49.05)2/3-6599.17

=6765.89-6599.17

=166.72

機誤平方和:183.35-1.34-166.72-15.29

品種間方差:166.72/14=11.91

機誤方差:15.29/14=1.09

品種間F=11.91/1.09=10.93

當N1=7 N2=14時

查F表得:F5%=2.77 F1%=4.28

10.93>F1%>F5% 即10.93>4.28>2.77

經以上方差分析表明,品種間存在著差異,而且差異達極顯著,說明各參試品種間的產量差異確屬品種間的豐產性能所致,而不是試驗誤差所致。

5 結果分析

由于今年4—7月陰雨天多,晴天較少,7月底~8月份持續高溫,連續陰雨及后期高溫對抽雄吐絲及后期灌漿造成不利影響,使果穗飽滿度受到一定的影響,造成突尖,從而使產量也受到了一定影響,但由于管理跟蹤及時,今年該試驗沒有受到病蟲害的危害。

從經濟性狀來看,該品比試驗的組合和玉808、正大999二個組合的株稍微偏高,超過270 cm,而其余卓玉183、卓單15、夢玉298、盛馨6B、卓玉6號6個組合的株高較為適宜,在240~268 cm;穗位高度比較適中,在100~108 cm,行粒數與穗粒數較為適宜,行粒數在34~40,穗粒數在500~650。和玉808表現為穗大,籽粒大,半馬齒形,折干率56.7%,千粒重320 g,產量586.3 kg/667 m2;卓玉183行數在14行左右,半硬粒型,折干率54.1%,千粒重316 g,產量572 kg/667 m2;卓單15籽粒飽滿,半馬齒形,行數在14行左右,折干率45.5%,千粒重300 g,產量462 kg/667 m2;正大999作為多年種植老品種,籽粒品質好,苞尖好,行數在12/667 m214行,行粒數36.6粒,折干率57.1%,千粒重332 g,產量623 kg/667 m2;夢玉298株高一般,果穗適中,行數14行,行粒數在40粒左右,籽粒半馬齒粒,折干率57.1%,千粒重260 g;盛馨6B植株較不高,果穗細而長,籽粒飽滿度差,行數在14~16行,半馬齒形,折干率41.9,千粒重280 g%;卓玉6號表現為穗大而長,行數在16行以上,籽粒寬大,半馬齒形,折干率57.1%,千粒重310 g,產量718.34 kg/667 m2,表現為最高;黔單15,株高265m,穗位高105 cm,果穗一般,行數一般為14行,籽粒半硬粒,折干率57.1%,千粒重280 g,作為多年推廣老品種,整體表現較為穩定。

從產量性狀來看,卓玉6號理論產量738.3 kg,實際產量718.34 kg為最高,正大999理論產量645.87 kg,實際產量623 kg居第二,和玉808理論產量592.33 kg,實際產量586.34 kg居第三,卓玉183理論產量573.05,實際產量572 kg居第四,夢玉298實際產量545 kg占第五,黔單15、盛馨6B、卓單15三組合的實際產量分別為484.67 kg,462 kg、430.34 kg,分別居6~8位。

綜上,我認為卓玉6號、和玉808、卓玉183品種是適宜于本鄉種植,建議在黃平縣海拔相差不大的玉米種植區域推廣種植,正大999作為在我縣推廣種植20多年的品種,抗性、產量等指標處于參試品種前列,表現穩定,可以繼續推廣種植。

參考文獻

[1] 張朝陽,劉國政.6個雜交玉米品種在高海拔山區的栽培比較[J].農技服務,2009(1):7-8.

作者簡介:吳旭海(1977—),男,大專,農業師,農學方向。

猜你喜歡
田間試驗品種
品種選育彩版
田間試驗化肥減量增效促農增收
品種選育彩版
不同殺螨劑對柑桔紅蜘蛛速效與持效性防治田間試驗
種什么品種好?
水稻肥料利用率田間試驗研究
種什么品種好?
增效氮肥田間試驗結果初報
如何提高基層科技人員撰寫田間試驗報告的水平
苦參堿B、C防治薊馬和小綠葉蟬田間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