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料拼接在現代禮服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2024-01-17 04:21邵文龍閆晗
西部皮革 2024年1期
關鍵詞:服裝設計面料服裝

邵文龍,閆晗

(1.青島恒星科技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

0 引言

拼接設計在服裝創作中具有顯著的實用與美學雙重價值。當今的社會,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經占據了重要地位,對于服裝審美的渴望也隨之升級。消費者對于服裝的要求不再僅限于穿著保暖,更多地是追求個性化、時尚感和美學性。拼接設計在這方面提供了無限可能,成為服裝設計行業廣泛采納的技術。拼接設計不僅為設計師提供了更廣闊的設計視野,其在服裝上的使用,也在藝術性上和人文精神、社會審美意義方面賦予了獨特的價值。

1 面料拼接的概述

1.1 拼接的概念

對于“拼接”這一概念,可以理解為“將不同的部分聯結在一起”。這是源于歐洲平面設計的先驅柯里莫夫斯基的觀念:“當各種藝術形式走到盡頭的時候,對片段的截取與整合成為后現代的標志之一?!彼倪@句話深刻闡釋了“拼接”這一概念,即“分離與破壞”以及“規則打破與重新整合”。在這種理解下,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當其發展到一定階段,即使面臨走向衰落的邊緣,也可以通過拼接的方式注入新的活力,使其煥發出新的魅力。拼接,無疑就是這樣一種賦予藝術以新生的方式。

在服裝設計領域,拼接是指先將整體面料進行分解裁片,再通過縫紉把零散的裁片重新拼合,構成一件新的服裝[1]。在資源稀缺的古代,由于缺乏制作服裝的布料,人們常常通過裁剪舊衣物再拼布縫合,將各種面料拼接成為一件完整的服裝,例如兒童百家衣和水田衣就是由此得來。而現代的拼接已經逐漸成為服裝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工藝表現形式?,F代服裝設計中應用的鑲拼、拼貼等裝飾工藝儼然已發展成為一種拼接的藝術表現。

1.2 拼接的發展

根據歷史記載,中國古代的傳統服飾中廣泛運用了拼接技術,并且不同朝代的拼接有著各自不同的特色,這種獨特的設計方式歷史悠久,深入人心。例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套頭連衣裙、唐代的間色裙、明代的水田衣以及清代的百衲袈裟等,都是以拼接方式制作的傳統服裝,展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在服裝制作中的獨特智慧和深厚工藝。這些獨特的服裝形式經久不衰,至今仍廣泛流傳。在古代印度的佛教經文中,可以發現對僧侶的服裝,無論是顏色、材質還是制作方法,都有著嚴格的規定。佛教在東漢時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后,僧侶的服裝也開始逐漸與漢族服裝融合,其中,由于化緣得來的破布拼縫成的“糞掃服”就是典型的拼接式僧袍。僧侶的衣服有五種制作方法:道路棄衣、糞掃處衣、河邊棄衣、蟻穿破衣、破碎衣,統稱為糞掃衣,也叫納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服裝上的拼接形式被稱為“百衲”,其中,“衲”字的意思是“密針縫綴”,體現出針線精細,縫制嚴謹[2]。中原地區的僧侶在修行過程中,會撿拾丟棄的破布,經過清洗后制作成僧服,被稱為百衲衣或功德衣。宋代,儒家思想占主導地位,推崇樸素、自然。那時,女子裙裝主要采用素色,裙幅不斷增加,裙身寬大。隨著裙幅的增加,裙子上的褶皺也相應增多,穿著者在行動時,裙子的開合變化充滿了節奏感和美感。如同詩歌般的“百褶”“千裙”描述的就是這樣的間色裙,當時穿著這種裙子的女性行動起來,步履之間充滿了韻律美。

根據最早在印度發現的拼布文物絲綢碎片和大馬士革鋼制的殘片,可以推測出拼接在國外服飾中的應用最早起源于公元6世紀~9 世紀[3]。15 世紀~17 世紀,一種被稱作斯拉修的拼接出現,它是將絲織面料撕成條狀用來縫補服裝的拼接方式。在南錫取得戰爭勝利的瑞士軍人把敵人的條狀絲織品縫在自己的衣服上,其面料的色彩和質感與軍服面料形成鮮明的風格對比。18 世紀之后,拼接廣泛應用于床單、被罩、窗簾、沙發布藝等家居生活用品,受到美國婦女的喜愛和推崇。

2 拼接在現代服裝中的應用與創新

2.1 拼接在現代服裝中的應用

2.1.1 拼接的功能性應用

功能性拼接是指在服裝設計過程中通過對某些部位進行合理地拼接使得服裝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比如在袖口、領口、衣擺以及關節和常常會磨損或者弄臟的邊緣部位,局部應用拼接形式是十分普遍的。這種做法歷史悠久,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強服裝的耐用性和抗污性[4]。在我國古代,拼接作為一種實用的工藝手法被廣泛地用于服裝的制作,來滿足人們經濟適用的基本需求。并且這種方式可以方便人們對服裝磨損或者污漬嚴重的面料部分進行拆卸更換,從而減少對面料的浪費。此外,通過對服裝局部進行拼縫加固,可以增加對面料的重復利用率,延長服裝的穿著使用壽命。在冬季,人們為了御寒保暖還會在服裝上拼接皮毛面料來提升服裝的保暖效果和舒適度。在現代服裝設計中人們也追求其功能性。例如,休閑服裝在其肩部、腰部以及袖口等位置運用防磨損的拼接面料,體現出拼接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具備實用屬性,屬于拼接的功能性應用。

2.1.2 拼接的裝飾性應用

裝飾性拼接主要是指從視覺感觀的角度出發進行的設計,而非單純為了使用而設計。在這種拼接方式下,服裝的大部分或甚至整個面料都會運用到拼接技巧[5]。在中國的傳統服裝中,可以找到許多這樣的實例,如百家衣、水田衣,以及僧侶服裝[6]。特別是僧服,其具有規律性的色彩搭配以及拼接方式使得服裝整體呈現出莊嚴穩重的風格特征。然而,百家衣和水田衣的拼接風格卻不同,它們所采用的拼接面料色彩豐富,拼接方式自由活潑,其風格更為夸張和隨意。由此可以總結出,遵循一定規則的拼接和色彩搭配,其最終的服裝設計會給人一種平衡、協調和穩重之感,而無規則的拼接和色彩搭配則會讓服裝更具個性和自然感,但也可能使服裝看起來混亂和破碎。與傳統的服裝設計相比,現代服裝的拼接更加多樣化。例如,在一些街頭風格的牛仔褲設計中,口袋的設計會應用多層拼接的方式,并且膝蓋部分會作為重點的局部設計對象,對面料進行做舊或打洞的處理,并采取不同顏色和肌理的面料來增強對比。

2.2 拼接在現代服裝中的創新

2.2.1 結合“活動松量”特點

首先,考慮到人體在穿著過程中需要自由舒適的感覺,服裝在設計上需要給予足夠的松量。例如,活動范圍較大的肘部和膝部在進行服裝設計時應該考慮到服裝松量的變化。由此可見,松量能否進行調整對于可活動性服裝的重要性。在拼接設計中,可以通過應用拉鏈、系帶等輔料來調整松量,同時也可以利用這些輔料的裝飾效果提升服裝的審美價值[7]。比如在設計實踐中,根據面料的彈性和服裝的貼合度,采用拉鏈拼接方式調整前中、袖寬、褲腳等部位的寬度,通過對比色彩突出內外層次感,服裝整體可以給人帶來活力的感受和流動的感受。

2.2.2 結合“關節部位”特點

為了在各種活動中保障人體關節的自由度,在設計過程中特別照顧到了肩部、肘部、頸部等關鍵的關節部位的結構設計。采用結構性拼接的方式能夠讓服裝能更緊貼身體,給穿著者提供更多的舒適感,而使用柔軟面料的拼接更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身體,有效避免運動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傷害。頸部、肩部以及肩胛背部是關鍵的活動關節,特別是頸部和肩部需要能夠四面八方地自由活動。因此,采用拉鏈的曲線拼接方式,確保在這些重要部位,服裝既能緊貼身體,又保持著出色的靈活性。此外,在設計時也特別注重了對細節的處理,如拉鏈、縫線等部分的設計也都經過了精心地考慮和設計。在確保服裝舒適性和保護性的同時,也能展現出極致的美感和時尚感。

2.2.3 結合“省道”特點

省道設計的主要目的是讓服裝更貼合人體的線條,減少不必要的元素。通過省道進行分段、褶皺處理,能產生一定的裝飾效果。例如,在女裝設計時,通常會在胸部、腰部和背部采用省道處理,以突出身體線條。雖然省道并非服裝構造中的必需元素,但如果適當利用,其處理可以帶來顯著的裝飾效果。但是,在男裝設計中,由于男性胸部曲線變化不太明顯,因此服裝結構中通常較少添加省道,腰部和背部的線條也無需過多修飾,所以在設計中,只對腰部省道進行了適度的削減,這是通過拉鏈拼接的方式實現的。在背部省道的構造中,采用曲線的設計元素可以進一步增強背部線條的流暢性。并且把一個短拉鏈應用在臀腰差較小的局部作為拼接裝飾,以增加服裝的視覺吸引力。

2.2.4 結合“結構分割線”特點

分割線屬于服裝結構設計中的一種常用手法,分割拼接可以借助分割線通過改變視覺上的效果優化身體的自然形態,從而重構出更為理想的人體比例和廓型。例如,禮服上的公主線和刀背線,這兩者可以作為分割線進行分割拼接的轉換。通過這種設計方式,服裝能夠更加強調身體的線條,從而使穿著者在活動中可以展現出體態流動的美感,勾勒出女性的曲線。對于禮服設計來說,要想突出人體的線條美感,應該主要對上肢、胸部和肩部的曲線進行強調。在設計實踐中,也可以采用拉鏈作為結構分割線,沿著身體的線條,可以創造出更為理想的視覺效果。這種拼接方式不僅優化了服裝的視覺效果,而且符合了人體工程學的原則,目的是提供舒適的穿著體驗。

3 拼接在禮服設計中的應用實踐

本系列服裝設計主題《神曲》,見圖1,以維多利亞時期的服裝造型深具標志性特征,上半身以緊身胸衣為主,下半身則以寬大的裙撐為特點。衣飾上充滿蕾絲、褶皺花邊的裝飾,而上半身的剪裁采用自腰部向底部擴散的三角形態。本系列設計通過運用拼接、印花等處理方式來提升整體的藝術效果,同時在服裝款式選擇上,采用了兩套魚尾裙和兩套大裙擺的設計。運用不規則的拼接方式,為視覺效果添加了一種縱深感。胸前的裝飾設計自然且隨意,能夠在視覺上塑造腰身線條的收緊效果,最大程度地凸顯出女性的柔美氣質。

圖1 《神曲》系列禮服設計效果圖Fig.1 Clothing effect drawing

《神曲》系列禮服設計整體上以大裙擺和魚尾裙形態為主,豐富的面料色彩與結構形成鮮明對比。衣身拼接部分則采用規律拼接和自由拼接兩種方式,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視覺效果。與此同時還參考了色彩學的基本原則,使得拼接美學的特性得以更好的凸顯,整體設計達到了主次分明的效果,為穿著者帶來更為獨特的視覺享受。

4 結語

中國的拼接式服裝在歷史長河中獨樹一幟。從春秋戰國期間的套頭服,到佛教中的百衲袍、戲劇中的華貴服飾、孩童們所穿的百家衣,再到近代典型的水鄉拼接服飾系列,服裝藝術中的拼接手法總是給人們帶來連綿不絕的驚喜和發現。

在當代社會,拼接藝術以其獨特的方式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從傳統的工藝技巧發展成為一種充滿魅力的藝術手法,逐漸活躍在現代人的視野中。當代的拼接式服裝不僅在實用性上提供了便利和舒適,更通過材料和紋理的裝飾提供了豐富多層次的審美享受。傳統的拼接藝術與現代設計的完美結合,契合了當前以手工、復古等為主導的慢時尚風格的發展趨勢。這種結合方式將傳統理念注入現代美學和視覺概念中,同時將傳統的人文價值觀念與現代流行思想融為一體,賦予現代拼接設計更深厚的人文價值,也使其能夠反映出時代的獨特特征。

猜你喜歡
服裝設計面料服裝
幾何思維在服裝設計上的應用
讓人心碎的服裝
女裝流行面料
熱銷面料及輔料
當代綠色生態服裝設計的反思探索
現在可以入手的mina風高性價比服裝
基于服裝設計工作室的實踐教學改革
女裝流行面料
熱銷面料
服裝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