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城的復興與保護
——北京東城區景觀照明設計管控導則

2024-01-20 03:31鄺蕾朱佳南
關鍵詞:導則胡同特色

鄺蕾 朱佳南

1.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5

2.良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5

1 東城管控導則緣起

東城區作為首都的文化核心區,擁有豐厚多元的文化資源,以皇家文化、民俗文化等為代表,是全市歷史古跡、胡同四合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最為密集的地區。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發布了《北京歷史文化街區風貌保護與更新設計導則》,將大柵欄、東交民巷、鮮魚口等街區納入老城歷史文化街區的名單,強調重點改善和更新街區內與傳統風貌不協調的建筑、景觀設施、街區照明等,實現歷史文化街區有機更新和老城復興。東城區積極探索歷史街區的保護利用路徑和方法,對前門、天安門等進行照明更新,打造出了一批具有濃郁文化氛圍的夜景景觀。針對東城現狀,目前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存在部分歷史建筑照明品質不高,文化特色不突顯,現代建筑搶占古建筑空間等問題,在充分研究東城文化特色,國內外優秀案例后,將“高品質、憶鄉愁”作為此次東城照明導則的目標,復興老城格局與肌理,延續歷史文脈與傳統風貌,塑造高品質的夜間形象與活動環境,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1]。

2 案例分析

多數城市的老城區里都有許多歷史名勝古跡及傳統街巷,它們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被現代化城市建設淹沒,尤其在夜間,人們更難以關注到他們的存在。隨著人們對地域文化特色的關注,越來越重視夜間文化的傳達及展示,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國家,發達的城市在老城區照明上都有深入的研究及實踐,每個地區、城市因為文化的不同,都有其獨屬的特色,在照明上通過不同的手法,突出地域特色,他們的共同特征是尊重建筑本身及地域文化。我們對亞洲、歐美等國的傳統老城區案例進行了搜集分析,總結出三大手法來凸顯傳統文化,實現現代及傳統的融合,即:現代建筑的退讓、傳統建筑的特色展現、燈光秀的演繹。

2.1 周邊建筑的退讓

當現代建筑與傳統建筑共存于一個空間時,高大的現代建筑經常把低矮的傳統建筑包圍其中,我們往往會忽略傳統建筑的存在感。在日本、韓國、歐洲老城街區中的傳統建筑都的照明手法常對現代建筑進行弱化表現,凸顯特色傳統建筑。如日本的東京火車站丸之內大廈,前景的傳統建筑通過燈光將其強調凸出,后排高大的現代建筑夜間沒有任何照明,消隱于夜空中;韓國也有此類處理手法,東大門是韓國的文保建筑,它周圍全是高大的現代建筑,在夜景打造上,我們可以看到東大門高亮凸顯,現代建筑低亮弱化、退讓,讓城市標志物在夜間得以顯現。巴黎圣母院在街區中也運用了同樣的手法,周圍的住宅建筑都暗下去,只去強調和凸顯特色地標建筑。

2.2 建筑特色的凸顯

無論中國、日本、韓國以及一些西方國家,傳統建筑都有獨屬這個地方的特色,在傳統建筑的照明上都跟隨了建筑的語言,去強調和突出最具特色部分。如日本京都的清水寺,建筑的特點在于其細致多樣的屋脊構造及精致的檐下斗拱,因此照明對特色構件進行強調,夜間還原建筑色彩,突破了白天傳統古建筑暮氣沉沉的觀感,絢彩多姿。韓國的景福宮,其建筑最具特色的地方是斗拱上傳統紋樣的圖案,選擇最適宜的遠投光照亮檐下,強調特色紋理的同時,與頂部的暗,形成對比,增加建筑的體積感及內部的結構的層次感。巴黎圣母院夜間也是對其哥特式建筑獨有的尖頂、尖肋拱頂等特色結構進行強調,在夜間淋漓盡致的展現建筑自身的特色風貌。

2.3 文化燈光秀的演繹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及對文化表達理解的不斷深入,很多傳統建筑在特定的時間段,都會有3D燈光秀的展現,而這些秀投影的內容都是圍繞建筑歷史及建筑形態展開的,并且通過光影將地區的標志性文化元素符號逐一體現。如日本的天守閣、巴黎圣母院、西班牙的米拉之家等傳統特色建筑都有運用到現代的科技手段來表達傳統文化。

3 解決策略

東城區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歷史古城與現代城市交融的代表,城市中有著很多的傳統建筑,且現代建筑與傳統建筑間沒有清晰的邊界,因此該區域在設計上應特別當注重對傳統建筑的表現及如何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的關系?;跂|城的特色,在照明管控導則中,我們運用分類引導的手法,將區域內的載體分為歷史紀念建筑、傳統商業街區、生活的胡同、現代建筑四類引導,做到在表達傳統文化的同時,兼顧傳統與現代的融糅[2]。

3.1 高品質設計

3.1.1 歷史紀念建筑

北京作為五朝帝都,城市中留下了大量具有皇家文化特色的歷史遺跡,這些建筑多數都莊嚴大氣,布局整齊,彩畫多出現于內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內天花、藻井和柱頭上,構圖與構件形狀密切結合,繪制精巧,色彩豐富。照明上抓住建筑最具特色的地方進行體現,根據建筑特征,給出幾類照明手法選擇,如整體泛光,體現大氣感,或強調屋頂及立面肌理體現規則秩序感,還可強調古建中特有的結構,如斗拱、立柱、屋脊,體現古建的結構美。光色上以暖黃光為主,適量運用一些中國色,如紅、綠、金等色彩。

當現代建筑與歷史建筑并存時,當弱化現代建筑。在亮度上退讓,傳統建筑亮于現代建筑。在照明圖示上退讓,傳統建筑整體泛光,表現實體,展現全貌,現代建筑局部照明,虛化實體,弱化表達,最終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

3.1.2 傳統商業建筑

傳統商業街道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地域特點,能夠反映出北京傳統生活風貌,是城市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北京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都,擁有大量傳統商業街道。這些傳統商業街道是重要的文化遺產,它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地域特點,能夠反映出北京傳統生活風貌,是城市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照明上強調屋頂及立面特色結構,明確直接,夜間形成明亮、歡迎的氛圍。商業區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活躍元素,如燈籠,裝飾照明等,增加商業氛圍。

當傳統商業街區處于現代建筑群中時,我們應該對傳統商業街區入口進行強調,提示人們的注意,但在處理周圍建筑照明時,其光影應呼應傳統元素,現代建筑退讓,還原傳統街區的尺度,消隱天際線,達到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3.1.3 傳統胡同街巷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城市小巷,它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滄桑,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征,是北京古老文化的體現,在一些保護較好的胡同中,開辟出了一些胡同游覽專線。胡同不僅是城市的脈搏,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場所。在這類載體上,我們分為了經營的胡同、觀景的胡同、生活的胡同,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前兩者以旅游觀賞為主,強調對景觀的打造;后者以保障居民生活需求為主,強調居民夜間活動的打造。見圖1。

圖1 傳統胡同的照明手法示意圖

生活的胡同代表著一種北京的生活方式,在過去胡同里住一起的都是多年的老鄰居,一到晚上非常熱鬧,大家一邊做事一邊聊天,生活氛圍濃郁,但這種氛圍在逐漸減淡。我們通過功能照明的打造,保障居民夜間活動安全,營造舒適的活動空間及氛圍,鼓勵人們夜間活動、交流,重塑胡同記憶。

3.1.4 現代建筑

除了以上講述到的傳統形式的建筑、街區,在這個區域還有大量的現代建筑,在現代建筑的照明上,我們要求考慮對傳統色彩、符號、圖案等元素進行提煉,并應用于建筑上。如現代仿古建筑,提煉其建筑特征及建筑傳統色彩,在夜景進行強調;或者在純現代建筑上,通過北京文化元素如遛鳥、唱曲等特色進行提煉,在現代建筑中展現出傳統特色,做好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3.2 高品質工藝

3.2.1 色彩表現合理

色彩表現不僅是對歷史建筑白天景觀色彩的簡單再現,需要針對特色進行二次塑造,人們觀測到的物體色彩是由光的光譜特性和建筑本身的光譜反射比共同決定,根據建筑特性合理調整配光比,展現濃郁厚重的歷史感。見圖2。

圖2 色彩還原示意圖

3.2.2 燈具安裝工藝

a遠端投光。運用遠距離投光方式,將燈具設置在建筑周邊環境(如路面、草叢等地),照明設施不接觸建筑物本身,避免直接傷害,達到良好、高效的照明效果,同時可營造出獨特的照明氛圍[3]。

b燈具本體隱蔽設置。燈具及設施安裝在建筑本體上時,保證燈具體積要小,重量要輕,采用非破壞式的抱卡式、嵌入式等安裝方式進行施工,最大化降低燈具安裝對傳統建筑表面的影響程度。同時考慮燈具的隱蔽性安裝,將照明設備隱藏于建筑結構內,燈具和擋板色彩與建筑噴涂一致,避免明裝外露,影響建筑立面效果,與整體建筑融合協調。見圖3。

3.2.3 視覺環境舒適

針對遠景、中景、近景的不同觀賞角度對眩光進行控制。處理好光線的角度和有效范圍,精確控光,照亮目標表面,盡可能減少人們視線范圍內的直射光。見圖4。

4 管理流程建議

本次照明導則旨在將復雜繁瑣的指標以簡潔易查的方式呈現,將查詢步驟明確化,查詢指標可視化,針對不同位置和類型的建筑,使用者可清晰的將建筑的亮度、光色、動態、直至照明方式讀取,直接指導管理者和大眾使用,同時將查詢內容制作成手冊,便于讀閱和推廣。見圖5。

5 小結

本文對東城區照明管控導則的關鍵內容進行了簡述及剖析,在導則編制過程中,發現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如何凸顯老城的傳統建筑及傳統建筑與現代建筑如何融合的方法及建議,基于此還提出了實現高品質設計的關鍵要素,并在管控方式上為管理者提供了簡單易讀的審批依據。從設計及管控多方面實現老城的保護與復興,希望能夠為其他歷史老城區的夜景建設提供幫助。

猜你喜歡
導則胡同特色
特色種植促增收
中醫的特色
光陰,在胡同中流逝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兇案
完美的特色黨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工程項目管理導則(十一)
工程項目管理導則(十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