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實踐探索*

2024-01-21 15:19郭德水
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漳州市居民學院

郭德水

(漳州職業技術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教育的地位更加凸顯,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更高要求[1]。終身教育的發展需要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因此,在“十四五”期間,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所面臨的重要問題是終身教育的數字化應用。社區教育作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社區教育的數字化轉型發展,已成為新時代實現終身教育內涵式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漳州市數字社區教育學院的建設為例,探討社區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

一、數字化技術賦能社區教育發展

社區教育是為社區居民提供教育服務的一種形式。它的目標是滿足社區居民的學習需求,促進社區居民綜合素質的提高和社區的發展。社區教育注重實踐性和針對性,內容包括語言、文化、健康、科技、職業培訓等方面。社區教育的特點是貼近生活、貼近社區、貼近群眾,具有開放性、多樣性、靈活性和自主性等。社區教育的實施需要政府、教育機構、社區組織和居民等方面的合作,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和評估體系來保障其有效性和可持續發展。

數字化技術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對信息數據進行處理、傳輸和存儲。數字化技術包括VR、AR、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這些技術近年來取得了新的進展,使得人們可以更加高效地處理各種信息和數據,讓生活變得更加便捷。數字化技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應用于工業、商業、醫療等領域,也影響著人們的社交、娛樂、學習方式。比如虛擬現實(VR),它是通過計算機技術和傳感器設備創造出的仿真環境。使用VR 設備的用戶可以沉浸在虛擬世界中,視覺、聽覺和觸覺都得到新的感受。VR 應用在教育培訓領域,可以提供更加生動、逼真的教學場景、模擬環境和互動體驗,幫助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和情境模擬,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又如增強現實(AR),它是將虛擬信息與現實場景相結合的技術。通過使用AR 技術,可以在現實世界中疊加虛擬的圖像、視頻、音頻等內容,使用戶能夠直接與這些虛擬元素進行交互。AR 應用在教育領域,通過使用特殊設備,如手機、平板、AR 眼鏡或頭盔等,來捕捉和處理現實世界的圖像,并將虛擬元素疊加在現實場景中,為學生提供更加生動、直觀的學習體驗。再如人工智能,它是通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計算機可以模仿人類的思維方式,實現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功能,不斷推動社會的智能化進程,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傊?,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不斷推動人類社會的智能化和數字化進程,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具體到社區教育領域,數字化技術為社區教育發展帶來的機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 廣泛獲取信息

數字化技術使得教師和學生能夠便捷地獲取豐富的教育資源和信息。無論是在線課程、電子書籍、學術文獻,還是教學視頻,這些資源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得。這意味著教師和學生可以更快速、更全面地獲取知識,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 彈性學習方式

數字化技術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進行學習。在線學習平臺和遠程教育方式使學生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時間和地點,實現彈性學習。這對于學生來說尤為重要,他們可以在空閑時間開展學習。

(三) 個性化教育

數字化技術實現了個性化學習。通過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興趣和學習進度,為學生提供定制化的學習內容和反饋。這種個性化教育能夠更好地滿足社區學員的需求,提高學習效率。

(四) 教學創新

數字化技術為教師提供了創新教學的工具和平臺。通過使用各種互動多媒體工具和虛擬實驗室,教師可以更生動、更直觀地呈現知識。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在線協作工具、社交媒體平臺與學生進行互動和合作,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五) 提升社區教育質量

數字化技術有助于提升社區教育的整體質量。通過在線資源共享和遠程培訓,社區教育機構可以更好地獲取優質教育資源和專業指導。同時,數字化技術還可以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供更好的教學評估和反饋機制,從而提升教育質量。

由此可見,數字化技術為社區教育發展帶來了許多機遇,有助于創新教育方式、提升教育質量[2],為學生、教師提供更好的學習和教學體驗。

二、數字社區教育學院的建設實踐

社區教育學院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文化藝術課程、運動健身等多方面的學習內容,特點是貼近社區需求、靈活多樣的課程設置、師資力量較強和教學資源豐富,可以為社區居民提供便利的學習環境和機會,促進社區居民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提升,在社區建設、人才培養和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幫助居民提高就業競爭力,豐富業余生活,營造社區文化和藝術氛圍,促進社區共建共享的發展。數字化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契合社區教育學院辦學需要,數字化技術廣泛應用于社區教育,使得社區教育發生了許多變化。作為承擔和提供居民社區教育與培訓服務的教育機構,社區教育學院要適應數字化技術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才能更好地滿足社區居民的教育需求,更好地促進個人的職業發展。

漳州市數字社區教育學院開展了建設實踐。2021 年,《福建省“十四五”教育發展專項規劃》提出,福建省要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從“擴大終身學習教育資源”“提升終身教育服務能力”兩個方面著手。2022 年,福建省終身教育促進委員會提出要在省內開展終身教育提質培優項目建設工作,通過培育省級終身教育創新基地和實驗項目、建設省級優質社區(老年) 教育課程資源等方式,擴大社區教育、老年教育資源供給,完善福建省終身教育服務體系。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飛速發展,為數字化與社區教育深度融合創造條件,建議從體制機制改革、技術平臺創新和保障支撐優化等方面推進“互聯網+社區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進而提升社區教育服務能力[3]。2022 年,漳州職業技術學院推動成立了福建省首家數字社區教育學院——漳州市數字社區教育學院。漳州市數字社區教育學院由漳州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漳州市民政局、中國工商銀行漳州分行等“政校企”三方簽訂合作協議,設在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內,薌城區、龍文區、龍海區、長泰區、臺商投資區和高新區民政局參與辦學,團結社區、湖內社區、高校社區等作為首批試點單位。漳州市數字社區教育學院充分整合政府、高校、企業和社區資源,在街道掛牌成立社區教育分院、在社區掛牌成立社區學堂。建設市級數字社區教育學院、街道數字社區教育分院和社區學堂等三級聯合的社區綜合教育基地,與街道、社區、合作單位等聯合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社教融合”活動,滿足社區居民多元化學習需求,構建具有漳州特色的“社教融合”全民終身學習教育模式。

“政校企”合作的數字社區教育學院,依托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師資隊伍和大數據中心等優勢資源,以數字化技術賦能社區教育,打造“道德法治講堂”“文化傳承學堂”“工匠技藝學堂”“職業技能提升專班”“養生保健講堂”五大教育陣地,重點服務社區從業人員、老年等群體,將社區服務送到居民身邊,將教育資源送到社區工作者身邊,推動漳州市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提高社區智慧化精細化治理水平,加快推進社區服務資源信息的集成利用,積極探索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區,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富美漳州建設貢獻力量。

目前,漳州市數字社區教育學院已成立“社區學堂”5 個,開設“訂單式”公益培訓項目17項,累計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傳承、居家應急救護、食品安全知識普及等各類社區教育及志愿服務400 多場次,為漳州市積極探索建設學習型城市作出有益探索和積極貢獻。漳州市數字社區教育學院將進一步提升城鄉社區教育的數字化管理和服務水平,依托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師資隊伍、網絡設施、系統平臺等,吸納并整合政府、學校、企業和社區等資源,充分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VR/AR 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打造基于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的社區管理與服務平臺,滿足社區居民多元化的學習需求,為構建具有漳州特色的“社教融合”全民終身學習教育模式貢獻力量[4]。

從漳州市數字社區教育學院建設實踐來看,數字化技術賦能社區教育,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其一,初步構建起三級聯動的運行模式。以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主體,同漳州市民政局、工商銀行漳州分行簽約共建,掛牌成立數字社區教育學院,在薌城區、云霄縣等地掛牌成立3 個分院,在團結社區、湖內社區、高校社區及云霄縣列嶼鎮城外村等掛牌成立5 個社區學堂,初步形成三級聯動、點線面結合的社區教育架構,借助數字網絡技術和手段,打破時間、空間界限,以網絡教學連貫成線,共同打造社區綜合教育基地。

其二,協同推進項目開展并取得成效。將社區教育與社區治理、智慧助老、鄉村振興等項目融合,充分運用網上信息資料和視頻資源,協同開展教育活動,例如協同開展“智慧助老”項目,在線視頻培訓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網上購物、網上購票等;組織舉辦社區線上講座;將教育項目引進鄉鎮、深入農村,比如走進云霄縣列嶼鎮城外村開展智慧助老與健康養生知識普及,助力鄉村振興。

其三,開通平臺實現線上教學。結合實際開通“漳大繼續教育”微信公眾號及“數字社區教育云課堂”視頻號,適時發布線上課程(如人像拍攝技巧、智慧助老、康養健身、古詩詞鑒賞等),及時報道社區教育活動,開展健康宣傳,增強健康意識。

其四,平臺拓展了社會培訓業務。在做好數字化教學平臺建設的同時,數字社區教育學院通過多方對接,拓展社會培訓業務。

漳州市數字社區教育學院的建設,充分利用了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臺,為社區居民提供了更加靈活、便捷和個性化的學習環境,使社區居民能夠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和機會,較好地適應了數字化技術的時代要求。

三、數字社區教育學院建設的對策

不斷推進社區教育數字化,是提升社區教育服務能力的有效途徑,數字社區教育學院的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 平臺建設

數字社區教育學院需要建立完善的在線學習平臺,包括學習管理系統、云計算平臺、在線課程和教材資源等。這些平臺需要具備良好的用戶界面和易于操作的功能,以滿足社區居民和教師的學習和教學需求。比如,漳州市數字社區教育學院建設了線上教學資源庫和精品在線課程,充實平臺的教學內容;及時發布線上課程、宣傳報道社區教育活動;采用高清晰度視頻、虛擬實驗室等技術提升學習體驗;利用在線討論板或社交媒體等技術幫助社區居民進行互動與協作;設立在線作業、測試和考試系統,及時、準確地評估社區居民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成績;建立社區居民的數字檔案和個性化學習計劃,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提供學習和職業規劃指導等。

(二) 課程設計

數字社區教育學院需要開發、設計與生活、工作相關的在線課程和培訓項目,注重實用性和就業導向。在設計在線課程和培訓項目之前,需要了解相關的教育需求,通過數據分析了解社區居民的職業技能需求和學習興趣,以此來確定課程的方向和內容,并通過實際案例演練和模擬實踐等方式,進一步提高社區居民的實踐能力。特別是提供定制化的學習內容,針對不同的職業領域和群體,通過了解社區居民的學科需求、學科背景和學習目標,制定有所區別的在線課程和培訓計劃,比如將課程分類為職業技能提升類、行業認知類、創新思維類等,提供有針對性的課程內容和學習計劃,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社區居民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三) 師資隊伍建設

數字社區教育學院需要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需要掌握在線教學技能和溝通能力。因此,培訓和引進具備數字素養的優秀教師資源是數字社區學院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漳州市數字社區教育學院建立全面的培訓計劃,針對教師的數字素養培養、在線教學技能培訓、溝通能力提升等方面,通過培訓提高教師對數字化教育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積極引進具備數字素養和在線教學經驗的優秀教師,以豐富師資隊伍的專業性和多樣性,并在課程和培訓項目中引進行業專家,為社區居民提供指導,吸引更多的社區居民報名參加課程學習;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定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工作表現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及時反饋給教師并提供相應的培訓和指導,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四) 學習支持與服務

數字社區教育學院應在社區居民中開展數字素養的培訓,尤其要開展“智慧助老”專項培訓,讓數字素養成為社區學習者必備的能力之一,其次要提供在線學習的支持和服務,包括網絡技術支持、學習輔導、實踐實訓等,讓社區居民可以通過在線平臺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同時還可以參與線上實驗和項目實踐。

(五) 質量保障與評估

數字社區教育學院建設需要重視大數據在教育中的應用。善于獲取數據、分析數據、運用數據,是教育管理者和教師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建立一套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包括課程評估、師資評估、學員評估等。這樣可以對學習效果進行精準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改進,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員滿意度。

四、結語

基于漳州市數字社區教育學院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數字化時代背景下的社區教育,可以著重從平臺建設、課程設計、師資隊伍建設、學習支持與服務以及質量保障與評估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和實踐,這些經驗可以為社區教育的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借鑒。

猜你喜歡
漳州市居民學院
初等教育學院
石器時代的居民
首創“巧婦貸”漳州市婦聯扎實推進“巾幗脫貧行動”
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印 璽
學院掠影
漳州市早秈優質稻新品種比較試驗初報
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思考
獨立學院:“我該如何存在?”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