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語

2024-01-24 05:21汪曙申
閩臺關系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威懾本專題美國國會

汪曙申

在美國對臺政策的形成與演變過程中,總統、行政部門和國會是主要行為體,其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并構成一個復雜的決策過程。從宏觀層次看,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對中國的政策與階段性策略,是長期以來學界分析美國對臺政策的重要方向。從微觀層次看,國會是美國對臺決策體系和鏈條中的特殊角色,從結構、功能、觀念等視角出發,可以解釋美國對臺政策演化的立法政治因素。特別是從特朗普到拜登執政期間,美國對臺政策受到安全戰略調整的影響和國內政治的擾動,進入了新的演變階段。

研究美國對臺政策,政治、經濟、軍事、涉外關系是傳統的關注方向。隨著全球地緣政治經濟的劇烈變動、中美戰略博弈的持續加劇,以及臺灣島內政治生態的轉變,研究方向或多或少出現新的形勢、態勢與趨勢。這既給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內涵,也凸顯了新的價值。未來,美國對臺政策究竟會發生多大程度的結構漂移,多大程度上逼近從量變走向質變的臨界點,以及如何把握影響和推動其變化的主要因素等,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戰略模糊”抑或“戰略清晰”:美國臺海威懾政策的挑戰、調整與影響》一文,從近些年來美國圍繞臺海安全的激烈辯論切入,綜合梳理“戰略模糊”與“戰略清晰”兩派觀點的背景和內容,提出其反映美國正面臨“常規威懾力相對下降”“威懾與保證處于失衡狀態”“增強威懾與危機管控存在矛盾”等問題。為強化威懾政策有效性與可信度,美國將加快進行調整與校準,統合“戰略模糊”與“策略清晰”,構建“一體化威懾”,強化盟伴協同威懾,顯著加劇中美安全競爭。

《2021年以來美國國會推動涉臺法案的特點、動機和影響》一文,以近些年來美國國會通過立法手段介入臺灣問題為切入點,統計分析美國推動涉臺法案的數量、類型和內容,提出其涉及美國與臺灣當局的政治、經濟、軍事交往等方面,呈現延續性、漸變性和清晰化特點。美國涉臺法案審查進程及能否通過,受中國政府反制力度、美國立法與行政關系,以及美國國會內部協調等因素影響。當前,國會介入美國對臺政策處于上升期,其將助長島內“臺獨”勢力,擾動臺海及周邊局勢,并增加臺灣問題和平解決的復雜性。

本專題的兩篇文章聚焦臺海局勢中的美國因素,特別是從軍事安全戰略領域與美國國會立法視角,詮釋美國“全政府”干預臺灣問題的新策略新動向,探求原因、研判趨向、評估影響。未來一個時期,臺海局勢將受到全球地緣政治變化、中美關系演進、兩岸關系變動等因素的深刻影響,前沿性趨勢性研究需要進一步加強,本專題的文章或將引發讀者更加精進的思考與研究。

(汪曙申,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猜你喜歡
威懾本專題美國國會
甌江,千帆過盡繁華處
恒河靜默塵世喧囂
佛羅里達,花和陽光的國度
網絡空間威懾研究及其關鍵問題
我們的端午
冷戰后美國國會與臺灣問題
放大與稀釋:國會與美國貿易保護主義
美國國會的聽證制度
伊拉克戰爭中美伊雙方戰略 威懾與反威懾的特點及啟示
論新中國建立后常規威懾思想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