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雙創”引領高校非遺文創開發的理論邏輯和實踐創新
——以常州留青竹刻為例

2024-01-24 15:04武晏好朱曉娟
江蘇商論 2024年2期
關鍵詞:青竹常州雙創

陳 良,武晏好,朱曉娟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江蘇 常州 213147)

一、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高瞻遠矚的戰略謀劃,提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即“文化雙創”)的新論斷和新要求,為新時代傳統文化事業戰略轉型和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1)。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民族活態靈魂,同樣需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積極踐行“文化雙創”總體方針,從而賦予非遺項目生機活力和新的時代內涵。

高校所承載的文化傳承和科研創新職能,決定了具有助力非遺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職責與客觀條件,并成為推動文化雙創事業在大學生群體中生根壯大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各地紛紛開展各類非遺文化進高校發展轉化的嘗試,取得了諸多有益成果(2-4)。高校大學生結合當地的非遺項目開展文化雙創實踐,不僅能夠在相關非遺產品中創新融入現代時尚潮流和年輕人的精神需求,開發出滿足當代年輕人前衛新潮喜好、能夠引起人們情感共鳴的文創產品,對于地方性非遺而言也有利找到新的傳承形式和發展平臺。 同時,對豐富校園文化類型、培養學生文化自信以及鍛煉實踐創新能力均大有裨益。

本文在剖析文化雙創、 地方非遺與高校文創三者關系的基礎上, 概述了國家級非遺常州留青竹刻的歷史發展進程以及當下面臨的困難, 重點介紹了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大學生在“文化雙創”目標下開展留青竹刻文創產品設計開發的具體實踐。 可為文化雙創、地方非遺深度融入高校提供理論參考,并可為高校文創產品研發的實踐向度提供借鑒。

二、文化雙創、地方非遺與高校文創邏輯關系

(一)文化雙創是地方非遺的發展良方

目前,絕大多數地方性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日趨式微、缺乏關注、脫離時代的危機,而“文化雙創”所蘊含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思路,可成為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時代重煥活力的一劑良方。 綜觀非遺類文化項目,面臨的危機主要歸結于以下3 個問題:一是非遺類項目本身屬于小眾的孤高之美,受眾面小,關注度少,難以吸引大眾的目光。 二是非遺傳承人數量少,很難吸引到年輕群體的關注,未能滿足年輕一代的審美趣味和實際需求。 三是非遺類產品并沒有很好地與現代生活相結合,較少實現時尚化、潮流化、生活化轉型(5,6)。

“文化雙創” 則為地方非遺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路徑指引,通過走文化雙創之路,結合生活需求和時尚潮流對非遺進行內涵功能和表現形式的改造重塑,推動非遺項目和產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能夠完美解決以上的三個問題。 一是通過非遺項目的創造性轉化,立足于新時代對優秀非遺文化進行新展現、新詮釋,能夠讓古老、小眾的非遺文化以更容易被接受的樣式走近大眾。 二是讓地方非遺走創新性發展之路,賦予它新的呈現形式,通過非遺進高校、非遺進社區、非遺進景區等,吸引潛在的非遺傳人和非遺保護工作者, 打通傳承路徑單一、傳承范圍狹小的堵點、痛點。 三是推動非遺產品時尚化轉型,在不破壞非遺傳統基因的基礎上融入大眾的審美喜好,打破非遺產品僅大師傳承、僅非遺愛好者收藏的禁錮。 這樣,非遺“雙創”之路才能真正做到別開生面。

(二)地方非遺是高校文創的創作源泉

文創產品是指結合各類文化元素和文化主題,通過創意加工文化資源而產生的具有使用價值和象征意義的文化產品。 高校文創則是大學生在高校校園中,結合校園文化、地方文化、時代文化等各類文化資源及其內涵,進行創意設計、開發、銷售各類文化產品的活動。 目前,國內眾多知名高校均已開展高校文創實踐,通過建設高校創意產業園、扶持孵化各類高校文創項目,開發出了滿足當代年輕人新潮喜好、 能夠引起情感共鳴的系列文創產品,帶動了校園文創市場和年輕文創團體的發展(7-9)。

從高校文創資源開發角度,高校文創不應只局限于圍繞學校發展歷程、校友故事、校園風景等狹義的“校園文化”,還應更多吸納高校所在城市的地方傳統文化進行設計研發。 尤其是經歷了千百年發展積淀的地方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城市的瑰寶和名片。 不僅可以成為高校文創汲取的重要創作來源, 而且從高校職能角度也責無旁貸進行繼承、保護和發揚。 通過對地方非遺文化中蘊含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的提煉整合,融入高校文創產品內涵和外觀的設計研發,可以豐富高校文創創作的素材來源和靈感源泉。 同時,彰顯文創產品的地域特色和辨識度,提升文創產品的藝術價值。

(三)高校文創是文化雙創的實現載體

高校文創是“文化雙創”的重要支撐力量和有效實現平臺。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開發出符合現代時尚潮流、滿足大眾心理需求的文創產品, 僅靠老一輩文化藝術家、非遺傳承人以及市場上的文創設計公司是難以實現的。 需要高校這一創意靈感萌發園地、創新人才培養高地和文創產品孵化陣地團結各方力量發揮作用,促使優秀傳統文化能夠融入時代、打開新局、重煥生機,給高校文創事業乃至整體文化創意產業提供助力和動能。

就文創產業形成并發展的資源條件而言,高校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創新氛圍、創新人才和產品轉化三個方面:第一,高??蒲袆撔路諊鷿夂?,擁有廣闊的科研平臺、充裕的科研經費和健全的科研制度,能夠為文化雙創提供良好的創新土壤。 同時,在各類高校創新創業競賽中,大量文化開發類創意萌發并實踐,也為文化雙創提供源源不斷的新思路和新啟發。 第二,高校創意創新人才集聚,是高素質文創人才培育的主渠道,高校大學生通過經濟學、文化學、管理學、創新創業等理論與方法的系統學習, 具有寬闊的文化視野和經濟意識,創新思維活躍。 對高校文創有較強的創意、調研、策劃和組織能力,能夠為文化雙創在高校的快速發展提供穩定的人才保障。 第三,高校成果轉化途徑暢通,高等院校擁有獨特的協同創新機制,與企業、學校、研究機構有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產學研合作打通產業鏈條,促進大學生原創性文創成果轉化為現實需要的文創產品,推動高校文化雙創事業市場化和社會化。

三、留青竹刻發展歷程及現狀

留青竹刻又名平雕、皮雕,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是常州地區傳統的民間藝術瑰寶。 留青竹刻歷史悠久,起于唐而盛于明,其中明朝常州人“留青圣手”張希黃開創了留青陽文刻法,能夠在薄薄的竹皮上刻出遠山、樹石、樓閣、亭臺等景物,產生多層次的立體感,成為留青技法的典范。 至清末,常州留青竹刻已經在國內占據獨樹一幟的地位, 優于嘉定竹刻、無錫竹刻、黃巖竹刻及金陵竹刻,獨負盛名。 近現代以來, 常州有四位竹刻家位于全國前五位之列。 最著名的是以徐素白、白士風為代表的兩大流派,徐門寫意、白門寫實,將留青竹刻藝術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2008 年,常州留青竹刻進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充分顯示出作為江南文化優秀代表的重要地位。 目前,留青竹刻藝術家主要在常州天寧、鐘樓、武進、金壇等地分布。

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 留青竹刻受到文人雅士、竹刻愛好者的青睞。 所開發的留青竹刻作品在各類博物館、美術館展覽中層見迭出,展現了留青竹刻作品的文化性和美學性。 然而,與絕大多數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 留青竹刻項目也面臨人才斷層、缺乏關注、日趨式微的危機,留青竹刻文創產品則缺乏將精神性、實用性和藝術性三者融合起來的契合點,設計過于單一、普通,較少受到年輕群體的青睞,銷量不佳,在互聯網浪潮中逐漸被眾多新事物、新時尚所淹沒而淡出大眾視野(10)。 在各行各業尋求網絡曝光度的情況下,留青竹刻的關注度不容樂觀,保護、傳承并發展留青竹刻這一非遺項目已刻不容緩。

四、留青竹刻文創產品設計開發

為加強對常州地方非遺留青竹刻的保護傳承,推動留青竹刻“文化雙創”,創新性研發迎合青年群體喜愛的產品, 開創高質量的校園非遺文創事業,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學生團隊在校內外指導老師指導下,通過社團組織開展年輕消費者問卷調查和留青竹刻產品市場調研,制定了校園留青竹刻產品開發的“貼近生活、跨界融合、避免同化”三大總體研發策略。 圍繞研發策略開展自主設計實踐,開發了一系列契合消費者生活使用需要和時尚審美需求的創新產品。 帶動了學生團隊專利研發和創新創業,獲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20 多項,在校內外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形象和輻射效應。

(一)研發策略

團隊進行留青竹刻文創產品設計開發的策略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貼近生活。 好的文創產品應該能夠進入人們的生活日常,而不是僅能當作擺設和點綴。 因此,團隊開發產品時盡可能結合生活器物,實現生活、設計與文化的完美結合。 主要產品包括書簽、茶葉罐、抽紙盒、筆筒等,推動傳統工藝回歸現代生活。 二是跨界融合。 傳統的留青竹刻產品已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還需在文創中融入當下時尚潮流元素,開發滿足年輕群體審美情趣的時尚產品。 因此,團隊創新嘗試將留青竹刻與年輕女性喜愛的時尚美妝跨界融合, 主要產品包括口紅、腮紅刷等,將古老的文化遺產轉化為時尚的文創產品,推動非遺文創的創新性發展。 三是避免同化,現階段文創產品模仿和復制情況嚴重,需要創新開發一些新的產品類型、樣式和形態,避免和其他文創產品同質化競爭。 因此,團隊開發了較為小眾的留青竹刻產品類型, 主要產品包括竹質發簪、喜匣等;同時,在竹刻內容上充分借鑒現代藝術家的繪畫題材,避免給消費者造成審美疲勞和濫用非遺的不良印象,從而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二)設計實踐

在明確總體研發策略的基礎上,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學生團隊開展留青竹刻文創產品設計實踐。 三大系列產品遵循由外到內、由本質到表象的設計原則,并充分調動學生團隊的發散性思維和捕捉靈感的能力, 制定了不同的設計思路和側重,如圖1 所示。 通過設計,提升留青竹刻文創開發的內在意韻,助力留青竹刻文創產品生活化、時尚化、特色化轉型。

圖1 留青竹刻文創產品設計思路

1.生活系列。 本系列主要推出融入大眾日常生活的產品。 將傳統非遺與現代生活相結合,既讓留青竹刻走進尋常百姓家,又使日用品更富有文化氣息。 竹刻圖案結合常州當地著名景點、中華吉祥花卉及傳統節氣進行開發。 如圖2 書簽中焦溪古鎮建筑的馬頭墻、圖3 茶葉罐中青果巷的西側立面、圖4抽紙盒中中國繁花呈祥圖案以及圖5 筆筒中春分節氣圖案,體現人們對家鄉美景的喜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期昐。 該系列產品延續了留青竹刻的經典形象與傳統技藝,降低了大眾對于藝術類文創產品收藏的門檻,具備一定的收藏價值。

圖2 書簽

圖4 抽紙盒

圖5 筆筒

2.美妝系列。 本系列主要推出年輕女性潮流美妝的產品。 將傳統非遺與時尚美妝相結合,既推動留青竹刻向年輕化、時尚化轉型,又塑造了美妝產品具有文化韻味的外形。 竹刻圖案仍結合常州當地著名景點及中華吉祥花卉進行開發。 如圖6 口紅外殼底座中常州四大古橋之一的白家橋圖案以及口紅蓋上常州“?!弊謭D案,圖7 腮紅刷中間圓形竹節的繁花呈祥圖案。 該系列產品貼合年輕女性對時尚美妝的熱愛, 將留青竹刻與時尚美妝跨界融合,增加了非遺文創產品的覆蓋面和潮流度,在國潮復興趨勢下有望成為行業熱點。

圖6 口紅

圖7 腮紅刷

3.特色系列。本系列主要推出精工細作、避免同化的產品。 目前非遺市場同質化競爭非常嚴重,設計抄襲、壓價競爭等現象頻現。 因此,本系列堅持原創思維,開發特色鮮明、外觀精致的新穎產品。 圖8為學生經打磨、切邊、起稿、粗刻、加工、清底、修正拋光制作的竹發簪,圖案可根據消費者的喜好進行更換,滿足個人定制的需求。 圖9 為婚嫁時用于存放嫁妝飾品的婚匣, 婚匣上蓋采用條狀竹片飾面,竹片表面覆有留青竹刻,所有竹片整體形成亭臺圖案(圖案可根據喜好更換)。 這些產品設計精巧、做工精細、特色鮮明,增加了抄襲的難度,以精工細作提升消費群體的好感度。

圖8 竹發簪

圖9 婚匣

五、結語

文化雙創、地方非遺、高校文創是緊密聯系、互相促進的三者,中華文化的核心瑰寶在非遺,雙創事業的重要力量在高校。因此,地方非遺與高校文創的結合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文化雙創”的活力。 高校開展非遺文創實踐,要走融入時代、守正創新之路,在保留非遺傳統技藝及文化內涵的基礎上, 將非遺融入當代社會文化環境、融入年輕群體的日常生活,使非遺文創擁有繼承性、兼具時代性和新穎性。作為常州優秀的非遺項目留青竹刻, 常州本土高校具有推動創造性轉化、 創新性發展的天然職責與有利條件。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師生團隊秉持“傳統而不古板,創新而不走樣”的原則,創新開發了校園留青竹刻“生活系列”“美妝系列”“特色系列”三大系列產品,讓留青竹刻重返生活、融入時代,塑造校園文創IP, 以生動的產品外觀向外界展現了學生豐富的文化創意,以行動助力本土傳統非遺文化煥發新機。未來, 團隊還將借助學校創業孵化園進行商業模式推進,利用DIY 互動體驗、自創網址、參與文創競賽以及新媒體推廣等方式擴大校園留青竹刻文創IP 影響,從而實現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

注釋:

(1)韓美群.新時代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方法論探析[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20(05):97-102.

(2)雷顯峰.“非遺”手工藝傳承人的高校研培模式探析[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5):72-75.

(3)劉荔.“非遺舞蹈進校園”的反思——以昭通“四筒鼓舞”為例[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21(05):123-127.

(4)陸莉莉.地方高校參與“非遺”保護與傳承的實踐研究——以福建省“非遺”保護與傳承為例[J].文化學刊,2021(06):59-61.

(5)紀明明.戲曲類非遺傳承發展的現實困境與未來走向[J].理論月刊,2022(03):79-85.

(6)王建仙.江蘇省非遺文化產業化發展的困境與路徑探析[J].文化產業,2021(24):71-74.

(7)曹麗.數字新時代背景下雷鋒精神文創產品的創新發展研究——以沈陽工學院為例[J].藝術與設計(理論),2022(08):106-108.

(8)譚德維,馮亞娟,倪小懷,丁本洲.高校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實踐——以河海大學圖書館為例[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22(04):117-120.

(9)翁春萌,陳楊鈺,譚宇驍.鋼包情·科大魂——武漢科技大學文創產品系列設計[J].包裝工程,2020(08):334.

(10)陳娟,姚江.從留青竹刻的文化內涵到其衍生品的創新設計[J].美與時代(上),2020(12):37-38.

猜你喜歡
青竹常州雙創
常州的早晨
高淳區以僑聯雙創基地 助推“雙創”孵化成長、孕育未來
“雙創”浪潮方興未艾
陌生人
傳承,讓留青竹刻發揚光大
常州非遺 燦爛多彩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雙新雙創
對雪
常州梳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