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軍改造戰俘傳奇

2024-01-25 12:35
今古傳奇·人物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戰俘營戰俘俘虜

抗美援朝被稱為“開國第一戰”。中朝人民軍隊浴血奮戰,殲敵百萬。三年戰爭,停戰談判談了2年17天,其中關于戰俘問題就談了1年6個月。其間,美方極少數人謊稱“志愿軍掠殺戰俘”,企圖蒙騙聯軍官兵和世界人民。隨著志愿軍寬待俘虜的真相傳開,世界轟動,正如一個英軍戰俘感慨:“中國人民改寫了世界戰俘史?!?/p>

寬待俘虜是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和一貫政策。毛澤東早在《井岡山的斗爭》一文中就提出要“釋放俘虜和醫治傷兵”??谷諔馉帟r期,他提出八路軍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有三:官兵一致的原則,軍民一致的原則,瓦解敵軍和寬待俘虜的原則。毛澤東說:“我們的勝利不但是依靠我軍的作戰,而且依靠敵軍的瓦解?!痹凇墩撀摵险芬晃闹兴f:“一切俘虜,不許殺害、虐待與侮辱?!?/p>

志愿軍入朝參戰后,彭德懷即與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日成聯合簽署關于寬待俘虜的命令,作出四項規定:一、保證戰俘生命安全;二、保留戰俘個人財物;三、不侮辱戰俘人格,不虐待戰俘;四、戰俘有傷、有病,給予治療。

志愿軍在戰場上勇猛打擊敵軍的同時,對于被俘的美、英等軍官兵,嚴格遵循人民軍隊寬待俘虜的光榮傳統和《關于戰俘待遇之日內瓦公約》的原則精神。起初,美、英等國戰俘聽信了美軍虛假宣傳,一個個驚惶不安,以為不是要被虐殺,就是被送去西伯利亞等地做一輩子苦工。在志愿軍戰俘營中,他們親身感受到志愿軍寬待俘虜的政策是真實的,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人民,中國人不是敵人、是朋友——

戰俘辦報,這樣的奇事出現在志愿軍戰俘營。美軍戰俘普林斯登·里奇創辦的《走向真理與和平》,被訪問戰俘營的國際機構人士帶到世界各地,讀者無不驚嘆:“戰俘辦報,這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

戰俘開“國際奧運會”,更是別開生面。頒獎時戰俘們情緒高漲,歌聲、吶喊聲、笑聲此起彼伏,有戰俘領獎時激動高呼:“中國人民志愿軍萬歲!”“毛主席萬歲!”

被俘的美聯社隨軍記者弗蘭克·諾爾將真實的照片和報道傳向世界,這使他成了一個傳奇式的人物。而最為高興的是諾爾的妻子,她給丈夫來信除表示思念之情外,還告訴諾爾美聯社給他的稿費累計起來已經有了多少。

隨著志愿軍寬待俘虜政策影響的深入和擴大,在戰場上打白旗向志愿軍投降的美軍越來越多。曾幾何時,戰士們還感到美軍“好打不好抓”,到后來變成了美軍“好打又好抓”……

志愿軍改造戰俘的奇跡讓世界矚目,但是,改造過程殊為不易。據當年的俘管人員回憶:“在戰俘營里,不同民族、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戰俘,曾是我們戰場上的敵人,在他們放下武器后,我們與他們又開始了新的較量,這里既有‘管教’與‘反管教’的矛盾,也有不同價值觀念的沖撞,可以說這里是沒有硝煙的戰場。這批傲慢的外國戰俘,在我軍人道主義寬待政策的感召下,在反對戰爭、擁護和平為內容的教育下,他們成為反對戰爭、擁護和平的人,顯示了現代戰爭中我軍政治工作的強大威力?!碑斨驹杠妼挻數恼邆鞅槭澜?,各國人民熱情稱道,爭取和平、反對戰爭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一個美軍戰俘的父親甚至在短短三周內組織百萬人簽名請愿,要求和平。

組建戰俘營成為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

1950年12月初,志愿軍政治部保衛部科長于忠智奉命帶領一個小分隊,來到朝鮮東北部的碧潼。此行他有一項重要任務:戰俘營選址和籌組。據俘管人員王奈慶回憶:

當時的碧潼早已被美軍的飛機炸了幾遍,差不多就是堆廢墟,只殘留著一些民房和學校,根本沒有物資材料可以利用。戰局發展得快,俘虜來得快。我們安置俘虜住和吃十分困難。當第一批戰俘到來時,見到這樣的情形,一個個都傻了。他們在軍中接受過美軍宣傳,認為當了中國軍隊的俘虜,不是被虐殺掉,就是要押送到中國的東北或蘇聯的西伯利亞做一輩子苦工。因此大多都憂心忡忡,惶惶不可終日。

讓戰俘在零下幾十度的環境里住在野地里是不行的。俘管處讓一些戰俘分散擠在沒被炸毀的一些民房里。同時動員機關干部戰士建筑簡易住房……吃的問題也很嚴重,那些吃著奶酪、面包、牛排長大的美軍俘虜,吃不了給他們的玉米高粱飯,有戰俘還發怨言說:“玉米在我們美國是喂豬的飼料,人怎么能吃?”還有的說:“你們志愿軍養不起我們就不該抓我們來?!蔽覀兊母刹?、戰士讓翻譯翻過來一聽,氣得火冒三丈。有的戰士也不管他們聽不聽得懂,用家鄉話大聲罵他們,罵得那些戰俘面面相覷。

戰俘們來了,首先要填表、登記。有的美軍戰俘目中無人、傲氣未消,只說自己的名字、所在單位及軍階,除此之外什么也不說。志愿軍干部審訊一個美聯社上尉隨軍記者時,他說:“我是美聯社記者,美聯社不是軍事機構,你們不能把我當戰俘對待,而要視作平民?!蔽覀冞@位干部問他:“你是不是穿著軍裝、佩戴上尉軍階章、腰間掛著手槍?你沒有進行過侵朝宣傳?”他無言以對,這才老實下來。

一次,一個俘虜搞惡作劇,偷偷地將一塊豬肉塞在米飯里,土耳其俘虜發現后大怒,認定這是美軍俘虜搞的,將一些美軍俘虜包圍起來。眼看一場暴力沖突即將發生,幸好志愿軍戰俘營領導及時趕來,這才將矛盾化解。還有俘虜鉆志愿軍戰俘營管理的空子,上山逃跑。但是,崇山峻嶺,水網交錯,往哪里逃?早晚都被朝鮮老百姓捉住送回來。所以我們并不擔心戰俘逃跑。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天打柴回來后,一個叫麥克皮的美軍少校戰俘不見了。我們搜尋沒有結果,沒想到第三天,一群朝鮮老百姓來到戰俘營,把餓得東倒西歪的麥克皮送了回來。朝鮮老百姓發現他時,他正餓得兩眼朝天,一動不動躺在溝里。

戰俘營建立初期管訓外國俘虜,語言成了一大問題。戰俘越來越多,而戰俘營只有少數干部懂英語,根本不夠分配。我們想了一些土辦法應急,刻印了一些小冊子,上面有對戰俘的一些指令和戰俘營的規定,用中英文對照。到時翻到需要的頁面,指給他們看就行了。但俘虜回話我們就沒法聽懂了。好在這些問題很快被上級注意到了,總政總參、外交部一聲令下,從上海、北京、天津、南京等大城市調來了一批懂英語的干部,又從各大學挑選了近百名英語專業的大學生參加志愿軍,到戰俘營工作。

“戰俘就是戰俘,不允許他們把骯臟的生活方式搬到這里來”

戰俘營一下子匯集1000多名戰俘,他們國籍、種族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各異,加之許多人對志愿軍的政策不了解,吃穿住用都是大問題,許多五花八門的事情頻頻發生:被俘美軍軍官欺壓士兵,白人俘虜毆打黑人俘虜,戰俘偷竊、賭博、搞交易……戰俘管理工作的困難可想而知。據王奈慶回憶:

在我們軍隊里,戰友就是同生死的同志、兄弟,但在戰俘營里我看到美國戰俘之間的關系完全和我們不同。他們表現得特別自私,同伴之間的關系特別冷漠,有時我甚至覺得我們是不是把兩支互相打仗的敵人關在了一起。有時戰俘生病了,食堂做病號飯,讓其他俘虜幫忙拿一下,十有八九病號飯會被拿飯的俘虜半道吃了。這還不說,有的戰俘還會把戰俘營醫院配給生病戰俘同伴的藥拿去賣了。有的同伴生病死了,其他戰俘會迫不及待地把死者的手表、戒指等財物扒下來分了,甚至連衣服也扒下來,讓那死去的戰俘如光雞一般……在建立碧潼戰俘營的當年冬天,零下幾十攝氏度,有一個美國戰俘患了感冒并發肺炎,病情嚴重,同室戰俘沒有一個人關心他,連出門向附近的管教人員報告一聲也不愿意。深夜那個俘虜情況惡化,他們一伙怕被傳染,不顧那個戰俘哀求掙扎,一起把他抬出去扔在雪地里,沒一會兒那個戰俘就凍死了。第二天早上,俘管干部發現了,罵這伙俘虜狼心狗肺,誰知他們卻嬉皮笑臉地說:“長官,是他自己走出去的?!?/p>

戰俘營中,美國白人俘虜歧視黑人俘虜。一次,在戰俘營醫院里,白人俘虜和黑人俘虜一起烤火候診,白人俘虜硬是把黑人俘虜趕走,還說:“黑人沒資格同白人一起烤火?!蔽臆娽t院護士看不過眼,出面制止白人俘虜,不許他們欺負人,還把黑人俘虜叫回來繼續烤火??勺o士離開后,白人俘虜又把黑人俘虜趕走了……

美軍將賭博風帶到了戰俘營,一開始他們用美元現鈔下注,錢輸得差不多了,就用手表、戒指、金項鏈、打火機、刮胡刀等實物當賭注。后來有的戰俘把自己所有的東西輸光,就把我軍發給他們的毛巾、襯衣、香煙等押上。還有的什么都沒有了,就打欠條言明回國后還債,有的債額高達千余美元。贏了錢的則得意洋洋,有個常贏錢的戰俘說:“我贏的錢,回國可以買一輛新式轎車了?!惫芙倘藛T批評他們這樣嗜賭成風,傷害同伴的感情,容易惹是生非。他們根本不聽,還一本正經地解釋:“不必擔心,長官,愿賭服輸,這是正常的交易。人活著不就是為了追求刺激嗎?”

一次,戰俘營軍醫報告說,發現有些美國俘虜得了怪?。簝裳郯l直,精神恍惚,走路搖來晃去不正常,但就是診斷不出是什么病,難道是想家想成了這樣?我們幾個管教干部找來一個年紀小些的美國俘虜了解情況。一問才知道,原來他吸了毒。我們問:“毒品是從哪里來的?”

那個戰俘為難地說:“我在買毒?!彼l過誓,絕不說出是誰賣給他的。

我們接著問,他從褲兜里掏出一撮枯葉說:“就是這個?!?/p>

我們幾個一看,都記起了前陣子帶戰俘上山砍柴,有幾個美國戰俘打柴不專心,東抄西轉花很多時間尋覓和采集一種植物葉子,然后帶到營區曬干收藏。管教干部問他們干什么用,他們支支吾吾地說是用來治療小毒蟲咬傷……我們誰也沒有想到這種植物葉子竟是毒品!

經過調查證明,我們發現這是一種麻葉,可以當大麻吸。在我們的戰俘營里不可能有查不出的事。我們查出是哪些戰俘在暗中做“麻葉生意”,他們賺了不少美鈔。

戰俘就是戰俘,不允許他們把骯臟的生活方式搬到這里來。我們管教人員對犯事的首要分子進行嚴厲懲處,讓他們寫認罪書,外加關禁閉一個星期。戰俘們大多希望安全健康地活著,所以對管教人員宣布的懲罰都服從。

美國俘虜威廉姆到戰俘營時,俘管人員檢查他的隨身攜帶物品,發現他很寶貝一個朝鮮老百姓吃飯用的大銅碗。問他干什么用,他神秘兮兮地傻笑卻不回答,一直把這個大銅碗揣在懷里。還有一個年紀較大的美國戰俘也掖了四五個銅碗,平時藏在炕頭的衣服堆里,包得好好的,不時拿出來看看。經過查問后,我們都樂了:原來他們把大銅碗當作了大金碗,準備將來回國當東方文物賣個好價錢。更可笑的是這幾個美國俘虜始終不相信勸說,認為我們管教干部是想騙他們的財物。在美國戰俘中,為錢為實惠為混日子的士兵很多。根據我們對3193名美軍戰俘的調查,為解決職業當兵的超過60%……美國介入朝鮮戰爭時,為了動員兵員,把廣告作得天花亂墜。美國大兵九死一生當了俘虜,才明白自己落到了怎樣的境地。他們像買了假貨上了大當一樣,在戰俘營破口大罵:“麥克阿瑟告訴我們只有三個月,圣誕節前就可以回家過節!”

和這幫俘虜熟了以后,漸漸可以作些交談了,一個美國戰俘和我們熟了后問:“像你們志愿軍官兵這樣打仗,每月能拿多少錢?”當他知道我們干部的生活津貼只有七元五角時,他腦袋搖得像撥浪鼓,嘴怎么也合不攏:“七元五角?!作戰卻那么不怕死!真是不可理解?!?/p>

看到美軍飛機拖著黑煙一頭栽下去,戰俘們跳躍歡呼

在瓦礫堆上建立起來的戰俘營,即使按國際慣例設置了“POW”(戰俘營)標志,仍然不斷遭到美國飛機的轟炸襲擾。戰俘從火線往碧潼轉運途中,也遭到美機追逐掃射。戰俘們剛剛脫離戰場,撿了一條命,到了志愿軍戰俘營,生命安全仍然受到他們自己一方的嚴重威脅。戰俘們極為惱怒。

一天夜里,美國飛機直奔美、英戰俘比較集中的昌城戰俘營而來。炸彈從空中呼嘯而下,驚恐萬狀的戰俘們在志愿軍俘管人員的引導下,迅速進入防空洞隱蔽。當他們了解到又是美國飛機來炸時,許多美國戰俘怒火中燒,破口大罵。這次轟炸,三名美國俘虜被炸死、兩名被炸傷。此后美國飛機又連續轟炸了四次。

1951年1月,剛剛組建起來的志愿軍空軍在朝鮮北部安川上空與美國空軍飛機首次交鋒,一舉擊落美機1架、擊傷2架,志愿軍空軍飛機沒有損傷。初生牛犢不怕虎,志愿軍空軍主動出擊,捷報頻傳,連美國空軍“王牌飛行員”“雙料王牌”也被打下來了。每當美國戰斗機在空戰中被志愿軍戰斗機擊中、拖著黑煙一頭栽下去,觀看空戰的志愿軍干部、戰士莫不歡欣鼓舞,連美、英等國的俘虜們也情不自禁地鼓掌喝彩,跳躍歡呼。此情此景,在志愿軍戰俘營形成了一道奇特的“風景線”。

經過志愿軍發動的五次戰役的連續打擊,“聯合國軍”的囂張氣焰嚴重受挫,在美國引起一片驚恐。1951年4月23日,《時代》周刊刊登了一張“聯合國軍”墓地的照片,公布了美、英軍隊的死亡數字,驚呼“傷亡慘重”。美軍士氣嚴重低落,懷鄉思家之情蔓延。此時,志愿軍將該報道編制成傳單,其中寫道:

死者不再回家鄉,他們被永遠地埋葬在距其親人5000英里之外的朝鮮……聯合國軍士兵們:那些關愛你們的人們,希望你們平安而健康地返回家鄉。不要被打死了埋進朝鮮那些永久性的墳墓里去。過來吧!我們寬待俘虜。這是你們可靠的回家之路。

這就是志愿軍著名的116號傳單。116號傳單之所以著名,一則因為它援引美國媒體報道的事實作依據,美國當局再也不能說“這是共產黨的捏造”;二則因為《時代》周刊報道的是“第一座聯合國軍墓地”的死亡數字,實際傷亡數字要比這大得多;三則因為這份傳單宣傳了志愿軍寬待俘虜的政策,指明了美軍官兵的出路。這份傳單在朝鮮戰場美軍前沿陣地散發,并發給被俘美軍官兵閱覽,引起了很大震動。有些被俘美軍人員公開表示,慶幸自己沒在戰場上因頑抗被打死,而是當了志愿軍的俘虜,這樣回家也有了指望。

同年4月24日,志愿軍政治部碧潼俘虜管理處正式成立,戰俘管理處主任王央公到職,一大批俘管精英、外文翻譯骨干也充實到俘管機構中,這是志愿軍俘管工作的一個轉折點,也是俘管工作走上正軌的重要標志。志愿軍俘管處分5個俘管團、1個軍官俘管大隊、2個俘虜收容所。俘管處總部、俘管5團、軍官俘管大隊在碧潼,其他各俘管團都在碧潼周邊地區。一向冷清的深山村鎮瞬間熱鬧起來。志愿軍俘管處一共收管了14個國家軍隊的俘虜,最多時5000多人,大半是美軍俘虜,英軍俘虜次之。隨著俘管機構的逐步完善,一些必要的規章制度也陸續建立起來。

“我永遠忘不了志愿軍軍醫救了我的命”

醫治傷病戰俘,是志愿軍寬待俘虜政策的主要內容之一。志愿軍戰俘營的醫療衛生機構是與碧潼戰俘營同步建立起來的。

那些從前線轉送到后方戰俘營的戰俘中,傷病號不在少數。他們有的是在戰場上受傷,遭到自己部隊遺棄的;有的是在戰場上饑寒交加,凍傷餓病的;有的是不愿賣命送死,在戰場上自創自傷的;還有的是在被俘后向后方轉運途中,遭到美軍飛機追殺而被打傷的。盡管戰爭環境極其惡劣,但志愿軍仍克服種種困難,為傷病戰俘醫傷治病,出現了許多感人的事例。

1950年3月19日,美國陸軍《星條報》刊載美聯社的報道說:“16名受傷的美軍士兵返回到了聯合國軍的防線,他們都是被俘的美軍第2師士兵。中國(志愿軍)軍隊撤走時,給這些傷員留下吃的東西。他們本來打算用卡車將傷員送回美軍防線的,但一架美軍飛機追上來把卡車打壞了?!?951年10月27日,加拿大《溫哥華日報》報道:“中國人曾無數次將受傷的美軍戰俘放回他們的陣地。美國軍隊去接運時,中國人就停止射擊?!?/p>

志愿軍戰俘營中不乏醫術精湛的專家、學者,他們挽救了許多傷病戰俘的生命。

英軍戰俘帕亞克患了急性闌尾炎,戰俘營總醫院的唐玉山軍醫為他做了切除手術,不久他就痊愈出院了。帕亞克感慨萬千地說:“要是在戰場上得了這個病,那就沒命了。我這條命是志愿軍唐醫生給的?!?/p>

1951年1月24日,在臨津江的一次戰斗中,被俘的英軍士兵莫塞爾身受重傷,在志愿軍戰俘營總醫院住院8個月,經志愿軍醫護人員細心治療后痊愈。莫塞爾極為感動地對同伴說:“我從來沒有見過像中國軍醫這樣仁慈的好醫生!”

在朝鮮戰地,在志愿軍戰俘營各醫療機構里,像這樣的傳奇故事不勝枚舉。

許多美、英軍官兵參加過二戰,當過日軍或德軍的俘虜;這次則在侵略朝鮮的戰爭中,被中國人民志愿軍俘獲。這些人親身有過兩種截然不同的被俘經歷,感受極為深刻。美軍俘虜約翰·狄克生就是典型的一例。據他回憶:

在二戰中,我們部隊被派到菲律賓的巴丹島。日本軍隊比我們強大得多。我們放下武器投降。1942年4月18日,日本人把我們俘虜押送到奧丹奈爾營,開始了“巴丹死亡行軍”。許多人患痢疾、瘧疾,沒有吃喝,倒在地上,日本兵用腳踢,有的人被開槍打死、被刺刀刺死。我后面有個美軍上校,走不動了,躺在路邊,我目睹一個日本兵端著刺刀把這個上校刺死的慘景。我們走了6天后,被關進監獄,每10人一組。日本人說:如果有1人逃走,另9個人就要被槍斃或砍頭。后來的確有人逃跑,小組的人都被處決了。在監獄里,我們每天吃兩餐稀粥,加一點鹽。得不到任何醫療。每天有50至100人因生活條件惡劣而喪命。

兩年以后,日本人將我們約2000名美軍俘虜送到日本新潟一個煤廠做苦工。有些人累倒在地,日本衛兵抓著就打。我們晚上擠在倉庫的稻草上,相互靠體溫取暖。一次,一個日本軍官訓話竟說我們戰俘是“行尸走肉”。我前排有個俘虜動了一下,這個日本軍官竟將他踢倒在地,拿出軍刀將他活活砍死。

我在日本人手里過了三年半的地獄生活,直到1945年秋天(日本戰敗投降),我才得到解放,回到美國。1950年9月,我被派到朝鮮參加“警察行動”,被編在美軍第24師第19團第3營L連。在向北推進中,我親眼看到北朝鮮人的家庭和城市遭破壞,看到美國飛機屠殺平民的情形……我開始認識到這不是什么“警察行動”。我們越過三八線,進入北朝鮮,把戰爭推進到了中國邊界,威脅著中國。假如中國侵犯我們的鄰國墨西哥,并轟炸我們的邊界城市,我們會有什么反應呢?我們會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對我國的威脅。

我是1951年1月1日被中國人民志愿軍俘虜的。志愿軍作戰英勇,我們的部隊被包圍了,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降。志愿軍和藹地用英語對我們說:“不要害怕,志愿軍寬待俘虜?!敝驹杠姂鹗堪盐覀儙У綔嘏奈葑永镄菹?,給我們熱的食品。我們到達后方俘虜營時,領到了新的棉大衣和毯子。使我大為驚異的是,這個沒有任何軍事價值的偏僻山村,也遭到了美國飛機的轟炸。在我們自己的飛機炸成的廢墟上,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建起了新房子給我們住。我們的環境不斷改善,吃的東西越來越好。冬天屋子里都生了火,熱烘烘的。我們有自己的俱樂部、圖書館。醫療條件也很好,有一家醫院,病號需要時可以住院治療。管理俘虜營的人員都非常和藹,工作很辛苦……

我在兩次被俘中,受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待遇:一種是殘暴、侮辱和虐待戰俘,二戰中日本軍國主義者就是這樣;另一種是真正的人道主義的寬待,這就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對待我們被俘人員所做的。

“我有生以來,只有在志愿軍戰俘營里,才真正享受到平等”

毛澤東、周恩來以及中央領導層密切關注著志愿軍俘虜管理工作情況,并及時發出指示:對外俘的政治工作應以反對戰爭、爭取和平為主題,不要上大課,著重辦好圖書館、俱樂部,管好生活。軍委總政治部根據中央領導指示精神,要求志愿軍各級俘管部門迅速落實中央的各項指示。據黃繼陽回憶:

1951年的春天,志愿軍戰俘營里生機勃勃,充滿了希望、歡樂和期待。與三個多月前籌組初期那種困難重重,戰俘情緒消極、沉悶、悲觀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在戰俘營,沒有鐵絲網,沒有狼犬,沒有碉堡,除了戰俘營大門口有兩個衛兵站崗值勤之外,沒有荷槍實彈的大批軍警到處巡查監視。這里不分國籍,不分種族,不分膚色,不分宗教信仰,均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一名黑人俘虜感慨道:“我有生以來,只有在志愿軍戰俘營里,才真正享受到平等?!泵绹敻ヌm特把中國人民志愿軍戰俘營稱為“世界上一等戰俘營”。

圣誕節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1951年圣誕節前夕,在碧潼俘管5團,美、英軍隊戰俘在廣場上搭起彩色牌樓,到處是英文書寫的標語:“恭賀圣誕,新年快樂!”“爭取和平,反對戰爭!”平安夜舉辦了圣誕晚會,戰俘貝斯裝扮成圣誕老人為大家祝福,給每個人分發糖果和圣誕禮物。戰俘們自編自演節目登臺表演。

圣誕晚餐會的菜肴十分豐富,席間,戰俘們頻頻舉杯,恭賀圣誕、新年快樂。志愿軍俘管干部參加了戰俘們的圣誕晚餐會,向他們表達良好的祝愿。俘管領導講話說:“我們并不信教,但是為了你們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特地為你們安排了圣誕慶?;顒?,對你們未能回家同親人團聚、共度圣誕節,表示同情?!睉鸱齻兟犃思硬灰?,有人振臂高呼:“中國人民志愿軍萬歲!”

戰俘中信奉天主教、伊斯蘭教、猶太教、佛教等的也不少,他們一起參與基督教徒的圣誕慶?;顒?,而在開齋節、古爾邦節等其他節日中,也都會舉行慶?;顒蛹皶?,志愿軍同樣給予支持和幫助……

戰俘辦報,這樣的奇事出現在了志愿軍的戰俘營。美軍戰俘普林斯登·里奇建議創辦一個刊物,取名《走向真理與和平》,得到志愿軍俘管處領導層的批準。這個16開版的半月刊于1952年春正式出版,宗旨是互通信息,交流戰俘心得體會。該刊發行量很大,每期的篇幅也不受限制。1953年1月30日出版的一期竟多達65頁。它不僅在戰俘營內發行,還傳到了板門店停戰談判會場。一些訪問過戰俘營的國際機構人士將刊物帶到世界各地,讀者無不驚嘆:“戰俘辦報,這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

歌聲、吶喊聲、笑聲此起彼伏,有的獲獎戰俘在領獎時激動地高呼:“毛主席萬歲!”

隨著志愿軍在戰場上的節節勝利,美國飛機在朝鮮北部上空肆無忌憚、橫行猖獗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漸漸地,沿鴨綠江南側一線已可白天行車。交通暢通了,運輸條件大為改觀,戰俘營的物資供應充足起來,戰俘們的生活隨之大大地改善。從1951年春夏間起,志愿軍戰俘營各俘管團隊逐漸活躍,各種活動都陸續開展起來了。黃耀昆回憶:

東西方社會形態不一樣,文化差異很大,有時喜怒哀樂都不在同一個點兒上。一句話,看不慣。他們一聽到晚上要放電影,就會毫無遮攔地問,電影里有漂亮女人嗎?當看到影片里有男女接吻的鏡頭,他們跟踩了電門似的站起來起哄拍手吹口哨,異常興奮。這把我們教員嚇了一大跳,站起來呵斥:耍什么流氓!那些戰俘莫名其妙:“什么叫耍流氓?”1952年冬,戰俘營文藝工作隊演出歌劇《白毛女》。演出前我們教員已經把劇情和劇中的人物關系向戰俘們作了介紹,便于他們理解??赐辍栋酌泛?,不少戰俘仍一頭霧水。第二天學習討論時,說來說去總是說《白毛女》。他們問:“那個老女人刺喜兒小姐的那個尖尖的玩意兒是什么武器?”我們告訴他們:“是中國婦女插在頭發上的一種裝飾品,用金屬做的,叫金簪或銀簪。扎人是很痛的?!?/p>

“噢——有意傷人,這是侵犯人權,喜兒小姐受到了這樣的暴力虐待,應該到法庭告她,為什么要躲進深山?”戰俘問。

我們告訴他們:“那是日本侵略中國和蔣介石國民黨統治中國的時代,法庭不可能為喜兒這樣的窮人說話,不會判黃世仁和他媽媽有罪的?!?/p>

戰俘說:“欠了人家的債,就該還債么,為什么還要躲走?還了債不就沒事了?”還有的說:“這個故事沒有意思,用不著欠了人家一點租子,讓美麗的喜兒小姐去地主家做奴隸,她爸爸完全沒有必要自殺?!?/p>

他們提出的問題在我們看來十分幼稚,議論也十分可笑。我們也沒做“打通思想”的準備,任由他們議論去。我們主要是讓他們了解新中國的文化,并不想對他們進行階級教育。

我們對戰俘們生活和文化上的習慣不強加干涉,只要他們不違反戰俘營紀律,不妨害他人就行。我在戰俘營里見到有的戰俘心情好時,把頭發弄得奇形怪狀,有的像個水雷,有的像個打開的中國折扇,四處招搖,他們自我感覺很美。很久之后我才知道,那叫“朋克”。那些人也就算美國軍中“朋克”了。

戰俘覺得在戰俘營的生活漸漸變得有意思起來了,他們又要求自己選舉一個“運動娛樂委員會”,來協助戰俘營開展文體活動,并承諾這個委員會要在戰俘營的指導下進行活動。戰俘們鄭重其事地醞釀選舉產生了“運動娛樂委員會”……文藝活動的廣泛開展,促進了戰俘俱樂部的誕生,各戰俘團、隊、中隊先后建立起了31個俱樂部。與此同時,電影隊、圖書閱覽室、墻報(板報)園地、有線廣播等也陸續辦起來了。這些組織機構的建立和健全,為在戰俘中開展群眾性的體育運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各俱樂部委員會經常組織友誼比賽和小型運動會。

志愿軍俘管處領導充分考慮了戰俘俱樂部委員會的意見和要求,特批準于1952年11月15日至27日在戰俘五團駐地碧潼舉辦一次大型運動會?;I委會以俘管干部為主,選取對比賽事項有經驗的戰俘參加?;I委會第一次開會討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運動會的名稱。有的說稱“碧潼運動會”,有的說叫“戰俘營運動會”。黑人戰俘雷奇說,這次運動會將有十多個國家的戰俘運動員代表參加,像一個大型國際盛會,就叫做“中國人民志愿軍碧潼戰俘營奧林匹克運動會”吧!與會者一致鼓掌贊成……經過近兩個月的精心籌備,一切就緒,運動會如期舉行。五個俘管團、兩個俘管隊均選出了運動會代表隊,14個國家和地區的戰俘運動員代表共500多人參加。

運動大會共進行了田徑、體操、單雙杠、鞍馬、拳擊等27個項目的比賽。參加籃球、排球、足球、壘球等項目比賽的戰俘運動員有359人,其中以美國戰俘居多,裁判員、計時員、發令員有29人。參加文娛節目演出的戰俘有202人。由26人組成的戰俘啦啦隊不停地敲鑼打鼓,吶喊助威。經過12天緊張而激烈的比賽,比賽結束時,每個優勝者都得到了獎品,每個參賽的運動員也都得到了一份紀念品和一枚紀念章。發獎時戰俘們的情緒高漲。歌聲、吶喊聲、笑聲此起彼伏。有的獲獎運動員在領獎時激動地高呼:“中國人民志愿軍萬歲!”“毛主席萬歲!”

運動大會閉幕式上,許多戰俘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爭相登上主席臺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一位美軍中校戰俘說:“以前我們總以為社會主義(國家)是沒有自由的,可是從這個運動會上,我們看到的是充分的自由,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膚色的人們,沒有成見地在一起競賽。我確信中美兩國是可以友好相處的?!泵绹鴳鸱.康姆頓高聲朗誦道:

為了什么,究竟為了什么,

戰爭依然還在打個不停?

為了什么,究竟為了什么,

世界的今天,

還不見和諧戰勝?

許多戰俘給家鄉親友寫信,告知運動大會的盛況。戰俘德爾馬·C.米勒給他母親寫信說:“我在朝鮮志愿軍戰俘營參加了有十幾個國家運動員參加的運動會。這是世界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我得了障礙賽冠軍、撐竿跳高第一名,得了全能冠軍。我在這里出盡了風頭。你們一定為我高興。我得的許多獎品都是中國精美的手工藝品,我非常喜歡。我回去時將送給你們,讓你們分享我的榮譽?!?/p>

戰俘5團的84名戰俘,聯名寫了36封信,給美、英等國的新聞媒體和社會團體,呼吁和平,制止戰爭。中外新聞記者們對這次運動大會的盛況作了充分的報道,影響傳遍了世界。

被俘的美國“王牌部隊”隨軍攝影記者惹惱了“聯合國軍”總司令

弗蘭克·諾爾,紐約州人,美聯社派駐美國“王牌部隊”海軍陸戰隊第1師的上尉隨軍攝影記者。在被俘最初的一段時間里,諾爾沉默寡言,精神萎靡。

1951年圣誕節即將來臨,美聯社亞洲總分社在板門店的幾個編輯記者得知諾爾還活著,而且在戰俘營過得不錯,就想通過活躍在板門店、同我方友好的英國《工人日報》記者阿蘭·魏寧頓和法國《人道報》記者威爾弗雷德·貝卻敵,給諾爾送一臺照相機去,作為圣誕禮物,也好使他拍些志愿軍戰俘營的新聞照片來。他們的想法得到香港《大公報》記者朱啟平的贊同和幫助,此事很快上報并得到了志愿軍談判代表團領導李克農、喬冠華批準。于是,一批攝影器材轉到了諾爾的手中。

不久,一批由諾爾拍攝的志愿軍戰俘營中戰俘生活活動的照片轉到美聯社亞洲總分社,該社挑選出7張戰俘們在志愿軍戰俘營歡度圣誕節的照片,發往美國,美國各大報刊競相在顯著版位刊登,立即在全美引起極大的震動。

志愿軍俘管處新聞科很快成立了一個三人報道組,新聞科攝影記者江寧生為組長,組員有一位通訊員,另有一個特殊成員,就是諾爾。

他們穿梭于鴨綠江南岸各戰俘團隊,拍攝了大量關于俘虜生活的照片。

諾爾和美聯社的報道惹惱了“聯合國軍”高層。時任“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震怒,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限制美方記者的活動。1952年2月10日,當時兼任巴黎《今晚報》記者的貝卻敵,為這件事專門從板門店談判區發出了一篇電訊稿,在揭露李奇微下達“禁止聯合國記者交結共產黨記者”的命令后說:“上周美國通訊社和報紙發布了證明在朝鮮北部俘虜營的俘虜個個都顯得健康愉快的照片之后,李奇微捏造的所謂對聯軍戰俘施以暴行的誹謗指控便徹底破產了。甚至連美軍的《星條報》也登載了這些照片……因此,李奇微總部立即莫名其妙地把這事和危害‘軍事安全’與‘談判進展’聯系在一起。美國記者和通訊社不知道為什么戰俘的家庭在報上看到他們快樂的兒子丈夫的照片而感到的人情的慰藉,會危害‘軍事安全’與‘談判進展’。這些家庭和編輯們對李奇微的高壓手段都深感費解……

諾爾拍攝的照片一批又一批在西方報刊上登出,戰俘親屬的信件雪片似地飛來,他們從照片上了解到自己的親人在志愿軍戰俘營里平安而健康,感到極大的欣慰。美國俘虜羅伯特·伍德的妻子在報紙上看到丈夫的照片后給伍德來信說:“看到你快樂的面容,知道中國人民志愿軍待你很好,我就放心了。只盼你早日歸來!”

戰俘們的親屬對諾爾大加贊賞,對志愿軍的寬待政策無限感激。諾爾也因此名聲大噪。在志愿軍戰俘營內,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國,諾爾成了一個傳奇式的人物。而最為高興的是諾爾的妻子,她給丈夫來信除表示思念之情外,還告訴諾爾美聯社給他的稿費累計起來已經有了多少。

也有好心的戰俘同伴提醒諾爾:“你拍那么多照片登在報紙上,就不怕回去后美國政府和聯邦調查局找你麻煩,說你替共產黨搞宣傳?”諾爾理直氣壯地回答說:“為了真理與和平,我怕什么!”朝鮮停戰談判達成協議后,諾爾于1953年8月被遣返回國。

隨著我軍寬待俘虜政策的影響擴大,美軍從“好打不好抓”變成“好打又好抓”

隨著我軍寬待俘虜政策影響的深入和擴大,在戰場上打起白旗向志愿軍投降的多了。曾幾何時,戰士們還感到美軍“好打不好抓”,到后來變成了美軍“好打又好抓”。

一個名叫麥克道·弗拉爾的美軍騎兵第1師士兵在中國志愿軍寬待政策感召下,主動寫信給美軍官兵勸他們“向志愿軍投降,避免無謂的犧牲”。這封勸降信還未發出,美軍第24師第19聯隊240人就打著小白旗,向中國志愿軍投降。美國軍方惱羞成怒,大炮、飛機齊向這支投降的美軍隊伍猛烈開火,131名美軍官兵被打死,最后有109名美軍官兵在志愿軍配合下突破美軍的火力網,到達志愿軍戰俘收容所,保住了生命。

據媒體報道,侵朝美軍第24團一個連的官兵,集體向中國志愿軍第39軍繳械投降。至于美軍官兵零星放下武器向中國志愿軍部隊投降的,更是不在少數。

在志愿軍戰俘營,情況也在發生變化。人們注意到,戰俘中出現了“三多三少”的情況:輕松愉快的多了,擔心害怕的少了;相互交流的多了,消極抵觸的少了;心寬體胖的多了,骨瘦如柴的少了。其實,戰俘中的新情況何止“三多三少”,“五多五少”也數不完。比如:讀書看報的多了,懶散度日的少了;自覺遵守紀律的多了,調皮打鬧的少了,等等。

戰俘們的生活情況和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越來越多的戰俘從戰俘營的現實生活中得到啟迪,開始認真思考一些問題:“我們遠涉重洋來到朝鮮,真的是執行聯合國的‘警察任務’嗎?”“裝備精良的‘聯合國軍’,為什么屢吃敗仗?”“(美國)軍方一再告誡我們:被中國軍隊俘虜了,要受虐待,要砍頭,為什么現在我們都生活得很好?為什么我們的腦袋都還長在脖子上?”等等。

戰俘們通過有線廣播、圖書報刊,以及與志愿軍人員的接觸中尋求解答。越來越多的戰俘思想豁然開朗,認識水平提高了,戰俘營里出現了許多使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掀起揭露美國空軍飛機轟炸戰俘營、反對美國破壞停戰談判、反對戰爭、擁護和平的浪潮。在美軍戰俘普林斯登·里奇的倡議下,戰俘的“和平委員會”選舉產生了。戰俘們在“和平委員會”領導下,舉著標語牌,在碧潼街上游行示威,高呼口號:“擁護和平,反對戰爭!”“不許插手朝鮮!”“美國侵略軍從臺灣撤回去!”“將臺灣歸還給新中國!”

戰俘“和平委員會”向“世界保衛和平委員會”等國際組織發出通電,表示“擁護和平,反對戰爭!”戰俘們排著長長的隊伍,踴躍地在通電上簽名,場面熱烈。志愿軍俘管5團共1363名戰俘,在通電上簽名的就有1353人。

戰俘家書引發轟動,美國遭受巨大輿論壓力

朝鮮談判開始后,志愿軍俘管當局向美方提出,并千方百計地疏通渠道,使美、英等國戰俘能同其國內親友通信聯系,這是使戰俘們感念不忘的一件大事。

1951年圣誕節和1952年新年前夕,為了給戰俘們和他們的親屬增添一份節日的驚喜,我方停戰談判代表團于1951年12月25日在板門店將戰俘們寫的803封家信交給了美方停戰談判代表團轉發;緊接著又一批980封信件于1951年12月31日交給了對方。

這件事給了美國方面很大的震撼。當時朝鮮停戰談判關于第四項議程,即關于戰俘的安排問題,由于美方處處設置障礙,正處于僵持狀態。李奇微煞有介事地說:“聯合國軍方面竭誠對待戰俘遣返問題,一心只想到戰俘們的福利和他們家庭的哀痛?!庇谑?,一場由美國方面導演的鬧劇上演了。就在我方將戰俘們的家書分兩批共1783封交給美方之后,美方也急匆匆地將朝、中被俘人員的一批信件交給我方。

志愿軍政治部杜平主任在他的回憶錄《在志愿軍總部》一書中寫道:“寄到中國去的(志愿軍被俘人員寫的信)只有43封,而且都是用印好的32開卡片寫的,信的內容大同小異,大部分只有‘慶祝圣誕我很好’七個字。眾所周知,中國人是不過圣誕節的。從這些卡片的字跡來看,除了五六張以外,其余都是4種相同的鉛筆字跡填寫的,其中有一種字跡就代寫了13張……至于收信人,有什么趙老漢、張老三,甚至還有《水滸傳》上的潘金蓮等人名?!眴坦谌A對美方的這種做法嘲諷為“國際玩笑”。隨著戰俘及其親屬間往來信件的不斷增多,美方使出的這類小動作也在不斷花樣翻新:從美方通過各種渠道轉來給戰俘的信件中夾帶有欺騙性的宣傳品、反動傳單、不堪入目的色情圖片,甚至還發現信中附有帶恐嚇性的字條,威脅戰俘不要在志愿軍戰俘營中表現積極……

為了辦理交換戰俘信件的事務,我方停戰談判代表團內專門設立了一個由5人組成的“戰俘信件小組”。志愿軍俘管當局還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聯合開辟了一個名為《戰俘空中呼叫》的節目,于1951年下半年開始,播出美、英戰俘對其在國內親友的信件錄音。據不完全統計,僅從1952年4月至1953年7月27日停戰協定簽字,志愿軍俘管當局通過各種渠道,共發出戰俘們給其親友的信件12.9萬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戰俘空中呼叫》節目播出的家信有900多封。從1952年9月15日到戰俘被遣返,戰俘們共收到其親友來信35.4萬余封。

戰俘們極為關注的事情之一,就是志愿軍給戰俘分發信件?!鞍l信嘍!”只要翻譯和俘管干部這樣大聲一呼,戰俘們就即刻蜂擁而至。當叫到自己的名字時,那個戰俘立即蹦跳起來,極為高興地前去領取信件。許多戰俘收到父母妻兒及其他親友的信件后,情緒高漲,或是奔走相告,或是當眾宣讀,或給大家傳閱,或將親友來信和照片張貼在墻上,讓戰俘同伴們分享自己的喜悅。

戰俘營家書引發轟動,美國遭受巨大的輿論壓力。

美軍戰俘詹姆斯給他女友寫信袒露心聲說:“我被俘時,對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態度是敵對的。因為軍方告訴我們,當了俘虜要受虐待,要被砍頭。事實恰恰相反。志愿軍對戰俘執行人道主義政策。我沒有被當作敵人,而被當作朋友?!?/p>

據英國《約克郡晚報》1952年8月9日報道:英軍戰俘利茲的母親奧溫太太看到她兒子的照片后,放聲大哭。她對該報記者說:“我從照片上看到兒子的模樣,高興極了。他過去寫給我的信說一切都好,我總是不相信,認為是安慰我的話;但從照片看,還真是這樣。我心頭的壓力就沒有了?!?/p>

一名美軍戰俘的父親,收到兒子的來信后,三周內組織一百多萬人簽名請愿,呼吁和平。英軍戰俘麥克爾接到母親來信后對同伴說:“我媽媽在信中說,英國人自發地組織起來上街游行,要求美國政府停止朝鮮戰爭,讓他們的兒子、丈夫、兄弟早日回家。我媽媽也參加了這樣的游行。媽媽說:我要兒子,不要戰爭!”

……

反戰的呼聲越來越高。世界和平運動理事會理事、英國的莫尼卡·費爾頓夫人于1952年9月到志愿軍戰俘營住了幾天,深入參觀訪問。她無限感慨地說:“簡直是奇跡!這里真的不是戰俘營,是學校,是一所特殊的國際大學校?!辟M爾頓夫人離開碧潼志愿軍戰俘營時,戰俘們紛紛將寫好的家書交給她,請她帶回國寄給家人。費爾頓夫人對他們說:“中國人民和中國人民志愿軍確實是愛好和平、反對戰爭的……我要將在戰俘營看到的一切,告訴英、美和全世界各國人民,讓他們知道:你們安全而愉快地生活在中國人民志愿軍戰俘營這所國際大學校里?!辟M爾頓夫人回國后,向社會公開戰俘的生活情況和他們要求和平的心愿,在英美等國家產生很大的影響。

美國空軍戰俘主動交代駕機投擲細菌彈、參與細菌戰的詳細經過

在碧潼志愿軍戰俘營里,許多美國空軍俘虜對志愿軍的寬待政策已有親身感受,因而打消了顧慮,交代了參與細菌戰的罪行。首批作出交代的是美國空軍被俘飛行員奎恩和伊納克等,他們在書面交代材料上簽字、錄音之后,見俘虜管理處并沒有加罪于他們,一個個松了一口氣。許多人感到后悔、愧疚,說不該參加這場“骯臟的戰爭”。先后有20多人(包括3名軍官)陸續交代了駕機投擲細菌彈、參與細菌戰的詳細經過。

1952年5月,朝、中兩國專家記者組成的聯合詢問團前往碧潼,其中包括中國細菌學專家張乃初、昆蟲學家陳景錕、北京各主要新聞單位的記者、電影攝制組,還有英國《工人日報》記者阿蘭·魏寧頓、法國《人道報》記者貝卻敵等50多人。他們分別詢問了投擲過細菌彈的美軍戰俘,進行了詳細調查研究,寫出書面報告。周恩來閱后連夜審批,并決定連同戰俘的書面交代材料及他們的錄音,于1952年5月17日分別在北京和平壤同時公布。一石激起千層浪,世界輿論紛紛譴責,一致聲討。盡管美國當局遮遮掩掩,矢口否認他們進行過細菌戰,然而事實俱在,鐵證如山,狡辯和抵賴都是徒勞。

戰俘營緊急從國內運來預防疫苗,給全體志愿軍官兵、所有戰俘,以及周圍的朝鮮群眾打防疫針。大多數戰俘都注射了,但極少數戰俘就是不相信,說什么“美國是民主國家,不至于違反國際法使用細菌武器、干出這種蠢事”。一個名叫道斯曼的美國戰俘不僅不肯打防疫針,還故意從路邊找到一只螞蟻丟到嘴里吃了。結果,第二天道斯曼發起了高燒,上吐下瀉,他焦急地向志愿軍軍醫哭道:“我是不是感染細菌了?快救救我吧!”他立即被送到戰俘營醫院緊急救治。

在志愿軍寬待戰俘政策的感化下,戰俘們大多都能如實提供所知信息,其中戰術情報較多。美軍第24師少將師長迪安被俘后,提供了24師和西點軍校等情況。一名美軍黑人戰俘飛行員交代:“蘇軍制造的米格-15戰機載量輕,升高快。我駕駛美軍F-86戰機追殲你們米格-15時,把機頭拉起開火,命中率極高?!睂彿刹繉⒋饲閳笸ㄖ铱哲姴筷?,我飛行員迅速作出戰術調整,當米格-15戰機被追時改為向兩側升高,損失大幅度減少。

戰俘辛克利是美軍第9步兵團1營營長,曾任美國駐舊中國使館武官,了解美軍在朝鮮的軍事部署和在舊中國的情報體系。我情報人員根據他的供詞整編而成《美帝情報工作零星材料及武官工作簡況》。這是對外軍武官工作最早、最系統的研究材料,為新中國成立初期我軍武官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參考和借鑒。

戰后22名戰俘拒絕回國,“我下決心到中國去,同中國人民一道去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1953年7月27日,停戰的消息通過有線廣播傳到美、英軍官戰俘大隊,戰俘們奔走相告。到了道別時刻,一名美國軍官戰俘拉著一位志愿軍俘管干部的手說:“我終于可以回家了。但是要離開長時間友善相待的志愿軍,我心里又很難受?!绷碛幸幻儡姂鸱f:“希望以后有機會再相見!”

迪安經過三個春秋的親身感受和冷靜反思,感悟良深。在遣返回國的前夜,他對朝、中方面的代表動情地說:“要和平!愿美國同朝鮮和中國永遠不再打仗了!”迪安不僅自己成了中國和朝鮮人民的朋友,他的晚輩后代也成了中、朝人民的朋友。

被俘的英國坦克兵彼得·勞雷被遣返回國后,念念不忘救過自己一命的軍醫黃遠,千方百計打聽其下落。1988年中秋節,在事隔三十多年后,彼得·勞雷終于同黃遠在廈門機場相見。彼得·勞雷在中國待了21天,臨別時對黃遠說:“我是半個中國人。我要在有生之年為英國和中國的友誼而努力。我要讓我的子孫后代永遠記住黃遠醫生,記住中國?!?/p>

從1953年8月5日開始大規模遣返和交接戰俘,至9月6日結束,歷時33天。戰俘遣返時,有23人決定到中國去,另外還有1名英國人、幾名比利時人以及350名南朝鮮人選擇去其他共產主義國家。這些戰俘并沒有馬上被送到中國,而是有90天“冷卻期”進行最后的思考,在此期間,美國派出牧師和神父來做說服美軍戰俘的工作。牧師和神父們磨破了嘴皮,甚至播放他們父母的錄音勸他們回國。其間,美軍戰俘愛德華·狄更生和克勞德·貝奇樂改變了主意,決定回美國。然而等待他們的并不是鮮花和夾道歡迎,而是冷酷的審判。愛德華被判刑10年,罪名是“私通敵人”以及作為戰俘行為不當;克勞德則因“私通敵人”罪被判終身監禁,后來刑期減到20年。

這兩名美軍戰俘的命運讓其他人更加堅定了去中國或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決心。最終,有21名美軍戰俘和1名英軍戰俘拒絕遣返回原籍,選擇留在中國。這件事在世界上引起轟動。對于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勝利在精神層面上的價值是難以估量的。

詹姆斯·喬治·溫納瑞斯是這22名戰俘之一,到中國后在山東濟南生活了50年。溫納瑞斯說:“正是在戰俘營的兩年半時光,使我逐漸獲得了真理,有了真正的人生理想?!睖丶{瑞斯晚年回憶:

美國戰俘開始都擔心會受罪。然而,我們的擔心是多余的,在俘虜營我們生活得非常好。時間長了,我們和志愿軍戰士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次,朝鮮群眾給看管我們的一位志愿軍戰士送了一個紅蘋果,這位戰士見我目不轉睛地盯著蘋果,知道我想吃水果,便把這個蘋果送到了我手中。還有一名志愿軍戰士領到了一支鋼筆,他舍不得用,得知我喜歡鋼筆時,便送給了我。這支鋼筆至今我還保存著。我抽煙很厲害,不少志愿軍戰士把自己節省下來的煙送給我抽……可以說,我在俘虜營的那段生活,是非??鞓返?,我深信這支軍隊是一支文明的軍隊,是一支仁慈的軍隊,是一支得人心的軍隊。

我選擇到中國,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在板門店,美國當局為了說服我,以各種優惠條件拉攏我。一個美國軍官送給我好多書籍和大量的禮物,說回到美國后可以給我安排年薪70萬美元的工作,并幫我找一個美麗的姑娘做妻子。我經過反復考慮,終于頂住了這些“糖衣炮彈”,我下決心到中國去,同中國人民一道去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今天,我仍認為我當時的這種選擇是正確的!

1954年2月,溫納瑞斯和另外21名戰俘來到中國,中國政府在北京召開大會,授予他們“國際和平戰士”稱號。他們隨后被送到山西太原集中學習,學習中國歷史、社會情況、經濟建設、生活習俗,以及相關的政策、法規,學習共產主義理論。一年之后,他們又回到北京中國紅十字會,中國紅十字會給了他們上大學、去工廠、下農場或閑住的四種選擇。

后來,這22名戰俘有的因思鄉先后回國,有的移居到了其他國家,只有溫納瑞斯選擇到工廠工作,他被安排在山東濟南造紙西廠當工人。

工作之余,溫納瑞斯堅持每天至少學習兩三個漢字的發音和拼寫,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他的漢語說得越來越好了。1963年,經過工廠推薦,中國紅十字會保送他上了中國人民大學,學習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馬列主義理論等課程。結業后,他要求仍回到濟南造紙西廠工作?;氐焦S后,不少工友評價他說:“老溫真和咱們一條心,沒有忘了咱們!”溫納瑞斯曾娶過兩個中國妻子,第一任妻子結婚10年后患肺病去世;1966年,熱心的工友給溫納瑞斯介紹了第二任妻子,再度過上了幸福的家庭生活。

從1977年開始,溫納瑞斯先后被山東大學等高校聘請擔任教授,講授英語口語課程。自從1950年離開美國以后,溫納瑞斯曾三次回美國探親。探親時,他應邀在美國的47個州作演講,介紹他在中國的經歷和中國人的生活,在美國掀起一股“溫納瑞斯熱”。

溫納瑞斯說:“我比尼克松早來中國20年,我比尼克松更榮耀?!泵绹摹睹乐型ㄓ崱吩诮榻B溫納瑞斯時說:“他的家鄉把他當英雄來接待?!泵乐腥嗣裼押脜f會還贈送給他一幅萬人簽名、長達四米的條幅,以表揚他對美中兩國人民的友誼所作的貢獻。

“中國有句話叫‘葉落歸根’,我的根在中國,我要死在中國母親的懷抱里,我的骨灰將來要撒在黃河里……”2004年,溫納瑞斯在濟南去世,享年82歲。中國紅十字會等單位給他敬獻了花圈。

(責編/陳小婷 責校/張超 來源/《美軍戰俘——朝鮮戰爭火線紀事》,程紹昆、黃繼陽著,時事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聯合國軍戰俘紀事——憶朝鮮戰爭中的碧潼戰俘營》,王奈慶著,解放軍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溫納瑞斯——一位在中國生活了50年的美軍戰俘》,康鵬、王琰/文,《山東文學》2009年第5期;《中國人民志愿軍碧潼戰俘營往事》,黃繼陽/文,《百年潮》2014年第11期等)

猜你喜歡
戰俘營戰俘俘虜
戰俘營里的『圣誕老人』
永恒的歷史
拯救戰俘的“大富翁”
俘虜了一“位”自行車
也門交戰方兩天內交換224名戰俘
狄斯雷利“俘虜”將軍
一句話俘虜一位將軍
日軍關押盟軍高級戰俘營在中國揭秘
志愿軍戰俘在美軍集中營的斗爭
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戰俘政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