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骨文“骨”“冎”辨釋*

2024-01-25 22:59王曉鵬
考古與文物 2023年5期
關鍵詞:古音卜辭中華書局

王曉鵬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a.用于“疾~”“~凡(或興)有疾”,表示身體部位的一類意義;

c.用于記事刻辭中,“乞+數字~”“乞+~數字”;

d.用于“~告”之辭中;

(1)癸酉……乙……允……

(3)癸酉貞:旬亡火。

此外,陳夢家、于省吾等早已指出,西周早期《明公簋》“魯侯有工”之“”,“工”即“過功”[18]?!皟帧鄙瞎乓粼谝娂~歌韻,“過”與之同音,“禍”在匣紐歌韻,“骨”在見紐物韻,“過”“禍”“骨”均從“冎”得音,其讀音相同或非常接近。從構形分析來看,“”應當是從從卜,亦聲,西周早期金文字體和筆勢比殷商甲骨文更為圓潤,偏旁與甲骨文、、、、等形應當是一字,“”與甲骨文的“”(、、等形)是同一字。

另“骸”字,上古音在匣紐,屬牙音,之韻[?],《左傳·宣公十五年》有“析骸以爨”,陸德明《釋文》曰:“骸,本又作骨?!盵19]也就是說“骸”可寫作“骨”?!昂 弊?,《玉篇·骨部》訓“骨”[20],《玄應音義》釋“骨之總名”,《慧琳音義》“尸骨”注引《韻譜》“骨亦骸也”[21]?!昂 北硎尽肮恰被颉笆恰绷x。且“骸”與“骨”同屬牙音,主要元音均擬為[?],讀音較近,應是同源字(詞)。又“刻”字,上古音在溪紐職韻,與“克”同音,上古典籍中“克”可借作“刻”,如《詩·大雅·云漢》有“后稷不克”,鄭玄箋云:“克,當作刻???,識也?!盵22]“刻”與“骸”的語音關系?!墩f文》“刻從刀亥聲”,“骸從骨亥聲”[23]?!翱獭迸c“骸”造字均從“亥”聲(匣紐職韻),后來“刻”音略有變化,聲轉為溪紐職韻。

從“克”與“刻”“刻”與“骸”“骸”與“骨”的讀音關系可以看出,上古時期“骨”與“克”的語音很接近。而“肩”在見紐元韻[kan],從讀音看,“骨”比“肩”更接近“克”的讀音。因此,可以認為,有可能《合》20075“(骨)(甾)朕事”中的“骨”用作“克”,《合》3754“亞克興有疾”的“克”用作“骨”。

三、結語

許多學者已提出,從其字形繁簡變化中可以看到兩種字形之間有一定的關聯跡象,在字形的演化關系上是有聯系的。陳夢家、李孝定、劉釗、常正光等多位學者曾論證過“”與“”等字形的演化關系。黃錫全也提到單育辰《再談甲骨文中的》一文引據《甲補》10769片,對比等形與、、等形以及字形,認為找到其兩豎中間斷開演化關聯的證據,甲骨卜辭中等形與、等形以及字并存,前者像牛肩胛骨之形,后為其簡省之形[25]。

[1]郭沫若.殷契粹編考釋[M].北京:科學出版社,1965:189.

[2]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第3冊)[M].北京:中華書局,1996:2163、2164.

[3]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第4冊)[M].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1498.

[4]張玉金.說卜辭的“骨凡有疾”[J].考古與文物,1999(2).

[5]宋鎮豪.商代的疾患醫療與衛生保健[J].歷史研究,2004(2).

[6]a.同[2]:2173.b.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辭關纂[M].北京:中華書局,2011.

[7]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編[M].北京:中華書局 1965:150.

[8]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464-465.

[9]徐寶貴.石鼓文整理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8:833-834.

[10]裘錫圭.說“凡有疾”[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0(1).

[11]蔡哲茂.殷卜辭“肩凡有疾”解[C]∥屈萬里先生百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家圖書館,2006.

[12]于省吾.釋甾[C]∥甲骨文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69-70.

[13]同[6].姚孝遂按語已指出過《合集》13505中兩字形現于同辭,可證兩字有別.

[14]黃錫全.甲骨文“禍”字新證[J].漢字漢語研究,2018(1).

[15]同[10].

[16]同[14].

[17]同[2]:2158.

[18]a.同[2]:2163.b.于省吾.釋冎[C]∥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369.

[19]左丘明傳,杜預注,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第24卷)[M]∥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1887.

[20]顧野王.大廣益會玉篇[M].北京:中華書局,1987:34.

[21]見宗邦福等主編.故訓匯纂[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2558.

[22]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第18卷)[M]∥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561.

[23]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24]a.陳濤.三國志·魏書(第30卷)[M].北京:中華書局,1959:856.b.段公路撰,許逸民校箋.北戶錄校箋[M].北京:中華書局,2023:136137.c.馬端臨.文獻通考[M].北京:中華書局,1986:2550.

[26]同[18]b.

猜你喜歡
古音卜辭中華書局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殷墟非王卜辭的再整理與研究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釋甲骨文“衁”字的幾個異體
再談卜辭中的“/又史”及相關問題
從上古文獻看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構擬
談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體系的幾個問題
建筑史話
《甲骨文合集》30282版卜辭考釋辨析
從中古音看陜西紫陽縣方言聲母的演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