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語料庫的《三國演義》英譯本比較研究
——以楊憲益譯本、張亦文譯本、鄧羅譯本、羅幕士譯本為例

2024-01-25 11:59
運城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楊譯張譯三國演義

劉 愛 軍

(運城學院 外語系,山西 運城 044000)

母語優勢一直以來都是西方翻譯界的一個重要原則。在我國,雖然翻譯界也承認母語優勢,但在實踐中不論是“翻譯世界”還是“翻譯中國”,其任務大都落在了中國譯者的肩上。近年來,隨著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需要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文學作品被譯介到國外,對于母語優勢的研究也逐漸被學界所重視。潘文國[1]批評英國漢學家葛瑞漢(A. C. Graham)的觀點,在承認母語譯者具有某種優勢的同時,呼吁中國學者提高漢外語言文化修養,積極從事典籍英譯。近年來,一些學者從文化、語用學以及定性和定量研究的視角論證漢英翻譯中英語母語譯者與非母語者的異同。李美[2]對戴乃迭漢譯英作品進行定性研究,發現其譯作與非母語譯者相比,從詞句、語篇到文化層面都有較大差異。馮慶華[3,4]基于詳細的語料庫統計證實,《紅樓夢》英譯本中母語譯者與非母語譯者相比從詞匯到句式都存在較大差異。王建國、何自然[5]從語用學的角度論證在語用原則上漢語重過程和英語重結果的差異,從而闡明對漢語母語者而言,母語譯成外語遠比外語譯成母語要難。

為了進一步發現母語譯者相較于非母語譯者的區別性特征,有必要對更多經典名著的英譯進行研究。在英語母語譯者翻譯的《三國演義》全譯本鄧羅(C. H. Brewitt-Taylor)譯本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6]和羅慕士(Moss Roberts)譯本ThreeKingdoms[7]廣受好評,已經成為《三國演義》的經典譯本。另外比較公認的優秀譯本還包括楊憲益的節譯本[8]和張亦文的節譯本[9]。楊憲益與其夫人戴乃對《三國演義》節譯了從第43回到第50回共8回的內容?!度龂萘x》的節譯于1962年在《中國文學》第1、2期上發表,這兩個節譯之后都收錄在《三部古典小說節譯》(ExcerptsfromthreeclassicalChinesenovels)中,1981年由《中國文學》雜志社出版,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出版(中國國際書店)發行。張亦文是加拿大籍華裔教授,其所翻譯的《三國演義》的節譯本所選取的是第43回到第50回共8回的內容,于1972年由香港文心出版社出版,1985年由中國友誼出版公司以英漢對照的形式出版發行。楊憲益和張亦文的節譯本所依據的底本都是120回本的毛宗崗父子點評本?!度龂萘x》作為我國古典文學的經典名著,基于其小說內容涵蓋范圍的廣泛性和復雜性,語言描寫的豐富性和高超的藝術成就,其英譯對于中國古典小說以及中國古典文學的英譯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三國演義》英語母語譯者和非母語譯者的譯本非常適合用來考察英譯母語譯者相較于非母語譯者的區別性特征。

1 文獻綜述

近年來,隨著我國翻譯事業的不斷發展,對于經典名著的研究也隨之增多,研究的視角也呈現多樣化。經典名著《三國演義》的英譯研究主要以母語譯者的譯本為主,對于非母語譯者的譯本關注較少。董琇[10]使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三國演義》羅幕士英譯本進行了風格探析,發現相較于鄧羅譯本,其在用詞、句子和篇章層面上盡量還原原文的文化和語言特征。朱振武[11]比較分析了鄧羅譯本和羅慕士譯本的翻譯策略,并對我國的典籍外譯策略進行了探討。許多[12]對《三國演義》英譯的譯者身份、文本選擇和傳播路徑進行了考察研究??傮w來看,涉及非母語譯者譯本的研究還比較少,《三國演義》的英譯研究有必要在深度和廣度上繼續推進,尤其要加大語料庫視角的研究,更多地關注非母語譯者的譯本研究。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語料

本研究選取《三國演義》英文節譯本楊憲益、戴乃迭譯本,張亦文譯本以及全譯本,C.H. Brewitt-Taylor(鄧羅)譯本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和Moss Roberts(羅慕士)譯本ThreeKingdoms的相關章節為考察對象。為了研究的方便,本研究將楊憲益譯本簡稱楊譯,張亦文譯本簡稱張譯,鄧羅譯本簡稱為鄧譯,羅慕士譯本簡稱為羅譯。參照語料包括:《紅樓夢》霍克思、閔福德譯本TheStoryoftheStone[13]和楊憲益、戴乃迭譯本ADreamofRedMansions[14]。

2.2 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嘗試回答以下兩個問題:1.《三國演義》兩個節譯本以及兩個全譯本相關章節各自的風格特征;2.《三國演義》節譯本鄧譯、羅譯與楊譯、張譯的差異。

2.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3款語料庫工具:用于語料詞性標注的TreeTagger for Windows 3.0,用于語料統計分析的PowerConc 1.0 beta 25b 。TreeTagger和PowerConc 1.0 beta 25b 均是由北京外國語大學開發的綠色免費軟件。

2.4 研究方法和步驟

首先,創建《三國演義》母語譯者和非母語譯者的英文節譯本的語料庫,并對其進行處理,使其可以被統計軟件識別,并進行降噪處理和詞性標注。其次,使用PowerConc 對研究語料進行形符、類符、關鍵詞、高頻詞、特色詞、獨特詞,以及句式結構和篇章層面的特征項目進行數據統計,獲取相關文本的數據特征,并以所獲取的數據為基礎對研究語料進行定量分析。再次,基于定量分析,比較分析《三國演義》節譯本母語譯本和非母語譯本,厘清兩者的差異。

3 結果與討論

3.1 詞匯層面

3.1.1 形符、類符

形符數(tokens)指一個文本內所有單詞的總和,形符數的大小反映文本單詞總數的大小和譯文文本的長度。類符數(types)是指特定文本中所使用單詞的種類,反映譯文所使用單詞的種類多少。從表1 的統計來看,鄧譯和羅譯的形符數和類符數都高于楊譯和張譯,這表明鄧譯和羅譯的篇幅略長于楊譯和張譯,所使用的詞類也多于楊譯和張譯。鄧譯和羅譯對于原文的再現更為細膩和精確。

例1

原文:孤近承帝命,奉詞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荊襄之民,望風歸順。今統雄兵百萬,上將千員,欲與將軍會獵于江夏,共伐劉備,同分土地,永結盟好。幸勿觀望,速賜回音。

鄧譯:“When I, the Prime Minister, received the imperial command to punish a fault, my banners went south and Liu Zong became my prisoner, while the people of Jingzhou flocked to my side at the first rumor of my coming. Under my hand are one million strong and a thousand able leaders. My desire is, General, that we go on a great hunting expedition into Jiangxia and together attack Liu Bei. We will share his land between us, and we will swear perpetual amity. If happily you would not be a mere looker-on, I pray you reply quickly.”(形符97,類符75)

羅譯:Under a recent imperial mandate, I have authority to act against state criminals. Our banners tilted southward; Liu Zong bound his hands in submission. The populace of Jingzhou, sensing the direction of events, has transferred its allegiance to us. We have one million hardy warriors and a thousand able generals. We propose that you join us, General, in a hunting expedition to Jiangxia in order to strike the decisive blow against Liu. Then, sharing the territory between us, we may seal an everlasting amity. Please do not hesitate but favor us with a speedy reply.(形符95,類符75)

楊譯:“At the emperor’s command, I have led my army south to punish the guilty. Liu Cong has been captured, his people have surrendered, and I now command a force of a million picked men and a thousand able generals. I hope you will join me, general, in a hunting expedition at Jiangxia to attack Liu Bei, so that we can divide his territory between us and pledge everlasting friendship. Do not hesitate, but give me an early reply!”(形符80,類符63)

張譯:“At the imperial command to punish the guilt, my banners went south. Then Liu Cong has been captured, his people flocked to my side at the first rumour of my coming. I now command a force of a million picked men and a thousand able generals hope you will join me, General, in a hunting expedition at Jiangxia and we together attack liu Bei, so that we can divide his territory between us and pledge everlasting friendship. Do not hesitate but give me an early reply.”(形符86,類符68)

這是原著中最為精彩的一段,描寫赤壁之戰前曹操給孫權的勸降書,語言精練優美,極具文采,對于故事的背景信息介紹和人物的性格刻畫都具有重要作用。鄧譯和羅譯的形符數和類符數都高于楊譯和張譯。兩位母語譯者的篇幅略產于非母語譯者,用詞多樣,細膩詳實。兩位非母語譯者的篇幅略短,使用詞匯較少,側重于直譯,簡潔利落。

3.1.2 高頻詞

“所謂高頻詞就是使用頻率特別高的詞語”[15]。高頻詞是反映譯本詞匯使用特征的一個重要指標?!度龂萘x》節譯本排前10的高頻詞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三國演義》英文節譯本高頻詞

表3 《三國演義》英文節譯本動詞形符類符

表4 《三國演義》英文節譯本副詞形符類符

表5 《三國演義》英文節譯本形容詞形符類符表

表6 《三國演義》英文節譯本名詞形符類符表

表7 《三國演義》英文節譯本句首詞and詞頻表

表8 《三國演義》英文節譯本部分標點符號使用情況表

表9 《三國演義》英文節譯本代詞it和its的使用情況表

表2統計表明四位譯者的排前10 位的高頻詞基本一致,說明四位譯者在使用頻次較高的詞匯方面差異較小。從具體詞匯來看,都以冠詞the和a,連接詞and,介詞of以及to,he,his,you,I,Cao為主,英語中使用頻率較高的詞匯以介詞和冠詞為主,其次是人稱代詞。四位譯者高頻詞的共同特征反映了英語語言的詞匯使用特征,這一特征可以從BNC排前10位的高頻詞得到印證。冠詞the和a在BNC高頻詞分別排第一位和第五位,of排第三位,連詞and排第四位,I排第十位。Cao作為四位譯者共同的高頻詞與原作的內容相關。原作的第43回到第50回主要描寫赤壁之戰,曹操是核心人物,描寫次數最多,所以譯文Cao的頻次也比較高。

3.1.3 特色詞

“特色詞是指在一個文本中詞頻較高而在另一個類似文本或其他多個類似文本中詞頻較低的詞匯”[15]。特色詞的使用情況直觀反映了譯本的語言特色。其具體的構成和數量反映了譯者的用詞偏好,是譯者翻譯策略、社會條件、文化語境、思維模式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譯者風格的重要指針。

(1)特色動詞

《三國演義》是一部以政治和軍事斗爭為主軸的歷史小說,政治和軍事斗爭貫穿了小說的始終,小說中的許多內容都是圍繞政治軍事斗爭展開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場面的描寫在小說中占有很大比例。所以關于政治和戰爭場面、人物行為和動作的描寫在整個小說的描寫中占有很大比重。

《三國演義》節譯本母語譯者(參照非母語譯者)的特色動詞包括(依照鄧譯和羅譯特色動詞的使用頻次從高到低依次排序,連字符左側為鄧譯和羅譯,右側是楊譯和張譯,以下皆同):began(15,26-3,3);stood(13,20-5,7); reached(13,17-6,6);does(12,15-5,7);bring(10,13-3,4);spoke(9,12-5,4); continued(7,13-3,1);destroy(9,9-2,3);received(10,10-1,2);held(6,14-1,1)(共10個)。

《三國演義》節譯本非母語譯者(參照母語譯者)的特色動詞包括(依照楊譯和張譯特色動詞頻次從高到低依次排序,連字符左側為楊譯和張譯,右側是鄧譯和羅譯,以下皆同):kill(31,33-5,12);surrender(19,24-6,6);dare(18,20-8,7);defeat(20,21-4,4);hope(17,18-7,6);killed(10,10-2,3)(共6個)。

母語譯者的動詞數量和種類高于非母語譯者,這是其動詞類符數較高的反映,表明其使用了更多種類的動詞來處理與行為動作相關的內容,表現手法靈活多樣,而非母語譯者側重于直譯,整體風格簡潔利落。

(2)特色副詞

副詞多用于描寫行為或動作的時間、地點、頻率、方式、程度、態度等,其使用頻率是反映譯本用詞特征的一個重要指標。

《三國演義》節譯本母語譯者(參照非母語譯者)的特色副詞包括:indeed(12,11-5,5)。

《三國演義》節譯本非母語譯者(參照母語譯者)沒有特色副詞。

由于副詞本身的數量較少,使用的頻次與名詞、動詞、形容詞相比較低,母語譯者的特色副詞只有一個,與副詞和特色副詞的使用頻次較低的情況相符。

(3)特色形容詞

特定文本當中,形容詞的種類越多,則文本對于人物的外貌、形象、性格、心理,以及事件和事物的狀態、性質、相互關系等的描寫就越精確和細膩。

《三國演義》節譯本的母語譯者(參照非母語譯者)的特色形容詞包括own(24,38-14,14);southern(12,23-4,4);last(12,11-4,3);little(12,12-2,2)(共4個)。

《三國演義》節譯本的非母語譯者(參照母語譯者)的特色形容詞包括:more(45,42-24,21); green(8,9-1,3)(共2個)。

從數量和種類上看,母語譯者的形容詞明顯多于非母語譯者,尤其是形容詞種類的數量顯著高于非母語譯者。這表明母語譯者力求對原文的信息進行詳盡準確再現,使用更多種類的形容詞原文中修飾性內容,比非母語譯者更加精確和細膩,表現手法靈活多樣,而非母語譯者則更注重直譯,整體風格簡潔利落。

母語譯者的特色形容詞排第一位的是own,其高頻率的使用是鄧譯和羅譯形容詞使用的重要特征。筆者使用語料庫統計軟件對《紅樓夢》的霍譯和楊譯進行了統計,結果顯示own霍譯1154次,楊譯567次,霍譯own的使用頻率顯著高于楊譯,有力佐證了母語譯者own高頻率使用的特征。

little也是體現鄧譯和羅譯形容詞使用特征的重要詞匯,使用頻率與楊譯和張譯相比差異較為顯著?!都t樓夢》霍譯和楊譯分別進行統計,little使用頻率分別為1256次和272次,差異顯著,有力支持了母語譯者對little的使用特色。

(4)特色名詞

名詞是文學作品中最重要的詞類之一,用來指稱人物、時間、地點、方位、物質、事物、抽象概念等。名詞是小說信息的重要載體,其使用情況反映小說人物、政治背景、時代風貌、自然環境等重要信息。名詞種類越多越有助于再現原文的人物、事物、局勢、情景、情境等重要信息。

《三國演義》節譯本母語譯者(參照非母語譯者)的特色名詞包括: general(22,34-7,9);guest(22,16-6,7);moment(16,27-2,4);sir(17,16-6,6);reply(13,17-5,4);point(12,18-3,2);spear(9,10-2,2)(共7個)。

《三國演義》節譯本非母語譯者(參照母語譯者)的特色名詞包括: vessels(12,13-2,3);adviser(11,9-4,4)(共2個)。

從數量和種類上看,母語譯者的名詞明顯多于非母語譯者,尤其是名詞種類的數量顯著高于非母語譯者。這表明母語譯者力求對原文的信息進行詳盡準確的再現,使用了更多種類的名詞來處理與小說原文題材相關的政治軍事詞匯或人物對話相關的內容,比非母語譯者更加精確和細膩,表現手法靈活多樣。而非母語譯者則更注重直譯,整體風格簡潔利落。

從特色名詞的統計來看,母語譯者的特色名詞主要涉及與小說原文題材相關的政治軍事詞匯或人物對話相關的詞匯,他們更加注重傳譯人物和政治軍事等信息。而非母語譯者的特色名詞只有兩個,主要是對原文的直譯。這反映了母語譯者在處理相同內容時方法的多樣性。

3.1.4 獨特詞

“所謂獨特詞就是指在一個文本中詞頻達到一定水準而在另一個類似文本或其他多個類似文本中詞頻為零的詞語?!盵15]。獨特詞考察的是特定原作的某一或某些譯者相較于其他譯者所使用的完全不同的詞匯的情況,其具體的構成和數量的多少直接反映譯者相較于其他譯者不同用詞特征的具體情況,反映譯者的用詞特征和偏好,是譯者翻譯策略、社會條件、文化語境、思維模式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譯者風格的重要指針。

(1)獨特動詞

《三國演義》節譯本母語譯者(參照非母語譯者)的獨特動詞包括:

placed(8,3-0,0);retired(8,3-0,0);watched(5,6-0,0);share(2,8-0,0);departed(1,7-0,0);honored(3,5-0,0);informed(1,7-0,0);expressed(3,4-0,0);hidden(5,2-0,0);remove(4,3-0,0)(共68個)。

《三國演義》節譯本非母語譯者(參照母語譯者)的獨特動詞包括:

conquer(5,4-0,0); leapt(5,4-0,0);withdraw(4,5-0,0); loosed(4,4-0,0);withdrawn(5,3-0,0); drag(3,3-0,0);helping(3,3-0,0);learned(2,4-0,0);sighted(3,3-0,0); offending(2,3-0,0)(共34個)。

母語譯者的獨特動詞數量遠高于非母語譯者的獨特動詞數量。這是其動詞類符數較高的反映,表明母語譯者使用了更多種類的動詞來處理與行為動作相關的內容,表現手法靈活多樣,而非母語譯者側重于直譯。

(2)獨特副詞

《三國演義》節譯本母語譯者(參照非母語譯者)的獨特副詞包括: perhaps(7,1-0,0); next(3,4-0,0);perfectly(5,2-0,0); personally(1,5-0,0);thrice(4,2-0,0);precisely(1,4-0,0);privately(2,3-0,0);respectfully(1,4-0,0);silently(4,1-0,0);afoot(3,1-0,0)(共21個)。

《三國演義》節譯本非母語譯者(參照母語譯者)的獨特副詞包括:promptly(4,4-0,0);readily(4,4-0,0);besides(2,2-0,0);obviously(2,2-0,0);closely(3,3-0,0);abruptly(2,1-0,0);hurriedly(1,2-0,0)(共7個)。

母語譯者的獨特副詞數量以較大幅度高于非母語譯者的獨特副詞數量,是其3倍。這是其副詞類符數較高的反映,表明母語譯者使用了更多種類的副詞來處理與行為動作相關的內容,表現手法靈活多樣,而非母語譯者側重于直譯。

(3)獨特形容詞

《三國演義》節譯本母語譯者(參照非母語譯者)的獨特形容詞包括: treacherous(6,3-0,0);various(7,2-0,0);greatest(4,4-0,0);capable(5,2-0,0);sacred(2,5-0,0);worthy(1,6-0,0);highest(3,3-0,0);huge(4,2-0,0);poor(3,3-0,0);profound(2,4-0,0)(共26個)。

《三國演義》節譯本非母語譯者(參照母語譯者)的獨特形容詞包括:lower(8,5-0,0);senior(3,3-0,0);ablaze(2,2-0,0);asleep(2,2-0,0);busy(2,2-0,0);middle(2,2-0,0);southeasterly(2,2-0,0);special(2,2-0,0)(共8個)。

母語譯者的獨特形容詞數顯著高于非母語譯者。母語譯者的用于修飾事物的詞類顯著多于非母語譯者,有助于譯者再現原文相關的修飾性內容。母語譯者的獨特形容詞多是對原文隱含意義的顯化和再現,而非母語譯者的獨特形容詞多是對原文的解釋性翻譯。

(4)獨特名詞

《三國演義》節譯本母語譯者(參照非母語譯者)的獨特名詞包括:leaders(19,3-0,0);sea(6,12-0,0);mountains(11,5-0,0);lines(7,6-0,0);need(6,5-0,0);everyone(4,6-0,0);poet(2,8-0,0);banquet(5,4-0,0);miles(7,1-0,0);occasion(3,5-0,0)(共53個)。

《三國演義》節譯本非母語譯者(參照母語譯者)的獨特名詞包括:lance(9,9-0,0);scouts(6,7-0,0);fire-ships(4,4-0,0);reinforcements(4,4-0,0);hostel(4,2-0,0);midnight(3,3-0,0);monastery(3,3-0,0);orators(3,3-0,0);ramparts(3,3-0,0);seas(3,3-0,0);sweep(3,3-0,0);Dowager(2,3-0,0);servant-boy(3,2-0,0)(共13個)。

從獨特名詞的統計來看,母語譯者的獨特名詞數量遠高于非母語譯者,是其4倍多,使用的名詞種類更為豐富,對于原作名詞及其相關信息的處理比非母語譯者相對更為精確和細膩,非母語譯者側重直譯。

3.2 句子層面

譯文的句式特征是反映譯者風格特征的重要指標,本研究將從句首詞and和標點符號的使用來考察《三國演義》鄧譯、羅譯、楊譯和張譯在句子層面的特征。

3.2.1 句首詞and

英語書面語中多使用and作為句首詞增強語篇銜接性,這是英語在語篇銜接方面區別于漢語的一個重要特征。但鑒于句首詞and歸于句子當中的特征并主要是依據句子進行統計,本研究把其放到句子層面的特征進行研究。

從上表的統計來看,鄧譯和羅譯對于句首詞的使用具有共性,即使用頻次相對較高,楊譯和張譯對于句首詞的使用具有共性,使用頻次較低。鄧譯和羅譯的使用頻次以較大幅度高于楊譯和張譯。這表明兩位母語譯者在母語思維模式的影響下,在使用句首詞and來對句子之間的關系進行銜接。

3.2.2 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的使用情況是反映句子特征的一個重要指標。逗號在句子內部使用,用來隔開相同句子成分的詞或短語,或分割句子主干與其他狀語等成分的短語、獨立主格結構等,其使用的多少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句子結構的復雜程度。本研究將從逗號的使用情況來對《三國演義》的英譯進行考察。

從上表的統計來看,鄧譯和羅譯對于逗號的使用頻次相近,楊譯和張譯對于逗號的使用頻次也相近,而與鄧譯和羅譯相比,楊譯和張譯對于逗號的使用頻次較低,而且差異顯著。鄧譯的總句數為其句末標點符號之和,共2511句,以同樣的方法計算,羅譯的總句數2635,楊譯的總句數為2306,張譯的總句數為2362。從句子數量來看,鄧譯和羅譯相近,楊譯和張譯相近,而且差異也較為顯著。以逗號的使用頻次與總句數相比,便可得出逗號的使用頻次。鄧譯為0.955次,羅譯為0.901次,楊譯為0.783次,張譯為0.766次。以上數據說明在逗號的使用頻次以及句子數量方面,鄧譯和羅譯作為母語譯本具有共性,而楊譯和張譯作為非母語譯本也具有共性。逗號使用頻次較高是鄧譯和羅譯在句子層面相較于楊譯和張譯的一個顯著特征。

3.3 篇章層面

it在英語語篇中具有重要的語篇銜接作用,it的使用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譯文的語篇銜接性。本研究將從it的使用情況來考察《三國演義》英譯的語篇特征。

從上表的統計來看,鄧譯和羅譯對于代詞it和its的使用頻次相近,楊譯和張譯相近,而且鄧譯和羅譯明顯高于楊譯和張譯。這說明鄧譯和羅譯在使用代詞it和its方面具有共性,楊譯和張譯具有共性,兩者之間的差異是母語思維和非母語思維在譯文中的體現。

4 結語

從以上的統計分析來看,《三國演義》的楊憲益譯本和張亦文譯本存在諸多共性特征,與鄧羅譯本和羅慕士譯本的對應章節相比,整體詞類、動詞詞類、名詞詞類、形容詞詞類、副詞詞類較少,而且數量差距較為顯著。鄧羅譯本和羅慕士譯本整體詞類的豐富性,使得其譯文對原文的再現更為細膩和精確,句式構造更具創造性和靈活性。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等詞類的豐富性使得其在處理戰爭場面和人物的行為動作描寫方面避免了語義的寬泛直白,語言更為準確、生動和形象,有助于對原文必要的地理、政治等文化信息進行有效傳譯,便于讀者理解小說的背景信息、整體脈絡以及具體情節,有助于彰顯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形象塑造。鄧羅、羅慕士譯本對于句首詞and代詞it和its的使用頻率高于楊憲益、張亦文譯本,增強了語篇的銜接性。

猜你喜歡
楊譯張譯三國演義
40公里與5個字
古鎮中的小池塘
《三國演義》騙了你多少年
淺析楊譯《紅樓夢》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策略
Summer Holiday
Analysis o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Gulliver’s Trav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文化語境視閾下的《紅樓夢》詩詞曲賦翻譯策略的選擇
張譯自稱不是明星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