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片流淌著的花田
——從《花田不見君》看粵劇的金聲玉振

2024-01-26 06:11黎燕雄
嶺南音樂 2023年6期
關鍵詞:花田粵劇唱腔

文|黎燕雄

金聲玉振,語出《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雹龠@里是贊揚孔子圣德兼備,正如奏樂時以鐘發聲、以磬收樂的“金聲玉振”。雖然,昔人把邵樂的流動之美與先賢的智圣之德做了精當的評價,但不為什么,我讀后驀然想到的竟是唱作音樂人黃智毅的《花田不見君》,尤其那段美妙得令人不安的粵劇唱腔:

恨咫尺難回避

真羞煞了蛾眉

他溫文拾了香巾去

粵劇源自南戲,也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被譽為“南國紅豆”,在嶺南的民族藝術寶庫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相傳在明萬歷年間,廣東佛山便出現了第一個粵劇行業組織瓊花會館?;泟〔粌H有在農村活動的“過山班”,也有在城市演出的“省港大班”,表演開放靈活,唱腔豐富優美,充分體現了嶺南的地域文化傳統。有廣東人的地方就有粵劇。這與它以粵語方言演唱,唱詞通俗易懂,唱法上多為平常說話的聲調的“平喉”這些豐富的文化內涵密不可分。這樣集大成的粵劇,以“入俗”而美,讓本土本鄉人聽之親切,異土異鄉人聽之感染,可謂是金聲而玉振。

粵劇唱腔的流行曲《花田不見君》就衍生于粵劇名曲《花田錯會》。該作品用粵劇唱腔、調式、廣東民歌等多種民間素材,并使用了嶺南音樂中最具代表性的高胡來彈奏,通過現代作曲技法對傳統素材的提煉、譜寫了一段令人窒息、深嵌于深凹其中的粵劇唱腔流行曲。此曲有著粵劇作品所慣有的輕快南風形式,再加上黃智毅那嫻熟的粵調唱腔,讓歌曲畫面既真實又虛幻,它是生動的春日圖畫,同時也是一片在流動的瓊花田。

瓊花的“從始至終”

金聲玉振,本意是奏樂以鐘發聲,以磬收韻,有始有終。②

《花田不見君》描繪了嶺南大地美麗的春日景色,并運用了粵劇中獨有的唱腔特點,表達了創作者對振興鄉村的無比熱烈與堅定之情。曲子旋律優美,粵劇風格獨特,內容豐富,感染力強,是具有濃厚嶺南風情的流行歌曲。

從曲子基調上看,前面一段F大調,結尾段轉為降G調,意在把高漲的情感推至高潮,更加熱烈地做了點題升華。主體音韻都定在兩個八度以內,節拍大都以4/4拍為主,把抒情、歌唱性的氛圍營造得出神入化;節奏上更是以小切分為主,凸顯旋律的輕快明朗。高胡三連音收尾,與古箏的顫音異曲同工,用揉弦或彈成回滑音來表現此處不同的節奏,營造的韻味更吸引人。

從曲子奏樂形式上看,《花田不見君》也從這種“以磬收韻”的好古癖中提取了一些無法解釋的東西:一種神秘的當代靜止,一個現世時的平行曲。曲子以復制粵劇為基底,黃智毅以一個現代人的身份闖進了傳統粵劇中,成為一種穩定傳承的品質的象征。而這恰是他在粵劇世家里扮演的角色,擁有的美妙歌喉。

從曲子結構上看,全曲劃分為引子、輕板、柔板(再現)、尾聲(升華)這四個部分:

引子描寫的是嶺南大地萬物復蘇、春回大地時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曲調平穩、輕快,呈現的是連貫飽滿、春意盎然的意境。演奏者在演奏的時候,每個音都明亮飽滿,沒有音頭,根據旋律的線條做出清晰的斷句,讓旋律的層次更加清晰。

慢板里首次出現了三連音收結尾的小高潮:

這里的三連音變化于收尾,用揉弦的韻味表現了嶺南的“粵韻千年風華”,也表達了創作者發自內心的愿景。

快板到收尾是由一段粵劇唱腔銜接過來的,這組粵劇唱腔起到很好的承上啟下的作用。曲子到這里,從F大調轉為降G調:

這樣的轉化,凸顯了曲子的顆粒性,變化充分地把氣氛推向熱烈的尾聲。而段頭出現了三個休止符,通過音響的短暫間斷來增強音樂的表現力,用留白來強化音樂主題。同時,這里也是為演唱者留的停頓氣口,讓演唱者積蓄更大的爆發力。這種“聲中無字,字中有聲”的安排,巧妙而結實,短短幾個音顯示了創作者、演奏者、演唱者靈巧而扎實的基本功。把粵劇唱腔放在這樣一個位置,不僅是裝飾,還清晰突出流行樂與粵劇完美結合的旋律線。這,也是瓊花“從始至終”的體現。

《花田不見君》是借虛構來探討嶺南音樂的過去與現實關系,大膽運用流行音樂與傳統戲曲碰撞。在這里,她們不是非此則彼,也不是保守或妥協的關系,她們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她們有一個很好的平衡點。

瓊花的“八音克諧”

宋代詩人黃庭堅曾在《題子瞻書詩后》中寫道:“詩就金聲玉振,書成蔓尾銀鉤?!雹?/p>

藝術大抵相通,都講究“八音克諧”的協調性?;泟∫膊焕?。它講究“唱念做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等,對音樂“節奏”與“語言”的和諧性要求嚴格。寫歌難,寫好歌更難。作詞,大概也可以理解為寫作,異常講究作者的古典素養。且看下面《花田不見君》的一段歌詞:

聽鶯或燕,看煙與水,蕩過睡蓮

柳風杏雨,作詩與畫,魂系心牽

放低了枕邊書,門外紅艷開遍

進山路遠,放低靦腆,踏青柔軟

正如元曲中的無數詞作,對于熟悉粵劇的多數觀眾來說,《花田不見君》這段歌詞提到的春景幾乎是耳熟能詳?;泟「柙~大都追求音律的和諧、歌詞的通俗易懂,以文雅蘊藉、細膩妥帖而喧聞?!痘ㄌ锊灰娋返倪@一段歌詞,淵源于粵劇《花田錯會》,用通俗的詩歌形式,輕快地為聽者畫出了一片嶺南春宴圖。無巧不成書,這樣的宴會,我們可以在金末元初詩人元好問的【喜來春】《春宴兩首》里窺見:

梅殘玉靨香猶在,柳破金梢眼未開。東風和氣滿樓臺。桃杏拆,宜唱喜春來④。

“柳風”對“柳破金梢”,“杏雨”對“桃杏拆”,“紅艷開遍”對“和氣滿樓臺”,這樣精美絕倫的春景圖,在流行歌曲與經典元曲中同時出現,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使人如墜春風,神迷春花,沉浸于春聲春色中。這樣的唱詞里,多了幾分書香氣,增添了典雅之美。顯然,沒有受過古典教育的人很難知道這種用古典詞語點綴唱詞的技巧。作詞者黃智毅似乎深諳此道,但他在《花田不見君》中使用這樣的辭藻絕非炫耀,而是想在流行音樂中傳承粵劇追求淺顯易懂又成長短用韻的表演的真正重心。

《花田不見君》在作詞上,既有元曲賦興的婉約,又有浪漫詩人的情懷。生機盎然的春日里,本該是書生與小姐相遇纏綿的愛情故事,但該作品畫風卻在這里轉到了“粵韻千年風華”下,大抵是所有情愛都可先放一邊。畫面從鄉村振興的小角度來切入,完美地完成了從古到今的轉變。這種轉變,與賽巴爾德在《奧斯特利茨》中所說的“在已經過去的事情中,為了那些幾乎消亡殆盡的東西”高度契合。書生與小姐是《花田錯會》里的古,煙村里文化繁衍是《花田不見君》里的今,兩者相得益彰,從始至終都是嶺南音樂里相承的一脈。演唱者聲情并茂地演唱,讓音樂風格從一個到另一個轉變,在無縫對接中令人驚訝。

歌曲中,這樣雅與俗的高度契合很難尋覓了。但對于粵劇來說,這樣的“克諧”美是它的基本調色。它的克諧,是一種愉快的風格,一種輕松活潑的境界。以《花田不見君》的粵劇唱段為例:

恨咫尺難回避

真羞煞了蛾眉

他溫文拾了香巾去

這段唱詞,敘寫的是小姐不慎掉了手帕想拿回來的羞澀與尷尬,書生儒雅地撿起手帕的這樣一個場景。這段簡短的唱詞帶著濃濃的粵語口音,“羞煞”精辟地唱出小姐的窘困,“溫文”則把書生的儒雅帶了出來,嶺南地方色彩頗臻濃厚。這段出自粵劇《花田錯會》的唱詞,既有偶遇的成分,也頗有才子追求佳人的風情滑稽,被融化在流行曲《花田不見君》里雅俗克諧,讓人愉悅。

粵劇粵語唱腔音樂的雅俗克諧成為區別其他地方戲曲劇種的重要標志,與它所使用的源遠流長的粵語方言密不可分。早在清末民初,粵劇“志士班”在編寫“文明戲”進行新劇本創作的時候,也同時進行唱腔設計?!痘ㄌ锊灰娋返囊魳烦辉O計是豐富的,它把粵劇地方性語言的緒情、調音和節奏方面做了延伸與深化。它除了是純粵語演唱的歌曲,歌唱者也采用“平喉”(真聲)演唱的表現方式,把唱詞處理得更接近口語,力求精練、順達、清晰、悅耳。

歌曲中,這樣雅與俗的高度契合很難尋覓了。但對于粵劇來說,這樣的“克諧”美是它的基本調色。它的克諧,是一種愉快的風格,一種輕松活潑的境界。

瓊花的“話語”

漢荀悅在《漢紀·武帝紀五》說過:“唯天子建中和之極,兼總條貫,金聲玉振?!雹?/p>

他的話,在此具有代表性。這樣的描述,把“金聲玉振”寓意聲名昭著遠揚的源泉和精華展現了出來,“人文核心”微妙、深邃的思想就出來了——

老廣州的精髓是西關風情,而西關風情中最能流傳百年、流轉海外的載體是粵劇。在廣州,也有許多可歌可泣、驚心動魄的粵劇故事:

清朝政府追殺粵劇藝人,摧毀佛山的“瓊花會館”,藝人被迫四散匿藏,后在廣州市黃沙地區聚居,幾經風雨,始建八和會館。自此,粵劇藝人不叫瓊花子弟改稱八和子弟。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海內外粵劇藝人籌款重建八和會館,粵劇藝人薛覺先、馬師曾和關德興等一批粵劇伶人,買下今天位于廣州市荔灣區西關恩寧路177號三層樓的洋房,作為會館新址,馬師曾親筆題書“廣東省八和粵劇協進會”。恩寧路也隨之成為粵劇戲班和粵劇行當的專業集市商業街,當時組成的戲班不下百余家。

當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香港、澳門和海外進行民主革命活動時,不少八和會館藝人參加同盟會⑥。如鄺新華(紅線女的伯公)領銜的戲班中,就有許多粵劇藝人參加。廣州八和會館的粵劇演員如鄭君可等還成立了“志士班”宣傳革命,宣傳剪辮等活動,“寓教于樂”。

1999年10月該館向廣州市民政局辦理社會團體登記證書,改名為“廣東省八和聯誼會”。

…………

音樂是一種語言,尚有“音樂語言”一說。音樂的“金聲玉振”,則是折射了道德、理論、人格、理想音樂的景致。而粵劇的美學理念、哲學思想,是它的“話語”地位的基石,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

流行曲《花田不見君》在構思中,就已經把這種帶有“話語”術的技巧具體化了。在創作前,粵劇《花田錯會》是黃智毅學的第一首粵曲。他在一次采訪中說,他是做流行音樂的,但是骨子里有粵劇情結,喜歡將粵劇、粵曲元素融入進去,用自己的方式為傳統文化打Call。

當下,男生學粵劇也許比較稀奇。但溯源粵劇史脈,早期竟是男伶居多。廣東佛山祖廟博物館2022年6月舉辦了“粵韻留聲·片刻永恒——粵劇粵曲黑膠唱片展”。當時展出了近百張清末民初的黑膠唱片,以男伶居多,女伶僅占為數不多的位置。清政府當時是禁止女伶登臺演出的,以至于有很長一段時間由男伶占據了粵劇舞臺。陳非儂說:“在民國八年前,粵劇是沒有女性的,粵劇藝人全是男性,女角亦由男角所扮演?!雹?/p>

隨著時代的變遷,民國以來粵劇男旦開始收女伶為徒,繼而逐漸有了“以男伶為師的女伶”崛起。20世紀二三十年代則是全女班的鼎盛時期,以李雪芳為班主的1919年出現的“群芳艷影”聲譽最為鼎盛。

黃智毅從小就跟著母親倪惠英(粵劇“金嗓子”)“游歷”廣州西關,浸泡在粵劇的環境里。他就讀星海音樂學院,有深厚的民樂底蘊,也曾游學加拿大,有豐富的西方音樂知識,中西合璧、出古入金,從創作《帝女花·追思》到《離花》,再到《花田不見君》,不但蘊透著濃郁的粵劇味道,也逐漸形成了他創作的別樣風格:生活,音樂,城市——節奏和聲,旋律,入音克諧,用粵劇音樂引導聽者去把握嶺南文化萬千形象里最深的節奏的起伏。

《花田不見君》這首流行歌曲加入高胡、古箏等民族樂器來演奏,“無音之中”運用粵劇音樂伴奏,讓“獨聞和焉”的營造更深入刻畫出劇情和動作,帶給聽者意識體驗的深和純凈。這與粵劇根植于嶺南的城市文化異曲同工?;泟〉胤缴薁N爛,語調詼諧幽默,藝術風格精靈般悠然,這與廣東人喝早茶時的閑適、逛花市時的喧鬧遙相呼應,似乎帶著嶺南文化與生俱來的對俗世快樂的認同和濃郁的現代城市文化氣息。這樣的音樂使聽者心中易幻現出自然的形象,因而豐富了音樂感受的內容。

看上去,《花田不見君》的創作似乎正在給當代嶺南音樂注入一些新鮮血液。當然,任何一個負責任的評論家都難免帶著歷史視角審視當下,且沒有哪種音樂潮流可以真的擺脫風格史的窠臼,以形成獨立的“話語”。

孔子說:“依于仁,游于藝?!鼻K而人不散,深刻而普遍的歌曲里詩和樂最能直接打動人心?!痘ㄌ锊灰娋防镉羞@樣從心出發的詩與樂。而金聲玉振的粵劇,在黃智毅的創作中起到關鍵的作用。他融民族性、傳統性、現代性于一體,也將粵劇的一笑一顰融為身體的一部分,并持續發酵。在《花田不見君》那片流淌著的花田里,有充分的新意又讓人忍俊不禁,這或許是為粵劇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我們的新時代”的“金聲玉振”道路吧。

注釋

①張立東:《“金聲玉振”之考古學探索》。

②陸秀蓮:《從禮樂角度看“金聲玉振”》。③同上。

④方滿錦:《論元好問之散曲》。

⑤葉舒憲:《儒家神話的再認識》。

⑥甘子超:《論粵劇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

⑦胡疊:《對粵劇“全女班”重要史實的質疑和梳理》,《戲曲藝術》2020年第1期。

猜你喜歡
花田粵劇唱腔
鋼琴里的花田
SINGING THE CHANGES
“任派”唱腔——憶任哲中
《手絹上的花田》——童話故事里的慈悲與溫柔
經典唱腔 適才做了一個甜滋滋的夢
優秀唱腔《徽匠神韻》
粵劇排場與粵劇傳承
手絹上的花田(二)
手絹上的花田(一)
1949—1951年粵劇“戲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