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款治療濕疹的中藥復方巴布劑的工藝研究

2024-01-26 13:04潘福竺賴華清吳宏偉張建永
遵義醫科大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巴布膏體明膠

潘福竺,賴華清,吳宏偉,張建永

(1.遵義醫科大學 藥學院,貴州 遵義 563099;2.中國中醫科學院 中藥研究所,北京 100700)

濕疹是一種受體內外多種因素所致的有滲出傾向的過敏性炎性皮膚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反復瘙癢及分布對稱的多形性損害[1]。其臨床發病機制十分復雜,目前治療濕疹多是從抗組胺、抗菌、抗前列腺素(PG)等方面進行[2]。西醫常采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進行抑制,但長期使用易出現毛細血管擴張、皮膚萎縮等副作用,停藥后也易復發[3]。中藥因其作用溫和、副作用少、能多成分綜合調理等優勢,可為濕疹的治療提供更加和緩的療效,并減輕不良反應的發生。因此,提供一種對濕疹具有較好療效且能夠使其不易復發的中藥組合物可為濕疹的臨床治療提供更多的參考及選擇。

香榧(Torreyagrandiscv.Merrillii)為紅豆杉科(Taxaceae)榧屬常綠喬木,是中國特有的珍貴經濟樹種,主要產自江浙等地[4]。香榧含有豐富的脂肪酸、氨基酸、黃酮類及揮發油等營養物質及活性成分,其中揮發油多存在于香榧假種皮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和真菌均能較好地抑制,因此可通過抑菌來達到減輕濕疹癥狀的效果[5-6]。徐長卿[7]為蘿摩科草本植物徐長卿[Cynanchumpaniculatum(Bge.)Kitag.]的干燥根和根莖,含有丹皮酚等多種化學成分,具有止痛、抗炎及抗過敏等藥理作用。楊淑琴[8]的研究表明,徐長卿對蕁麻疹、濕疹等皮膚病均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蛇床子為傘形科蛇床屬植物蛇床[Cnidiummonnieri(L.)Cuss.]的干燥成熟果實,含有香豆素類及揮發油類等化學成分[9],宋宜蕾等[10]證明了蛇床子素具有一定的抗炎及抗過敏作用,對特應性皮炎及過敏性皮膚病均有治療作用,因此其可能對濕疹的治療也具有一定的療效。

巴布劑是一種在日本泥罨劑的基礎上開發起來的新型制劑,主要包括背襯層、膏體層和防粘層3個部分,具有載藥量大、生物利用度高、透氣性好及透皮效果好等優點,現已在多個國家得到廣泛應用[11]。巴布劑基質是由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構成,對皮膚的刺激性小、保濕性較好[12]。與口服給藥及注射給藥相比,巴布劑局部作用明顯,安全性高,可降低全身毒副作用的風險。此外,其給藥方式引起肝臟首過效應的可能也相對較小。

因此,本研究基于香榧假種皮揮發油抑菌殺菌,徐長卿止痛抗炎以及蛇床子抗炎抗過敏等藥理作用制備一款中藥復方巴布劑。采用單因素實驗和正交實驗,以感官評分作為評價指標,對巴布劑基質的組成配比及其載藥量進行優選,旨在為中藥巴布劑的開發提供一定的借鑒方法,并為濕疹的治療提供一定的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劑與儀器 香榧假種皮(貴州務川萬年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批號2021090601);徐長卿(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10801851);蛇床子(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10803261);聚乙烯醇(PVA,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批號C14782532);明膠(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批號712B032);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批號629W022);甘油(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批號427G033)。

FA2004型電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WH-10型恒溫水浴槽(杭州佑寧儀器有限公司);Dura 12型實驗室超純水機[澤拉布儀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800 Y型多功能粉碎機(永康市鉑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SHB-B95型循環水式多用真空泵(鄭州長城科工貿有限公司);98-1-B型電子調溫電熱套(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SB-3200D型超聲波清洗機(寧波新藝超聲設備有限公司);C21-U59E型電磁爐(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中藥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及工藝流程

1.2.1.1 香榧假種皮揮發油的制備方法 根據預實驗結果,將干燥的香榧假種皮粉碎后,過10目篩網,取篩網下層的假種皮,加入5倍量的蒸餾水浸泡6 h,采用水蒸氣蒸餾法回流提取2.5 h,經揮發油提取器分離后,收集得到香榧假種皮揮發油。

1.2.1.2 徐長卿浸膏的制備方法 參照文獻[13]方法并進行調整,將干燥的徐長卿飲片粉碎后,過10目篩網,取篩網下層的飲片,加入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20 min。以武火進行第一次煎煮,使得藥液溫度快速上升,從而避免藥性揮發、藥效降低,煎煮時間為20 min。后以文火繼續煎煮15 min,使得原料中的有效成分能夠在此溫度下持續轉移至水煎液中,提升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從而保證組合物的治愈效果。最后利用200目篩網趁熱過濾,并將藥液加熱濃縮,即可制得徐長卿浸膏。

1.2.1.3 蛇床子浸膏的制備方法 參照文獻[14-15]方法并進行調整,將干燥的蛇床子飲片粉碎后,過10目篩網,取篩網下層的飲片,加入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6 h,煎煮30 min,并利用200目篩網趁熱過濾得到煎煮液。后在煎煮液中加入80%的乙醇醇沉24 h,加入乙醇的重量為煎煮液重量的10%。最后減壓過濾、加熱濃縮,制得蛇床子浸膏,見圖1。

圖1 中藥提取物制備工藝流程

1.2.2 巴布劑空白基質的制備 參考劉林等[16]的方法并進行調整,得到巴布劑空白基質的初始處方為:骨架材料PVA 4.00 g,賦形劑明膠3.00 g,黏合劑CMC-Na 2.00 g,保濕劑甘油10.00 g。

按照初始處方設計的量,稱取PVA和明膠,并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分別制成22%的PVA膠體和22%的明膠膠體,利用超聲將PVA膠體中的氣泡消除后,將其放置室溫進行溶脹,明膠膠體同樣放置室溫進行溶脹。最后將兩者放入60 ℃水浴鍋中進行加熱,待充分溶解后,將明膠緩慢倒入PVA中,得A相。另稱取CMC-Na,用甘油分散后,于水浴中充分混合,得B相。將B相緩慢加入到A相中,攪拌均勻后,水浴煉和10 min,最終趁熱涂布于無紡布上,覆蓋保護膜,放置1 d,即得。

1.2.3 巴布劑基質處方探究單因素實驗

1.2.3.1 PVA用量對巴布劑基質性能的影響 如表1所示,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分別添加PVA 3.00、3.50、4.00、4.50、5.00 g,按照1.2.2項下的方法進行操作,通過感官評價篩選出其中較好的水平。

表1 PVA用量的單因素實驗設計

1.2.3.2 明膠用量對巴布劑基質性能的影響 如表2所示,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分別添加明膠2.00、2.50、3.00、3.50、4.00 g,按照1.2.2項下的方法進行操作,通過感官評價篩選出其中較好的水平。

表2 明膠用量的單因素實驗設計

1.2.3.3 CMC-Na用量對巴布劑基質性能的影響 如表3所示,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分別添加CMC-Na 1.00、1.50、2.00、2.50、3.00 g,按照1.2.2項下的方法進行操作,通過感官評價篩選出其中較好的水平。

表3 CMC-Na用量的單因素實驗設計

1.2.3.4 甘油用量對巴布劑基質性能的影響 如表4所示,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分別添加甘油6.00、8.00、10.00、12.00、14.00 g,按照1.2.2項下的方法進行操作,通過感官評價篩選出其中較好的水平。

表4 甘油用量的單因素實驗設計

1.2.4 巴布劑基質處方優化的正交實驗設計 如表5所示,根據單因素實驗結果,確定各因素用量的大致范圍,設計中藥復方巴布劑基質四因素3水平正交實驗。按照1.2.2項下的方法進行操作,以感官評價分數為評價指標,篩選出制備巴布劑基質的最優處方。

表5 正交設計因素及水平

1.2.5 巴布劑載藥量實驗設計 通過預實驗結果,將香榧假種皮揮發油、徐長卿浸膏及蛇床子浸膏以1∶1∶1的比例進行混合得到中藥復合物,后將中藥復合物迅速倒入按1.2.2項下制備得到的空白基質中,于60 ℃水浴鍋中攪拌均勻并趁熱涂布,進行載藥量分別為10%、20%、30%、40%、50%的載藥量實驗,以感官評價分數為評價指標,篩選出巴布劑的最佳載藥量。

1.2.6 中藥復方巴布劑的感官評價標準 按照表6中的感官評分標準[17-18],選取8位有相關專業背景的評價員進行感官評價,并取平均值作為中藥復方巴布劑評價指標的結果。

表6 中藥復方巴布劑感官評分標準

1.3 數據處理 以上每個實驗均平行重復3次,取其平均值作為實驗結果。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并采用GraphPad Prism 8.0.2軟件進行單因素實驗及載藥量實驗數據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單因素實驗結果

2.1.1 PVA用量對巴布劑基質性能的影響 如圖2所示,當PVA用量為3.50 g時,巴布劑基質成型性好,黏性適中,皮膚追隨性好;當PVA用量為3.00 g時,膏體稍硬,皮膚追隨性較差;當PVA用量為5.00 g時,膏體較軟,涂布時易斷條且揭帖于皮膚后殘留量較多。

圖2 PVA用量的單因素實驗結果

2.1.2 明膠用量對巴布劑基質性能的影響 如圖3所示,當明膠用量為3.50 g時,膏體成型性好,容易涂布且黏性適中;當明膠用量為2.00 g時,膏體較硬,涂展性較差;當明膠用量為4.00 g時,膏體成型性較差,殘留量較多。

圖3 明膠用量的單因素實驗結果

2.1.3 CMC-Na用量對巴布劑基質性能的影響 如圖4所示,當CMC-Na用量為2.00 g時,膏體成型性及皮膚追隨性適中,揭帖于皮膚后基本無殘留;當CMC-Na用量為1.00 g時,膏體較軟,不易涂布且殘留量較多;當CMC-Na用量為3.00 g時,膏體偏硬,涂展性及皮膚追隨性較差。

圖4 CMC-Na用量的單因素實驗結果

2.1.4 甘油用量對巴布劑基質性能的影響 如圖5所示,當甘油用量為12.00 g時,膏體光澤度好,成型性及皮膚追隨性適中;當甘油用量為6.00 g時,膏體顆粒感明顯,無光澤度,皮追隨性較差;當甘油用量為14.00 g時,膏體較軟,揭帖于皮膚后殘留量較多。

圖5 甘油用量的單因素實驗結果

2.2 正交實驗結果 實驗結果如表7和表8所示。根據極差R可知,各因素對巴布劑基質性能的影響順序為:C>B>A>D。中藥復方巴布劑基質的最優處方為A2B3C2D2,即PVA用量為3.50 g,明膠用量為4.00 g,CMC-Na用量為1.50 g,甘油用量為10.00 g。

表7 正交實驗結果

表8 正交實驗結果方差分析

2.3 處方優化驗證實驗 由于巴布劑基質的最優處方未出現在正交實驗的9組處方中,因此進行驗證實驗,并重復3次平行實驗。結果如表9所示,對得到的巴布劑基質進行感官評分,所得平均值為92.46分,制作的巴布劑基質成型性好,涂展性和皮膚追隨性適中,揭帖于皮膚后無殘留。

表9 處方優化驗證實驗結果

2.4 載藥量實驗 結果如圖6所示,當載藥量在10%~30%時性能比較穩定,超過30%之后綜合評分明顯降低。在不影響性能的前提下應當使巴布劑的載藥量盡可能多以保證藥效,因此設定其最大載藥量為30%。

圖6 巴布劑載藥量實驗結果

3 討論

聚乙烯醇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研制過程中由于其定向吸附作用,使得氣液界面的表面張力降低產生氣泡,從而對巴布劑的黏性及均勻性等指標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消泡是制備工藝中的重要步驟。本研究參照江國榮等[19]在化癥止痛巴布劑的制備中所采用的方法,利用超聲儀進行消泡,并發現該方法不僅能達到消除氣泡的目的,還能加快聚乙烯醇的溶脹,提高了巴布劑的性能。

巴布劑是經皮給藥制劑的一種[20],是通過皮膚進入血液循環并達到有效血藥濃度,從而實現疾病預防或治療的一類制劑[21]。該制劑可避免口服用藥引起的藥物有效成分降解及肝臟首過效應,減少口服用藥引起的個體差異。巴布劑膏體冰涼,能夠覆蓋患病部位而起到明顯的局部作用,因此可有效解決因濕疹瘙癢劇烈、反復發作,致使患者過度抓撓造成皮損從而導致感染加重這一問題,所以巴布劑是一種安全且有效的劑型。

本研究通過單因素實驗及正交實驗,確定了聚乙烯醇、明膠、羧甲基纖維素鈉及甘油的添加量對中藥復方巴布劑性能的影響,確定其最優處方為:聚乙烯醇3.50 g,明膠4.00 g,羧甲基纖維素鈉1.50 g,甘油10.00 g,載藥量30%。按照該處方制作的巴布劑成型性好,涂展性和皮膚追隨性適中,揭帖于皮膚后無殘留,可為中藥巴布劑的制作提供一定的參考方法,并為濕疹的治療提供新的制劑及手段。

猜你喜歡
巴布膏體明膠
“喝水長胖”的QQ糖
充填膏體長期穩定性研究
復方青風藤巴布劑基質處方的優化
膏體充填工作面礦壓觀測方案及結果分析
適用于無菌軟膏劑生產的膏體灌裝封尾機
溫經止痛巴布劑對痛經模型小鼠的影響
超高壓明膠理化性質分析
揮發油包合對溫臍巴布劑質量的影響
復凝法制備明膠微球
膏體充填彈性地基梁模型分析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