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灞橋風雪圖》

2024-01-29 21:35宋侃
初中生世界·八年級 2023年12期
關鍵詞:吳偉灞橋近景

宋侃

中國古代詩文中記錄了很多文人在旅途中的所思所感,因時令不同,這些詩文的感情基調也不盡相同。至若春和景明,則會有蘇軾“一葉舟輕,雙槳鴻驚”的閑適自得;倘若秋風蕭瑟,便會有溫庭筠“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孤寂凄清。而明代吳偉的《灞橋風雪圖》,以古代長安東南處灞河上的“灞橋”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古人在冬天出行的場景。在這幅畫中,我們能夠更為深切地感受到古人在冬天旅途中的別樣情緒。

吳偉,字次翁,號小仙,生活在明朝中期,是“浙派”山水的代表性人物。他在山水技法上多取法南宋畫院,筆墨恣肆,神韻俱足;在人物畫上則以盛唐北宋畫家為標桿,長于工筆白描。今存繪畫作品有《仙蹤侶鶴圖》《溪山漁艇圖》《神仙圖》等。

│鑒賞│

《灞橋風雪圖》是一幅絹本淡設色的立軸畫作。畫面以山巖枯樹為主體,覆以皚皚白雪,構建出一幅嚴冬時節的場景。畫面上半部分是重巒疊嶂的山石,有雜草叢生在山巖石縫中,為山石添上了一分蕭瑟的色彩。而在遠處的群山掩映處,積雪的松柏林間又有著一座屋舍,使得畫面上半部分極具空間感和縱深感。畫面下半部分是近景,一條河自遠山蜿蜒流出,河上架著一座構造簡單的橋,橋上有一文人騎驢而過,后面跟著兩名挑著擔子的侍從。

整幅畫通過山石的走勢和河水的流向,呈現了一個折線的布局,讓畫面更有層次性。畫面的右上方那片深色而空曠的天空,與橋下河面相呼應,令全畫節奏感倍增。吳偉在塑造畫面上方的山石時,用側鋒臥筆勾勒邊緣,行筆疾而有力,又以皴筆擦出內部紋理,使得山石群峰有凜然蒼勁之感。而在近景處,人物形象也被塑造得十分傳神,特別是在服裝的細節和人物姿態上描繪得尤為細致,令整個畫面更富有故事性。

│緣由│

岑參曾說:“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边@是送別者癡望遠去旅人的口吻。而《灞橋風雪圖》展現出來的則是旅人踏上旅途的場景。簡潔的風格和寒冷的氛圍相結合,使觀眾仿佛身臨其境,同旅人一樣,騎著毛驢晃晃悠悠地走在這雪滿長安的道上。

但是風雪總會有停歇的時候。不管是人生還是旅途,也許會“北風吹雁雪紛紛”,但風雪是會停止的;也許會遇到山重水復的窘境,但總有柳暗花明的一天。驢兒脖子上的鈴鐺會一直叮當作響,那蕩蕩悠悠的鈴聲回響在深山幽谷的風雪中,伴隨著我們踏上將來的路途。

(作者單位: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藝術教育出版中心)

猜你喜歡
吳偉灞橋近景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CrP
獬豸盤角鹿(近景)與長頸鹿(遠景)的雄性求偶爭斗
數字近景攝影測量在動剛度測量中應用
海邊遐思
Scheme to measure the expectation value of a physical quantity in weak coupling regime?
元代灞橋工程技術探析
灞橋月
美麗的灞橋
等你在灞橋
再次相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