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州箏音樂風格分析
——以潮州箏曲《柳青娘》為例

2024-01-30 19:48陳柳帆葉妍軼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藝術品鑒 2023年35期
關鍵詞:潮汕潮州樂曲

陳柳帆 葉妍軼(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潮州箏樂是中國南方區域性的傳統音樂,主要流行于廣東省潮州市及周邊地區。

潮州箏起源于唐朝,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它以獨特的音樂風格和演奏技巧而著稱。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潮州箏的音樂風格也經歷了一些變化。在明清時期,潮州箏演奏多以大調為主,表現出一種悠揚、淡雅的音樂美感。到了20 世紀初,在西方音樂等新元素的影響,潮州箏吸收一些西方音樂的特色,并逐漸開始朝著新的方向發展,演奏技巧更為純熟。此后,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多,潮州箏音樂的風格呈現出多樣化和綜合化的趨勢。

現如今,潮州箏音樂既保留了傳統的元素,同時也吸收了新時代音樂元素,使其呈現出更為多樣化的音樂形式,成為當代地方文化與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潮州箏的概述

潮州箏是廣東省傳統樂器之一,歷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潮州箏曲以相對固定的板式及潮州民間音樂的音韻作為基礎,以韻補聲即為潮州箏的重要特點。潮州箏的主要曲調有四種:重六、輕六、活五、反線等,其音樂風格清新優雅,柔美纏綿,富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據考證,潮州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潮州箏的原始譜“二四譜”便是唐朝時傳入了潮州,它是一種只能用潮州方言念唱的古樂詩譜。在這種情況下,潮州箏應運而生,并逐漸流傳開來。

在宋代,潮州箏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普及,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這個時期的潮州箏演奏技法更加豐富,加入了“滑音” “打音”等技巧,使得潮州箏的演奏更加生動活潑。同時,這個時期的潮州箏演奏風格也更加鮮明,強調旋律的表現力和情感的表達。到了近代,潮州箏的演奏技法再次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這個時期的潮州箏演奏技法更加細膩,注重音樂的表現力和情感表達。這個時期的潮州箏演奏風格也更加優美,強調音樂的韻味和藝術性。潮州箏在宋朝時已成為宮廷音樂的必備樂器之一,并得到了皇家的青睞。同時,在民間,潮州箏也廣泛使用,成為重要場合的必備器樂。到了明清時期,潮州箏的地位更加顯著。這個時候,潮州箏已經成為潮汕地區文化藝術的重要代表之一。不僅如此,潮州箏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專業演奏音樂,民間出現許多專門演奏潮州箏的班子,許多民間藝人都紛紛加入其中。20 世紀初,潮州箏的發展又迎來了一個新的階段。那個時候,有不少潮州箏的演奏家開始將它與其他樂器組合使用,創作出了不同類型的潮籍音樂。這些音樂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二、潮州文化的概述

潮州文化,也可以稱作“潮汕文化”,屬于漢文化的子文化,同時隸屬于嶺南文化。潮州文化一般以典雅精致著稱。潮州獨具地方特色的非遺文化有:潮繡、潮州木雕、潮劇、泥塑、潮州菜、木偶戲、剪紙、潮州音樂、陶器燒制技藝等。文化在形成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地理因素和歷史發展過程都會對本土文化產生一定的影響。經過近三十年以來潮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不斷發掘潮州自身文化資源優勢并積極創新,潮州市的文化產業逐步發展成潮州市的支柱產業。

三、潮州文化對潮州箏音樂風格影響

(一)從地理文化上看

潮汕地區坐落于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自然環境溫和舒適。潮汕地區地處平原地區,土地十分肥沃,適合農耕,且潮汕地區占地面積較小,耕作地區有限,所以潮汕人民都采用集約農業。潮汕人民在這個宜人環境里,除了進行每天的農耕工作外,在藝術文化方面也有著一定的研究。受到當地地理以及環境的影響,孕育出了許多獨特、雅致的文化產品不僅如此,比如潮汕的木雕藝術,同時,也產生了獨具潮汕特色的潮州箏派音樂。在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下,悠閑、自得其樂的生活方式,也使得潮州箏體現出一種雅致柔美、悠揚輕松的風格特點。據《朝陽縣志》所載,朝陽縣鹽業自給自足,當時的居民在海上漂流較多,在燕、祁、吳、越之間,常會有許多富人漂流,同時也就給潮汕漁業帶來發展的經濟基礎,漁業規模不斷擴大,漁村漁港的數量也隨之增加。潮州箏派就以本地水景為題材,如“寒鴉戲水”這首曲子,創作靈感即來源于此。

潮汕學者謝榮先生提出:"潮汕文化的形成是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結合,閩越文化是潮汕文化的基礎,而中原文化是潮汕文化的主體"江浙一帶的人口遷移過來潮汕地區,途徑福建、江西等地,極大地推動了文化之間的融合與發展,將北方的傳統文化藝術帶進潮汕,例如秦箏便被引進潮汕,潮箏的音樂風格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影響。

(二)從思想文化上看

潮州箏起源于唐朝,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唐宋時期,潮州箏的音樂風格主要表現為嚴謹、高雅和樸實自然的特點。潮州箏的演奏方式既有獨奏也有另一種方式,是由一個主奏和一個伴奏合奏而成。彈奏音樂曲目以大調為主,表現出一種高亢婉約、寧靜恬淡、悠揚華美的音樂韻味。這首曲子是潮州箏的經典曲目之一,也是潮州箏演奏技法和特點的典型代表。這首曲子的演奏技法主要包括指法、音色、節奏等方面,如“快指” “慢指” “滑音” “打音”等。這些技法使得曲子的旋律更加流暢,表現力更強。同時,這首曲子的演奏風格也十分鮮明,強調旋律的表現力和情感的表達。本樂曲通過演奏者精湛的技藝,將自然的景象和人文情感相結合,展現出一幅淡雅優美的畫面,令人陶醉。潮州箏樂曲曲調婉轉高昂,五音清脆,尤其以高昂激揚的節奏感和靈動細膩的音色演奏技巧而聞名。中國古代文人雅士鐘愛潮州箏,認為其音韻清新脫俗,具有豁達開朗、舒暢怡人之意境。據傳,唐代才子王維常在嶺南舟楫間演奏潮州箏,對其進行了高度贊賞,并通過他的聯句使潮州箏聲更加廣為流傳。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曾在《潮州樂府詩》中盛贊潮州箏樂曲的音樂韻味。唐宋時期是潮州箏的發展高峰期,潮州箏演奏家們逐漸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演奏技巧和創新,充分表現了其美妙的音樂藝術。隨著時間不斷推移,潮州人民在生活中也創造出許多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對潮州箏樂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比如潮箏彈奏中,有一指法是花指刮三根弦,這也與潮州“事不過三”的民俗文化的關系,潮州人拜神燒三根香;泡功夫茶,無論客人多少,都擺三個茶杯。潮人游神賽會、游園玩耍中大鑼鼓音樂、采花演奏中的斗樂炫技,都與潮汕民俗文化息息相關,人們也就將這些文化以巧妙的形式融入進潮州箏樂的演奏當中。

(三)從方言上看

潮州方言是方言學習難度中最難的一種。因為一音多韻,一個字就有很多意思。潮州方言可以分為音分八聲,其中,有聲母17 個,韻母61 個,聲調8類。潮州箏中,便使用按滑音,用左手控制按滑音的音高和速度幅度,用音樂將潮州方言的特點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這也是潮州箏演繹的難點所在。

四、代表曲目分析——《柳青娘》

(一)曲目介紹

唐代馮毅在《桂苑叢談》里寫道:“國樂婦人有永新婦、御史娘、柳青娘,皆一時之妙也”。隨著民間音樂不斷發展,《柳青娘》是作為民間曲牌之一,在千余年來始終貫穿于中國戲曲劇目之中,成為戲曲音樂流傳發展的重要載體。在潮州地區廣為流傳且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古箏曲,被稱為潮州音樂的“弦詩母”。其曲譜運用了輕三六調、重六調和活五調等調式,并采用了傳統的二四譜,每首曲子旋律不同、各具特點、情緒各異,具有唐代大曲和宋元套曲的遺風。其中“活五調”演奏版本較多,因為它的曲調別具一格,旋律古樸、細膩、步步推進,層次分明,情緒深沉幽靜,流露出哀怨之情,韻味十足。

(二)音樂結構

《柳青娘》采用了潮州箏曲的基本板式“速曲三變”:頭板——拷拍——三板,這三種由慢逐漸變快的發展變奏手法,情緒與速度層層遞進。演奏者可以根據對樂曲的結構以及演奏技巧進行自由的變化,同時也可以根據個人的審美感知對板式進行調整和搭配,體現個性化的演奏風格?!邦^板”是樂曲的主旋律部分,屬于一板三眼的慢板部分,通常使用4/4 拍記譜?!翱脚摹笔穷^板的壓縮變奏,屬于頭板與三板間的過渡段快板部分,多以后半拍或者是切分節奏型出現,可以讓整首曲子有頓挫感,在演奏曲子的過程中一般采用慢起漸快的形式,通常使用1/4 拍記譜?!叭濉笔穷^板旋律的壓縮,同樣也屬于快板部分,節奏短小明快,大多為四個十六節奏型,通常使用1/4 拍記譜。

(三)演奏技法

潮州箏的演奏技法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和完善,潮州箏演奏技法和特點的變遷反映了音樂發展的歷程,也體現了不同時代人們的審美觀念和文化背景。潮州箏起源于唐代,當時箏面較平,弦數較少,演奏技法也相對簡單。隨著時間的推移,潮州箏不斷發展和完善,箏逐漸成為一種非常流行的樂器,演奏技法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這個時期的潮州箏演奏技法主要以指法和音色為主,如“快指” “慢指” “搖指”等,這些技法為潮州箏的演奏風格奠定了基礎。到了宋代,潮州箏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這個時期的潮州箏演奏技法更加豐富,加入了“滑音” “打音”等技巧,使得潮州箏的演奏更加生動活潑。同時,這個時期的潮州箏演奏風格也更加鮮明,強調旋律的表現力和情感的表達。

《柳青娘》箏曲也是通過一代代不斷傳譜而流傳至今,它有一個重要的藝術特點——就是“以韻補聲”。所以《柳青娘》右手不僅需要高超的演奏技巧,左手作韻也尤為重要。

1.右手演奏

《柳青娘》技巧難,曲速快,整首樂曲多用“勾托抹托”四點技法和花指。在演奏時應嚴格要求運用正確的指序,不然容易出現“逆指”的情況,造成旋律的不連貫性。同時四點技法和花指在演奏時需要注意指尖的觸弦,保證音的干凈以及顆粒性。催奏在潮州箏樂中常常出現,是指使用同樣一種節奏型連成一段的旋律變奏手法,該形式分為單催、雙催以及雙疊催。使用催奏能把樂曲情緒表現的淋漓盡致,賦予樂曲以特殊的韻味和情趣。該段為單催,都是通過“抹托”演奏的“二八”節奏型,且速度較快,所以在彈奏應運用手指關節,縮小彈奏動作,而不是依賴于手腕、小臂甚至大臂?!吧芬簟钡募挤ㄔ凇读嗄铩窐非葑嘀谐R?,需要演奏者右手彈弦后,隨即用右手或者是左手捂住發音弦段,增加了演奏效果。

2.左手作韻

“輕三六調”中的“輕”意思就是在演奏時左手不做幅度較大的顫音或者是變化音?!读嗄铩吩谶@個調式中的“4”和“7”是作為樂曲的點綴,所以在演奏過程中不需要著重強調該音,而是蜻蜓點水般帶過即可?!爸亓{”和“活五調”要注意顫音、上下滑音和滑顫的演奏技巧。根據毛根林演奏的版本中,在頭板處的顫音波紋要慢,顫的幅度要淺;“7”的下滑音從微升1mm 的“降7”開始,快速回到“降7”再以慢速回滑到“6”音,拆分成兩節,達到“一音兩韻”的效果;“2”的上滑音應從偏高1mm 的“升2”回到“升2”再上滑到“4”音。

(四)調性色彩

《柳青娘》分別有“輕三六調” “重六調” “活五調”多種調式。這些調式和調性色彩的差異是通過不同調式、速度、奏法、作韻以及樂曲背景等等來完成的。

1.樂曲背景

《柳青娘》樂曲為活三五調,三十板,原系元、明雜劇、南北詞曲詞牌,通過何天佑和林毛根先生不斷傳譜流傳至今。樂曲描寫了青樓女子柳青娘的故事,后來逐漸由歌唱有曲調演變為純器樂曲調,細致刻畫了柳青娘的悲苦身世和內在情感,所以它的旋律悲悲切切,連綿起伏。除樂曲本身故事背景外,也受潮州歷史文化的影響。

潮州箏彈奏的音樂曲目以大調為主,表現出一種高亢婉約、寧靜恬淡、悠揚華美的音樂韻味。因此,潮州箏樂曲曲調婉轉高昂,五音清脆,尤以其高昂激揚的節奏感和靈動細膩的音色演奏技巧而聞名。例如《柳青娘》樂曲多使用四點技法“勾托抹托”和花指演奏技法,展現出了潮州箏樂音色的清脆與樂曲的流動,左手的按、滑、揉、吟的配合運用使樂曲曲調婉轉悠揚。

2.輕三六調

這一版本的曲目為D 調?!拜p三六調”是指輕“6”和“3”音,音階為“56123”,骨干音為“6”和“3”構成樂曲的旋律,但是并不代表樂曲中不會出現“4”和“7”音(如圖4-1 所示),“4”和“7”音在樂曲中作為經過音或者是裝飾音出現。所以《柳青娘》的輕三六調展現出了樂曲旋律優美流暢,曲風明快,以及歡快靈動的色彩。

3.重六調

這一版本的曲目為D 調?!爸亓{”是在“輕三六調”的基礎上整體下移五度衍生出的調式,使之升高“6”和“3”音,音階為“57124”,骨干音為“7”和“4”構成樂曲的旋律,“3”和“6”則作為輔助音出現?!?”音緊跟“3”音出現,“5”音則緊跟“6”音出現,并且在曲子的每一段開始是“4”音,結尾音是“2”音。根據潮州箏派的調式特點,在演奏重六調時,“4”的顫音介于“4”與“微升4”之間,“7”的顫音介于“降7”與“還原7”之間。在演奏“微升4 微降7”音時還需要加入“顫音”,所以《柳青娘》的重六調的左手作韻展現出了樂曲曲風穩重深沉,多表達悲意委婉的情緒。

“重六調”還采用了一板三眼和有板無眼的結構,而且大多樂段都是采用慢起漸快的速度,音符節奏不斷緊密,層層遞進,使旋律增添了抑揚頓挫之感,同時也展現出了樂曲的靈動色彩。

4.活五調

活五調的《柳青娘》為F 調?!盎钗逭{”中“活五”意思是靈活多變,是在“重六調”的基礎上整體下移五度衍生出的調式,其中“活”與“輕”同義且具有不穩定性。該調式音階為“12456”。需要按“4”和“7”音,其音高與“重六調”演奏相同“2”音高為“#2”的音準上再升高1mm,顫音區間為“升2”到“微升2”。由于左手無法兼顧三個音的按弦,所以會將六音“3”移到“4”音階變為“16542”。

從林毛根的演奏版本來分析,“7”音都為升高1mm 的“微降7”;“7”音作顫音時,是偏高1mm 的“降7”來回波動;若“7”音作為下滑音,則“7”的下滑音從微升1mm 的“降7”開始,快速回到“降7”再以慢速回滑到“6”音?!?”音是“微升2”;“2”作顫音時,是在偏高1mm 的“微升2”來回做波動;“2”作上滑音時是偏高1mm 的“升2”返回“升2”后再上滑到“4”。這樣的演奏方式給人一種悠遠,凄美纏綿之感。

五、潮州箏音樂藝術特色

潮州箏以其悠久的歷史,鮮明的風格,濃厚的地方色彩,華美的音色以及獨特的律制、記譜法和變化豐富的演奏技法著稱。將潮州細樂與弦詩樂清新細膩的音樂風格完美結合,形成獨有的潮州箏曲風格特色,因此在中國傳統箏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潮州箏樂柔和委婉、不求棱角、藝術表現細膩,它的藝術特色主要從右手的演奏技法、左手的作韻以及使用“二四譜”記譜的不同調式表現出來。右手彈奏技法使音樂濃厚,再加上左手的按、滑、揉、吟的配合運用,成功造就了潮州箏樂婉轉悠揚之感?!拜p三六調”輕巧明快,“重六調”深情莊重,“活五調”悲惻纏綿,不同的曲目有不同的情感色彩,此時就需要不同的調式、演奏技法進行。

六、總結

潮州箏演奏技法和特點的變遷反映了音樂發展的歷程,也體現了不同時代人們的審美觀念和文化背景?,F如今,潮州箏的演奏技法仍然在不斷發展和創新。這個時期的潮州箏演奏技法更加多樣化,比如加入了“搖指”等?,F代潮州箏樂也有與西方樂器進行合奏,抑或者加入了更多的現代音樂元素,如電子音樂、爵士樂等,使得潮州箏的演奏更加生動有趣。

同時,這個時期的潮州箏演奏風格也更加多元化,既有傳統的演奏風格,也有現代的演奏風格。

潮州箏樂已經成為潮汕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民間音樂之一。在潮州弦詩樂、潮劇等各種文藝表演中,潮州箏樂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潮州箏也作為一種文化遺產,被廣泛傳承和弘揚。潮州箏樂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文化,是潮汕地區文化藝術的重要代表之一。隨著時代的變遷,潮州箏雖然也經歷了很多波折和變化,但一直以來仍有許多古箏演奏者在不斷地傳承和發揚光大這一傳統文化,為廣大群眾帶來了無數的音樂盛宴,將其不斷地傳承下去。

猜你喜歡
潮汕潮州樂曲
始亂
潮州樂調的音階流變梳理與分析
潮汕牛肉火鍋
潮州手拉壺“飛鴻”的象征意義
潮汕:把一碗粥吃成了傳奇
潮汕為何讓人欲罷不能
潮州優質楊梅高接換種技術
準媽媽必聽十首胎教樂曲
潮汕文化進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悲傷的樂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