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技術配合模型制作種植導板在牙缺失患者口腔種植修復中應用效果

2024-01-31 15:11劉鵬
醫學美學美容 2024年1期
關鍵詞:數字化技術

劉鵬

[摘 要]目的 探討數字化技術配合模型制作種植導板在牙缺失患者口腔種植修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西安寶石花長慶醫院口腔科就診的100例牙缺失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選擇傳統種植修復治療技術,觀察組選擇數字化技術配合模型制作種植導板,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種植體位置偏差情況、牙周健康指標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優良率為96.00%,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觀察組種植體位置深度偏差、角度偏差、根部偏差、頂部偏差數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GI、SBI、PL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8.00%,低于對照組的16.0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數字化技術配合模型制作種植導板技術便于降低種植體偏差,可有效保證牙缺失患者的牙周健康水平,治療效果及安全性均較高,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 牙缺失;口腔種植修復;數字化技術;模型制作種植導板

[中圖分類號] R78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4949(2024)01-0024-04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Modelling Implant Guide Plate in Oral Implant Restoration of Patients with Tooth Loss

LIU Peng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Xi’an Baoshihua Changqing Hospital, Xi’an 730000, Shaanxi,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modelling implant guide plate in oral implant restoration of patients with tooth los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tooth loss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of Xi’an Baoshihua Changqing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implant restor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modelling implant guide pl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implant position deviation, periodontal health index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80.0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values of implant position depth deviation, angle deviation, root deviation and top devi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GI, SBI, PLI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00%, which was lower than 16.00%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modelling implant guide plate technology is convenient to reduce implant deviat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ensure the periodontal health level of patients with tooth loss. Meanwhil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safety are high,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Tooth loss; Oral implant restoration; Digital technology; Modelling implant guide plate

牙缺失(tooth loss)為上頜或者下頜牙列內伴有一定數目的牙缺失病變,一般情況下,該類病變不會導致患者產生疼痛感,但會對面部美觀程度、咀嚼功能、發音功能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還會影響到口頜系統的健康。加強積極有效的臨床治療意義重大[1]??谇环N植修復是牙缺失患者的重要治療措施,傳統種植修復措施雖然能夠及時恢復牙體結構與功能,但是手術效果易受到口腔解剖結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種植修復的精準度降低,存在一定的操作創傷性,術后易出現各類并發癥。研究指出[2],種植體方向、種植體位置是對種植修復效果造成影響的重要因素,采取數字化技術配合模型制作種植導板,便于有效提升操作精準度。為進一步分析其臨床療效,本研究結合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牙缺失患者臨床資料展開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西安寶石花長慶醫院口腔科就診的100例牙缺失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20~78歲,平均年齡(50.26±5.15)歲;牙缺失原因:22例牙周病,15例外傷,13例齲??;缺損類型:15例單牙缺損,35例多牙缺損。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21~79歲,平均年齡(50.48±5.26)歲;牙缺失原因:23例牙周病,15例外傷,12例齲??;缺損類型:14例單牙缺損,36例多牙缺損。兩組性別、年齡、牙缺失原因及缺損類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診斷明確;符合口腔種植修復需求,缺失牙數1~3顆;手術耐受情況較佳;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血液系統疾??;感染性疾??;近3個月內存在手術史、嚴重創傷史;認知功能障礙等。

1.3 方法 兩組治療前均嚴格檢測口腔病變情況。對照組選擇傳統種植修復治療:將口腔清潔干凈,給予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拔除術區余留的松動牙體,制作種植體,種植于種植窩內。觀察組采取數字化技術配合模型制作種植導板:清除牙垢與菌斑,口腔清潔干凈,給予CAD/CAM牙種植導板,選擇高清模式,灌注牙缺失,收集石膏模型,提取三維信息,對導板與導向孔進行設計,將數據傳送至快速成型機制作導板中,將導向環安裝至導向孔內。給予2%的利多卡因局麻,將數字化導板置入術區,確定好植入位置,之后將導板撤離,去除植入點的牙齦組織。再次將導板置入,導板輔助下,備洞,制作種植體,種植牙種植窩內。兩組術后均連續抗炎4 d左右,給予軟食,囑患者注意口腔衛生。

1.4 觀察指標

1.4.1臨床療效 于術后6個月進行評價,優:基本上無相關的臨床癥狀,恢復正常的咀嚼功能;良:臨床癥狀與咀嚼功能明顯好轉;差:未達到上述標準[3]。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

1.4.2種植體位置偏差 CT檢查口腔頜面部情況,依據Simplant軟件測量種植體實際部位與術前設計方案的偏差值,包括種植體位置深度偏差、角度偏差、根部偏差、頂部偏差數據。

1.4.3牙周健康指標 于治療前與治療6個月后評估牙周健康指標。影像學檢查后,了解牙齦退縮指數(GI:0~3分)、齦溝出血指數(SBI:0~5分)、菌斑指數(PLI:0~3分),評分與牙周健康水平呈負相關。

1.4.4并發癥 記錄術后6個月感染、牙周不潔、牙齦增生、牙齦腫痛的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優良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種植體位置偏差情況比較 觀察組種植體位置深度偏差、角度偏差、根部偏差、頂部偏差數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牙周健康指標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GI、SBI、PL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牙缺失指的是部分牙齒缺失,使得恒牙的牙列不完整,鑒于缺失牙的數量、所處位置等的差別,造成的影響與程度存在一定的差異[4-6]。為了及時恢復患者的口頜系統健康等情況,一般情況下,臨床多采取人工替代材料修復措施恢復牙體正常的生理功能與解剖形態,包括固定義齒修復、種植義齒修復等[7]。臨床常規修復治療需借助周圍殘余牙體作為制備基牙,采用裝置對義齒進行固定,便于將顏面部軟組織有效穩定,固定義齒,恢復正常的口腔生理功能,獲取良好的修復效果[8]。但僅適用于單牙缺失的患者,易受到牙周組織等因素的影響,固定效果欠佳,雖然能夠恢復咀嚼功能,但是短時間內較難恢復義齒的咀嚼、語言、固定功能[9]。制備基牙時會大量磨損組織,導致基牙負荷量遞增,影響修復效果[10]。

口腔種植修復植入人工牙至牙缺失部位,使其替代自然牙發揮作用,但傳統口腔種植修復手術評估結果主要依據手術醫師的操作經驗完成,定位鉆孔存在一定的誤差性,部分患者由于存在較大的種植體偏差情況,影響最終效果[11]。隨著近些年來數字化技術的發展革新,在口腔種植修復治療中,數字化技術配合模型制作種植導板受到了臨床高度關注[12]。研究指出[13],該類治療模式可簡化手術操作,提高手術安全性與精準性,同時降低種植體位置偏差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優良率為96.00%,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與于書娟等[14]研究結果相似。觀察組種植體位置深度偏差、角度偏差、根部偏差、頂部偏差數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數字化技術配合模型制作種植導板應用于口腔種植修復中利于保證較高的修復精準度,提高臨床療效。本研究觀察組選擇CT技術、CAD/CAM牙種植導板、計算機技術等完成手術治療,使得手術操作趨于自動化特征,提高操作的快速準確性,瞄準種植體具體位置、方向,精確植入[15,1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GI、SBI、PL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數字化技術配合模型制作種植導板應用于口腔種植修復中利于促進牙周健康,主要是由于,數字化導板便于提前預知上下牙咬合情況,提高種植修復的精準性,獲得良好的咬合關系,促進牙周組織健康[17]。數字化技術配合模型制作種植導板具備穩定、快速的優勢,精準確定植入點,將種植體位置與方向的精確度提高,改善種植操作的精確度與生物力學的傳遞,以免操作不當引發復雜的解剖結構損傷。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8.00%,低于對照組的16.0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研究樣本量較少有關,未來仍然需要擴大樣本量,進一步研究論證。實際治療時,在獲取較高種植修復精確度的同時,采集圖像、制備石膏模型等過程中,均可能出現細微的誤差,對于操作者、掃描儀精確度均具備較高的要求,同時需要患者具有較大的開口度,若張口受限患者不主張采取該類治療方案[18]。

綜上所述,數字化技術配合模型制作種植導板在牙缺失患者口腔種植修復中的應用效果確切,便于提高操作的精確度,減少種植體位置偏差,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幾率,改善患者牙周健康。

[1]周明,王莉莉.數字化口腔模型采集技術在前牙區種植不同術式中的應用[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20,49(12):1095-1100.

[2]彭巍.引導骨組織再生技術在口腔頜面部創傷后牙缺失伴骨缺損種植修復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1,15(6):18-20.

[3]曹偉玉,曹捷,劉賓益,等.2種種植修復制作工藝的Ti-base基臺一體冠用于口腔種植單冠修復精度的研究[J].上??谇会t學,2022,31(4):414-417.

[4]常忠福,姜丹丹,張志榮,等.口腔種植修復術在牙列缺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對齦溝液中TNF-α、IL-6水平的影響[J].上??谇会t學,2020,29(2):217-220.

[5]趙馳,金芮竹.不同口腔修復膜材料對牙種植患者骨再生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21,50(22):3154-3157.

[6]鄭元樟,畢瑋,蔡若林,等.數字化技術配合模型制作種植導板在牙缺失患者口腔種植修復中應用[J].河北醫學,2022,7(12):1996-2001.

[7]劉子燕,戴群,肖芳.數字化種植導板在口腔種植修復中的應用[J].口腔疾病防治,2019,27(5):337-340.

[8]王稚英.數字化技術在牙槽骨嚴重骨量不足種植義齒修復中的應用[J].口腔醫學研究,2021,37(6):485-488.

[9]王慶福,李笑班,孫曉迪,等.數字化外科導板在復雜無牙頜種植修復中的個性化應用[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22,15(1):7-13.

[10]莫君杰,張松濤.CAD/CAM種植導板技術在上頜牙缺失種植修復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刊,2022,49(22):38-42.

[11]戚越.3D打印復合型種植導板對牙缺失種植修復術后患者修復效果的影響[J].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2022,3(16):89-92.

[12]趙殿才,聶玉潔,歐陽舢,等.3D打印復合型種植導板在游離端牙缺失種植修復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8,22(14):2179-2184.

[13]陸紅艷,王科明,吳清柱,等.數字化導板引導對游離缺失患者種植手術精確性的影響[J].現代實用醫學,2022,12(2):183-185.

[14]于書娟,劉洪臣.數字化種植修復技術在部分長壽期老年患者牙列缺損中的應用[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22,7(4):219-222,256.

[15]蔡亮,竇娟,鄧千里,等.數字化導板引導的口腔種植修復術對牙列缺損患者種植精準度,牙周健康及修復美學效果的影響[J].廣西醫學,2022,8(16):1836-1839.

[16]陶培,馮曉偉,趙燕霞.3D打印種植導板對前牙即刻種植患者種植體植入位置和角度的影響研究[J].罕少疾病雜志,2022,29(6):39-41.

[17]王佐君,鄒廷前,李國虎.數字化導板在上頜前牙美學區種植中的應用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22,38(9):545-548.

[18]賀志肖,賈淑清,吳鴻昭,等.數字化技術在種植支持式全口固定義齒修復中的運用1例[J].口腔醫學研究,2023,39(6):562-564.

收稿日期:2023-11-7 編輯:劉雯

猜你喜歡
數字化技術
數字化技術在房地產檔案管理中的應用
基于移動學習的網絡資源庫建設
基于內容的圖像數據庫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中的實現與應用——以南通藍印花布為例
數字化室內設計教學理念與方法的相互滲透
廣播電視發射機數字化改造
數字化技術在房地產檔案管理中的運用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策略研究
皮影藝術與數字化技術相結合的研究
數字化技術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輔助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