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馬關前說六郎

2024-01-31 00:07王禮人
鄉音 2024年1期
關鍵詞:八路軍

王禮人

倒馬關前說六郎,不由引發依依鄉情。倒馬關位于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村,最初于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后通稱倒馬關?,F存倒馬關城始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后于成化元年(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整座關城依地勢而建,唐河水由西、北、東三面環繞關城而流,平面呈東西長方形,分為上下兩城。

此處稱為倒馬關,乃因山路險峻,戰馬到此經常要摔倒而得名。

原關城全長約2.5公里,城池占地約7萬平方米,城墻底寬6米,頂寬4米,高約10米。關城為條石和自然石加青磚筑成,東西二門上有城樓,外以溝壕環繞,南面依山,北臨唐河,城垣上列敵樓臺7座。關城有東、西、北三個城門?,F倒馬關鄉政府院內,保存著一塊已從中折斷的漢白玉石碑,為《倒馬關建城碑》。碑文記載了1465年修建倒馬關的情況。

明朝馬中錫《倒馬關詩并序》云:“關有兩山對峙,其路極險,相傳楊六郎到此馬踣,故名?!焙笕藶榧o念楊延昭(六郎)鎮守三關的功績,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在倒馬關城西3公里的馬圈山上修建了“六郎碑”,碑通為漢白玉雕鑿而成,碑額抹角及兩邊雕云紋花邊圖案。碑文為“宋將楊六郎拒守之處”。

楊六郎即楊延昭(958—1014),并州(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將領楊業(楊繼業)之子,本名楊延朗,北宋將領。在北宋故事戲《轅門斬子》《背靴訪帥》等戲文中雖有許多虛構,但史有其人。雍熙三年(986年)從楊業攻應、朔,為先鋒。咸平二年(999年)冬,遼軍南下,攻遂城(今保定市徐水區西),他在城上灌水為冰,致遼軍因城堅滑而不可上,遂退去。他因戰功屢屢先后授莫州刺史、保州防御使,后來又在高陽關 (草橋關)任副都部署。楊延昭在邊防鎮守20余年,威震遼邦。千百年來,每逢游人到此憑吊六郎碑,都會稱頌楊延昭威震邊關的不朽業績。

其中,楊六郎擺牤牛陣的傳說最為人們津津樂道。傳說楊六郎打仗,善于以少勝多。一次,他傳令士卒走村串鄉買來數百頭牤牛,拴在樹林里餓起來。接著,他令人用干草綁扎出無數個草人,給其穿戴上敵兵的衣帽,肚露干草。擺布停當后,就把那些餓急了的牤牛放出來趕到草人叢中。那牤牛一聞到草料香味,就搶著吃,吃不著就用犄角把草人的肚子挑開。照這個法子,把牤牛訓練了幾次,就拴進樹林空餓起來。說來也巧,3天之后,探子來報,敵人犯關來了。于是,楊六朗傳下將令,命兵卒把尖刀子綁在牤牛的兩只犄角上。剛剛綁好,敵兵就過來了。楊六郎傳令解繩放牛。這時,牤牛認為來敵又是供自己飽餐的草人,就一個個撅著尾巴朝敵陣竄去。見敵兵就挑,挑倒后一聞沒有草料味,就再去追活的。直追得敵人退了許多里,被牤牛挑死的敵兵不計其數。從此,老百姓編了一句歇后語:“楊六郎的牤?!Z (訓)出來的?!?/p>

“單于痛哭倒馬關,羯奴半死飛狐道”,說的就是位于保定市太行山東麓的倒馬關。古老的城墻,斑駁的磚石,浸染著歲月的滄桑?!傲杀睔埰频谋w、模糊的字跡下,是將士們冷峻鎧甲的歷史底色。烽火歲月已過,英雄的身影不朽。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取得了聞名中外的“平型關大捷”,狠狠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而在此前一天也就是9月24日,八路軍進行了“倒馬關之戰”,打死打傷日寇20余人。該戰成為八路軍出師華北敵后抗戰的第一戰,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拉開了共產黨八路軍全面抗戰的序幕。

猜你喜歡
八路軍
八路軍新四軍的蘇北整編始末
八路軍戰地記者的日記本
八路軍駐南京辦事處的建立及其活動
在八路軍第115師師部的戰斗歲月
忻口會戰中的八路軍
蔣介石為八路軍改名的真實目的何在?
八路軍山東縱隊的創建與發展
國民黨將領觀摩八路軍打伏擊戰
對八路軍留守兵團幾則史實的考證
八路軍、新四軍擁有哪些武器裝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