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電網頻繁停電原因分析與治理策略研究

2024-01-31 10:35王少帥鄭雪瑞
電氣技術與經濟 2024年1期
關鍵詞:配電網檢修供電

王少帥 鄭雪瑞

(國網吉林供電公司)

0 引言

頻繁停電不僅對供電公司多項經營指標和企業形象有負面影響,而且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品質、社會穩定、工商業活動和經濟發展。本文對某供電公司配電網頻繁停電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挖掘導致頻繁停電的各類原因,針對性提出配電網頻繁停電問題治理策略,以期為配電網可靠運行提供良好借鑒,提升供電服務水平。

1 頻繁停電整體情況

以2022年1月~12月為時間區間,對年度停電5次及以上和連續60天停電次數3次及以上的10kV線路、公變臺區以及年計劃檢修停電超過3次的10kV供電用戶進行梳理統計,共計136條線路,2855臺公變臺區,25819次停電事件。其中,城市配網279臺次,占比1.1%;縣域配網25540臺次,占比98.9%。

2 頻繁停電原因分析

停電原因主要分為故障停電和計劃停電,其中故障停電又根據具體原因劃分為設備故障、用戶故障、天氣影響等。

對頻繁停電的原因進行統計分類和數據分析得出,故障停電發生25222臺次,占比97.7%,計劃檢修停電發生597臺次,占比2.3%,所以導致頻繁停電的主要原因是故障停電。2022年線路故障停電情況如圖1所示,二季度、三季度故障高發,反映出顯著的季節性影響。

圖1 2022年故障停電條次的月分布

頻繁停電的各類原因占比情況如圖2所示,其中設備故障、極端天氣、用戶故障三類原因占比較高,分別為33%、30%、29%,反映出設備運維和用戶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圖2 頻繁停電原因占比

縣域配網頻繁停電占比高達98.9%,反映出農網抵御惡劣天氣能力較差,且路徑長、分支多、裸線多,在極端天氣下易出現多點故障,造成搶修時間長、復電慢。

3 治理策略研究

頻繁停電問題復雜,僅通過單一的控制或治理措施難以取得實效,本文創新建立“三多”治理體系,如圖3所示,從預警響應、設備運維和用戶管理的多個方面進行深入治理,切實壓降頻繁停電次數,提升供電服務水平。

圖3 “三多”治理體系

3.1 多維度加強預警響應

(1)完善預警監測系統

通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供電可靠性管控系統和供電服務指揮系統等平臺來監測用電負荷、線路狀況和設備故障等各項指標,結合12398、95598工單,對頻繁停電進行日通報、周分析、月總結,做到精確預警。積極研究完善電力監測系統,在電網關鍵節點和重要設備上設置監測點,采用高精度、可靠性強的電力傳感器,加強監測網絡覆蓋范圍,及時掌握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態,提升實時數據采集傳輸能力。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技術,對歷史數據和設備狀態參數進行分析,建立預測模型來識別可能導致頻繁停電的因素和趨勢,預警潛在的停電風險,以便采取防控措施,切實降低停電率。

(2)提升通信報警能力

加強與相關部門、新聞媒體、社區街道的合作協調,建立高效通暢的信息共享和溝通機制,保證監測系統能夠第一時間向相關單位或人員發送預警信息,包括自動化的短信、郵件等方式,確保各方能夠及時了解停電預警信息,及時采取行動,提高應急響應效率。

(3)健全應急響應預案

制定完善的頻繁停電應急響應預案, “一線一案”、“一臺一案”,明確各級責任單位和人員的職責任務。開展應急演練和培訓,提高搶修人員的響應能力和知識水平,以便在發生停電時能夠迅速、有序地搶修復電。

3.2 多舉措提升設備運維

(1)提升巡視技術,加強季節性運維

加強巡視人員缺陷鑒別、故障診斷等培訓,引入無人機、智能穿戴設備等先進巡視手段,結合紅外熱成像儀等圖像處理技術,對配網高頻故障設備(如避雷器、跌落式熔斷器、柱上開關、絕緣子、引線線夾、電纜頭等)進行定期檢查,高效精準挖掘各類缺陷隱患,綜合施策加強季節性運維,尤其要高度關注線路通道周邊的超高樹木和機械施工等隱患,設置隱患閉環管控,加大樹障清理力度,在柱上開關接線端子等易受影響的裸露接點上加裝絕緣護套,增強線路抗干擾能力,降低異物搭接等故障發生率。同時,積極與市政相關部門溝通,對市政工程、臨時用電等工程提前介入,對施工風險提出防控措施,簽訂安全協議,酌情采取現場督察、設置警示等措施防止外破發生。

(2)優化網架結構,推進農網改造升級

剖析頻繁停電線路的網架問題,結合實際增加分段、聯絡,優化網架結構,提升故障轉帶、應急互供能力。針對農網線路分段少、聯絡率低、極端天氣故障多發等問題開展項目儲備,積極推進農網改造,差異化開展轉供能力、絕緣化水平提升,充分考慮“運行安全性、供電可靠性、接入靈活性”的需求,建設“多分段、適度聯絡”目標網架,打造堅強配電網[1]。

(3)強化物資供應管理,嚴格驗收投運入網

完善供應商評價體系,務實開展“飛行檢查”和技術監督,加強對物資供應的管理和監控,選擇可信賴的供應商,確保采購的配網設備和零部件質量可靠。同時,明確物資到貨驗收標準,嚴格進行設備抽檢,工程完工后要按照驗收工藝標準手冊進行投運前驗收,全流程把控設備入網質量關,以減少因低質量設備或零部件導致的故障停電。

(4)開展設備定值整治,加強配網自動化建設

梳理配電線路的斷路器安裝位置、數量,根據線路主線線徑、分支線路架空導線及電纜線路的型號[2],結合負荷情況確定自動化設備的定值,對現有自動化設備定值進行專項整治,確?!翱煽縿幼?,不誤動”,避免線路分支故障越級跳閘。同時,結合地區配網實際情況,制定明確的配網自動化發展規劃,申報工程改造計劃,推進設備升級,提高配網智能化水平。

(5)嚴格檢修計劃管理,大力發展不停電作業

統籌主配網建設改造、生產檢修、市政遷改等作業,堅持“一停多用”,杜絕“一事一?!?、“一事多?!?,加強計劃報送審核,全面梳理、綜合平衡檢修計劃,嚴格按照停電時間開展檢修,落實“無計劃不作業”要求[3]。推廣配網不停電作業,增加帶電作業車輛和工器具,擴充人員隊伍,對配電網工程、業擴接入、運行維護和檢修消缺供電要求高的,開展帶電作業,保證常規檢修工作“能帶電、不停電”。

3.3 多路徑強化用戶設備管理

(1)提供技術指導培訓,督促用戶巡檢消缺

向用戶提供設備運維的技術指導和培訓,輔助用戶掌握設備的操作規范和常見故障處理方法,提高用戶對設備的運維能力,同時,建立定期巡檢用戶設備的制度,發現隱患缺陷及時進行督促治理,必要時進行代維合作,提高用戶設備運行水平,降低用戶設備故障率。

(2)發揮用戶分界開關的保護作用

加強巡視檢查用戶分界開關,尤其是頻繁發生故障的、自維設備老舊的用戶,調整設備保護定值,使得用戶支線發生單線接地、相間短路等故障時可以自動實現分閘,保護主干線不受影響。

(3)強化用戶設備監管,加強檢查處罰力度

加強對用戶設備合規性的檢查和監督,對發現違規使用劣質淘汰電力設備或存在安全隱患的用戶設備進行整改和處罰。對公配線路造成較大影響的,可對用戶采取必要限電措施,通過加大懲罰力度,增強用戶遵守規范和維護設備的自覺性。

4 結束語

頻繁停電“三多”治理體系實施以來,成效顯著。2023年頻繁停電同比下降26.5%,其中,設備故障、天氣影響和用戶故障同比分別下降21.1%、33.1%和27.7%。筆者將持續總結實踐經驗,不斷完善治理體系,以求科學防范、精準治理,進一步提升供電服務水平,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配電網檢修供電
戰洪魔保供電
檢修
配電網自動化的應用與發展趨勢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維護與檢修
基于IEC61850的配電網數據傳輸保護機制
論自動化焊接設備的預檢修
配電網不止一步的跨越
茂名式大修
2050年澳大利亞或實現100%可再生能源供電
2050年法國或實現100%可再生能源供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