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碳資產下碳核查的碳減排作用機理

2024-01-31 10:35史柯夫田大為甘舒婷
電氣技術與經濟 2024年1期
關鍵詞:核查層級報告

史柯夫 田大為 喬 雄 甘舒婷

(安徽繼遠軟件有限公司)

0 引言

在中國促進自然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碳排放控制已經成為關鍵工作,當前受到了各地的高度關注。我國在此形勢下積極推動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實現機制來促進我國多經濟發展模式的發展。同時,還制定了相應的鼓勵政策,引導社會資本向高經濟領域轉移。對于溫室氣體排放這一重要方面,其中包括但是不僅僅局限于工業企業、農業、交通運輸單位和城鄉建設單位,都需要加大管控力度,該舉措在實踐中取得顯著效果。過去5年,重點工業企業單位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20%以上。

1 碳排放報告以及核查工作

1.1 構建碳市場框架體系

碳市場框架體系下的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工作非常關鍵,目的在于滿足近年綠色發展戰略提出的新需求,從而保障碳交易穩定、高效的執行,同時也要展望取得的成果。我國在此形勢下積極推動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實現機制來促進我國多經濟發展模式的發展。企業或者集團設立的企業碳排放報告通過對其溫室氣體排放狀況進行統計或者間接得出生產活動各環節的總排放量,編制排放溫室氣體清單并對所得數據進行填列,從而保證數據準確翔實。經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碳減排現狀。企業碳排放報告是在國家政策引導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主動作為。企業開展碳交易市場建設時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相關報表,以確保報表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從而避免其盲目上報。企業通過報告引導作用,能夠綜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在管理工作中要借鑒其中內容,識別可能存在的溫室氣體削減問題,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各種決策,在實踐中不斷地改進,以積極地探索企業節能削減項目和降低成本的途徑[1]。

1.2 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工作步驟

碳排放報告及核查過程中必須堅持四個步驟,才能保證其準確性及可靠性:

(1)為準確反映企業碳排放水平而編寫碳排放報告。企業在綜合分析自身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上,需要清楚地認識到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及行業特征,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碳減排的目標及措施,也要考慮到將來可能會出現的各種風險。為保證企業碳排放報告的準確,主管部門在編制企業碳排放報告核算指南的同時要不斷進行完善。為了保證企業碳排放年度報告按時報送,在積極研發自報系統、發揮自報技術服務效應的前提下,應組織培訓工作和一對一現場輔導。企業在發現技術問題時,應及時協調解決,確保上報準確、及時。

(2)受訓企業組織人員要系統化整理自己的生產記錄,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能源消費臺賬、財務憑證,保證碳排放報告編制工作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3)基于政府采購背景,主管部門決定將現場核查工作交由專業核查機構負責,提出一套協調方法來明確該體系的系統控制作用,使報告質量得到保障。另外,還成立了包括有關部門在內的專門組織對核查全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4)核查成果提交之后,核查機構相互審查并從技術角度審查所有核查報告,以便持續改進報告所提建議,直到審查合格。

2 確定企業擁有無形碳資產

利用價值鏈分析法判別企業產生可持續競爭優勢的潛力資源,旨在確定其碳無形資產,可采用探究其減排活動過程的方法。企業減排活動由基礎減排活動,延伸減排活動和擴展減排活動三部分組成。普通企業為減少排放而實施的系列舉措如圖1所示。從這一觀點出發,減排活動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由許多因素組成,這些因素都有不同的環節。減排行動可以劃分為兩類,即基礎性的和輔助性的?;A活動包括碳核查、碳評估、碳減排、碳營銷、碳交易?;A活動是公司生產經營活動低碳化的前提與保證,輔助活動為公司低碳化發展提供必要條件。表1為支撐以上這些活動的無形碳資產[2]。

表1 基于減排活動的企業碳無形資產

3 探究以ISM 為基礎的企業碳無形資產的開發途徑

3.1 企業減少排放所帶來收益的碳無形資產鄰接矩陣和可達矩陣

將減排收益(F1)、碳核查能力(F2)、碳足跡(F3)、清潔能源使用比例(F4)、工藝流程低碳再造(F5)、節余的碳排放權(F6)、碳標簽(F7)、低碳戰略 (F8)、低碳文化 (F9)、低碳技術研發能力(F10)、低碳人才 (F11)以及分配的碳排放權(F12),作為以減排收益為導向的企業碳無形資產結構矩陣的12個要素。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個考慮多重因素影響下的碳無形資產評估模型。采用三級標度法,對這12個因素之間的直接影響關系進行評估,向全國各高校和研究機構發放問卷,其中1代表影響可忽略,2代表具有一定影響,3代表影響較大。結果顯示,我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在減排收益上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不大。根據ISM方法的規范,若因素i對因素j的影響為2或3,則ISM鄰接矩陣A中的元素aij=1;假設因素i對因素j產生的影響為1,則aij=0。

利用ISM方法的基本原理,對鄰接矩陣進行基于布爾代數的冪運算,直至滿足以下條件:An+1=An≠An-1≠…≠A2≠A,其中,2≤n≤13,經計算n收斂于3,得到可達矩陣K=A4=A3,見表2。

表2 基于減排收益的企業碳無形資產的可達矩陣K

3.2 分解可達矩陣K,畫出有層次的有向圖

通過對可達矩陣K進行分解,可以得到一個合集,其中包含了各因素的可達集Pi和先行集Qi。其中可達集表示受元素影響的要素,先行集表示受要素影響的全部要素合集??蛇_集與先行集均含有元素自身,其具體數學表達式如下:

符合下列條件,則是組成系統的第一層要素:Pi=Pi∩Qi。企業碳無形資產層級結構有向圖如圖2所示。

圖2 企業碳無形資產層級結構有向圖

如圖2所示,可以將企業碳無形資產體系結構分為7個層級,其中,第一個層級是目標層,第二個層級是要達到目標的直接因素,第三個層級到第六個層級是要達到目標的間接因素,第七個層級是要達到目標的基本因素。

4 碳排放報告和核實工作中難題的解決辦法

4.1 企業核算邊界的界定

大型企業內部有若干獨立法人子公司且均為同一管理機構,其生產場地間距離較近,故能源傳遞時采取交叉方式進行,這就加大了企業核算邊界劃定困難。同時由于各個企業規模的不同,使各個單位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導致實際碳排放量并沒有達到規定標準。由于不同核查年份企業核算邊界有差別,不可能使用相同的核算邊界,從而使保證高精度碳排放量核算頗具挑戰。為避免重復計算,必須深入調查研究,在核查邊界處實施重點工作,引導企業嚴格遵守注冊經營范圍劃分能源消費量、明確各類能源消費狀況及方向、細致分析物料平衡狀況等。對同一家企業來說,因其地域、規模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所以在應用時需結合特定的環境對排放量進行合理的確定[3]。

4.2 交叉核對活動水平數據

企業之間因活動水平數據種類繁多、來源渠道不同,交叉核對數據所得結論將呈現多樣性。因此,需要在企業內部做好能源管理工作,保證指標與實際情況一致。核查工作開展時一定要與企業密切交流,保證數據真實科學,要多角度核對,其中有但不僅僅局限于企業高耗能設施分析,工藝流程了解,能源走向清晰、企業經營月、年能源統計臺賬及產品生產情況報表,還有生產日志信息及一些能源品種檢測信息。核證時,為保證數據準確可靠,可通過各種途徑獲取,其中有但不限于實地獲取,電話獲取,郵件獲取,傳真獲取。如發現有分歧,將查明原因,采取適當措施解決,保證數據來源科學合理。

4.3 自主測量排放因子數據

化工企業及石化生產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碳排放量核算需要企業給出含碳原輔料,含碳產品純度和含碳率作為排放因子的自測值。特別是在供熱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數據文件和相關數據信息,這一切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利益。為保證碳核算結果準確性高,需要在實踐中優先考慮企業自測排放因子。當前多數企業采用歷史核查法進行核查,但這種方法有其不足,如不能夠滿足各企業間的可比性,同時不能夠保證各企業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獲得自測排放因子。

5 結束語

本文通過碳排放報告以及核查工作,構建了碳市場框架體系,并通過碳資產的視角研究企業碳資產與碳交易市場之間的關系,利用結構模型(ISM)建立了碳無形資產的層次結構有向圖,以揭示企業碳資產下碳核查的碳減排作用機理。企業要想實現有效的碳排,必須充分發揮碳排放報告的作用,并加強核查工作。同時,企業也需要通過綜合分析自身生產經營活動,制定合理的目標及措施,以減少碳排放。其中包括將減排收益、碳核查能力、碳足跡、清潔能源使用比例、工藝流程低碳再造、節余的碳排放權、碳標簽、低碳戰略、低碳文化、低碳技術研發能力、低碳人才以及分配的碳排放權作為企業碳無形資產結構矩陣的12個要素。最后,文章提到了解決這些難題的方法,如深入調查研究,在核查邊界處實施重點工作,保證指標與實際情況一致,以及在實踐中優先考慮企業自測排放因子數據等。企業技術人員可通過估算方法對行業平均水平和實際生產情況進行評價,以保證所選方法符合歷史核查數據的來源且確保范圍相同。

猜你喜歡
核查層級報告
對某企業重大危險源核查引發的思考
關于設計保證系統適航獨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無人機影像的營造林核查應用研究
軍工企業不同層級知識管理研究實踐
基于軍事力量層級劃分的軍力對比評估
一圖看懂十九大報告
報告
任務期內多層級不完全修復件的可用度評估
報告
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