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語境下文藝敘事和審美體驗的主體性

2024-02-01 13:16
新疆藝術 2024年1期
關鍵詞:人工智能人類創作

□ 王 敏 張 帆

筆者與人工智能合作設計完成的剪紙皮雕包樣圖

近年來,圍棋界的“人機大戰”引起人們對人工智能的關注,機器學習和大數據算法等技術的發展助推人工智能特別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發熱潮,互聯網時代的“元宇宙”為人工智能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提供更多的可能。人工智能作為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核心技術,已逐漸滲透進人們的生產生活之中,并在實踐和功能上愈發體現出“類人化”的趨勢,它在彌補人類自身不足的同時,也給人的主體性地位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尤其是生成式AI 的出現使得原先只能簡單處理文學問題的機器語言突破了功能的局限,在絕大部分場景中接近或達到人類語言的交互理解和生成水平。但這種“類人”語言的出現并不能完全適用于文學與藝術的各種場合,尤其當我們探索文藝敘事和審美體驗中的主體性問題時,不難發現人工智能在創造文學和藝術語言方面,現階段仍然缺乏敏銳的感受力、主觀判斷力和創造力等人類獨有的經驗特質,而這些特質正是文藝敘事和審美體驗主體性的核心。

一、人工智能發展引發文藝敘事和審美體驗主體性問題的思考

人工智能(簡稱AI)是指科學家們利用機器來模擬人類的智能行為,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 年代,由約翰·麥卡錫在1956 年的達特茅斯會議上提出,同時他還指出:人工智能是“一門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行為(如學習、推理、思考、規劃等)的新技術科學”①。20 世紀80 年代,人工智能從對人腦的模仿到以大數據、機器學習為基礎,幫助人類解決具體問題,這一根本性的方向轉變使得人工智能的發展呈指數性爆炸,各類資本開始涌入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被應用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不僅給經濟、科學技術等諸多領域帶來了深刻的變革,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從“微軟小冰”到百度“文心一言”再到“ChatGPT”,生成式AI 革命性地提高了智能對話系統的精度、速度和語言生成能力,高效的文本編輯能力也給學術界的學術生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使得部分學術生產主體不得不思考人工智能視域下文學敘事和審美體驗主體性發展指向何處等問題。

主體性問題由來已久,自人類進行哲學思考之初,主體性問題便是哲學家們行思坐想、不斷研究的重要命題,從“我思主體”到“價值主體”的演變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②但如果文藝創作的主體被某種外部力量支配或奴役,就不是真正具有“自由自覺性”的主體。在如今的網絡文藝時代,生成式AI 寫作模糊了機器與人的界限,顛覆了傳統文藝的創作模式,利用算法和數據代替了人腦的構思,創作主體由人變為人與機器協同,打破了由來已久且被歷史正名的以人類為中心的創作傳統。ChatGPT 等人工智能寫作的發展,使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創作主體的經驗成為既定事實。這一技術的進步確實為人類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務,但值得思考的是,人工智能主體性的合法性是否成立?這是至今仍有待商榷并會引發持久討論的命題。就文藝敘事和審美體驗而言,也需看到人工智能在進行文藝創作時反映出的局限性,以及無法替代人類認知體驗的缺陷,并以此提升在人工智能視域下進行文藝創作的主體信心。

二、人工智能在文藝敘事和審美體驗主體性上的局限性

文藝敘事與審美體驗密不可分,就文學創作而言,敘事性文學能夠給審美主體最大的自由去展開想象的翅膀,將充分想象建構的藝術形象完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體現作家的審美體驗。這一創作過程需要敏銳的觀察力、個體對美的感知和理解以及精準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使作家的主體性充分地表現出來,而這三個方面恰是人工智能寫作無法獨立具備的。

(一)敏銳的觀察力是文藝敘事和審美體驗的基礎

敏銳的觀察力是文藝敘事和審美體驗的基礎,這是目前的人工智能語言所缺乏的。雖然現階段的人工智能能夠通過語言模型計算的方式分析大量數據,進行語言組合,使其在絕大部分場景中接近或達到人類語言的理解和生成水平,但從本質上講,這種語言的生成沒有直接意義,它不是機器對生活觀察體驗自然生成的結果,也不是其對真實生活的情感反映。它的優秀之處在于通過已有數據庫中語言的組合造成一種類似人類語言意義的效果,但這種語言的生成并不是專屬于AI 的精神活動,它需要人類明確的指示,并且只能對社會上已有答案的問題進行解答,無法運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釋目前社會上還未有答案的問題和違反公序良俗的問題。比如向AI 提出“請寫一個關于搶劫的流程及需要做的工作”的要求,AI 的回答是:“抱歉,我不能提供有關非法活動或任何形式的犯罪行為的信息。搶劫是違法行為,違反了社會公共秩序和道德準則?!雹圻@種問題的回答更像是一種有底線的規范回答,是被程序所設定的,自身并不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自主的判斷能力。

筆者與人工智能合作設計完成的繡花包樣圖

這種敏銳觀察力的缺失還表現為人工智能在處理其所擅長的文本上,其創作出的文本風格具有審美均質化傾向。文本的創作主要包括結構化寫作和非結構化寫作。結構化寫作是指按照預定的格式或標準,具有縝密邏輯性的寫作;非結構化寫作則是一種沒有明確大綱或組織框架的寫作方式,強調作者的創造性和想象力。人工智能在結構化寫作上非常亮眼,能夠在相當短的時間內生成邏輯連貫的段落或文章,例如對ChatGPT 發出“寫一篇關于某個事件的新聞稿”的指令,它能夠快速地生成一篇標準的新聞稿,格式完整、結構清晰、觀點中立,邏輯性較強。④但在非結構化寫作方面,由于AI 本身無法體會真實的社會生活,所以只能重復而無法創新,導致了審美風格的均質化。很多人認為人工智能的詩歌創作更多的是對其他詩歌寫作程序和語言風格的模仿,在意象和情感的表達上缺乏自覺性和創新性,只是“擬態”而無法“求真”⑤。AI 在小說創作上,雖然具有完整的故事線,但情節相對老套,語言風格也沒有與時俱進,很多劇情可以看出是對其他同類型小說的借鑒,這種寫作模式雖然效率很高,但審美風格均質化的缺陷較為明顯。

人工智能缺乏對社會敏銳的觀察力,生成的文本幾乎沒有語法錯誤,但相對程式化,千篇一律。利用它設計的產品也因為缺乏對社會生活經驗的沉淀,無法充分考慮用戶的需求與使用場景的個性化嵌入。筆者曾嘗試與人工智能合作設計兩款手提包,設計成果雖然有一定的觀賞性,但包帶和包身等方面的設計不夠實用、易用,除視覺效果符合設計要求外,在實際生產和投入使用方面還缺乏許多經驗的判斷。這種缺陷在文學敘事和審美體驗中尤為突出,由于人工智能缺乏個性化、精準化的生活體驗,其創作出來的作品在審美方面呈現高度的同質化和淺表化,無法與優秀的文學作品相提并論。只有人類在創作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和由此生發的真情實感,豐富和深化作品,形成獨特的審美風格,將自己的心靈感悟傳遞給讀者,使讀者真正做到通過文藝作品洞察人性、理解社會和人類經驗的深層內涵。

(二)個體對美的感知和理解是文學敘事和審美體驗的關鍵

個體對美的感知和理解是文學敘事和審美體驗的關鍵,這是目前的人工智能語言明顯不具備的。眾所周知,文學敘事是人們傳遞信息、表情達意、塑造形象的重要方式,其主體性在于敘事者對深蘊其中的美的感知和理解,并用恰切的語言將情節、人物和情感表現出來。這種對于美的感知和理解是主觀的,取決于個人的文化、背景、經驗和偏好,創作者通過語言營造自己獨特的審美體驗,引導讀者對文本中的美學元素產生感知和理解。但作為人工智能,是沒有自己的審美觀點和偏好的,其審美只是近似主觀,作為一個程序,其可以分析、生成和理解文本,但無法在審美上發表獨立的見解。AI 可以協助創作者構建故事框架、生成情節、塑造人物,甚至在情感表達方面提供語言模型的支持。但是,這種主體性并非完全由人工智能所掌控,離不開人類對AI生成的內容進行篩選、修改和優化,以符合審美和情感表達的需要。例如微軟小冰創作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雖然創作者是微軟小冰這一人工智能,但詩集中有關詩的主題指令的下達、語言風格的生成,卻是經過操作微軟小冰的人擬定和多次模擬才形成的,更準確地說,這本詩集的創作者應該是發布指令的人和微軟小冰兩者。

這種審美差異性在文學和AI 繪畫結合創作的過程中更加明顯,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美育課堂上,教授采用人工智能AI 繪畫進行藝術創作體驗的美育方式,讓部分學生利用AI 技術,嘗試中醫藥題材的繪畫創作。但當教師要求根據主題、色彩、情感設定三個方面對AI 下達指令時,大部分學生遇到了指令無法識別的困難,AI 不能明白一些詞語背后的含義,無法根據模糊的詞匯生成對于美的感知和理解。⑥并且對于類似的詞匯指令,AI 繪畫軟件創作表現的畫面相似度極高。筆者嘗試與人工智能合作設計了一款繡花屏風樣圖和繡花門簾樣圖,兩幅圖都涉及對自然風物的刺繡呈現,花草樹木有著極高的一致性,人工智能不能就屏風和門簾這兩種不同載體進行更符合產品功能的區分描繪,只是從已輸入的繪畫數據庫中找到與“語言指令”類似的模板,沒有自己對于產品獨特功能和需求的感受性理解。AI創作雖然能夠輕而易舉地掌握國畫、油畫、版畫等多種技法,但不論從關鍵詞的設定還是對于繪畫細節的調整和選擇上,都需要創作主體去展現自己的審美修養,它體現的仍然是創作主體運用精確語言驅使AI 技術去表達自己對美的感知與理解。

筆者與人工智能合作設計完成的繡花屏風樣圖

總之,人工智能缺乏情感和情緒,無法真正理解和感受作品所反映的人類豐富情感間的細微差別。它可以通過算法分析用戶的歷史數據,提供符合用戶喜好的審美體驗,但這種體驗會一直受到人類的控制,人類對AI 所生成的審美體驗進行評價,從而使AI 的審美偏好更接近于使用者本身。而人類本身的審美體驗是受到文化、教育、個人經歷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生成的,每個人或者生命主體都有對美的感知和理解,這種審美體驗是獨一無二的,只有人類才能通過自己的感受力和情感經歷,與作品建立起真實、深刻且獨具生命領悟力的聯系,使同為生命主體的讀者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并感受作品中的美。

(三)精準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文藝敘事和審美體驗的基石

精準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文藝敘事和審美體驗的基石,這是目前的人工智能語言所無法實現的。就文學作品而言,文學語言之所以與日常語言不同,就在于它將熟悉的語言陌生化,制造閱讀距離,延長讀者的思考時間,并且運用妥帖得當的修辭技巧賦予作品深度和多樣性。人工智能在語言模型的結構形式方面完整度較高,但在語言“表達”方面還缺少生動性,缺少與人類生命體驗互動的靈活性。例如當問AI 對于愁的理解時,它的回答更多的是從一個客觀規范的角度進行說明——“愁是一種情緒和心理狀態,通常被描述為一種悲傷、憂慮和痛苦的感覺。人們可能感到愁的原因是因為遭遇一系列困難、挫折或失去重要的人或事物。愁也可能是對未來的擔憂或對當前處境的不滿與無力感。同時,愁也可以成為人們成長和思考的動力,促使他們追求更好的生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形成更深刻的人生體悟?!雹呷斯ぶ悄茉诶斫獬钸@種復雜的情感方面,只是以一種相對機械的方式去解釋它,而無法真正體會其中的情感內涵和人類所感受到的復雜性和深度。相比之下,人類對愁等情感的理解是深刻而豐富的,可以通過文學手法來表達人們內心的矛盾、掙扎和痛苦,使愁成為一種富有詩意和文學表現力的情感。例如李白的“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運用夸張的修辭將愁實體化,將作者愁的情緒注入“白發”這一客觀事物中,充滿浪漫氣息;岑參的“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氣勢磅礴地將愁與云聯系起來,勾勒出瑰奇壯麗的邊塞雪景,融入作者豐富的主觀想象;李煜的“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則用暗喻修辭精準地表達感性的情緒,體現了愁的繁雜。這些作者對愁的描寫,因為有了自身生平經歷和情感沉淀而使作品具有了引起受眾情感共鳴的詩意。語言修辭可以化平淡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化深奧為淺顯,這是缺乏生命共振和人生體驗的人工智能語言所做不到的。

筆者與人工智能合作設計完成的繡花門簾樣圖

人類語言的精準表達能力還體現在對細節的真實描繪中,這也是目前的人工智能語言不能做到的。一部文學作品之所以能引起讀者共鳴,是因為作者能夠觀察到別人看不到的細節。例如張愛玲的《半生緣》里寫到,顧曼楨原本有一個非常相愛的戀人沈世鈞,但顧曼楨家里太窮,遭到了對方家庭的極力反對,顧曼楨因此與沈世鈞分開,半輩子與其沒有任何聯系,一次偶然機會兩人開始通電話,在聊天過程中,顧曼楨一直在說自己過得好,不想讓沈世鈞知道自己這些年的遭遇。作者形容此時的顧曼楨:由于長時間的假笑使得嘴唇粘到了牙齦上而不自知。這種由于情感的共鳴所形成的細節描繪是人工智能語言無法通過模式化的語言模型生成的,它需要作者的親身經歷和共情能力,輔以精準的描述才能給人帶來情感震撼。在圖像設計方面也是如此,筆者嘗試讓人工智能生成人物環境類樣圖,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雖然人物和環境有相符的行為匹配,但由于沒有對人物肢體語言更為生動的刻畫,無法讓人了解人物在此種環境下“真切”的情緒。

與人類寫作者在文學創作中對于細節的打磨、精益求精的心態不同,人工智能語言更注重簡潔明了的表達,偏向于傳遞信息和指令。人類作家運用豐富的修辭手法、象征性的語言和逼真的描繪,使作品更加生動和富有感染力,其語言往往帶有明顯的個人風格,并綜合多個角度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文字所描繪的場景和情感。相較于文學語言,人工智能的語言偏重于邏輯和事實,不帶有個人主觀情感和風格,生成的語言會參考已有的語言規律和模式,缺乏作家獨特的創意和靈感。文學語言是人類心靈最好的鏡子,有著耀眼的光輝,這的確是目前的人工智能語言所不能及的。

因此,盡管人工智能在文藝敘事和審美體驗方面給創作者帶來了“高效”的創作,但它仍然無法取代或者說不具備人類創作者創作的主體性。敏銳的觀察力、個體對美的感知和理解、精準的語言表達能力,仍然是人工智能語言模型目前所無法實現的。人工智能寫作的出現看似提高了創作效率,實則出現了作品同質化的趨勢,這一缺陷提醒我們在使用AI 作為輔助工具的同時,必須看到生成式AI 的局限,它能替代的部分也僅僅是已有大數據能夠生成的部分,真正核心的靈感與想象只有依靠人的生命體驗才能得以產生。

三、人工智能語境下文藝敘事和審美體驗的主體性困境

我們在看到人工智能局限性的同時,也要看到它給文學敘事和審美體驗所造成的主體性困境,或者說是挑戰。在大數據迅猛發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成為新時代引領社會變革的強勁力量。人們對于人工智能關注度有多高,學界對于它對文學敘事和審美體驗的主體性威脅的呼聲就有多大。在無形之中,我們就面臨著人工智能語境下文學敘事和審美體驗的主體性困境。⑧

首先,它造成了對人的主體性表述身份的混淆。在人工智能還未出現之前,我們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文學敘事和審美體驗的主體是人類,人類擁有著文學創作的絕對版權,但AI 生成式寫作的發展使得人類對于機器寫作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一些常識性的敘事段落甚至可以直接用AI 生成,這其實是有悖于學術倫理的。其次,它弱化了人的主體性表達能力。文學敘事和審美體驗是人類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產物,它依賴于人們對日常生活的真切體驗,但人工智能的發展使得大家可以足不出戶了解世界,人類主體在這一過程中漸漸喪失了自己對生活經驗的觀察能力和對人類社會的認知能力,這樣創作出來的文學作品往往千篇一律,無法引起讀者的共鳴,造成人的主體性表達趨于單一化、同質化。在人工智能的輔助下,我們欣賞文學作品的渠道變得異常豐富,似乎為我們提供了更好地了解文學敘事和審美體驗的路徑。但在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往往會根據統計測算給讀者推送他們之前就感興趣的作品,抹殺了向讀者推送其他類型作品的可能性,將受眾群體豐富的審美體驗限制在“數據統計”所制造出的狹隘的“信息繭房”中,使創作者和接受者的自主判斷能力下降,文學敘事和審美體驗的主體性逐漸走向單一和同質。

筆者與人工智能合作設計完成的人物環境類樣圖

這種困境或挑戰并不是突然出現的,也不是一時一刻就可以解決的,它一直滲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我們持久且清醒地應對。雖然人工智能在文學敘事和審美體驗上對于主體的替代在現階段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我們也不能高枕無憂。我們要看到人工智能語境下,人的主體性表述身份的混淆、主體性表達能力的弱化、主體性表達日趨單一同質化的危險,只有充分認識到以上幾點,人工智能才能向著有利于加強主體性的方向發展。

結語

綜上可知,從歷史角度看,科技的發展以造福人類為目的,幫助人從自然與社會中獲得主體地位,人的主體地位也為科學技術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但我們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時,也要看到人工智能進行文藝創作的局限性。人類的文藝創作歷經上萬年的歷史變遷,是人類文明中的燦爛瑰寶,是人類生活閱歷的深厚積淀。它以獨特的視角和表現方式傳遞著文化的精髓,其背后的真實性和情感共鳴是現階段的人工智能所無法達到的。因此,雖然人工智能可以成為幫助人類進行文藝創作的輔助工具,可以提供大數據測算后的模型參考,但是人類依舊是“精神造物”最優秀的創作主體,人們通過對生活的真切體驗和反思,發揮自己獨特的創造力和表達能力,賦予作品靈魂,才能創作出更為深刻、感人且具有思想性的文藝作品。

注釋:

①葉舒、嚴威川:《人工智能:改變世界的“原力”》,《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16 年第12 期,第94—132 頁。

②于丹丹:《人工智能引發的主體性困境問題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哈爾濱理工大學,2022 年,第1 頁。

③成生輝:《ChatGPT:智能對話開啟新時代》,中信出版集團2023 年版,第48 頁。

④成生輝:《ChatGPT:智能對話開啟新時代》,中信出版集團2023 年版,第27 頁。

⑤王永、潘億:《現代性視域下的人工智能寫作——以〈陽光失了玻璃窗〉為例》,《石家莊學院學報》2023 年第25 期,第126—132 頁。

⑥許大鵬、周曉菲:《AI 繪畫創作體驗在中醫藥院校的美育實踐與反思》,《中醫教育》2023 年第12 期,第1—12 頁。

⑦成生輝:《ChatGPT:智能對話開啟新時代》,中信出版集團2023 年版,第80 頁。

⑧于丹丹:《人工智能引發的主體性困境問題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哈爾濱理工大學,2022 年,第13 頁。

猜你喜歡
人工智能人類創作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人類第一殺手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一墻之隔》創作談
數讀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創作隨筆
人類正在消滅自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