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文明視域下企業水信息披露的耦合機制、障礙網絡與提升策略

2024-02-01 05:45李淑琴沈菊琴
水利經濟 2024年1期
關鍵詞:水資源文明環境

李淑琴,沈菊琴

(1.河海大學商學院,江蘇 南京 211100; 2.河海大學農業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8)

當前,面對水資源約束趨緊、污染嚴重、生態退化的嚴峻形勢,建立在水資源消耗、水環境污染基礎上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加強水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水和諧,逐漸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水信息披露作為企業與外界溝通的橋梁,已逐漸成為新經濟狀態下水管理的新制度,其完善程度不僅直接關系經濟發展的綠色轉型和環境治理工作的順利開展,而且嚴重影響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1];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修訂版對信息公開的方式、渠道等做了進一步細化,提升了環境政策法規的可操作性[2];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論斷,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邁入新的階段[3];2020年國務院在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的相關意見中指出,疫情防控期間各職責部門應持續推進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2021年“十四五”規劃指出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貫徹節水行動。以上政策的出臺和落地客觀上為企業水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支持。

近年來,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一方面集中在生態文明建設自身的特征研究,主要包括歷史沿革、概念內涵、價值本位、指標評價及完善路徑[4-11];另一方面是生態文明建設與其他角度的融合分析,主要涵蓋了與產業結構和技術創新等相關的經濟問題[12-13]、與城市化和勞動力等相關的社會問題[14-16]、與低碳發展和生態補償等相關的環境問題[17-19]。此外,生態文明建設在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以及引領功能也是研究的熱點。

顯然,生態文明已融入經濟、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建設當中,其對完善水信息披露制度的指導意義不容忽視。目前,關于水信息披露的概念尚未有統一定論,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參考環境信息披露的相關內涵,認為企業水信息披露是企業將其水資源相關信息向外界公開,并受到公眾、社會組織等監督的過程,具體內容包括企業水資源利用現狀、水資源產生的影響、對水資源影響采取的相應措施、與其他資源等可持續發展問題之間的聯系等。企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主體,水信息披露是繼“命令控制型”和“市場型”環境規制浪潮之后,企業水管理戰略轉型中的重要節點[20]。一些學者比較重視企業水信息披露的現狀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21-22],部分學者分析企業環境信息披露與公司治理、媒體關注[23-24]等因素的聯合影響,水信息披露所產生的企業績效[25]也是焦點問題。綜上所述,大多數學者分別從生態文明建設和企業水信息披露兩個獨立方面進行研究,未能將其充分融合,忽視了生態文明建設對于企業水信息披露質量提升的指導意義。鑒于此,本文嘗試從生態文明建設入手,深入探索其與水信息披露的耦合協調關系,并對水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的障礙進行研究,提出生態文明視域下水信息披露制度優化調整的推進策略。

1 生態文明建設與企業水信息披露的理論耦合

生態文明視域下的企業水信息披露是一種信息透明度高、不對稱程度低的良好狀態。一般來說,生態治理旨在改變粗放型發展模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環境質量,因此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涉及不同主體、區域、時間等多個方面,生態文明新秩序的形成也需要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層面的配合??沙掷m經濟發展方式會通過制度文明、產業文明、行為文明和意識文明傳達給企業,提高企業水信息公開的積極性。政府、企業、社會組織、投資者、公眾等主體使用高質量的水信息制定科學決策,加強水環境的綜合治理,形成兩者相互促進的協調激勵機制。本文從制度、產業、行為、意識層面梳理得到生態文明建設與企業水信息披露的耦合機制,如圖1所示。

圖1 生態文明建設與企業水信息披露的耦合機制

1.1 政治層面耦合協調關系

生態文明理念指導水信息披露制度改革,水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又為生態文明建設添磚加瓦。生態文明建設對企業水信息披露的政治作用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政治制度。一方面,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為水信息披露提供了濃厚的制度環境;另一方面,社會各界加強水環境保護頂層設計、用制度保護水生態的呼聲越來越高,監管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為完善水信息披露的監督機制奠定基礎。二是政治政策。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加速了排污權交易、水權交易等政策的實施,與之相對應的是,水信息披露政策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制定實施到發展完善、從政府主導轉向市場主導的進程。政府、企業、社會公眾均是水信息披露政策落地的重要參與者,尤其是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企業的水信息披露壓力日益增大。三是政治理念。黨的十八大以來,水生態問題在諸多重要會議上屢次被提及,足以證明國家和政府提高水生態文明的決心和毅力,“山水林田湖草”“水安全戰略”等口號的提出順應了時代潮流,迅速形成一種自上而下的政治認知。企業水信息公開作為水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勢必會受到生態文明等政治理念的影響。

企業水信息披露在政治層面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制度角度。通過水信息公開了解企業的用水情況和環境績效,客觀認識企業的水污染治理情況,引導企業采取行動平衡水資源利用與經濟利潤的關系,充分發揮制度優化經濟的功能。二是政策角度。水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公開,一方面加深了對水管理政策的理解,有利于政府制定合理的環境稅費、污染標準等水環境政策,為下一階段水管理目標的制定提供經驗和借鑒;另一方面加強了與環保相關的政府部門或社會組織的聯系,不斷健全企業水管理政策體系,為節水管理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三是理念角度。通過企業公開的水信息監督其環境治理的全過程,從實踐上能促進水管理能力的提升,這種實踐又會反作用于綠色政治理論,形成一種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理念-實踐-理念”的良性循環,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1.2 經濟層面耦合協調關系

生態文明建設對企業水信息披露的經濟作用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推動粗放型經濟向集約型經濟轉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等注重資源和環境協調的發展模式進一步確立,生態理念貫穿“投資-生產-消費”的經濟循環圈,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科技的運用,有利于改變“先污染后治理”的傳統生產方式,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企業自愿公開水信息。二是提升城鎮化水平。生態文明建設下節約高效的城鎮生產格局、綠色宜居的城鎮生活空間、節約和諧的城鎮資源利用,為企業的水環境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設施。三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會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會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豐富居民的消費層次,居民對于綠色、科技等因素的關注會迫使企業在制定生產計劃時考慮到產品的市場表現,環保產品的生產及銷售有利于企業的水管理及其信息公開。

企業水信息披露在經濟層面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企業為了有更好的水管理表現、披露向好的水信息,會加大環保投入,特別是環境相關的研發技術、生產設備,促進環境技術革新,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生產效率,降低產業運轉對水生態的影響。二是降低水環境成本。企業為了實現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協調,會特別重視生產運營過程中的污染把控,努力促使廢水資源化,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三是搶占市場先機。企業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偏好,加大力度生產適銷對路的綠色產品,不僅會在生產過程中減少水資源的消耗,而且會減少消費終端對水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同時提升企業形象和影響力,激勵“生產綠色產品-消費綠色產品”的生態鏈條正常運行。

1.3 社會層面耦合協調關系

生態文明建設對企業水信息披露的社會作用主要體現在提高社會公平、促進人口良性發展、推動消費方式轉變3個方面。一是生態文明建設不僅要求城鎮建立惠及周邊的生態社區,也要求農村推行生態示范區和綠色居住區,縮小城鎮、農村生活環境及配套設施方面的差距,多數重污染企業分布在城鎮及農村的交界處,要求企業關注周邊水生態,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此外,為了更好地促進水資源節約和水污染防治,生態文明建設還要求企業將水環境成本納入經濟運行成本,彌補水資源的外部不經濟性,促進社會公平。二是人口素質偏低與生態文明建設中提倡的科學發展、和諧社會等理念相背離,改善水環境管理、建設水生態文明必須繼續貫徹優生優育的戰略決策,優化人口結構。人口素質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高層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企業水信息公開力度的縱向加深。三是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了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變革,公眾消費方式的轉變主要體現為對環保產品、綠色產品、低碳產品的偏好明顯增強,對企業水信息的公開內容、時間、范圍、程度等要求也相繼提高。

企業水信息披露在社會層面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社會組織通過梳理整合企業的水信息,了解企業內部水污染的治理等狀態,有助于社會組織把握行業或者區域內生產過程中的水管理,于上可以對地方政府建言獻策,于下可以將整合后的信息反饋給企業,幫助企業完善生產流程,促進企業的清潔生產。二是銀行等投資機構通過企業公開的水信息,深入認識企業經營過程中對利益相關者的支持、社會責任的履行、抵御外來風險的能力等狀況,切實加強投資者與企業雙方的了解程度,降低信息不對稱的負面影響,增強投資者信心,降低企業的投融資成本,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三是公眾通過詳細的企業水信息披露,了解企業在存續過程中對水資源的利用、水生態的保護等情況,加強與企業的良性互動,消除對企業單方面追逐經濟效益的誤解,加速生態文明建設的落地。

1.4 文化層面耦合協調關系

生態文明建設對企業水信息披露的文化作用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水環境意識方面。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全民共治、公眾參與企業的環?;顒?、對企業的水環境治理工作進行監督,客觀上促進了社會公眾環保意識的提高。人們不僅要求生活富足,更加期待天藍、山青、水綠,企業水信息公開順應了時代潮流,更符合人民的期待。二是道德教育方面。水生態道德觀念的形成,有利于約束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行為,勇于承擔水環境治理的責任與使命,降低法律或其他層次的約束所產生的物質成本。而生態道德觀念影響生態環境的實踐,加強關于生態層面的道德教育,有利于企業踐行水環境信息公開,提升水環境質量,形成人水和諧的文明風尚。三是文化建設方面。應該從哲學、倫理、科技、教育、傳媒等不同維度理解水生態文化的內涵要素和多樣性,通過信息時代的科技成果與歷史的文化積淀審視水生態文明,并將這種軟實力作用于解決水環境問題特別是企業水信息公開中,促進生態文化建設實踐功能的發揮。

企業水披露在文化層面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企業水信息公開作為系統的、成文的紙質性資料,擁有更大的受眾人群,不僅對于普及生態層面的科學知識、提高公眾參與環境治理的關注等方面具有促進作用,而且有利于強化公眾的環保意識,潛移默化中形成“尊重自然”的良好風氣。二是企業公開的水信息通過新媒體、輿論、報刊等途徑的廣泛傳播,影響不同主體的生產生活行為,不僅成為企業與外界溝通交流的重要媒介,也為生態道德觀念的形成提供一手的關鍵素材,推動生態道德教育的完善和發展。三是企業水信息披露質量的提高、水環境風險的管控、水環境管理能力的提升等行為,有利于打造優美的經營環境和社區環境,形成“綠色示范區”,助力綠色文化軟實力,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2 生態文明視域下企業水信息披露的障礙網絡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各界對環境的關注度日益提升。生態文明視域下企業水信息披露應該立足于生態文明的發展理念,厘清企業水信息公開的影響因素及其邏輯關系,分析企業水信息公開的梗阻,以便做出更加客觀、科學、高效、公平的行為選擇。本部分將從制度文明、產業文明、行為文明、意識文明等理念出發,結合生態文明建設和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耦合關系,深入探尋企業水信息公開的障礙邏輯。

2.1 制度層面障礙分析

我國企業水信息披露的主動性較差,更加需要政府的宏觀調控。水管理制度體系的完善在約束企業行為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目前針對企業水信息披露的制度設計和實踐發展不完全匹配,阻礙了企業水信息披露質量的提升。

一方面,企業水信息披露的立法機制不完善。主要有以下表現:一是企業水信息披露的義務主體過于狹隘,現行制度傾向于對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的水信息公開行為加以制約,忽視了其他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水信息公開的重要性;二是企業水信息披露的內容過于籠統,現行制度大多采用列舉法要求企業對污染物名稱、濃度、數量等內容予以公開,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政策效果,但是缺乏靈活性,理論嚴重滯后于實踐;三是企業水信息披露的監督方式過于單一,我國企業水信息公開制度中政府處于絕對主導地位,挫傷了社會組織、公眾等主體的參與積極性。

另一方面,企業水信息公開的主體職責不明確。主要有以下表現:一是各主體責任不明晰,政府與政府之間、政府與企業之間、政府與社會組織之間存在一定的利益爭端,權責體系尚不能滿足“多元共治”格局建設的需要;二是政府的職責邊界不確切,同級政府之間、上下級部門之間、流域管理機構和河長之間的責任不具體,財政支出和稅收優惠等政策存在重復或者缺漏問題,水環境治理責任和權利匹配度較低;三是企業的水信息披露制度落實不到位,企業自愿公開水信息的主動性較差,甚至有些企業隱瞞或者粉飾負面的水信息。

2.2 產業層面障礙分析

在產業層面,生態文明視域下企業水信息披露的阻礙主要體現在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基礎設施建設、供需匹配度等方面。首先,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但是粗放型增長模式在企業生產運營機制中仍然占有相當大的存量,短時間內難以徹底根治,由“中國制造”轉向“中國智造”的道路仍舊艱險。水資源等生產要素的低效利用制約著企業的水信息公開,也嚴重影響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其次,現存的基礎設施特別是企業水信息平臺建設不能滿足各主體的需要,一方面,企業的水信息大多數依靠環境報告、財務報告、公司網站傳遞,與現代信息科技的融合度較低,未能建立起完備的信息監測及公開平臺;另一方面,企業通過各種渠道公開的水信息重復率較高,未能與政府的服務網站無縫對接,導致信息平臺的作用未能充分發揮。最后,供給側和需求側的不完全匹配,一是低端產能過剩,經濟利潤進一步壓縮,高端供給落后于消費需要,大量資本外流;二是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產業大量存在,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發展乏力;三是城鎮化水平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影響水資源的合理配置,企業水資源正常利用的保障難以實現;四是不合理的排放結構為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和保護帶來了壓力,為減少企業水資源利用和治理的負面影響,披露排放數據等信息的意愿較低。

2.3 行為層面障礙分析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企業水信息披露在行為層面的阻礙主要包括企業水管理、水資源會計準則、投資者的關注度等方面。首先,企業缺乏完備的水管理體系:目前仍未專門統計企業內部擁有獨立的水管理機構、具有水資源相關知識背景的復合型管理人員等資料,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上市公司的水管理表現不理想,公開水信息的主動性較差。上市公司作為企業水信息公開的主體尚且如此,其他類型企業的水管理行為可想而知。其次,水資源會計準則滯后性較為明顯:一方面,對水資源會計人員的培訓不夠重視,財務人員的學習進度與水資源會計準則的更新速度不完全匹配,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脫節現象較為嚴重,削弱了企業水信息公開的成效;另一方面,我國水資源會計研究起步較晚,相關規則制度都處于探索階段,特別是水資源成本核算缺乏可操作性的統一標準,水資源資產和負債估值的可信度較低,直接影響了企業水信息公開的可比性和可靠性。最后,企業水信息披露的作用未被充分發揮:水信息能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發展潛力,但是投資者仍舊過多關心企業的財務績效,以經濟效益和償債能力為標準的貸款政策致使水信息未能被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輿論導向效果不理想。

2.4 意識層面的障礙分析

生態文明視域下企業水信息披露在意識層面的阻梗主要體現在傳統思想的禁錮、企業水環境認知的匱乏、社會公眾環保意識的缺失等方面。首先,“先污染后治理”的傳統思想。改革開放以來,在國家倡導大力發展經濟的背景下,忽視了對水資源的合理規劃和利用,地方政府追求經濟政績引發的行政不作為導致污染違法成本較低,企業普遍存在僥幸心理,“經濟與環境相?!薄澳┒酥卫淼某B化”等思想仍然濃厚。其次,企業缺乏對水信息披露的正確認識。一方面,由于企業追求高收益高回報的逐利天性,一味認為水環境投入只會帶來成本的增加,對其績效的認識不足,忽視了水信息公開帶來的長期效果,即企業價值提升、良好形象的樹立;另一方面,為了迎合政府的水信息公開政策,企業較傾向于公開污染治理相關的“滯后性信息指標”,而對于水環境戰略、水安全風險預測等“前瞻性信息指標”較少涉及,缺乏綠色發展的未來規劃。最后,社會公眾的環境意識淡薄。一方面,公眾缺乏必要的水環境知識和法制觀念,參與水管理的渠道和方式較為單一,水環境保護過多地依賴政府和企業,加之力量不高、層次分散,信息不對稱問題頻發、監督不力,難以形成獨立堅定的立場。另一方面,公眾的消費觀念轉變較為困難,水環境索取意識大于水環境參與意識,節水管理、綠色消費的普及度仍然較低,對于環保產品的支持力度有待提升。

企業水信息披露的制度障礙、產業障礙、行為障礙、意識障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系統性障礙網絡。從實踐和認識的關系上說,產業障礙和行為障礙作為和各主體相關的實踐會影響意識障礙,政府政策和相關制度組成的制度障礙影響著企業水信息披露的政治氛圍,由其演變而來的政治理念反映在環境領域就形成了意識障礙,意識障礙和制度障礙又會反作用于產業障礙和行為障礙。從內因和外因的關系上說,政府、社會組織等會通過制度因素對企業水信息公開施加外部壓力;產業因素主要對經濟大環境產生影響,屬于企業水信息披露的外部支撐力;行為因素主要反映企業的環境表現,是企業水信息披露的內驅力;企業、公眾等主體會通過環保意識提高促進企業水信息公開,屬于外部動力的范疇。綜合來看,壓力缺失、支撐乏力、內驅力倦怠、動力不足這4種障礙的共同發力阻礙了企業水信息披露和生態文明建設進程,為了更好地消除以上障礙的影響,需要針對障礙網絡提出企業水信息披露的完善路徑。

3 生態文明視域下企業水信息披露的提升策略

3.1 完善立法機制,強化協同共治

只有完備的法律和制度,才能建設好協調、共治、公平的生態文明。首先,從立法和監督機制促進企業水信息披露,一方面,政府應該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擴大水信息公開的主體范圍,對水信息披露的具體內容、模式、方法等細節問題制定統一標準,構建合理的水信息評價體系,增強政策的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政府應該明確水環境治理的責任主體,厘清權責界限,加強對企業的監督管理,明確審計部門在水生態審計中的職責范圍,把企業水信息公開的相關法律法規落到實處。其次,從財政和稅收層面促進企業水信息披露,政府應該借助已公開的水信息改進其關于水生態補貼及稅收優惠的政策設計,針對企業所做的水管理貢獻劃分等級,實行差異化補貼,更多地體現公平性,激勵企業做出更好的水生態行為。最后,從協同和共治角度促進企業水信息披露,一方面,政府應該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四方”的作用,利用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設計多元主體水環境治理的框架,并需進一步探索市場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促進機制,助力政府與社會資本的合作模式。另一方面,不僅要充分調動企業等市場主體關于水信息公開的積極性,使決策者正視企業環境管理,而且要著重強調社會組織作為“第三空間”的價值,創新企業水信息公開的方式和渠道。

3.2 完善信息平臺,增加高端供給

增加高端供給是延長企業價值鏈的重要手段,也是企業向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必經之路,關系著企業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相關信息披露,而水信息管理平臺是企業水信息公開的重要載體,兩者皆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需要。首先,各主體應該堅持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先行,堅持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行為實現產品的更新換代,堅持經濟效益的數量和質量齊頭并進,改變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謀求優質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其次,在當前信息化高度發達的大背景下,企業應充分利用大數據實時公開企業的水信息,拓寬公開渠道,加強與利益相關者的聯系,滿足政府、公眾、投資者等主體日益增長的企業水信息公開需求。最后,企業應該加大環保研發和相關設備的投入力度,推動技術革新,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強化綠色競爭優勢,并以市場為導向,注重改革創新,利用“互聯網+”等新的運作模式開展資源與價值鏈整合,淘汰落后產能,增加高端供給,促進企業的轉型升級。

3.3 改善水管理,關注綠色信息

不只是企業的投資、生產、分配、交換等行為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其利益相關者的輿論導向也會影響水管理的成效。首先,建立完整的水管理系統:一方面,企業應該在進行生產運營時充分考慮水資源因素,將水管理貫穿到組織目標實現的全過程,協調經濟績效和水生態績效的關系,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另一方面,企業應該健全內部治理機制,豐富水信息公開的內涵,強化水資源報告編制責任,對水信息公開定期審核,遏制管理者的投機主義傾向,全面提高水信息披露質量。其次,政府、社會組織、企業等主體應針對水資源會計準則積極的建言獻策,促進理論與實踐的充分融合,共同推進水資源資產和負債核算的可操作性。此外,企業應該加強水資源會計人員的培訓,使其深入理解我國水資源會計準則的內容,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提升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儲備。最后,投資者應該按照企業水信息公開程度,偏好投資水管理表現較好的企業,促進外部資源向企業良性流動,發揮水信息最大的實用價值。銀行等金融機構應該將企業水信息公開納入征信評價體系,摒棄“經濟第一”的片面理念,將其水環境表現作為評價的重要指標,全面評估企業的綜合發展能力,對水管理表現優良的企業給予利率優惠,強調經濟與環境的和諧共贏。

3.4 增強環境認知,轉變消費觀念

實踐和認識的協調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這一方法論原則要求企業水信息公開既需要各主體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意識文明的加持。首先,政府應該加大水生態保護的宣傳力度,充分發揮政府在生態文明方面的教育作用,提高全民的知識水平,轉變“先污染、后治理”的傳統思維,形成綠色發展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全社會營造一種資源節約、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的良好風氣。其次,企業應該增強水環境認知。一方面,應充分理解水環境保護所帶來的潛在經濟效益,改變價值的單向流轉思維,從數量和質量上切實提高水信息公開的質量,為市場提供更加精準的信息,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另一方面,應重視水資源目標等“前瞻性信息指標”的系統性規劃,堅持水生態保護和經濟建設的同步籌劃,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最后,社會公眾應該增加其對企業水信息公開的參與度,自覺學習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的主要內容,拓展水資源相關的知識儲備,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知情權,關注企業公開的水信息,并對不符合規范的企業進行檢舉,強化“主人翁”精神。

猜你喜歡
水資源文明環境
《水資源開發與管理》征訂啟事
珍惜水資源 保護水環境
請文明演繹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漫說文明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環境
加強水文水資源勘測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
對不文明說“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