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與灰燼——核災難的歷史》

2024-02-02 16:35
科學中國人 2024年1期
關鍵詞:洛基切爾諾貝利核事故

1986年4月26日當地時間1點23分,位于烏克蘭基輔州普里皮亞特的切爾諾貝利核能發電廠爆出一聲巨響,天空瞬間被爆炸的火光照亮,漫天火光所帶來的陰霾也迅速籠罩了城市的上空。

這場在后來被稱為“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災難,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起核輻射事故。事故中有33人死亡,300余人因受到嚴重的放射性照射入院治療,此外還有數十萬人受到核輻射傷害;爆炸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3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數千億美元。更嚴重的是,這次事故帶來的影響會“貽害百年”——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內,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帶來的影響都會給人類帶來威脅。這樣慘痛的代價,讓人類在享受核能帶來能源補給的同時不由發問:發生在切爾諾貝利的事故,只會發生在切爾諾貝利嗎?這樣的疑問同樣產生于《原子與灰燼——核災難的歷史》作者沙希利·浦洛基的心中,并最終促成了這本書的成形。

繼創作《切爾諾貝利》一書之后,沙希利·浦洛基再度審視核能源問題,試圖從歷史上6起標志性的核事故中尋找核災難的根源。這6起核事故包括:1954年3月,美國在比基尼環礁試爆氫彈,放射性沉降物覆蓋大片海域,數百人被輻射所傷;1957年9月,蘇聯克什特姆鎮附近的馬亞克核工廠核廢料罐爆炸,無數當地居民遭遇嚴重輻射;1957年10月,英國溫茨凱爾工廠反應堆起火,造成史上首次重大核反應堆事故;1979年3月,美國三里島核電站輻射泄漏,導致周邊6個郡數十萬居民被迫疏散;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爆炸,引發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2011年3月,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遭海嘯襲擊,4座反應堆接連爆炸,影響一直延續至今。

在《原子與灰燼——核災難的歷史》一書中,沙希利·浦洛基以細致嚴謹的調查,分析了6起事故的技術和人為因素;以文學化的筆調,再現了驚心動魄的災難過程;以史學家的關懷,將事故中的各色人物置于歷史情境中予以觀照,展現了政府、核工業從業者、媒體和民眾在輻射陰云籠罩下的種種情態;更以學者的敏銳,探尋事故之外,真正值得關注的政治、社會與文化因素。

作者沙希利·浦洛基(Serhii Plokhy),哈佛大學歷史系烏克蘭史米哈伊洛·赫魯舍夫斯基講席教授、哈佛大學烏克蘭研究中心主任,專攻東歐思想、文化、國際關系史,著有《大國的崩潰:蘇聯解體的臺前幕后》《歐洲之門:烏克蘭2000年史》《切爾諾貝利:一部悲劇史》等十余部專著,獲獎眾多,包括非虛構類兩大標桿獎項萊昂內爾·蓋爾伯獎與貝利·吉福德獎,以及俄羅斯研究領域的權威獎項普希金圖書獎,他也是目前唯一兩獲普希金圖書獎的獲獎者。

譯者李雯露,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在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翻譯研究與實踐、科技翻譯史、對外傳播研究;另一位譯者王梓誠,自由譯者,曾任英漢大詞典編纂處編輯。

猜你喜歡
洛基切爾諾貝利核事故
切爾諾貝利遺跡
遙感作物制圖輔助核事故農業風險決策
漫威美劇《洛基》續訂第二季
IAEA關于核事故后恢復的國際會議將于今年年底舉行
切爾諾貝利愛情故事
“來自切爾諾貝利的聲音”像幸存者身上的輻射殘留
實地探訪切爾諾貝利
善待動物朋友
核事故是怎樣分級的
遲緩的善后 ——帕特里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