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疊覆朵體模式的厚層三角洲前緣砂體精細刻畫
——以大慶油田杏六中區PⅠ油層組為例

2024-02-02 03:46李卓奕尹太舉
斷塊油氣田 2024年1期
關鍵詞:連通性物源砂體

李卓奕,尹太舉

(1.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地球環境科學學院,大曼徹斯特郡 曼徹斯特M139PL;2.長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4102)

0 引言

儲層內部的連通性和分隔性是影響石油開發過程中油水流動的主要因素,也是決定剩余油分布和開發效果的關鍵因素。通過對儲層砂體結構的解剖,可以較好地識別儲層內部的構成單元及其接觸關系,為油藏開發調整提供有力的支撐[1-2]。儲層建筑結構分析法(構型分析法)是Miall 于1985 年在進行河流相儲層精細表征時提出的一種精細沉積學分析方法,該方法基于界面和要素系列,實現了對河流相儲層的層次化三維表征,為認識儲層內部非均質性提供了新思路[3]。該方法起源于現代沉積和露頭研究,被引入國內之后才真正應用于地下油藏。張昌民等[4]率先探討了該方法應用于剩余油預測的可行性,并在雙河油田中取得了極好的效果。尹太舉等[5]將該方法與儲層層次分析法[6]相結合,提出了層次結構分析的思路。吳勝和等[2]討論了多種沉積背景下的儲層構型分析的問題,特別是關于砂體內部結構解剖的方法,取得了豐富的創新成果和認識。目前對儲層結構分析的方法,多采用測井與巖心相結合的技術思路在密井網區開展工作[1,7]。隨著地震技術的發展,基于精細的地震屬性提取分析,可以很好地展現儲層的平、剖面變化特征,成為刻畫砂體內部結構的新方法,特別是結合地震沉積學的方法,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為剩余油挖潛提供了支撐[8-9]。

大慶油田經過60 余年的高速開發,現今已進入特高含水期,主力油層采收率在50%以上,但目前仍有部分層段水淹較弱,或未水淹。為從地質角度查明這種現象的內在原因,亟待深化對儲層內部結構的認識[10-11]。目標區塊PⅠ油層組砂體屬典型的厚層河流三角洲前緣砂體,整體厚度多在30 m 以上,單層厚度多在3~8 m。參考目前國內外相關研究形成的認識[12-22],認為河流三角洲前緣是分流河道大量卸載沉積物的區域,該相帶內部結構應為以水下分流河道砂體為骨架夾席狀砂體的模式,故將該油層組砂體歸屬為以大型河流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流河道沉積為主體成因的砂體類型[23-25]。然而,按照水下分流河道的模式對該油層組進行解剖和砂體對比時發現,根本無法確定砂體間的對比關系,也不能準確地勾勒出砂體的內部結構。已有研究表明,在以砂質沉積為主的三角洲前緣相帶,砂體內部結構或為以單朵體為基本單元的復合朵體疊合而成的結構樣式[26-28]。隨著湖平面上下波動,三角洲前緣砂質沉積物以復合朵體/單朵體的樣式前積(或稱進積)或退積和側積,若干復合朵體/單朵體縱向上疊置、平面上鋪開,形成連片分布的厚層砂體。在復合朵體內部,為不同規模的單朵體。單朵體間或以較薄的湖泛泥巖為界,或以沉積物路過面為界[29]。本文考慮到不同沉積背景下的三角洲沉積中,和在三角洲的不同部位,砂體的內部結構特征可以不同[2,30-31],引入疊覆朵體的模式解剖大慶油田杏六中區PⅠ油層組砂體內部結構,希望形成對該目標區塊砂層組更接近地下真實情況的砂體特征的認識,為開發潛力挖掘提供可靠的依據。

1 地質背景

松遼盆地是我國東北部的一個大型中—新生代陸相盆地,其發展經歷了熱隆、斷陷、拗陷、反轉4 個階段,主要形成了斷陷層和坳陷層2 套沉積層序。自下而上,斷陷層劃分為火石嶺組、沙河子組和營城組,坳陷層劃分為登婁庫組、泉頭組、青山口組、姚家組和嫩江組(見圖1)。在主拗陷期,盆地內發育形成了一套大型的三角洲沉積體系。其中發育了高臺子、葡萄花、薩爾圖等主要含油層系。

圖1 研究區構造位置和地層劃分Fig.1 Structural location and stratigraphic division of the study area

大慶長垣是松遼盆地內最大的背斜構造,研究區位于大慶長垣北部的杏樹崗構造(見圖1a)。該區葡萄花含油層系為主要產油層,其砂體厚度大、分布廣、物性好,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大量研究證實,研究區該含油層系以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流河道砂體為主,夾雜一些席狀砂體和水下分流河道間砂體。

2 砂體內部結構解剖程序

為精細刻畫目標砂體的內部結構,根據油田開發需要及目標區塊地質特征,首先建立滿足精度要求的高分辨率等時地層格架,然后在等時地層格架內,依據不同朵體間泥巖的發育保存程度及朵體間的接觸關系,將目標砂體逐級識別劃分為沉積復合朵體和單朵體。單朵體的識別劃分在復合朵體內進行。在此基礎上,分析朵體內單砂體的連通對比關系。

2.1 等時地層格架的建立

在進行三角洲內部結構解剖時,一般采用“垂向分層、平面分帶”的方式,將三角洲沉積劃分為若干沉積時間單元,然后在每個沉積時間單元內進行等時成因單元的識別和追蹤。

研究區目標砂體為在較長時段內形成的由若干朵體組成的厚層河流三角洲前緣沉積,按照疊覆朵體模式的思路,在進行其等時地層對比時,將單朵體作為基本的等時成因單元,復合朵體作為略大級別的等時成因單元。

等時地層格架的建立以標志層的識別為基礎。在PⅠ油層組沉積期,研究區經歷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湖退—湖侵過程,期間發生了多次較小規模的湖退—湖侵過程,發育形成了多套具有等時對比意義的泥巖標志層。PⅠ油層組沉積初期,湖平面處在較高位置,形成一套以泥巖為主的沉積,其下部以厚層泥巖夾薄層砂巖為特征。PⅠ5—7 砂層組3 套薄砂體呈明顯的進積特征,夾于厚層泥巖之間。PⅠ5 小層頂部的泥巖厚度較大,分布廣泛且穩定,易于識別,是全區重要的對比標志層。在PⅠ4 砂層組沉積后期,即PⅠ41小層沉積期,發育了大量的泥巖,其頂、底面可作為具有標志層意義的等時界面。在PⅠ3 砂層組沉積前,盆地抬升,發生較大規模的水退。之后,由于湖平面下降,沉積物向湖進積,形成一套厚層砂巖。在PⅠ1 小層沉積期,發生一湖侵過程。PⅠ1 小層沉積后期,湖平面上升,沉積物供給相對不足,使得沉積砂體厚度變小,砂地比變低,沉積體以泥巖為主,夾部分孤立砂體。至SⅢ油層組沉積初期,繼續湖侵,湖岸線頻繁地遷移擺動,早期沉積了較多的泥巖。SⅢ油層組底部、PⅠ1 和PⅠ21小層頂部的泥巖相對較穩定,可作為劃分等時地層單元的標志層。相應地,SⅢ油層組底面(亦即PⅠ1 小層頂面)和PⅠ21小層頂面也可作為具有標志層意義的等時界面。這樣,以這些標志層為約束,便建立起研究區目標層段精細的等時地層格架(見圖1b)。

研究區所在的杏北開發區主力砂體發育于姚一段沉積期。在青三段沉積晚期,PⅠ5—7 砂層組沉積前,杏北開發區離湖岸線較遠,處于三角洲外前緣相帶。之后,湖岸線向遠離物源方向遷移、擺動。在姚一段沉積后期,即PⅠ3 砂層組沉積期,湖岸線向遠離物源方向較大幅度地遷移,杏北開發區處于三角洲分流平原中下部的靠近河流入湖口區。至姚一段沉積末期,即PⅠ1 小層沉積期,發生湖侵,湖岸線向源遷移,杏北開發區處于三角洲前緣相帶。至姚二—姚三段沉積期,在姚一段沉積末期湖侵的基礎上進一步湖侵。這一湖退—湖侵過程控制了杏北開發區三角洲相帶的遷移變化,同時控制了研究區主力層段的沉積旋回特征。以旋回地層學理論為指導作進一步的分析,表明研究區主力層段短期旋回具有退積—進積—進積特征。根據測井曲線進一步劃分超短期旋回,其特征為進積—進積—退積—進積—進積。這些退積、進積地層單元為進行研究區高精度的等時地層對比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2.2 朵體識別及追蹤對比

為了體現目標砂體在不同方向的展布及內部結構特征,建立了目標區塊密井網區順物源方向的連井長剖面13 條和垂直物源方向的連井長剖面11 條,涵蓋生產井數約380 口。本著由大到小、由易到難的原則,本文采用“朵體邊界識別—確定復合朵體—在復合朵體內逐個識別追蹤單朵體”的策略,開展對連井剖面的朵體識別及追蹤,對目標砂體的內部結構進行解剖。

2.2.1 通過底拉平剖析地層結構

在連井地層對比剖面中,以PⅠ41小層底面為基線,對上覆地層作底拉平,用以表現上覆地層的內部結構特征(見圖2)。結果表明:在底拉平剖面中,無論是在順物源方向,還是在垂直物源方向,上覆地層中,砂體呈垂向交錯疊置分布,表現為較明顯的疊接拼合結構,橫向上厚度變化大,并不具有明顯層狀的特點??梢?,對目標砂體采用層狀砂體進行對比的思路,與地下實際的地層結構并不相適應。

圖2 PⅠ41 小層底拉平后的原連井對比方案體現的砂體對比特征Fig.2 Sand body comparison characteristics reflected by the original cross-well comparison scheme after flattening the bottom of layer PⅠ41

圖3 為按照疊覆朵體模式對圖2 所示順物源方向連井剖面的沉積解釋結果。由圖3 可見:研究層段內,井間沉積序列表現為較明顯的進積或退積特征;以A1井剖面為例,縱向上以泥巖標志層為約束的3 個復合旋回中,在每個旋回的下部,沉積呈進積特點,在每個旋回的上部,沉積則呈退積特點,每個旋回總體上代表了一個較完整的三角洲進積地層單元。沉積序列的下部為具有明顯進積特征的河口沉積,上部則為以水下分流河道砂體為主的沉積。下部的以河口沉積為特征的前積沉積體,在時間上可能與近岸的以水下分流河道砂體為主的沉積體相對應。也就是說,上部的以水下分流河道砂體為特征的沉積體,在平面上可能與向湖方向的具前積特征的河口區沉積同期。沉積體之間的這種對比關系,體現了等時地層對比中基于疊覆朵體模式的前積體對應性特點。因此認為,在如圖2 所示的連井地層對比剖面中,具相似電性特征的砂體未必是同期砂體,不能籠統地劃為同一小層,而在不同單井中具不同電性特征的砂體則可能為同期砂體。

圖3 基于連井剖面的復合朵體及單朵體劃分Fig.3 Division of composite lobes and single lobes based on cross-well section

2.2.2 朵體邊界識別追蹤

朵體邊界是早期朵體廢棄后與后期新朵體間的分界,既是識別朵體的標志,也是劃分朵體的依據。準確確定朵體邊界,對于精準刻畫砂體內部結構至為關鍵。本文在等時地層格架內,在進行底拉平分析的基礎上,首先對目標砂體內較穩定的沉積界面進行識別追蹤,劃定較大的等時沉積界面,作為圈定復合朵體的依據;然后在復合朵體內,識別次級等時沉積界面,劃分單朵體并追蹤對比,建立復合朵體內單朵體間的時空結構關系。

2.2.3 復合朵體追蹤對比

在如圖3 所示的剖面中,共識別劃定了11 個復合朵體。以Ⅱ號復合朵體為例,其在A1 井呈較完整的復合旋回特征,向上、向側并無較厚的泥巖與其他復合朵體相隔,而在其他井如A2,A3,A4,A5 等井中,上部的泥巖較穩定,可將其頂界作為復合朵體的邊界。向遠離物源方向對比至A6 井,上部的泥巖變薄,成為該復合旋回內部的夾層,從所對應砂體整體的分布趨勢看,盡管其跨越了旋回,但其位置可確定,對應于該復合旋回的下部,在各井中的特征均較為明顯。盡管在A2 井中旋回特征被一定程度地擾亂,但其對比關系是明確的。此外,同樣在A2 井中,上、下2 套單朵體間有較厚的泥巖存在。分析認為,這是在朵體遷移過程中由物源的局部供應不足造成的。

復合朵體的追蹤對比是在對每個單剖面識別復合朵體的基礎上,對其三維分布進行刻畫。以Ⅴ號復合朵體為例,在如圖3 所示的剖面中有8 口井(A4—A11)鉆遇該復合朵體,為確定其分布,首要的是做出過這8 口井的所有垂直物源方向的連井剖面,然后在不同剖面中對該復合朵體進行識別追蹤,預測并確定該復合朵體的尖滅點。在此基礎上,在順物源方向的連井剖面中進一步校驗對該復合朵體的識別結果,對有矛盾的地方進行微調,并使所有鉆遇該復合朵體的不同剖面在同一井點的追蹤對比閉合,進而預測出井間該復合朵體尖滅的合理位置,劃定其空間分布范圍(見圖4、圖3。圖4 中2號復合朵體即為圖3 中Ⅴ號復合朵體)。

圖4 復合朵體的平面分布Fig.4 Plane distribution of composite lobes

2.2.4 單朵體追蹤對比

單朵體的識別同樣以朵體邊界為依據。以順物源方向主干連井剖面為起點,識別單朵體,然后逐步向其他剖面擴展追蹤,并使不同剖面在同一井點的追蹤對比閉合,以完成對單朵體的追蹤刻畫,查清單朵體的分布。本次在順物源方向的主干連井剖面中,在識別復合朵體的基礎上,按照前積體對比的方法,根據測井曲線的橫向變化特征,劃分確定了43 個單朵體(見圖3)。盡管不同復合朵體內單朵體的遷移方式不盡相同,但這些單朵體間的前積或退積結構關系是清楚的。

對單朵體的追蹤對比與對復合朵體的追蹤對比相似: 以順物源方向主干連井剖面中鉆遇單朵體的井為基準井,建立垂直物源方向的連井剖面,在這些剖面中識別相應的單朵體; 然后根據該單朵體在垂直物源方向的延展分布范圍,依次建立其他的順物源方向連井剖面并追蹤對比該單朵體,使不同剖面間的追蹤對比閉合,并預測確定井間該單朵體尖滅的合理位置。通過對復合朵體內每個單朵體的識別追蹤,確定不同單朵體的分布,明確單朵體間的結構關系。

3 砂體內部結構及朵體演化特征

3.1 砂體內部結構特征

復合朵體的平面分布表明,主要受湖平面變化、物源供給和沉積底形等因素的控制,復合朵體遷移較頻繁,在順物源方向上的遷移擺動尤顯突出(見圖4)。如圖4 所示:1—7 號7 個復合朵體中,1 號復合朵體發育于較遠離物源的研究區西南部,形成時間相對較早;2號復合朵體向物源方向發生了一定距離的退縮,發育時間略晚于1 號復合朵體;3 號復合朵體向遠離物源方向較大幅度地遷移推進,同時向兩側發生明顯幅度的遷移擺動,其主體發育于2 號復合朵體的側前方;4號復合朵體向物源方向顯著退縮,同時向兩側的遷移擺動幅度也較大;隨著復合朵體的不斷遷移擺動,又依次發育形成了5—7 號復合朵體。這些復合朵體在時間上交疊、空間上拼接疊置,組成了具明顯前積特征的厚層砂體。分析認為,由沉積基準面變化所產生的局部可容空間的不斷移位,使得復合朵體不斷地遷移擺動,并嚴格地約束了這些復合朵體的結構形態和規模。

復合朵體內每個單朵體的發育特征及單朵體間的結構關系見圖3、圖5。以圖3 中Ⅸ號復合朵體為例,其內部發育了5 個單朵體,這些單朵體在順物源方向呈線狀排列: 最早形成的Ⅸ1 號單朵體發育于最靠近物源的位置;隨后砂質沉積物向湖盆方向推進,先后形成Ⅸ2,Ⅸ3,Ⅸ4 號單朵體,每個單朵體在發育形成過程中都發生了不同幅度的側向擺動;而后,砂質沉積物向源退縮,沉積形成Ⅸ5 號單朵體。由圖3 可見:Ⅸ5 號單朵體疊置于Ⅸ1 和Ⅸ2 號單朵體之上;其他單朵體之間局部疊置,其中尤以Ⅸ2 與Ⅸ3 號、Ⅸ3 與Ⅸ4 號單朵體間的疊置程度高;在復合朵體內,單朵體間疊置區的面積與非疊置區的面積基本相當,疊置程度較高部位主要見于厚層砂體中部,在厚層砂體邊部,無論是遠物源端,還是近物源端,疊置程度均相對較低。

圖5 復合朵體內單朵體的平面分布Fig.5 Plane distribution of single lobes in the composite lobe

在平面形態上,復合朵體和單朵體一般呈根部(即近物源端)窄小、頭部(即遠物源端)較闊的近半扇形,少部分呈近圓形(見圖4、圖5)。從剖面形態看,無論是在順物源方向的剖面,還是在垂直物源方向的剖面中,復合朵體和單朵體均呈紡錘狀或雙凸狀,中部厚度大,向邊部厚度減小直至尖滅(見圖3)。

在發育規模上,盡管研究區并沒有完整覆蓋每個復合朵體,但從平面展布情況看,不同復合朵體間的規模差異是顯而易見的(見圖4)。單朵體受可容空間、物源供給等因素的影響,發育規模差異極大。對圖4 中2號復合朵體內單朵體的發育規模進行統計,結果表明:不同單朵體在順物源方向的延伸距離在250~800 m,在垂直物源方向的延伸距離在180~600 m,面積介于0.04~0.70 km2(見圖5),由此可見單朵體間的規模差異之大。但從單井鉆遇的單朵體厚度看,單朵體間的厚度差異一般不大,單朵體厚度多介于1.0~5.0 m,平均鉆遇厚度約為2.8 m。單朵體的短、長軸之比介于0.3~0.7,表明單朵體的平面對稱性相對較好,單朵體發育時的沉積擴散能力相對較強,平面受限性較弱。

3.2 朵體演化特征

對于疊覆朵體式三角洲而言,砂質沉積物在空間上對因局部基準面變化而產生的局部可容空間進行填平補齊,形成一個個相應的朵體。在三角洲前緣,這種局部可容空間的變化總是在周期性地發生,產生不同的沉積底形,沉積作用總是在追蹤這一底形的過程中,將底形的較低洼處逐漸地填平補齊,形成相對平整的新的沉積底形。在這種局部可容空間的周期性變化過程中,沉積物對較大可容空間的充填,往往分若干個時期完成,發育形成由一系列相應特征的單朵體、復合朵體組成的具有較明顯沉積特征差異的若干沉積時間單元。

顯然,研究區目標砂體為較大可容空間的沉積充填產物。圖3—圖5 較好地呈現了其朵體的疊置及遷移演化特征。依據沉積特征差異,目標砂體自下而上可劃分為3 個沉積時間單元: 下部單元包含Ⅰ—Ⅲ號3個復合朵體,中部單元包含Ⅳ—Ⅵ號3 個復合朵體,上部單元包含Ⅶ—Ⅺ號5 個復合朵體。下部單元包含2套單朵體進積式沉積體(Ⅰ和Ⅲ號復合朵體)和1 套單朵體退積式沉積體(Ⅱ號復合朵體),所對應砂體的沉積規模較小,厚度小,分布相對局限。中部單元的3 個復合朵體內,單朵體呈退積—進積—退積特征,垂向有限疊置,單朵體厚度大,分布范圍較廣。上部單元較復雜,其Ⅶ號復合朵體最先發育形成,而后Ⅷ和Ⅸ號2個復合朵體基本同期形成,上部的Ⅹ和Ⅺ號2 個復合朵體作為下部復合朵體的繼承者,在形成時間上難以準確區分先后。朵體間泥巖較發育是上部單元最突出的特點。此外,以PⅠ41小層底拉平面為基準面,計算沉積傾角可見:3 個沉積時間單元內,單朵體的沉積傾角一般在2°~8°,并呈有規律的變化,總體表現為由下至上呈小—大—小的特點;而且,一般情況下,呈進積特征的單朵體比呈退積特征的單朵體具有更大的沉積傾角(見圖3)。

在復合朵體內,單朵體的進積或退積特征清楚。以圖3 中Ⅴ號復合朵體為例,其Ⅴ1—Ⅴ5 號單朵體呈很明顯的依次進積特征,相較于下伏Ⅴ4 號單朵體,發育最晚的Ⅴ5 號單朵體盡管其遠物源端向源一定距離回縮,但其近物源端向湖推進更遠。此外,在Ⅹ號復合朵體內,Ⅹ1—Ⅹ4 號單朵體組成了一個由退積到進積的較完整旋回,反映了單朵體遷移演化的一個較完整過程(見圖3)。

4 砂體連通性剖析及結果驗證

4.1 砂體連通性剖析

砂體內部的連通性由砂體的內部結構決定,表現為朵體間的連通性,取決于朵體間泥巖的發育保存程度及朵體間的接觸關系。只有那些橫向拼接、縱向疊置的朵體間,才可能具有連通性。因此,可以基于對朵體的平面分布、連井及單井剖面沉積特征的綜合分析,對朵體間的連通性給出合理的結論。

由單朵體的平、剖面分布可見,單朵體間疊置的區域一般在復合朵體的中部,是進行單朵體間連通性分析的核心區域(見圖5、圖3)。對于單朵體間不相疊置的區域,則要分析與相鄰復合朵體間的連通性。以圖3中Ⅸ號復合朵體為例,綜合分析其內部5 個單朵體間的連通性:Ⅸ1 與Ⅸ2 號、Ⅸ2 與Ⅸ3 號、Ⅸ3 與Ⅸ4 號單朵體間側接疊置,Ⅸ5 與Ⅸ1 和Ⅸ2 號單朵體間縱向疊置,其間可能存在流體滲流通道而彼此連通(見圖3)。該剖面中,Ⅸ5 號單朵體在A3 井點,與下伏Ⅸ1 號單朵體間呈侵蝕接觸,沒有明顯的泥巖層存在,其間為一滲透性界面;在其他井點,與下伏Ⅸ1 和Ⅸ2 號單朵體間以非滲透性泥巖層相隔,其間為一非滲透性界面。Ⅸ2號單朵體在A3 井點附近,與下伏Ⅸ1 號單朵體間同樣是一滲透性界面;在A4 井點,其下部以鈣質膠結層與下伏Ⅸ1 號單朵體相隔,其間為一非滲透性界面;在A5 井點,其與下伏Ⅸ1 號單朵體間不存在明顯的泥巖層,接觸面為一滲透性界面;在其他井中,與上覆Ⅸ3 號單朵體間有較明顯的測井曲線變化界面,接觸面具有半滲透性界面特征。Ⅸ4 號單朵體與上覆單朵體間,在各井中具明顯的測井曲線變化,泥巖層較發育,均以非滲透性界面相接觸;與下伏單朵體間,在各井中呈侵蝕接觸,均以滲透性界面相接觸(見圖3)。單朵體間的這些不同性質的界面為確定單朵體間的連通性提供了基本的依據。同樣地,復合朵體間的連通性也是基于分析不同復合朵體間以什么性質的界面相接觸而作出綜合判斷:朵體間當以滲透性界面相接觸時,則彼此連通;當以非滲透性界面相接觸時,則彼此不連通。

基于全部連井剖面中各井點的朵體間連通性分析,劃分不同朵體間彼此連通的區域,繪制目標砂體內部的連通關系平面圖,平、剖面結合,可以較清楚地表征其內部多相流體的滲流及分布關系,從而為剩余油分布的分析預測提供可靠的依據。

4.2 剖析結果驗證

利用研究區注采生產動態資料,可以對上述分析結果的正確性進行驗證。首先,基于對朵體間連通性的分析認識,根據注采生產動態資料(如注采壓力、油藏壓力等),對目標儲層注入流體的推進方向進行確定性預測,分析確定朵體間的注入流體波及情況(注入流體未波及和波及程度低的地帶,剩余油飽和度較高),指導注采生產措施的調整落實。然后,基于對措施調整落實前、后注采生產數據的動態分析和對比,評價、驗證上述分析結果的正確性。通過不斷地認識、實踐、再認識,建立起符合地下地質情況的砂體內部結構模型,有效地指導剩余油開發。

5 結論

1)大慶油田杏六中區PⅠ油層組厚層三角洲前緣砂體內部具明顯的前積特征,按照疊覆朵體的模式,運用六步剖析法,將其內部劃分為11 個復合朵體、43 個單朵體,它們橫向拼接、縱向疊置,自下而上可劃分為下、中、上3 個沉積時間單元。

2)砂體內部疊覆朵體式的結構特征主要體現為復合朵體內單朵體的遷移、疊置特征。在順物源方向,單朵體呈前積或退積式遷移疊接特征,沉積傾角一般在幾度。在垂直物源方向,單朵體常呈近水平狀的鑲嵌拼接特征。

3)砂體內部的連通性表現為朵體間的連通性?;趯Χ潴w間泥巖發育保存程度及朵體間接觸關系的分析,可以確定不同朵體間的連通關系及區域。在此基礎上,結合注采生產動態資料,可以對朵體間的注入流體波及情況給出確定性評價,指導注采生產措施的調整落實。

4)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油氣田開發區密井網資料對砂體內部結構精細剖析的新方法,該方法可以實現對目標砂體內部結構的較精準刻畫,避免了傳統的基于相帶的砂體結構剖析法中跨沉積時間單元所造成的對砂體內部結構認識的偏差,為剩余油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猜你喜歡
連通性物源砂體
偏序集及其相關拓撲的連通性?
河流相復合砂體不連續界限等效表征方法探討
CSAMT法在柴北緣砂巖型鈾礦勘查砂體探測中的應用
強震區泥石流物源演化指標選取及規律分析
擬莫比烏斯映射與擬度量空間的連通性
河道-灘區系統連通性評價研究
高穩定被動群集車聯網連通性研究
南海北部陸架表層沉積物重礦物分布特征及物源意義
物源對子洲氣田山2段儲層的影響
砂體構型對剩余油分布控制研究—以文中油田文25東油藏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