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密度“科創聚落”與城市的生長

2024-02-04 11:07陳振達
建筑與裝飾 2024年3期
關鍵詞:塔樓科創辦公

陳振達

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1 機遇與挑戰

2021年4月,南通市創新發展大會重磅發布“科創30條”新政,布局“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和沿江科創帶建設。本項目作為科創帶的重要節點,既是城市功能項目,也是吸引人才落戶、保障發展動力的重要基礎。項目的落成,將成為海門最前沿的“科創高地”,也須作為彰顯南城片區商務、科技與創新特色的標志性門戶[1]。

2 工程概況

海門數字經濟產業園位于海門府南新區,北側為南京中路,東側為張謇大道,規劃總用地面積約23000m2,總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貣|北方向與海門區政府相鄰,東側與府南生態長廊近在咫尺,周邊環繞已建成的政務辦公區及博物館、科技館等城市核心工程,是城市新區的重要節點和帶動周邊地塊開發的引擎(圖1)。

圖1 西側鳥瞰圖

3 設計重難點

3.1 標志性

城市中心地標建筑常見的設計策略,一種是一味地強調建筑高度,樹立區域的“高點”,這類做法雖然凸顯了建筑本身,但實際上對于經濟發展還未達到高度集聚的城市,本身是一種資源浪費,難以平衡運營成本。另一種是強調地標建筑的“科技感”或“未來感”,追求標新立異,突顯個性,但隨之而來的,往往是與周圍現有建筑的對立和割裂,導致難以形成和諧統一的城市形象。

這兩種設計策略的共同點都是過于依賴建筑的“形象”,以“形象”作為突顯地標性的唯一手段,自然容易往上述兩個方向發展,走向片面的兩個極端。經過分析得出,本項目不適合做過高的建筑體量。同時,周圍現有政務辦公建筑較為保守,也不適合做過于張揚的造型。因此,在本次設計中采取輕建筑“形象”,重場所空間“印象”的策略,通過豐富體驗的空間營造,引發人與情景的共鳴,從而實現其獨特的場所吸引力與標志性。

3.2 開放性

傳統的產業園區通常是勞動力密集的封閉管理模式,與城市空間割裂,園區的公共空間在功能、形態、環境方面都未能與城市發生互動。曼紐爾卡斯特爾(1998,美國)和彼得霍爾(1998,英國)在《世界高新技術園區——世紀產業綜合體的形成》中,認為21世紀的高新技術園將是集生產、生活和娛樂為一體的綜合型空間,并提出園區建設和城市建設應當進行整體性考慮。

本項目周邊現狀公務辦公園區孤立封閉、城市界面單調、氛圍缺乏活力,難以吸引以年輕人為主的科創企業。因此,設計充分圍繞“公共性”與“開放性”,結合城市公共服務需求,對內部功能進行統籌設計,使園區從“單一、封閉”的內向空間轉變成為能為創新人才甚至城市人群提供“學習、辦公、生活、休閑、娛樂”等多元化服務的綜合空間。

4 布局策略

基于項目周邊現狀,設計將超高層塔樓布置于基地東北角,保持張謇大道西側高層建筑沿街界面的完整性,并優化城市天際線,突顯超高層塔樓的形象展示作用。同時,在東南側布置主入口廣場,為塔樓留出足夠的前場空間,有利于周邊人群的集散并進一步烘托塔樓的制高點形象[2]。

西側布置靜謐的花園式獨棟總部辦公,以水院為中心呈圍合式布局,相對獨立成組,并與塔樓及裙房相互呼應,共同組成錯落有致的整體建筑群落?;诔鞘行袨槟J降姆治?,底層大量運用懸挑、架空手法,為商業功能提供灰空間,昭示廣場與城市的呼應關系(圖2)。

圖2 東南鳥瞰圖

5 設計理念

5.1 科創之芯

建筑體量以簡潔精致的立方體為模塊,通過錯落組合,形成高適應性的模數化建筑空間。每個獨棟辦公底層是門廳和展示空間,其余部分植入了銀行、咖啡店、健身房、24小時便利店、餐飲等商務配套,為各類年輕創業人才及公務商務人群提供全方位的工作及生活便利服務。這些“科創聚落”如同多種驅動核,成為創新企業的孵化和成長基地。對于塔樓內辦公、酒店等混雜業態,則根據功能的差異性,在垂直方向上產生鮮明的體塊堆疊關系,同時采用色系相近的玻璃、鋁板等材質,保持了整體造型的輕巧統一。

5.2 無界之巷

為打破周邊地塊公務辦公園區孤立封閉、界面單調的現狀,方案采用街巷式的場地布局和通透式的形體組織,使園區內外空間互相滲透,內部景觀與周邊優越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形成開放無界的城市空間和層次豐富的景觀環境(圖3)。

圖3 無界之巷透視圖

從長遠角度來說,在城市核心建立了新的空間秩序,勢必會引領周邊地塊開發的方向。有機的街巷式布局可以更好地往周邊輻射生長,甚至引發現有封閉的公務辦公園區轉變思維,卸下冰冷的圍墻,將首層開放,形成連續的城市空間場所氣氛,吸引人氣聚集,激發商業活力,提高公眾參與性,體現開放共享的新時代精神[3]。

5.3 禪意之院

汲取海門當地的江海文化,獨棟辦公區采用圍合式傳統布局,打造共享院落,以靜水面為中心,周邊結合建筑布局環繞風雨連廊,打造富有禪意的庭院空間。為科創人才提供一處工作之余的洗心之所,也為商務人群和周邊居民提供一處特色打卡點(圖4)。

圖4 禪意之院透視圖

5.4 立體智盒

超高層塔樓延續“科創聚落”的模塊化秩序,在垂直方向上堆疊生長,不僅實現辦公、酒店等混雜業態的立體復合,并且以豎向線條為主結合虛實變化形成立面,與下部體量一起形成立體的城市景象。(圖5)。

圖5 塔樓立面構成分析圖

5.5 城市客廳

塔樓南側面向張謇大道設置開放的“城市客廳”,通過景觀打造,成為鄰里交流、休閑娛樂的活力爆發點,也成為承載大型路演、集會、市民節慶等多功能活動的場所(圖6)。

圖6 城市客廳效果圖

5.6 花園創區

每幢科創獨棟辦公都擁有各自的頂層私享花園,辦公區引入綠化休閑平臺,真正實現園式辦公。塔樓頂部的云端植物園打造了一處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觀區,三層高的空中觀景高地涵蓋了酒店大堂、咖啡廳、玻璃泳池、健身中心、高級餐廳和行政酒廊。同時將周邊的河流、綠地、城市和天空等各色美景一覽而盡,視線直抵長江,為商務洽談、休閑娛樂、輕奢餐飲提供了“人在云端、綠在空中”奇妙體驗的高端場所(圖7)。

圖7 云端植物園效果圖

6 結束語

公共性的策略給園區帶來生機和活力,生活場景的悄然融入,模糊了工作與生活的邊界,創造一個互動型的城市組份。這也是我們對未來辦公園區模式的一次實踐探索和嘗試,希望這一設計理念能夠運用到更多的類似項目中,以融入城市為原則,真正實現園區與城市共生長。

猜你喜歡
塔樓科創辦公
科創引領,搶跑新賽道
科創走廊“乘風起”
科創“小燈泡”:從傘說起
保護人類健康的科創產品
Sharecuse共享辦公空間
X-workingspace辦公空間
厄瓜多爾“向日葵”住宅塔樓
鹿特丹The Sax塔樓
U-CUBE共享辦公空間
荷蘭Looping住宅塔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