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旅行

2024-02-08 14:05誰最中國
北方人(B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旅者陣子平視

誰最中國

有一期《圓桌派》,周軼君提到一個說法:世界觀的匱乏是由于地理觀的匱乏。

她所謂的“地理觀”,并不是一個地圖上的觀念,也不局限于地理知識。而是一個人真的走到一個地方,走過去,知道這里是高原,或是平原,看到這個地方的生活方式?!爱斈闵碓谄渲?,你對它就是平視的,不會再用一種或高或低、不準確的觀念來看它?!币驗槟阒?,它所有的,任何的生活方式也好、價值觀也好,都是由它的地理人文決定的。

而旅行,就是建立這種地理觀最直接的方式。

曾經關注過一位旅行博主,她說自己用了十幾年幾乎把世界跑了個遍,旅行是讓她很上癮的事。當別人問她旅行的意義,她會說,“是去遠方的路上看到世界的不同”。

一個旅者,在走過千山萬水,歷經千帆之后,好像能比較自然地對很多事情,很多人,很多生活當中的起伏不定,聚散離合,有不同的理解。山河遼闊,從容如常,這是旅行帶給旅人的禮物。

平視世界的不同,是既不自大,也不自卑,用一顆赤子之心去感受真實世界的愛與美。

對于藝術,看一萬次印刷品,都不如你站在作品面前,能收獲真切的感動;

對于文字,可能讀再多的釋義,都不如回到文字產生的現場,能明白真正的力量;

對于古老的文明,也只有當你站在那個地方,才能理解為什么是這里可以產生這樣的文明,并且留存至今?;蚴且驗闃O端的氣候,抑或是因為一條河,一座山……但所有的所有,當你站在那里,答案就自然而然出現在那里了。

我們常常說時空是阻隔,因此而有不理解、不認同,因此而有矛盾、有戰爭,那么旅行或許就是一種化解的辦法。一切曾經流逝的,如今凝結的,正在發生的;或是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還是這里的,那里的……看過世界后,更能從容放下偏見,得到平視世界、純粹去愛的眼光。

我們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這句話被認作人生的三重境界。但或許,這三組詞也可以有另外一種排序方式的解釋——先去見世界,去遇見不一樣的人,反過來,再認識真正的、內在的自己。

朋友前陣子辭職開始旅行,從東南到西南,從南到北,她并不執著去什么景點,打卡什么必去之地。她的旅行就是一天自自然然醒來,帶上相機去大街小巷轉,碰到愿意跟她交流的當地人也不介意隨時暫停腳步,聊上半天。有一回,她在路上碰到一個年紀很大的騎行的大爺,大爺跟他說自己退休之后開始騎行,已經繞著邊境線走了大半個中國。

再比如,蔡瀾在一個節目里說到自己喜歡旅行,喜歡看人家怎么過活。有一回,他在西班牙伊比薩島,看到一個老頭在釣魚,那個島上有很多退休的嬉皮士。蔡瀾發現這邊的魚很小,反而另外一邊的魚大得不得了,就問老嬉皮:“那邊的魚大,為什么在這里釣?”老頭看著他說:“先生,我釣的是早餐啦?!?/p>

在旅行當中,相遇就像一面面鏡子,看見別人的時候,其實也照見自己。

拉丁語里,旅行(trepalium)的意思是“苦難的工具”,它是有苦行的意味的。因為古代的旅者多為被迫上路的人,軍人、商人、傳教士,等等。

真正需要旅行的人,其實要的也不是類似“觀光度假式”的舒服,而是一種“不舒服”。把自己從熟悉到不能更熟悉的環境,扔到陌生的環境當中。它似乎是一種“打破”,但也正因為打破,另一部分嶄新同時被開啟。

因為在有意識的不舒服中,人的感官被無限打開,內在的潛能漸次被激發。旅行的風景反而成了次要,重要的是看到自己內在的風景。

我有時候想,一個人旅行時的狀態,如果得以維持下去,或許生命會呈現不同的樣貌。

那種自由的、無所顧忌的、不那么在意失敗、不停嘗試去接受新的風景的態度,或許是另外一種讓人獲得自由、獲得自我實現的方法。

把人生當作一場旅行。

埃隆·馬斯克在一次演講中說:“生命的意義就是整個旅途本身。所以我們要去享受這個過程,所以我的目標是,去做對世界有用的事情,試著最大化地讓未來變得更好,你能有值得期待的東西,讓未來變得激動人心,每天早晨醒來你都在期待著這一天,未來激勵著你不斷前行?!?/p>

當你在有限的旅途當中時,你總不愿意將就、拖延,不愿意把時間浪費在自己并不能感覺到快樂的事業上,反過來,如果把人生當作旅行,目標明確,腳步堅定,那么該離開的,該放下的,該奔赴的,該向往的,好像就變成比較容易看清的問題。

前陣子朋友分享了一則讀書筆記,來自凱文·凱利的《5000天后的世界》。

他鼓勵年輕人出門旅行,甚至認為國家應該為此設立援助資金和機構,“甚至要求每個國民都完成為期兩年的旅行任務也不為過。無論男女,也無論是否身體上有殘疾,人人都應該在高中畢業后,在18歲之后的兩年里拿出專門的時間去旅行。服兵役、做醫療援助、從事教育工作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如果政府可以拿出??钸M行資助,那么這將是一件使所有人受益的事情”。

作者認為,年輕人會因此結交海外友人,并且學會了解和接受不一樣的價值觀。

到最后,旅行最大的意義,與其說是沿途的風景,不如講是那些與人相遇的經歷,那些看見世界過后認識到的自己,還有因此收獲到的理解與愛。而所謂“風景”反而只是旅行的背景而已。

(摘自龍源期刊網)

猜你喜歡
旅者陣子平視
今天,我們因何而『平視世界』?
今天,我們因何而『平視世界』?
平視
基于相空間對稱Lorenz陣子群的混沌保密通信研究
出汗
我是個旅者
起 點
為人處世要記住
平視
再等等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