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保護法視角下的農業法治建設
——以山東省莘縣農用地膜的使用現狀為例

2024-02-14 09:42楊金茂江南大學
農場經濟管理 2024年1期
關鍵詞:莘縣農膜農用地

楊金茂(江南大學)

我國的新農村建設使農村、農業、農民正處于迅速轉型和變革中,作為“三農”問題之一的農業正經歷著歷史性的變革期,堅定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環保發展道路,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創造良好環境基礎,協調我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為世界層面的生態保護作出貢獻。全國范圍內很多地方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和物質財富的增長,不惜以環境為代價,實際收益卻不盡人意,現狀亟需改變。

我國農村地區環境污染形勢更為嚴峻,國內農村環境污染源主要為:工業污染、生活污染、農業生產污染。[1]在農村地區,農業生產材料主要包括農機、農具、農膜,農機和農具可循環使用,更換速度較緩慢,而農膜便成為農村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地膜污染在我國農業生產中日益凸顯,國家有關部門制定了相應辦法和規定。2019年7月3日,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有關加快推進農用地膜污染防護治理的意見。與此同時,對各地出臺應對辦法和地方性規章提出了要求。

關于農村的管理問題較復雜,部分地區還會出現主體冗雜、管理人員分工不明確等問題,要想良好地解決農村問題需要涉事多元主體之間形成合力,因地制宜地進行基層部門規章的出臺,才能將農村問題妥善解決。

一、農業生產地膜環境治理現狀

國內現狀:農用地膜覆蓋技術具有良好的增溫、保墑、除草等作用,為作物增產增收和保障中國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長期重使用輕回收的模式導致地膜污染日漸嚴重,同時面臨政策不健全、監管有難度、執行不到位、回收替代技術不成熟等問題,防治任務依然艱巨。2023年1月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被人們稱為升級版“限塑令”,其中明確要求“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7月,9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出“健全廢舊農膜回收利用體系”“將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等納入農資打假行動”。

國外現狀:農用地膜殘留與積累受國際關注,國際上不約而同展開“限塑”甚至“禁塑”之戰。目前,全球已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臺了有關限制塑料使用的決策或法律。為了解決農用地膜殘留問題,規范地膜的市場化應用,各國相繼出臺了相關使用政策與標準。其中,發達國家農膜政策與標準以循環經濟為主導,立法體系相對完善,對地膜污染的防治貫穿到地膜生產、利用、回收的全過程。

莘縣農村農業環境治理現狀:一是莘縣農業生產過程中地膜使用情況。農膜主要材料為PE(聚乙烯),分解難度極高,大部分還是采用人工回收,然后集中加工利用,實現廢舊地膜的高值化。[2]莘縣是一個農業生產大縣,地膜使用量大,地膜使用及回收問題使莘縣成為農業環境治理中的典型。以此富有改革特色的地點作為調查對象,對其農業環境治理現狀、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以期為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農業典型地區供策獻計。以莘縣為例調查發現農用地膜使用及回收問題,提出建立地膜回收機制、加大地膜技術研發、多方宣傳、完善法律法規、推廣地膜可替代產品、開展地膜長期監測評估等措施,解決莘縣地區農用地膜高使用、低回收及污染問題。

基礎數據來源:通過實地調研,對地膜厚度選擇、當地是否有殘膜回收點、廢膜處理方式、相關法律法規了解程度等進行調查,有八成以上農戶地膜選擇的厚度為0.006mm和0.008mm,只有不足8%的農戶使用符合國家標準厚度0.01mm的地膜。近85%的農戶認為耕地中的殘膜會影響農作物的產量,但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不到三成。在廢膜處理方式上,接近60%的農戶選擇隨意丟棄,40%的農戶選擇焚燒,僅20%的農戶能對廢膜進行回收和再利用。約70%的農戶表示村鎮附近沒有回收殘膜的站點,約85%的農戶“不完全了解”及“不了解”國家出臺的有關地膜回收的政策。為了更加直觀的表達,根據實地調研得到的數據做出如下統計圖1~5。

圖2 群眾對殘膜危害的認識

圖4 是否有殘膜回收站點

圖5 廢棄地膜處理方式

二、莘縣農用地膜使用過程的特點和面臨的困境

通過調研,莘縣周邊村鎮地區農膜回收主要特點概括為:一是農戶對農膜回收意識薄弱;二是農戶沒有充足時間回收農膜;三是農膜本身成本很低,回收效益相對較低;四是政府沒有加大支持,監督扶持力度不夠。

其存在的主要問題為:

一是農業生產過程中地膜的回收、處理系統和流程不完善。農用地膜回收少且回收率低,地膜質量較差,回收難度大,回收情況不容樂觀。二是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地膜面積和規模不斷增大,土壤內的地膜殘留量逐年遞增,對土壤的通透性、肥力造成減損,導致農作物產量偏低,牲畜誤食導致患病、窒息死亡等。三是地膜回收和處理技術支持不到位,效能低、成本高,在農村地區應用不普遍。四是投入使用的地膜可降解度較低,可降解地膜仍處于探索階段,地膜降解度低,對土地污染的程度便高。五是群眾缺乏環境保護意識。農用地膜使用后隨意丟棄,破壞了鄉村容貌,造成了資源浪費。

三、農業環保立法制度構想

如前所述,農村問題涉及的關系較復雜,需要多元化主體加以參與,大部分農村地區法治建設相對較弱,法治觀念未深入人心,普及過程中還需妥善的方式引導村民配合,輔以一定的激勵機制,既能保障農民收入和配合度,又可起到污染防治的作用。

政府:轉變發展理念,增強環保意識。建議國家強化頂層設計,完善地膜使用與回收的法律法規。建議國家對農用地膜生產質量進行法律層面的約束。提倡生產商生產質量好、成本低,可全方位普及使用的農用地膜。同時,根據《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八十八條的規定,對地膜使用領域中發現的不達標地膜要及時進行依法查處,強制監管。建議國家增加農用地膜回收補貼。地膜回收利用利潤較低,建議財政部門增加專項資金,用于扶持地膜回收利用企業經營、建設回收站點、補助回收人員工資、研發回收利用新技術新設備、激勵主動參與回收的農民等,鼓勵社會多方力量參與到地膜的回收再利用中來。

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對企業要加強業務指導,綜合考慮產品的質量要求,推廣使用符合新標準要求的農用地膜產品,明令禁止使用厚度不符合標準的地膜。從根源上治理“白色污染”,整體上形成政府引導、部門協作、各方參與的全社會防治“白色污染”局面,助推農業健康發展。

有計劃地規劃農作物的生產量。隨生產規模增大,地膜使用量也隨之增加,有計劃地生產既能保證農作物避免滯銷,又能合理、適量地使用地膜,避免過度使用帶來的“白色污染”。

企業:增強社會責任感,深化技術創新。建議制造廠商加大技術研發,大力生產循環性地膜。嚴格控制地膜的標準化生產和規范化經營,加強創新,研究可循環農用地膜的開發利用,增強可降解地膜的操控性、穩定性,尋找減少生產成本的方法。在可能的情況下大力推廣應用可替代塑料地膜的新產品。生物降解液態地膜技術不僅具有保墑增溫、抑蒸集雨等增產作用,而且還具有固土防蝕、改善土壤性狀、提高土壤肥力等突出優勢。該地膜自然降解,不需要人工撿拾,減少人工成本??赏ㄟ^推廣新型技術,逐漸投入市場更替普通地膜,減少塑料地膜對農村土壤的污染程度。[3]

村委:增強環保意識,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農用地膜回收機制。農用地膜回收率低、回收難,建議建立農用地膜回收中心,加大地膜回收監管,督促農戶主動送往就近的廢品收購點或廢舊塑料加工利用企業,進行回收再利用。調整農用地膜使用結構,通過科學使用地膜覆蓋技術,減少濫用、慣用地膜的習慣。對地膜使用收效甚微的作物和區域,開展地膜使用對比試驗,根據實驗結果引導村民減少用量,逐漸削減地膜用量。通過選育推廣抗旱、耐低溫等抗逆品種,引導部分區域逐步退出地膜使用。通過輪作、倒茬的方式,減少地膜單位時間內面積覆蓋數量,減輕地膜數量對土壤的污染,同時應定期對農用地膜開展監測評估。

公眾:學習環保知識,提高環境治理主人翁意識。建議政府、社區多方合力進行地膜合理使用及回收的宣傳。充分利用報紙、電視、互聯網等多種途徑,加強地膜使用和回收的宣傳,普及地膜綜合利用知識,提高廣大農民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地膜污染防控意識,使其積極參與到地膜回收、再利用過程中來。

猜你喜歡
莘縣農膜農用地
莘縣農村土地托管的實踐與探索
山東省莘縣第二中學
全國農膜回收率年底前達到80%以上
莘縣地區灰霉病菌對腐霉利的抗藥性研究
農膜回收器
住建部:城市大數據已覆蓋400個城市
新型農膜種類多 功能更加多元化
龍海市縣域農用地整理規劃
農用地自然質量分等與耕地地力評級結果的對比銜接
農用地級別劃分的常用方法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