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加強戰略成本管控的有效策略探討

2024-02-19 11:44陳慧影
國際商務財會 2024年1期
關鍵詞:目標成本價值鏈

陳慧影

【摘要】經濟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企業發展環境面臨著深刻復雜的變化。成本管控一直以來都是制約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戰略成本管控與傳統成本管控相比有著顯著的優勢,為此,企業應該充分認識到戰略成本管控的重要性,積極引入戰略成本管理的流程與工具,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推進戰略成本管控的各項措施,以此提升成本管控的效率,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戰略成本管控;價值鏈;目標成本

【中圖分類號】F406

★ 課題名稱:陜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22年度課題,總體國家安全觀視角下公安院校學生培根鑄魂教育路徑研究,課題編號:2022SZX223。

一、引言

在全球化經濟逐步深化的當下,企業所面臨的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變動,各種環境因素所引發的各類經營管理問題以及風險層出不窮,在此情形下,企業更應該選擇適合的管控方式,以此促進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戰略成本管控融合了戰略管理與成本管理的思想和內核,能夠幫助企業從戰略的高度全面看待成本管控相關問題。為此,企業應該全面深入分析各類環境因素,進而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從戰略層面拓展企業的成本優勢,以此獲得成本管控方面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效提升。

二、企業加強戰略成本管控的必要性

(一)經濟環境變化對企業的影響

當前,企業各項經營管理活動與外部環境的關系更加密切,特別是經濟環境因素的變化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站在戰略管理的高度看待企業成本管控問題,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適應當前經濟環境的變化。傳統的企業成本管控對于外部經濟環境的考慮不足,針對經濟環境變動所進行的成本管控策略調整也相對較少。但是進入戰略成本管控階段,企業不能局限于自身內部的成本管控問題,還應該考慮供應商、經銷商以及消費者等對企業成本管控所產生的影響,這樣才能凸顯企業成本管控的全局性和科學性。

(二)戰略成本管控對企業競爭力的作用

由于當前企業所面對的外部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企業要想持續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變得難上加難。而傳統的成本管控中,主要是看重有形資源所衍生的成本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企業要想持續降低成本勢必會引發產品質量下滑以及生產效率降低等問題。如果企業從上述角度進行成本管控,那么其市場競爭地位就會受到影響。戰略成本管控主要是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入手,凸顯成本管控的前瞻性和預期性,強調長期競爭優勢的獲取,能夠從成本管控的角度提升企業長期的市場競爭力。

(三)企業加強戰略成本管控的挑戰和機遇

進入新時期,企業經營管理的理念以及模式都在不斷革新,時代所帶來的既有機遇也有相應的挑戰。對于現代企業而言,競爭態勢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加強戰略成本管控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的競爭壓力和發展困境。一方面,很多企業都相繼引入了成本管控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成本管控流程上也有了很大的改進,這就意味著傳統的成本管控亟待創新,企業應該不斷拓展成本管控的新路徑;另一方面,新時代賦予了企業很多發展的全新模式和方向,在各種管理觀念和管控模式不斷涌現的同時,企業可以融合更多的成本管控新模式和新方法,以此促進戰略成本管控的推進和實施。

三、戰略成本管控的主要流程與工具

(一)主要流程

1.戰略成本分析

現代企業要實施戰略成本管控,應該首先進行戰略成本分析。戰略成本分析主要是基于對企業成本的各項影響因素的梳理和歸納,從戰略的視角深入探究各種影響因素與成本管控之間的邏輯與機理。由于企業各階段存在不同的影響因素,為此,企業應該從價值鏈活動的角度挖掘成本產生的深層次動因,進而對成本進行有效管控,以獲取成本優勢。

2.目標成本設定

首先,企業應該深入推進市場調查工作。通過市場調查,企業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有關產品特性、價格以及質量等方面的信息,以此理清產品功能、價格與成本之間的密切關聯。具體來說,企業應該針對宏觀環境資料和信息進行收集,并進行科學預測;同時,要針對顧客的現實需求以及潛在需求開展深入調查;此外,企業應該重點選取特定顧客的需求偏好進行系統性分析和研究,找到成本管控的源頭。

其次,企業應該合理確定競爭性價格。競爭性價格的確定應該綜合考慮顧客、競爭對手等相關因素,一是要考慮顧客愿意為企業產品或服務支付的價格水平,二是要考慮競爭者的價格水平,三是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目標市場份額情況。在實踐中,企業可以選擇市場比較法和目標份額法確定競爭性價格水平。

最后,企業還應該明確目標利潤水平。企業開展目標成本分析,需要從主客觀兩個方面考慮自身所追求的目標利潤,不僅要將投資者的報酬率體現出來,還應該考慮投資者差異以及管理者對風險的不同態度等因素。

3.成本規劃

企業在制定成本規劃時,應該建立在理清質量與成本之間的關系基礎上,也就是說一旦質量特性出現變化時,企業應該對成本的變化規律以及趨勢進行分析。這不僅要求企業從自身的角度進行分析和評估,還應考慮到用戶立場[1]。開展成本規劃,能夠體現戰略成本管控的基本要求,有助于企業從總體上、戰略上把控成本管理工作的進程,從而確定成本管控具體流程上的要求。

4.成本規劃的實施與控制

企業成本規劃通常是綜合企業自身所處的環境以及當前的競爭戰略所制定的,在實施過程中應該突出重點,明確成本管控的戰略實施路徑;同時,企業還應該根據戰略成本管控的具體要求確定成本核算的指標體系,與績效評價工作進行有機融合,以此凸顯成本控制的效果。

(二)主要工具

1.價值鏈分析

價值鏈是企業內部流程的集中體現,從戰略成本管控的角度來說,對價值鏈的梳理可以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價值鏈活動中各項成本的具體情況以及影響因素。一方面,企業應該優化價值鏈主要活動,一是輸入物流環節,二是生產與運營環節,三是輸出物流環節,四是市場營銷和銷售環節,五是服務環節;另一方面,企業也應該關注價值鏈的輔助活動,包括基礎設施、技術開發、采購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相關活動。通過對價值鏈主要活動和輔助活動的梳理,既可以全面掌握企業內部價值鏈各環節的重要工作,同時也可以將內部價值鏈拓展到外部上下游價值鏈上,以此推進全過程、全流程的成本管控。

2.成本動因分析

一方面,企業應該明確企業規模對成本管控的重要影響,從規模經濟或規模效應的角度探究成本管控的具體思路。根據規模經濟的思想,企業的生產或服務規模達到一定節點時,其單位產品或服務的成本將會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企業要注重產業鏈前后向的整合。具體來說,企業往后整合,可以通過強化供應商的戰略合作,以此穩固供應端口,進而降低供應成本;而往前整合,則可以強化與經銷商的戰略合作,以此削減銷售端的成本。

3.標桿管理

標桿管理的本質在于選擇基準,通過自身的不斷實踐和優化,以基準為基礎進行測量分析,進而促進企業的持續改進[2]。標桿管理對于成本管控來說有著顯著的作用。通過有效的標桿管理,不僅可以優化自身的成本管控效率,還可以為持續獲取競爭優勢提供思路。具體來說,一是要找準成本管控的標桿企業,確定學習對象;二是要參照標桿企業或部門進行對標,針對成本管控的具體流程、管理模式以及方法進行對比分析,找到自身的弱項和改進的方向,進而探索達到標桿甚至超越標桿的方法以及措施;三是要通過自身的成本管控實踐,達到標桿水平或者對現狀進行合理改進;四是對成本管控的標桿管理經驗進行總結并沉淀,找到適合自身的成本管控實踐策略和方法,最終成為成本管控方面新的標桿。

4.全面預算管理

全面預算管理主要是基于預算對企業內部各部門或單位的相關資源進行科學配置、控制以及考核,以此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合理的組織與協調,從而實現經營管理目標。通過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實施,企業可以對相關主體進行有效的約束,從而將成本費用控制在較為合理的水平。一方面,企業要理性分析企業所處的環境,并且保障成本管控計劃能夠得到全面貫徹和落實;另一方面,企業要重視預算執行過程中對成本與收入的管控,不僅要考慮市場變化對成本管控的即時影響,同時也要注重企業應變能力的提升。

四、企業加強戰略成本管控的主要策略

(一)內部成本管理策略

1.生產成本控制策略

一方面,企業應該對當前的生產流程進行優化。企業要加強生產成本控制,就應該從生產流程方面入手,通過對各項流程的精簡、對生產效率的改善,以此促進生產成本的縮減。例如,企業可以選擇應用先進的生產技術改進生產過程,提高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改進生產效率;同時,企業也可以對生產計劃進行精準控制,有效減少庫存和規避生產過剩問題,同步壓降采購成本和倉儲成本[3]。另一方面,企業應該對人力成本進行有效控制。生產成本中人力成本所占比重較大,企業可以對員工的工作時間和工作量進行優化,盡量減少加班和浪費現象;同時,企業也可以定期開展各項技能培訓,提升員工的工作技能,以此改進工作效率;此外,企業還可以充分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促進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提升。

2.管理費用控制策略

強化管理費用控制意識是加強管理費用控制的重要前提和關鍵,只有相關人員能夠將管控意識融入實際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實施管理費用控制。首先,企業應該強化辦公費用控制。企業可以通過預算管理、定額管理等方式,結合業務量、人數等作為辦公費用的控制手段,將辦公費用的節約作為管理部門獎勵的重要指標。其次,企業應該對業務招待費、差旅費的審批手續進行嚴格要求。最后,企業應該強化并構建匹配的監管機制。同時,企業還應該注重監管機制的構建,不僅要強化相關人員的責任意識,還應該對管理費用控制的實際工作內容和流程進行合理監控,這樣才能保障管理費用控制的效果。

3.質量成本控制策略

首先,企業應該對質量成本核算工作進行改進。在實際工作中,相關人員應該綜合臺賬與表格進行分析與統計,借助質量成本核算方法進行總結和反饋,找出影響質量成本水平的相關因素。其次,企業應該對質量成本核算的內容和支出范圍進行明確。只有明確了質量成本控制的范圍,才能找到質量成本核算的關鍵所在。企業可以結合質量成本中的預防成本、鑒別成本等內容進行細化,理清各項成本支出的范圍和明細[4]。再次,企業在實施質量成本控制時要綜合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在控制環節,還應該構建與之匹配的獎懲機制,這樣才能通過質量成本分析與反饋,找到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的具體問題,進而落實成本管控的目標,讓所有員工都能有效參與質量成本控制工作。最后,企業要重視員工的素質和能力。推進質量成本控制工作,需要相關負責人具有相應的成本管控知識和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將質量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實處。

(二)外部成本管理策略

1.供應鏈管理策略

企業推進戰略成本管控,還應該從外部著眼聚焦供應鏈加強成本管控。通過對供應鏈的有效管控和優化,能夠幫助企業減少原材料、庫存以及物流等方面的成本支出。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與供應商構建長期的合作關系,在采購和供貨方面爭取相應的優惠;另一方面,企業也可以對物流環節進行優化,通過與物流公司的合作降低運輸、庫存等環節的費用,進而有效控制物流成本。

2.合作伙伴關系管理策略

合作伙伴關系管理主要是針對供應鏈上的合作伙伴關系進行強化,通過相關系統、流程以及程序的優化,提升合作伙伴的管控效果[5]。實施合作伙伴關系管理,需要企業從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方面進行優化,不僅要強化合作伙伴的合作關系,還應該與之構建成本管控的管理信息系統,只有這樣才能通過與合作伙伴的交互,進而獲取相應的供應鏈信息和有關合作伙伴的相關資料,改進供應鏈管理效率。

3.市場競爭與定價策略

企業推進戰略成本管控,還可以從市場機制的角度對定價策略進行優化。一方面,企業應該從市場競爭的角度考慮定價方式,選擇合適的定價方法??紤]到競爭對手對價格的影響,企業可以綜合考慮定價的影響因素,除了以成本為基本導向之外,還應該考慮到競爭強度以及競爭對手的價格策略[6]。另一方面,企業可以從規模經濟的角度考慮定價策略,在保障產品同等質量水平的前提下,通過降低成本獲取價格競爭優勢,以此提升市場占有率,進而促進生產成本的持續降低。

五、結論

在新時期,企業在成本管控方面所遇到的難題越來越多,各類風險層出不窮。將戰略管理的思想融入成本管控工作中,不僅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符合成本管控工作特性的合理選擇。為此,企業應該將戰略成本管控的思想進行貫徹和推廣,不僅要關注產生成本的內部流程和環節,還應該將視野拓展到企業外部上下游,這樣才能體現戰略成本管控的最大效用,以此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效能。

主要參考文獻:

[1]劉盛.戰略成本管控在建筑工程設計企業中的挑戰分析與應用研究[J].租售情報,2023(09):90-92.

[2]李長榮.淺析集團企業戰略成本管控的實施路徑[J].西部財會,2023(09):39-41.

[3]徐從旺.企業加強戰略成本管控的有效策略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11):139-141.

[4]杜明峰.企業戰略成本管理論略[J].全國流通經濟,2022(14):60-63.

[5]李紅雨.基于市場經濟環境的企業戰略成本管理論略[J].全國流通經濟,2022(12):54-57.

[6]鄧祎.戰略成本管理在企業中的運用探討[J].大眾投資指南,2022(08):182-184.

責編:楊雪

猜你喜歡
目標成本價值鏈
淺談低碳價值鏈構建——以A公司為例
基于價值鏈會計的財務風險識別與控制
醫療器械包裝發展價值鏈
試析基于價值鏈理論的成本管理模式
“中國制造”:助力“一帶一路”價值鏈的提升
淺析目標成本編制和管理方法
園林工程目標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目標成本法的基本理論和應用
目標成本管理在汽車電器行業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價值鏈的房地產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