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制的婚姻,根本沒打算白頭偕老?

2024-02-20 07:39妙黛
伴侶 2024年1期
關鍵詞:AA制金錢夫妻

妙黛

前不久,在我們一篇關于“戀愛婚姻都要談錢”的文章下面,收到了很多讀者的留言。有贊同AA制婚姻的,也有反對AA制婚姻的。

有一位網友說,自己和丈夫多年來都是各花各的錢,兩個人都有記賬的習慣,到了月底統計家庭開銷,然后一個人出一半的錢。

她和丈夫覺得這樣挺好的,因為在計算的過程中,通過一筆筆開銷,他們看到了家庭是如何運行的,也都愿意去承擔相應的責任。

像他們這樣,用金錢作為橋梁,用金錢衡量責任,兩個人都覺得很好,就是一種成功的婚姻模式。

但更多的,是女性在AA制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無助。

一位網友說,多年的AA制生活讓她明白,所謂的AA,就是她的錢是家庭的錢,丈夫的錢是自己的錢。

她一年收入20萬元,卻連一次美容都舍不得做,因為家庭開銷太大了。

丈夫一年只給她8萬元作為家庭開銷。當她提出自己一年負擔了二十多萬元的開銷時,丈夫卻說她把她個人的花銷也算在了里面。

兩個人吵了一架之后,各自列了一下自己的消費單。結果發現,丈夫一年有15萬元都花在了他自己身上。

丈夫如此富養自己,如此牢牢守住“他的錢”,而她明明收入更高,卻連美容都做不起,而且也從未收到過丈夫的任何禮物。

AA制,這個看似平等簡潔的方案,已悄然成為現代伴侶關系的一部分。

這不僅是分攤賬單,更是一場關于獨立與平等的心靈博弈。

心理學的視角下,AA制不只是財務上的劃分,它是對自我價值、權力平衡的追求,是對現代愛情中平等與公正渴望的體現。

在性別平等漸成共識的時代,它象征著一種嘗試,一種在親密關系中探求權力平衡的嘗試。

然而,情感的江湖里,AA制也是一把雙刃劍。

它在劃清界限的同時,可能無形中也拉遠了心與心的距離,侵蝕了婚姻中的甜蜜。

當兩個人決定在婚姻中走上AA制這條路時,他們不僅僅是在分擔賬單,也是在做著一次深刻的心靈交易。

這種財務上的獨立性,其實是一個復雜的心理謎題,揭示著對自主、控制、認可的渴望。

當一個人能夠獨立承擔自己的費用時,他們在無聲中增強了自我價值感,仿佛在說:“看,我有能力,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p>

這種感覺,在心理學上被視為個體自尊和自信的重要來源。

敢于選擇AA制的夫妻,尤其是女性,內心一定是比較強大的。

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她主動提出AA制的模式,因為她覺得,女性伸手要錢這個動作是不獨立的表現。

既然自己有能力養活自己,那就不靠別人。

在AA制下,個人自信往往得到加強。這種安排使得個體感到自己在經濟上不依賴于他人,從而增強了他們的自我感和自尊心。

在一段關系中,當兩人都感到自己是獨立且有能力的,這種感覺可以促進雙方互相尊重。

在財務上的平等分擔,象征著雙方在關系中權力的平衡。這種平衡對于建立一個健康、基于相互尊重的伴侶關系是至關重要的。

然而,這背后的心理動力并非總是表面那么簡單,而是有很多理想化的因素。

就像我那位“不伸手要錢”的女性朋友,經濟獨立到了接近財務自由的地步。

而對于我們普通的家庭,普通的女性,月薪在3000元左右掙扎的時候,再提起AA制,恐怕得到的不是自主權,而是窘迫感,和不被重視的感覺。

在追求獨立與自主的同時,我們可能在無意識中也在展示對依賴的恐懼、對失去控制的焦慮。

這些深層的心理原因,成為婚姻中AA制這一財務模式的復雜背景。

AA制說到底,保護與爭奪的不是錢,而是權力、控制感和愛。

在某些情況下,AA制可能無形中增加了夫妻間的心理距離。

當每個人都專注于自己的財務責任時,可能會逐漸減少一個共同規劃和分享的機會。

這種分割可能導致彼此間的情感聯結減弱,夫妻雙方在心理上感到更加獨立,卻也可能更加孤立。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AA制的婚姻幸福嗎?大家覺得呢?

有一位網友直截了當地回答:不幸福。

結婚之初,她也覺得沒什么,丈夫不主動給錢,她也不好意思要,怕被看輕。這也反應了很多女性真實的心理。

兩個人也沒有什么協議,就默默地形成了這種模式。

但是隨著懷孕生子,一切都變了。

孕檢的錢、孕婦營養品的錢,都是她自己支付,就連生孩子住院的錢,也是她自己掏的。

這些加起來可能并沒有多少錢,但是這帶來的影響是,丈夫認為這一切都與他無關,他依然是吃喝玩樂,自己掙錢自己花。

雖然AA制在財務上看似公平,但它在情感上可能并不總是如此。

AA制可能反映了女性深層的恐懼——恐懼過度依賴他人會導致自我喪失,或者恐懼失去獨立性會讓自己變得脆弱。

女性往往害怕“花男人的錢”會顯得自己是弱勢的,是依賴他人的。但是,夫妻之間如果連這種依賴都沒有,那感情靠什么維系?

當一方在情感上需要更多的支持時,這種嚴格的財務分割可能會讓他們感到被忽視或不被理解。

特別是在一方面臨困難,如失業、懷孕或其他生活挑戰時,AA制可能會導致一方心理上的不平衡感。

AA制只討論了錢,卻無法劃分情感、付出和責任。

AA制到底好不好?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我身邊有很多朋友,都是各花各的錢。畢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自己孝敬自己父母,自己名下也有自己的房子,他們覺得錢分開花是好的。

在家庭責任方面,女性朋友也都能直接要求丈夫承擔屬于她的那部分。

過年過節,索要禮物和紅包,也算是一種浪漫,家庭有大額開銷的時候,兩個人也會商量。

但是,這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夫妻。

尤其當婚姻中一方的收入顯著低于另一方時,AA制可能導致權力關系的不平衡。

經濟上的不平等可能會在無意識中轉化為情感和決策上的不平等。

較低收入的伴侶可能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發言權減少,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時自己的意見不被重視。

在婚姻中實行AA制時,如何在尊重與平等的同時保持自洽,既符合個人心理需求又維護婚姻和諧,成為了一個微妙且關鍵的問題。

實現這一平衡,不僅意味著各自承擔各自的費用,更意味著尊重對方的消費選擇。

在這種尊重的基礎上,雙方可以避免因金錢觀念不同而產生矛盾和不滿。

第一,平等的基礎上尋找共識。

平等并不意味著一切機械地對半分,而是要基于雙方的實際情況和心理需求尋找共識。

例如,如果一方的經濟能力暫時較弱,另一方可以在保持基本平等的前提下,適度承擔更多的共同費用。

這種靈活的調整,反映了對婚姻關系深層次的理解和關心。

第二,共享的樂趣與責任。

盡管在某些方面保持獨立,夫妻雙方也可以在其他方面實現共享,如共同規劃未來的投資或家庭支出。

這種共享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它可以增強彼此之間的伙伴感和團隊精神,同時也為婚姻帶來共同的目標和樂趣。

第三,情感的連接與財務的獨立。

在保持財務獨立的同時,夫妻雙方需要在情感上更加主動和深入地連接。

這包括經常性的溝通、共同的休閑活動、互相的支持和理解。

金錢的獨立不應成為情感疏遠的借口,反而應成為更深層次情感交流的基礎。

第四,避免金錢問題變成權力斗爭

在處理財務問題時,夫妻雙方需要避免將金錢問題變成一種權力斗爭的工具。

這需要雙方都具備一定的心理素質,能夠了解對方的經濟狀態、尊重對方的心理需求,避免因金錢問題而產生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和矛盾。

責編/伊和和

E-mail:yihehe@163.com

猜你喜歡
AA制金錢夫妻
再婚老人如何走出金錢的“心結”?
比金錢更值錢的
二則
婚姻黑洞:AA制&無性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AA制
去餐廳的必備口語:“請客”和“AA制”
金錢的人生之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