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晶清與王禮錫:抗日烽火中的詩壇伉儷

2024-02-21 03:49段雨
名人傳記 2024年2期

段雨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后,日本侵略者的炮火在中國大地迅速蔓延。遠在歐洲,一對夫婦的身影奔走在抗日援華戰線上。被迫流亡的幾年里,祖國的命運時時牽動著他們的心。國家危難之際,他們再次攜起手來,創辦報紙,募集款項,以筆為槍,為抗戰呼號。

丈夫叫王禮錫,以詩文蜚聲海內外,被譽為“東方的雪萊”;妻子陸晶清,是李大釗和魯迅的高足、石評梅的摯友,曾是“五四”新文學星空下的一顆璀璨之星。因為詩,他們結緣;因為共同的革命信仰,他們珠聯璧合。

是詩人,是作家,更是杰出的反法西斯戰士,在中國文學史和反法西斯的歷史上,他們寫下了自己的熱血詩行。

小女敢言志,立志奔前程

遇到王禮錫之前,陸晶清的人生充滿悲苦。她是白族人,1901年12月出生于云南昆明的一個古玩商人家庭,原名秀珍。因父親喜好古詩和歷史,四五歲時,她便跟著父親背詩。父親有豐富的想象力,能把詩講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或是一個有趣的故事,她聽得心馳神往。

辛亥革命后,女子教育蓬勃發展。十幾歲時,陸晶清考入云南女子初級師范學校,身形纖小的她,鬢綰雙髻,每日提著布書袋走讀。教國文的老師古典詩詞造詣頗高,這更加激發了她對詩詞的興趣。當時正值新文化運動轟轟烈烈,讀到胡適的新詩和魯迅的小說時,她“全身被活躍的思想和力量所占據”,對新詩開始熱衷起來。

陸晶清如饑似渴地閱讀了《新青年》《少年中國》等大量進步刊物,對舊禮教、舊道德,她驕傲地蔑視著。當“五四”的風吹到西南邊陲時,她沖破守舊勢力的阻撓,積極參與到云南學生的反帝反封建運動中。對父親提出的“畢業后在本地做一名小學教員”的要求,她斷然拒絕:“小女敢言志,狂誕孔仲驚。木蘭御外侮,紅玉抗金兵。清照詞千古,班昭史有名。我豈甘落后,立志奔前程?!?/p>

1922年秋天,陸晶清以西南女狀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正意氣風發時,她的人生突遭變故——母親因長期疾病纏身,不堪忍受,選擇了自殺。

從此,陸晶清“跳出了幸?;@”,內心“蘊藏著辛辣的悲劇”。淚別父親和幼弟,由一家舊式旅行社“包運”,她由昆明北上。初到北京那晚,在新月繁星下,她初識了北京的美。負重晚歸的駱駝,小胡同中清脆的梆聲,都是詩,都是畫。滿目都是新奇。后來,她這樣形容:“那時我真是一個由僻鄉進城的‘鄉大姐?!?/p>

新的人生即將開啟,滿懷著向往,她不僅將名字“秀珍”改為“晶清”,還把出生年份說成1907年。多年后,她不無得意:“那時我把年齡往后推幾年,感覺自己心靈年輕點?!?/p>

學校名師云集,一切都令人鼓舞??墒?,新鮮感過后,便是孤寂。遠離家鄉,人地兩疏,因為想家,陸晶清“愁苦到萬分”。除了上課,她總是偷偷地躲起來哭,靠念詩、寫詩排遣煩悶。

那時,李大釗教哲學,周作人講歐洲文學史,后來,敬仰已久的魯迅先生也受邀來上課,每每聽講,陸晶清都受益匪淺。在老師們的指導下,她才氣盡顯,筆下的“青燈”“寒月”“落花”清澈凜冽,自成一格,其新詩開始在《語絲》等刊物上發表。

更令她欣喜的是,她收獲了友誼,石評梅、廬隱、許廣平、劉和珍都成為她要好的朋友,她們親昵地稱她“小鹿”。在校舍“紅樓”,她們互相鼓勵,齊頭并進,課外,還經常相約到魯迅居住的“老虎尾巴”去“吃小灶”。

有了朋友們的陪伴,陸晶清漸漸活躍起來。在1925年的“女師大風潮”中,她和好友許廣平、劉和珍奮起反抗校長楊蔭榆的奴化教育;和石評梅共同編輯《婦女周刊》,以犀利的筆觸抨擊黑暗的社會勢力。在給魯迅的信中,許廣平以贊許的口吻說:“晶清雖則自己未能有等身的著作,除新詩外,學理之文和寫情的小說,似乎俱非性之所近,但她交游廣,四處供獻材料者多,所以《婦周》居然支持了這些期?!?/p>

然而就在母校風雨飄搖之時,云南又傳來噩耗,父親去世了。那個暮春的傍晚,見到“父逝速回”四個字,陸晶清慘叫一聲便昏厥過去。家中只有弱弟和繼母,滿懷悲痛,她南下奔喪。再回來時,學校已經解散了。

命運沒有憐惜她,緊接著,1926年“三一八”慘案發生,她親眼看到好友劉和珍倒在血泊之中。那些日子,只有淚,只有恨,只有凄愴。

在一處破敗的房子里,陸晶清和石評梅相依為命,她們將屋子用綠紙裱糊,再擺上幾盆花草,謂之“綠屋”。在“綠屋”里,她們一起哭悼劉和珍,一起撰寫《梅花小鹿》的集子,一起編輯《世界日報》副刊。她們約定,要“相伴著,相慰著,走完崎嶇的生之旅途”。

因從小敬仰孫中山,受“救國救民”思想的影響,陸晶清加入了國民黨。北伐戰爭節節勝利,她決意投入革命的洪流。在《出征》一詩中,她斗志昂揚:“從今后,荷槍實彈作個長征人,只拼著這一腔熱血前去沖鋒殺陣?!?/p>

1927年,受李大釗委托,陸晶清去武漢送一份文件給當時的婦女部部長何香凝。在武漢,她協助鄧穎超編輯刊物,創辦學校和貧民醫院,忙碌中,傷痛漸漸遠離??墒遣痪?,“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因營救一位共產黨員的妻子,她被列入“準共”黑名單,隨時可能被抓捕。無奈之下,她踏上了漂泊之路。此時給她安慰的,仍是石評梅,在一封封信件里,她們靠文字取暖。

1928年秋天,殘酷的命運再次降臨,在上海,陸晶清接到了石評梅的死訊。那一刻,猶如有一把利刃驟然插入心房,她“傷極了,昏惘了”,只有痛哭!忍住淚水,她登上北上的輪船。愁云慘月下,她回憶著“紅樓”和“綠屋”中的種種往事,酒醉醒來,忍不住悲呼:“綺宴散了,人影逝了,只天際孤雁在哀鳴……”

所有的散碎篇章,無一不流露出凄婉。人生最痛苦的時候,那個拯救她的人出現了。

在詩的生活中,愛成長起來

回到北平后,陸晶清一邊處理石評梅的后事,一邊在北京女子師范大學“回爐深造”,兼任一家報社的副刊編輯。她的內心仍然是苦悶的,而這苦悶,只能在筆下傾訴:“歸來了,我依然血跡斑斑帶著沉重創傷。心境是凄愴,勝利的旗幟只在遠處微笑、飄蕩……”

愛她護她的“梅姐”舍她而逝,蘸著眼淚,她寫下一篇篇懷念之作。

一個冬日,陸晶清正在報社當班,這時,有人來送稿件,是這人自己的詩作,上面的署名是“王禮錫”。簡單寒暄過后,陸晶清接過稿件。面前的青年穿長衫,戴禮帽,溫文爾雅,黑框眼鏡背后,一雙眼睛透著友善與真誠。

交談后兩人發現,他們有著共同的經歷。王禮錫童年喪父,在師范學校讀書時曾因參加學潮被校方開除,后來去南昌心遠大學旁聽,得到名師指導,詩文素養極高。再后來,他做過教師,當過報社記者,主編過《青年呼聲》《新時代》等進步刊物,參加革命后,還擔任過國民黨江西省黨部農民部部長。1928年,他來到北京教書,一邊帶領學生參加工人運動,一邊在業余時間用詩歌描摹時代。

窗外,暮色已四合,他們卻渾然忘我,彼此相見恨晚。

此后,王禮錫便經常來找陸晶清,既談詩,也談革命。陸晶清的編輯室,四壁裱糊得像草一樣綠,電燈罩則紅得像一團火,這青春的環境成為王禮錫“恢復疲勞的處所”,而陸晶清也會在忙完工作之后,借故拖延時間等候他的到來。

那時,王禮錫正在編寫《物觀文學史叢書》,陸晶清被吸引,他寫《李長吉評傳》時,她開始撰寫《唐代女詩人》。后來,這本小書出版,為女性文學研究填補了空白。

“物觀文學史叢稿,本來是我一人唱獨腳戲,而今成為我與晶清兩人的合奏曲了?!睂ψ谄品阶赖膬膳?,他們一寫就是半天,在研討與切磋中,心靈越來越默契。編輯室的窗上、壁上,貼滿了王禮錫寫的詩句;漫步清華園中,面對一派肅殺,他們觸景生情,即興唱和;短暫別離時,又在詩中寫盡繾綣與悵惘。

友情升華為愛情,甜蜜驅散了憂傷,陸晶清不再哀怨,筆調變得綺麗奔放。在《沉醉的一晚》中,她記錄了一次對飲后的情景:“妝臺上的桃花分外妖慵,瞇著眼竊笑我雙腮泛紅。他的醉態惺忪,醉眼朦朧,像是進了魔宮,入了幻夢!這縱然是個夢,夢也新鮮,但愿,浸在這夢里年復年?;ㄓ耙延晌鬟呉频綎|邊,月兒是何時悄渡過中天?”

她的詩中,有了溫馨與纏綿,《低訴》中的詩句像波浪一樣在王禮錫的心上翻騰:“這是一首迷人的詩,這是一首動心的詩,至少是我已嘗到這詩篇的迷人的滋味,至少是我的心被它打動了,不,是正在騷動的心被騷動得更利害了!”

那段時間,王禮錫用真情摯語寫下幾十首表達愛的詩歌,后來全部收錄在《風懷集》中。

“我們的詩與愛就在這詩的生活中成長起來了?!痹凇妒新暡荨分?,王禮錫這樣回憶“在很忙碌而枯燥的生活中,每天晚上總有一兩小時沉醉于晶清的編輯室里紅色燈光的溫波里的清談。最初僅僅是清談而已,借這微溫的清談來潤澤這沙漠中的旅行者的心。而狡獪的愛神就悄悄地一天天竄進我們的清談生活中,好象蔦蘿在墻上攀援,不知道幾時就滋蔓滿墻了?!?/p>

然而,他已有妻有子。王禮錫出身于清末一個官宦家庭,早早就被安排了一樁封建婚姻,二十七歲的他,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了。

王禮錫的坦誠換來了陸晶清的理解。作為婚姻自由的倡導者,她無懼世俗的藩籬。摯友石評梅的愛情悲劇讓她痛恨封建禮教,更何況,好友廬隱的婚姻、恩師魯迅的婚姻,無不是沖破桎梏才走到一起的。當王禮錫妥善處理好家事后,她接受了他。

因多次組織示威游行,王禮錫的住所受到監視,門縫里多次被塞進恐嚇信。為了安全,應愛國將領陳銘樞之邀,他前往上海,出任神州國光社總編輯。

1930年冬天,王禮錫前往日本辦事,幾個月后,陸晶清也來到東京。在一間小出租屋里,他們舉行了簡樸的婚禮。因身高懸殊,有賀客在婚禮上起哄:“快給新娘子搬個梯子來!”

享受著新的生命之宴,王禮錫的詩句里滿含喜悅:“霧開新月眉初舒,蓋地青氈春漸蘇。山半小樓客意艷,一燈濃酒醉紅爐?!?/p>

縱然前路仍有坎坷,但從此,他們有了生死相依的伴侶。

“加一滴赤血,加一顆火熱的心”

蜜月里,帶著新奇感,陸晶清感受著日本的社會和人情。然而,她是失望的,“上野的櫻花真不及北平中山公園的榆葉梅,她沒有榆葉梅那樣嬌艷的姿色,也及不上我們‘紅樓內的幾株梨花”;對于男女同浴,“赤誠相見”,她更是難堪不已。在她的內心,祖國無可比擬。

異國的境遇和體驗觸發了陸晶清和王禮錫關于中國社會的思考,一回到上海,他們就攜手創辦了《讀書雜志》,邀請各界人士在這個園地展開論爭。陳獨秀等人紛紛參與,他們對中國社會史的討論一度引發震動。隨著九一八事變和淞滬抗戰的相繼爆發,他們又推出???,發出抗日救國的呼聲。

“是你轉變了我固有的許多僻性,是你把我從‘游戲人間的惰性中拯救出來?!痹谕醵Y錫的影響下,陸晶清跳出個人情感的小圈子,把目光投得更遠。他們一起組稿,一起連夜推進雜志下廠印刷,《讀書雜志》的影響越來越大,他們的情感也越來越濃烈。

沒想到,因為討論敏感問題,雜志被當局沒收。面對查禁,陸晶清大聲疾呼:“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豬被殺也要叫幾聲,我們被殺,連叫幾聲的權利都沒有,成何世道?”

像個戰士一樣,在何香凝領導下,她冒著炮火上前線慰問將士,救護傷員。在給弟弟的信中,她豪邁地說:“關于我們的生命請你不要過慮!因為我們自己并不重視,在昨夜今日的血戰中不知犧牲了多少忠勇的戰士,被難的同胞的尸骸埋葬在火光彈雨下的也不知有多少為了爭國家民族的生存,他們能犧牲,我們也一樣的可以赴死,死在手刃敵人的血泊中,是多么的悲壯呵!”

在共同的戰斗中,王禮錫始終和她肩并肩,他不斷撰文批評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并出版了大量哲學社會科學書籍和左翼文藝作品。其鮮明的立場惹惱了當局,他上了“黑名單”,以“出洋考察”為名被“限期出國”。

1933年,陸晶清隨王禮錫遠赴歐洲,踏上了長達五年的流亡之路。

在倫敦,他們蝸居一隅,以賣文為生?!耙皇壹媸乘迺恐?,食物與鼠子共之?!痹谑蠡汲蔀牡沫h境下,王禮錫作詩遣愁:“老子一生五千言,蠅頭自笑日五千。凄惶竭作成何用?入市難酬乳酪錢?!?/p>

即使規定自己每天必須寫五千字,低廉的稿酬也僅夠幾杯牛奶的錢。唯有愛,能抵擋愁苦和勞累,有陸晶清的陪伴,王禮錫驕傲地說:“天天過的是蜜月生活?!币蛟娮髟跉W洲頗受歡迎,“東方的雪萊”響亮一時。

煮字療饑之余,他們關心著祖國的命運,在世界和平大會、國際反侵略大會上,王禮錫的聲音振聾發聵:“不抵抗不是和平,乃是戰爭!”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聽到日軍進攻北平的消息,猶如一個霹靂瞬間在頭上炸響。陸晶清和王禮錫放棄寫作計劃,聯合友人籌資創辦《抗戰日報》,發起成立援華會,呼吁國際社會援助中國抗戰。僅在英倫三島,他們的演講就多達數百次,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洪流中,那執手相依的身影如浪花般奔騰著,一路向前。

城市一個個淪陷,守在收音機前,陸晶清心急如焚。她為延安捐錢捐物,并致信鄧穎超:

鄧大姐:

武漢分袂以來,彈指十有余載。二十年代前期,我在北京女師大,受到恩師李大釗、魯迅先生的培養教育,接受了唯物主義的思想;二十年代后期在武漢婦女部,受到領導何先生與鄧大姐的關懷指導,增強了革命的意志。三十年代初來到歐洲,投入了世界反法西斯的洪流。

七七事變以來,更加努力投入抗日援華工作?,F在我國不少城市已淪陷,而延安卻巋然不動,不斷取得反“掃蕩”的勝利。為了表達我個人對延安軍民的崇高敬意,特將我個人的一些稿費與飾物,捐獻給延安抗日軍民,竭盡個人綿薄,聊表全民抗日之微忱……

1938年10月,一封信件遠渡重洋落在案頭,這封信是郭沫若和老舍聯名寫來的:“禮錫兄、晶清嫂:你倆在歐洲為抗日援華做了大量工作,貢獻良多,有口皆碑?,F抗戰已進入最艱巨階段,茲代表全國文協熱烈歡迎你倆返國,共紓國難?!?/p>

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始后,針對他們的通緝令被撤銷,二人迫不及待地回國參加抗日。臨行前,在和朋友們的告別會上,王禮錫朗誦了他新寫的詩歌《別了,英國的朋友們!》:“我去了/我去加一滴赤血/加一顆火熱的心/不是長城缺不了我/是我與長城相依為命/沒有我,無礙中華的新生/沒有中華,世界就塌了一座長城?!?/p>

他語調中的蒼涼與悲愴,聞者動容。時任駐英大使郭泰祺說:“這樣感動人的詩句,可說是驚天地泣鬼神,古今中外所聞所見不多?!币晃挥娙艘矂忧榈卣f:“我是含著驕傲的熱淚聽它的,讀它的,撼人心魄?!?/p>

異邦五年,詩文就是王禮錫和陸晶清的武器,是他們的“百萬雄兵”。

“執著火把狂奔”

1939年初,夫婦二人抵達重慶,王禮錫被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國民外交協會常務理事,被委任為國民黨政府立法委員、軍委會戰地黨政委員會中將委員。

不久,作家戰地訪問團成立,在周恩來和郭沫若的推薦下,王禮錫擔任團長,他將帶領這支“筆部隊”去前線搜集材料,真實記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以便“供給無數的現在及未來的詩人、小說、戲劇、散文家,讓他們去歌頌,去記述,去表演”。

在日記里,王禮錫寫道:“殘酷的仇人啊,是誰使得我對母親不能盡為兒子的責任,對妻子不能盡為丈夫的責任,對兒子不能盡為父親的責任,無論是為家,為國,為世界人類,我們只有犧牲一切反抗侵略者?!?/p>

為了取得南北方戰場的全面資料,王禮錫把陸晶清分到南路,自己則隨北路出發。他叮囑她,一定要每天寫日記。然而,誰也沒有料到,重慶一別,竟成永訣。

兵分兩路后,他們踏上了漫長而艱辛的旅程。兩個月后,陸晶清已經寫下了六萬多字的戰場記錄。遙望北方,她期待著與王禮錫的勝利團聚。

與此同時,王禮錫也一路走一路寫《筆征日記》。盡管條件惡劣,幾次遇險,但他始終充滿激情。在洛陽,他與老舍重逢。在老舍眼里,“他的臉上沒有一點病容,還是那么胖,那么精神,那么和藹,嘴角上老微笑著”。

然而,長期沐雨櫛風,王禮錫積勞成疾,于中條山戰地訪問期間,一病不起。數日后,在去醫院的途中,因一位特派的勤務員給他服錯了藥,王禮錫猝然離世,年僅三十八歲。他的死因被診斷為黃疸病,而在他留下的箱子里,三封恐嚇信赫然入目,上邊說,如果“不懸崖勒馬”,就讓他“有去無還”。

一周后,遠在浙江金華的陸晶清收到了噩耗,她一路慟哭著回到了重慶。后來,她在悼念文章中記述了當時的凄慘:“錫!請想想這晴空霹靂會把我震到怎樣地步!我仿佛從高山絕頂跌落到萬丈深淵底,我仿佛中了重磅炸彈,全身都化作了飛灰!……我本不信命運,命運這魔鬼卻不斷戲謔我。我縱然是鐵漢,也難承受這樣殘酷的打擊?!?/p>

他是知己、導師,是理想的情人和丈夫。他逝去了,她的世界只余下一個“空”??墒?,他的老母、幼子需要照顧,他的遺稿需要整理,侵略者的腳步還肆無忌憚地踏在祖國大地上,她唯有堅強起來,“執著火把狂奔”。

1939年10月8日,在王禮錫去世百天之時,陸晶清寫下《給禮錫》,刊發在當天的《新華日報》上:“你的聲音猶在我耳邊,你的笑貌猶在我眼前,到今朝,我們別離了才整一百天——‘死,已把我們分割開人間、黃泉!……日月有時滅,我們的愛不終。??煽菔蔂€,此恨啊無窮!”

她把悲痛埋在心底,一邊擔負起照顧家庭的責任,一邊在中學任教,同時主編《掃蕩報》(后更名為《和平日報》)副刊。同事評價說:“她是一個和藹可親的小婦人,雖然長得特別矮小,頭腦靈活得很。她的談吐與她的新詩一樣,充滿機智。討論問題,每能切中事理,興致高的時候講幾句幽默話,總會引得大家笑不可抑?!?/p>

夫妻八年,王禮錫對革命的堅定樂觀潛移默化地影響了陸晶清,她早已不再是那個筆下只有哀怨的小女子。后來,她以《和平日報》特派記者的身份再度赴歐,以如椽之筆采寫了許多重大事件。故地重游,她仿佛又聽到了王禮錫在為抗戰吶喊,仿佛又看到了他們在斗室里伏案合寫《望鄉情》時身邊有碩鼠自由穿行。

新中國成立后,陸晶清在上海財經學院教授古典文學,在其后的政治運動中,她沒能幸免。厄運中,她不斷告訴自己:“人生有淚不輕流,要堅強?!?/p>

那十年,她的兩大箱資料,包括在戰時前線寫的日記,被付之一炬。唯一欣慰的是,王禮錫的《筆征日記》手稿被她藏在臭不可聞的咸菜缸底,最終躲過一劫,成為珍貴的抗戰史料。

晚年,陸晶清深居簡出。盡管眼疾嚴重,視力模糊,但她仍然堅持整理王禮錫的遺稿,對他的每一首詩作,她都能背誦如流。她的房間里擺滿了各式各樣、各種質地的小鹿,“小鹿”,是王禮錫最喜歡的愛稱。她永遠不會忘記,那個冬日,他和陽光一起闖進她的生命里。

“努力使你的精神永在”,靈前致祭的誓言,她始終牢記著。古稀之年時,她仍筆耕不輟,連續撰寫了《在何香凝身邊》《魯迅先生在女師大》等多篇回憶文章。

1993年,陸晶清走完了坎坷而傳奇的一生,而她和王禮錫的詩與愛,將永恒地留在這人世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