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防死守?阻擊兒童致聾“殺手”

2024-02-22 19:31李行偉
食品與健康 2024年2期
關鍵詞:殺手中耳炎耳聾

李行偉

以往我們比較習慣說的“耳聾”,在醫學上比較嚴謹的名稱為聽力損失,極重度以上的聽力損失則屬于醫學意義上的耳聾。隨著醫學的進步,部分耳聾患者如果能及時診斷、正確治療,可以獲得和健全人基本相當的生活質量。但是,做好預防,避免兒童發生耳聾等致殘性疾病,依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那么,怎樣做才能阻擊致聾“殺手”呢?

1.夫妻應做好婚前檢查、孕前檢查

在所有致聾原因中,遺傳因素即基因或染色體異常導致的耳聾占比高達60%。在我國,主要的致聾基因包括GJB2、SLC26A4、線粒體12SrRNA和GJB3基因等。聽力正常的夫婦攜帶至少一種耳聾基因,下一代發生基因突變的可能性約為6%。如果夫婦二人都攜帶同一種耳聾基因,那么,生下聾兒的可能性會攀升至25%。具體到一個家庭來說,有基因問題但自己聽力正常的夫婦,有可能連續生下3個聾兒。

因此,如果夫婦有耳聾家族史,在結婚前、孕育前最好進行耳聾基因篩查。子代發生病變可能性比較高的家庭,可以提前做好決策,比如是否要寶寶,如果寶寶發生耳聾問題如何進行治療等。

2.孕婦應定期產檢、均衡飲食、保護自身

超聲檢查可以查明胎兒是否存在耳部發育異常,比如耳道閉鎖、耳廓畸形等。羊水穿刺檢查可以判斷胎兒是否攜帶致病染色體,是否可能罹患耳聾。孕婦應注意自我保健、均衡飲食,從孕前3個月開始補充葉酸,避免接觸不潔食物,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避免感染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遠離甲醛、苯等有毒有害物質,以免導致胎兒耳聾。

3.新生兒及時進行聽力篩查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指通過耳聲發射、自動聽性腦干反應和聲阻抗等電生理學檢測,在新生兒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進行的客觀、快速和無創聽力檢查,能夠及時發現新生兒的聽力損失問題。新生兒應在出生后3天進行聽力篩查。如果檢測結果為“沒通過”或“可疑”,應進行復查。如再不通過,應在嬰兒3個月時再次復查,并進行聽覺腦干誘發電位檢查。如嬰兒確診為聽力損失,應在第一時間接受治療。

4.謹慎使用藥物,避免藥物致聾

藥物中毒性耳聾主要表現為聽覺系統的慢性中毒,以耳聾、耳鳴為主,可對患者的內耳細胞造成損傷。濫用氨基糖甙類抗菌藥物是導致藥物致聾的主要原因,比如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諾霉素等。嬰幼兒、孕婦應忌用耳毒性藥物。

5.及時治療中耳炎,不要給低齡寶寶掏耳朵

幼兒耳咽管發育不完善,吸吮乳汁不當、發生呼吸道感染時可能誘發中耳炎。中耳腔內的膿液可能引起鼓膜穿孔、破裂。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疾病發展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可能對聽力造成影響。因此,父母應悉心看護幼兒,喂奶時應讓其頭部、上半身位置稍微靠上,如罹患感冒等疾病要及時醫治。此外,人的耳道具有“自清潔”功能,不必掏耳朵,平常用柔軟的小毛巾蘸水后輕輕擦拭嬰兒的外耳道即可,以防損傷孩子的聽力。

6.低齡兒童盡量不要使用耳機

相對于成年人,兒童更容易被噪聲傷害。而且,這種傷害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造成。長期、高分貝使用入耳式耳機,會進一步增加聽力損傷發生的可能性。建議盡量少讓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更不要讓嬰幼兒使用入耳式耳機。

猜你喜歡
殺手中耳炎耳聾
深刺聽宮治療耳鳴、耳聾驗案
不能耽誤的急癥:突發性耳聾
對癥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不能耽誤的急癥:突發性耳聾
小兒心病成幼兒“殺手”
幸福的十大“殺手”
鼻內鏡下咽鼓管術治療分泌性中耳炎
不動產登記不是房價“殺手”
鼻內窺鏡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療中的作用
耳聾耳鳴辨證施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