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N”導師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構建
——依托企業項目案例融入“新工科”背景應用型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

2024-02-22 11:54唐繼武榮治明孫振銀
遼寧高職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導師制工匠導師

唐繼武,榮治明,孫振銀

大連海洋大學應用技術學院,遼寧 瓦房店 116300

近年來,機械行業及跨行業交叉融合加快推動了傳統機械專業向新工科轉型升級,同時促進了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靶鹿た啤北尘跋碌拇髮W生應順應時代發展需要,不斷拓展創新意識,提升實踐應用能力為國家競爭力和國際地位提供原動力[1]。對于機械制造類企業來說,高層次的現代化“工匠型”人才并非只是傳統意義上的“手藝人”,而是熟悉最新科技前沿、擁有創新思維的技能鉆研者。面對日益凸顯的“技工荒”現象,高層次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更為任重道遠[2]。通過對制造類企業、高等院校、普通高中的廣泛調研和數據分析,發現在社會和普通高中層面弘揚“工匠精神”的程度不深,在大學生個人層面對于樹立“工匠精神”的主動自覺性不夠,高校在推廣“工匠精神”的教育模式時,其內容和形式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因此,筆者依托新工科教學模式改革提出了“1+N”導師制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以社會發展需求為前提、多元化培養為特點、培育“匠人匠心”為目標,高校提供社會實踐機會引導學生積極關注社會和行業發展需求,鼓勵學生主動配合導師,積極參與科學研究、導師工作室管理、實驗室建設、創新創業訓練等多元化活動,校企聯合弘揚“工匠精神”,實現“匠人匠心”培養目標,最終培養出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3]。

一、項目案例切入

作為企業對即將入職的大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項目,瓦房店市第一軋機軸承制造有限公司和大連海洋大學應用技術學院聯合培養應屆大學生具備“工匠精神”,項目總投資約20 萬元。結合我院(大連海洋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應用型本科機械制造類人才培養層次,挖掘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層次和專業技術的需求,深入剖析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設置、課程體系、專業方向與制造類企業發展之間銜接問題,確定“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生“1+N”導師制的人才培養模式,修訂和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并以此為依據,建立以提升應用能力為核心,適合應用型本科機械制造類“工匠精神”人才培養的教學和課程體系。目前已有近100 名學生在瓦房店市第一軋機軸承制造有限公司進行頂崗實習,主要學習軸承制造技術的技能,了解掌握軸承制造相關工藝流程,例如:材料的選擇、鍛造、車削、鉆孔、磨削、滾珠選取及安裝等操作,學習如何檢驗軸承的質量,了解測量儀器設備及使用方法。通過各種技能的培訓,學生們能夠在實習中獲得實踐經驗,加深對軸承制造的理解,從而成為具備“工匠精神”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開展“新工科”背景下本科生“1+N”導師制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通過近兩年的教學實踐,具備“工匠精神”的優秀本科畢業生人才輩出,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助推了校企合作向縱深發展,產教融合取得了實效。在校企合作中已不單單是學生實習、畢業生就業,還充分體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贏”的合作理念。學生就職于企業,教師深入到企業,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專業教學針對性強,學生參與實踐的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明顯增強,就業率和專業對口率均有大幅度提升,企業對學生的認可度明顯升高,畢業生供不應求,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環,生源質量也有顯著提高,有效解決了學生的“入口”和“出口”問題。

二、“1+N”導師制的融入

“1+N”導師制的融入,適應了社會發展需求、實現了學生多元化、個性化發展,培育了學生“匠人匠心”的新發展理念。學院大力支持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積極關注社會和行業發展需求,鼓勵學生主動配合校內導師,積極參與科學技術研究、導師工作室日常管理、實驗室建設、創新創業訓練等多元化活動;企業導師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孕育學生“匠人匠心”品質,對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4]。

(一)構建“1+N”導師制的人才培養模式保障體系

重點突出“1”和“N”的內涵,明確“1”和“N”的分工,其中“1”是指組建1 個專業導師團隊指導新生適應角色轉變,包括剛入學時要熟悉大學生活、了解專業性質及特點,明確努力方向和學習目標?!癗”是指專業導師團隊通過掌握學生在第1學期學校各方面的表現情況,給予學生提供“N”種選擇需求,以便學生在第2 學期期末進行畢業設計“雙選”,學生一方面參考專業導師的研究方向和專業特點,另一方面根據個人的專業規劃和未來求職方向,師生雙方互選,完成畢業設計“雙選”工作?!癗”具備較強的靈活性,能夠為學生提供個性化需求,也方便專業導師進行相關內容指導。同時為了更好地實現“1+N”導師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制訂完善了保障體系,具體結構如圖1 所示。

圖1 “1+N”導師制培養模式保障體系框架圖

“1+N”導師制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課程體系應用于大連海洋大學應用型本科機械制造類人才培養和教學實踐中。學生在專業學習、科研能力、考研考編、自主創業、科技競賽、職業素養與綜合技能訓練、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指導,保障體系充分體現出“導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有效提升了教學高質量發展的總水平,近兩年的教學實踐對于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建立健全評價機制及相關管理制度

“1+N”導師制的實施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作保證。緊緊圍繞“導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建立一套評價體系,從人才培養過程和人才培養效果出發。為了調動專業導師和學生的積極性,獎勵機制的設立是必不可少的外因,既可以激勵專業導師強化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又可以調動學生提升自身實踐能力的積極性。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工科”建設建立健全評價機制及相關管理制度,不斷提高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我們給出了“1+N”導師制評價機制模式框架,如圖2 所示。

圖2 “1+N”導師制評價機制模式框架圖

三、依托雙導師工作室開展教學過程是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關鍵

“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1+N”導師制教育模式中得到充分體現,學生個性得以表達,學習熱情高,獲得感足?!?+N”導師制教育模式拉近了師生關系,改革創新了教育教學模式,推動了教育高質量發展,培養了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5]?!?+N”導師制成功開展的關鍵因素是“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的合理遴選,考核機制是順利實施導師制的必要措施,而有效的監督和激勵機制則是順利開展導師制的核心保障,因此要從實際出發,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激勵辦法來提高導師工作的積極性,組建一支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專業知識過硬的高素質“工匠之師”[6-7]。

“企業導師”參與教學全過程,與“校內導師”聯合將導師工作室設立在教學現場,并將企業真實項目案例貫穿于課堂教學全過程,把傳統課堂教學轉入案例教學現場。任務完成后,企業導師結合實際案例對學生實施崗位技術技能拓展培訓,并進行現場評價。依托雙導師工作室開展的企業實際項目案例教學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了學生的“工匠精神”。具體教學模式如下。

(一)翻轉課堂導入教學

翻轉課堂導入教學法是把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中心,讓學生通過真實項目案例來重構專業知識?!靶葘煛蓖ㄟ^線上方式給參與企業真實案例學習的學生提供項目細節,讓學生提前查閱資料,做好工作規劃。項目案例初期,“企業導師”把學生帶入企業和各工位師傅進行溝通、協調,同時按照職業培養方案讓學生進行崗位選擇,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工種,明確工作崗位職責[8]。

(二)實地教學完成教學過程實施

依托企業真實項目案例,以“企業導師”和“校內導師”為主導,以參與項目實踐的學生為主體,企業掌握崗位定制、現場參與和自主實施三個基本步驟,校內外導師按照瓦房店市第一軋機軸承制造有限公司預先制定的現場案例的實施細則和操作規程對學生開展實地教學。

實地教學模式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通過實地教學,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實際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和知識,了解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其次,實地教學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之間的聯系,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此外,實地教學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企業和相關行業的情況,并讓他們學習到一些實際工作經驗和技能。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了解企業的運行模式、企業的文化、行業的發展趨勢等,這些知識和經驗將對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實地教學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和職業規劃。通過實地參觀和實習,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行業的特點和要求,并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這將幫助他們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并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領域??傊?,實地教學模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和知識,提高他們的職業素養和能力水平。對于未來從事技術工作的學生來說,實地教學模式將會幫助他們在未來職業發展中積累重要經驗。

(三)企業崗位技能拓展培訓

在瓦房店市第一軋機軸承制造有限公司的培育項目完成后,“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對學生在項目建設中的實際表現以及他們在知識和技能方面的需求有了充分了解。培訓計劃不僅包括了各工種的主要工作內容和崗位職責,還針對每個工種的具體技能要求和操作規范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和演示。此外,培訓計劃還融入了學生在項目建設過程和結果中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以幫助學生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之處,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這種培訓方式旨在讓學生對瓦房店市第一軋機軸承制造有限公司的培育項目有更為系統化和科學性的認識,為日后的其他項目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在實施培訓計劃的過程中,“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為導向的原則,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和動手實踐。同時,培訓計劃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以培養學生“工匠精神”來應對未來社會的發展需要。

總之,學院在瓦房店市第一軋機軸承制造有限公司的培育項目完成后,制定了科學有效的企業崗位技能拓展培訓計劃。這種培訓方式旨在讓學生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之處,提高了他們的知識和技能水平。

四、應用型本科機械類學生“工匠精神”評價體系

在“1+N”導師制的人才培養模式保障體系構建與實踐的基礎上,對機械類專業學生進行“工匠精神”的傳承并建立了對應的評價體系。

(一)學生“工匠精神”評價體系構建原則

以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為重點,對“工匠精神”進行細化,按照“工匠精神”的內涵和特質,可以將其分為“敬業”“精業”“專注力”“奉獻精神”四個方面。這四個指標共同構成了“工匠精神”培育效果的評價體系,同時還包含學校、班主任、任課教師、工廠師傅、用人單位等評價主體以及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整個過程都是在“1+N”導師制的引導下完成的。

(二)學生“工匠精神”評價指標

1.敬業

敬業意味著對職業的認同、愛崗敬業以及對師傅的敬重。它反映了職業精神和態度[9]。評價指標可以從多個方面選取,例如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接受度、對所學專業的認同度、對未來崗位的接受度、對傳統工匠的接受度、對大國工匠和身邊工匠的接受度、對文化課和專業課的興趣度、對教師和指導師傅的尊敬程度、對學校和系部的認同度以及生活態度等。評價等級分為高、一般、低,可以列成表格進行評分,從而反映學生的敬業精神情況。

2.精業

精業就是精湛技藝,它指的是在工作上追求卓越,具備熟練和精湛的技巧,反映了一個人的職業水平[10]。評價精湛技藝可從多個方面考慮,例如:課堂完成作品的準確性、編程的熟練性、編程的準確性、零件加工的能力、生產過程中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以及對產品質量的重視度和認識程度等。

3.專注力

專注力表示全神貫注地投入工作,并具備耐心細致、持之以恒的心態,同時用心鉆研和開拓創新。評價專注力的指標可以從細心程度、技能訓練中的耐心程度等方面考慮,同時還要對5S 管理的執行力以及對各項規定的遵守能力和教師反饋問題的思考能力等進行多方面的評估。

4.奉獻精神

奉獻精神表示不追求個人利益,愿意為社會或他人貢獻自己的一切力量,反映出一個人的高尚品德。奉獻精神的評估指標可以從團隊合作能力、在知識和技能方面主動幫助他人的能力以及積極主動承擔責任的能力等角度進行選取。

(三)學生“工匠精神”質量評價體系

“工匠精神”是一種信仰和傳承,主要體現在學生具備的專業技能、道德操守、職業能力和敬業理念,可以提升機械類專業學生的核心競爭力。主要評價依據包括在機械制造領域中的技能熟練程度、操作規范程度、加工精準程度和工作執行能力。校內外導師分別對學生進行各項評價指標打分,總分為100 分,考核等級分為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對應分值分別為100~90 分、89~80 分、79~70 分、69~60 分和59 分以下。

從應屆畢業生入職后多方面的表現來看,將“1+N”導師制下的“工匠精神”培養模式融入項目案例中,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還能增強教學效果。同時,該培養模式有助于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快速實現角色轉變;有助于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效果顯著;有助于促進學生匠藝、匠心和匠德全面發展。此外,通過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兄弟院校提供理論經驗與參考。

猜你喜歡
導師制工匠導師
執著創新 堅毅豁達——追憶我的導師郭景坤先生
90后大工匠
工匠風采
工匠神形
V eraW an g
導師榜
工匠贊
開放大學“導師制”培養模式的探索與思考——以軟件工程專業為例
愛情導師
一主多輔的導師制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