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

2024-02-23 10:27費必勝童歆涵江耘
今日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浙江科技企業

■ 費必勝 童歆涵 江耘

浙江賡續“八八戰略”擘畫創新發展藍圖

偉大擘畫,指引奮進航程。20 年前,浙江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浙江發展的八個優勢,提出了指向未來的八項舉措——“八八戰略”。其中,“積極推進科教興省、人才強省”的舉措為浙江科技創新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礎。

之江浪潮,創新奔涌不息。20 年來,歷屆省委、省政府堅定不移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始終把創新驅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戰略,一以貫之、一抓到底、縱深推進,一步一個腳印將“八八戰略”規劃的宏偉藍圖變成了美好現實,浙江科技創新綜合實力躋身全國創新版圖第一方陣,走出了創新發展的嶄新路徑。

保持定力繪好創新“一張圖”

21 世紀初,隨著浙江發展步入快車道,“先成長先煩惱”的難題接踵而來,人口紅利不斷下降、環境和資源壓力逐漸加大、產業亟須轉型升級等等,無不期待“破題良方”?!鞍税藨鹇浴边@盞明燈,不僅引領著浙江高質量發展,也照耀了浙江科技創新大局20 年的煥然蝶變。

數據是最真切的回答:浙江如期實現了“到2020 年成為創新型省份,基本建成科技強省”的戰略目標,站上了“12345”的歷史新坐標?!?”是浙江國家實驗室實現“從0 到1”的重大突破,“2”是國家大科學裝置和國際大科學計劃兩類“大國重器”加快實施,“3”是研發投入、科技企業數、高新技術產業“3 個大幅提升”,“4”是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連續兩年居全國第4 位,“5”是企業創新能力、主持的國家科技獎數、國家創新型城市和縣(市)數、研發活動人員、科技體制改革等5 個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在新的歷史起點,時代在變、形勢在變、任務在變,但浙江堅定不移踐行“八八戰略”的決心和定力始終未變,把創新驅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戰略也始終未變。

唯實惟先。早在2023 年初,省科技廳就第一時間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在全省科技系統深入開展“學習年、行動年、服務年”活動,持續推進以“大學習”增強“大本領”,以“大行動”實現“大突破”,以“大服務”助推“大解題”。浙江科技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紛紛走出辦公室、奔赴一線、大抓落實,形成了一股敢于首創、樂于奔走的學習調研服務之風,收獲了一份份沉甸甸的“高分答卷”。

2023 年以來,浙江科技特派員工作獲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肯定,國家實驗室掛牌運行、實現零的突破,我國牽頭的首個國際大科學計劃(深時數字地球)加速實施,“飛秒激光直寫光波導技術及其在光互連器件的應用”入選2022 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引進國家引才計劃人數增幅超50%、連續3 年位居全國第一……一項項重大成果不斷涌現,浙江科技創新的底蘊更加厚實,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正在加速轉化為浙江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錨定主線形成創新“雙驅動”

之江實驗室

如何在科技領域推動“八八戰略”走深走實?浙江以強力推進創新深化、迭代升級“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給出了響亮回答。

在2023 年年初召開的全省“新春第一會”上,省委提出了立足“兩個大局”,找到發展動力源,并把創新深化作為“兩個先行”的戰略核心;在“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動員部署會上,明確了建設“315”科技創新體系,這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目的是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高地、創新策源地和國際重要產業創新中心,全面助力科技強國建設,全面提升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

隨著兩場高規格大會的勝利落幕,浙江科技創新事業發展借助“兩大工程”的東風,駛向了“快車道”、跑出了“加速度”,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

2023 年4 月,省委、省政府制定《關于強力推進創新深化加快打造高水平創新型省份的意見》,提出了構建教育科技人才強省一體建設機制、探索新型舉國體制一體攻堅機制、建立全域創新一體推進機制、深化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一體培育機制、深化戰略人才一體引育機制、深化開放包容創新環境一體促進機制等6 個方面20 條舉措。

“創新深化”作為統領浙江科技創新工作的關鍵招,迫切需要找準切口、實現突破,20 個省級試點以“大膽探索、小心求證,破立并舉、小步快跑”的方式應勢而生。紹興市作為綜合性試點城市,在“六個一體協同”、平臺載體建設、體制機制改革上先行先試,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紹興經驗。事實上,除了紹興之外,其他試點單位也都在如火如荼地“開荒拓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省科技廳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聚焦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在新型舉國體制浙江路徑、科創平臺牽動的‘科教人貫通’、戰略任務牽引的‘大兵團作戰’、鏈主企業牽頭的‘創新聯合體’上積極探索,放大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貫通的聚變效應,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善謀會干、走在前列?!?/p>

如果說“創新深化”是引領創新發展的關鍵招,那“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就是浙江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和科技強省的發力點。

2023 年年初,浙江印發《浙江省“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實施方案(2023—2027 年)》?!盎?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加云計算與網絡通信、關鍵生物技術、精細化工與復合材料等15 大戰略領域,構成了浙江科技創新的發展方向和主陣地。

千帆競發,奮楫爭先。在全省“315”科技創新體系架構的宏觀引導下,全省各地呈現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熱鬧景象。寧波市放眼全域,形成“一區十極多節點”創新空間,有力夯實創新戰略策源體系;湖州市大力發展“創谷”經濟,打造“生態+科技+產業”的創谷集群,著力在“好風景”里布局“新經濟”……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以來,我們把實施‘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作為打造三大科創高地升級版的核心抓手,強力推進創新深化,迭代升級‘315’科技創新體系,科技創新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13個主要指標好于預期、穩步增長,118個重大項目快于時序進度、超額完成目標,42 項重點任務扎實推進、實現突破?!?/p>

夯實基礎打造創新“策源地”

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是突破科學前沿和關鍵核心技術的“實力擔當”,也是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底座”。

2003 年4 月10 日,浙 江 清 華長三角研究院作為全省首個省校共建新型創新載體,在嘉興科技城正式揭牌。

20 年來,浙江牢記囑托,堅持以解決制約高能級科創平臺發展難題為重點,超常規投入、體系化布局、全方位改革,舉全省之力培育戰略科技力量、塑造創新策源優勢,將這里打造成為了一片科技創新的沃土。據統計,截至目前,浙江共引進共建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創新研究院等創新載體近1200 家;完成了省實驗室和省技術創新中心“雙10”體系化布局,國家實驗室、20 家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字號”平臺紛紛落地;涌現了以省實驗室、大院名校、大科學裝置等為代表的研發平臺,實現戰略科技力量系統性重塑。

筑巢引鳳,廣納英才。為各類人才發展提供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是浙江創新體制機制、積極搭建創新平臺的初衷。2023 年4 月,浙江省率團赴深圳參加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全面展示浙江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布局等優勢,成為展會的亮點和焦點,達成引智引才初步合作意向80余項。省科技廳合作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們僅通過共建創新載體,就已經累計引進科技人員2 萬人,博士、副高及以上人才數近5000 人,其中從院校母體引進的博士、副高及以上人才超過44%?!?/p>

勇攀高峰、成果競涌。2023 年11 月10 日,2022 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公布,之江實驗室牽頭的“工業互聯網先進防御技術創新研究及應用”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多級跨域考試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和“聚合異構算力資源的智能計算系統”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而這僅僅是眾多科創平臺厚積薄發的一個縮影。據統計,目前全省創新載體累計開發新產品3751 個,形成新技術或新工藝5906 個,擁有有效發明專利7673 項,轉移轉化技術成果3719 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439 個。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創新載體已構筑形成浙江創新方陣中又一張閃亮的“金名片”。

擴面提質建強創新“主力軍”

寧波大豐集團設計研制主火炬塔“錢江潮涌”,螞蟻集團首創數字火炬手,吉利汽車捕集二氧化碳合成零碳甲醇并將其用作火炬燃料……杭州亞(殘)運會期間,諸多浙企產品亮相。國際體育盛會,也成為了浙江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展示窗口。

20 年來,浙江持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建立健全技術創新機制,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塑造技術領先優勢,將企業作為創新創業主力軍,精準服務企業、鼓勵企業創新。

吉利汽車研發的零碳甲醇點燃杭州亞運會主火炬

2022 年年底,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21 年度考核評價結果,杭州灣信息港赫然在列,連續六年獲評優秀。這座位于杭州市蕭山區的特色小鎮,從僅3.04 平方千米、不通公交的產業洼地起步,如今已集聚6 家主板上市企業、4 家“獨角獸”企業、113 家高新技術企業,并孵化出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業。而類似杭州灣信息港這樣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在浙江比比皆是。

自2016 年起,浙江先后實施兩輪科技企業“雙倍增”行動,高新技術企業數量5 年內翻兩番,躍居全國第三。在這里,不僅涌現出??低?、吉利汽車等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企業,還有著在各自領域“獨領風騷”的中小科技企業。浙江的創新主力軍,正在加快形成“千軍萬馬齊創新”的新發展格局。

眼下,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企業既是“出題人”,也是“答題人”?!笆濉逼陂g,全省聚焦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新材料技術等八大技術領域組織實施省級重大科技項目1180 項,財政補助25.9 億元,帶動企業研發投入74.1 億元,取得了阿里EB(百京)級大數據計算平臺、??低暋耙曨l感知和視頻壓縮編碼技術”、浙江大學“達爾文”二代神經擬態類腦芯片等一批標志性成果。截至目前,浙江共有省重點企業研究院50 家、企業研究院265 家、高企研發中心1142 家。在2023 年頒布的304 項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中,以企業為主的獲獎成果有105 項、占35%,產學研合作獲獎成果213項、占71%,獲獎成果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

全域提升形成創新“一盤棋”

在浙江,“山里”“山外”曾橫亙著一條區域協調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溝壑。而科技特派員制度,為破解區域發展不平衡這一“老大難”問題送上了一把“金鑰匙”。

時光不語,鐫刻不凡。從2003年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向欠發達鄉鎮派遣科技特派員的通知》到2023 年出臺的《科技特派員服務和管理規范》省級地方標準,科技特派員的服務領域和區域逐步向全省域、全領域拓展,科技特派員制度的紅利進一步釋放。據統計,全省累計派遣科技特派員3.9 萬人次,投入財政經費15.36 億元,其中省級財政資金5.98 億元,推動農民增收63.53 億元、企業增效45.1 億元,在推動浙江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中交出了一份亮麗的科技答卷。

從“守住綠水青山”到“鑄造金山銀山”,科技特派員制度成為了牽動區域發展、促進產業轉型的關鍵引繩。2023 年1 月,在山區26 縣“一縣一業”高質量發展科技特派團試點工作啟動會上,浙江省提出要以組團方式向試點縣選派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引導創新要素向山區縣集聚,精準匹配全省科技、人才、平臺、企業等資源,探索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努力在優化創新創業生態上取得新突破。目前,全省已派遣15 個科技特派團駐扎試點地區。

在科技特派團的助力下,縉云縣在創新驅動中不斷提能升級:浙江科技學院縉云縣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成功獲批,浙江科技學院浙西南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學縉云研究院和浙江工業大學縉云創新設計研究院紛紛落地,縣域內13 家企業聘用特派團成員為技術顧問,科技特派團與企業開展省“尖兵”“領雁”等產學研合作項目10 余項、產生直接經濟效益3 億元……這樣的場景,在全省各地不斷上演重現,創新之花已然生根發芽。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圍繞山區26 縣塊狀經濟產業鏈全面提升,省科技廳出臺《科技賦能26 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推廣“企業出題、高校院所解題、政府助題”的協同創新模式,推進山區26 縣與大院名校結對合作。截至2022 年年底,累計引進共建載體84 家,為當地集聚高端創新資源搭建重要平臺;不斷探索“產業飛地”,助推創新資源要素在區域之間聯動;扎實推進科技成果“轉移支付”,促進科技成果以“先免費試用、后付費轉化”的方式優先向山區26 縣落地轉化,已在7 個山區縣開展試點。

推進創新深化,是浙江邁上新時代新征程的必然選擇。浙江將持續在重點領域實現新的突破,切實加強科技基礎能力建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為“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注入科創動能。

猜你喜歡
浙江科技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掃一掃閱覽浙江“助企八條”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雙下沉、兩提升”之路
科技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