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磁共振聯合多模態超聲檢查鑒別診斷乳腺腫瘤良惡性的臨床價值

2024-02-23 02:23褚愛鵬陳紅梅成建華李依明黃文起
實用癌癥雜志 2024年2期
關鍵詞:惡性乳腺模態

林 潔 陳 輝 褚愛鵬 陳紅梅 成建華 李依明 黃文起

作者單位: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

乳腺癌為婦科的常見病,是由乳腺上皮細胞增殖失控所致,以女性為主要發病群體,發病率較高[1-2]。乳腺癌發生后以乳房腫塊為主要表現,可伴乳頭溢液等癥狀,與良性乳腺腫瘤癥狀、體征較為相似,極易混淆,早期診斷時誤診與漏診風險較高[3-4]。乳腺雖不屬于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但乳腺癌細胞易轉移,若不能盡早明確乳腺腫瘤的良惡性,將會錯失最佳治療時機,不利于患者預后[5-6]。影像學檢查為目前臨床檢查乳腺腫瘤良惡性的常用方法,常見的方法有核磁共振(MRI)、超聲等,但臨床關于MRI+多模態超聲聯合檢查診斷乳腺腫瘤良惡性的報道較為缺乏?;诖?本研究以92例乳腺占位性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MRI+多模態超聲對乳腺腫瘤良惡性的鑒別診斷效能。信息示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5月至2022年本院診治的92例女性乳腺占位性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伴有乳腺腫塊、乳頭溢液等表現,均經病理檢查確診;患者病歷有關資料齊全;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依從性較高;術前未行放化療。排除標準:既往存有乳腺手術史者;合并精神疾病者;認知障礙或難以進行正常語言交流者;存在酒精、藥物依賴史者;合并血液系統疾病者;對本研究所用的檢查方式存在禁忌證者;存有全身性感染者。所有患者年齡34~68歲,平均年齡(50.79±7.21)歲;體重指數(BMI)18.4~27.1 kg/m2,平均BMI(23.68±1.49)kg/m2。

1.2 方法

多模態超聲檢查:選取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PHILIPS Achieva,型號:1.5T)行檢查,該儀器存在多種超聲成像模式,主要包含二維超聲、彩超、超聲彈性成像與三維容積超聲;首先行二維超聲檢查,明晰病灶的回聲、大小,然后調節為彩色多普勒超聲,了解其血流情況,之后再進行彈性超聲的檢查,以此取得最為優良的成像角度,標記感興趣范圍,以病變組織的最大切面作為目標區域,檢測探頭需垂直于皮膚,定位在中心部位,觀察壓力條,調控壓力處在3~4,當其平穩在綠色時,搖晃探頭,開展彈性成像;另外以聲觸診組織量化技術測定感興趣組織剪切波速度值,測定3次取其平均值;測定完畢之后用多種技術聯合“乳腺癌影像報告與數據系統”分級系統鑒別。MRI檢查:選用磁共振成像系統進行檢查,8通道乳腺專用線圈,取仰臥位,兩個乳房需垂于空洞內;掃描參數:T1W1:TR 450 ms,TE 9.7 ms,FOV 34 cm,層厚6 mm,間距0.6 mm;T2W1+脂肪抑制序列參數:TR/TE 3800 ms,FOV 34 cm,層厚3.5 mm,掃描層數36層,TR/TE 7600 ms/71 ms,層厚5 mm,FOV 34 cm×34 cm,間距1 mm;首先進行常規平掃,之后給予增強掃描;增強掃描有8個時相,各時相有128層圖像,于蒙片采集完畢,等待7~8 s后經患者周靜脈即刻注射釓噴酸葡胺,注射劑量與速率為0.2 mmol/kg、3 ml/s,然后輸注15~20 ml生理鹽水沖洗脈管。所有的檢測操作均嚴格依據操作說明書規范操作,將所得的圖像上傳到后處理站,由本院2名高年資影像科醫師鑒別,在兩者意見不一致時,兩者共同討論得出最終結果。

1.3 觀察指標

(1)乳腺腫瘤良惡性腫瘤檢出情況:統計分析病理檢查、MRI、多模態超聲、MRI+多模態超聲檢查對乳腺腫瘤良惡性的診斷結果。(2)MRI+多模態超聲檢查對乳腺腫瘤良惡性鑒別診斷的效能: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分析MRI+多模態超聲鑒別診斷乳腺腫瘤良惡性的臨床價值。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乳腺腫瘤良惡性腫瘤檢出情況

92例乳腺占位性病變患者經病理檢查證實為惡性有31例(33.70%),良性有61例(66.30%)。MRI聯合多模態超聲共檢查出30例為惡性,MRI共檢查出25例為惡性,而多模態超聲共檢查出23例為惡性。見表1。

表1 MRI、多模態超聲單獨與聯合檢查結果/例

2.2 MRI+多模態超聲檢查對乳腺腫瘤良惡性的鑒別診斷效能

MRI聯合多模態超聲檢查乳腺腫瘤良惡性的靈敏度、準確度、陰性預測值高于MRI、多模態超聲單獨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MRI、多模態超聲單獨及聯合檢查的特異度、陽性預測值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kappa檢驗顯示:MRI聯合多模態超聲檢查結果與“金標準”一致性極好(kappa值=0.926,P=0.000);MRI與多模態超聲單獨檢查結果與“金標準”一致性較為理想(kappa值=0.636、0.642,P=0.000、0.000)。見表2。

表2 MRI+多模態超聲檢查對乳腺腫瘤良惡性鑒別的診斷效能/%

3 討論

乳腺癌在臨床具有較高的患病率,屬女性群體最為多見的腫瘤病癥之一,其患病率占據全身各系統惡性腫瘤的7%~10%[7-8]。近些年,隨著城市快速的進步與人們生活壓力的不斷增長,加之女性在社會勞動力內的比例不斷提升,我國女性乳腺癌的患病率常年位于較高水平[9-10]。我國乳腺癌的增長速度為全世界的兩倍多,對女性群體的身心安全造成眾多危害,亦對社會與家庭造成極大壓力[11-12]。乳腺腫瘤的良性與惡性在發病初期的表現較為相似,因此臨床極易出現誤診。盡早明確乳腺腫瘤良惡性,對臨床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改善患者預后尤為重要。

影像學檢查為現階段臨床早期檢查辨別各類病癥的常見手段,且在治療措施的制定與選取中亦扮演重要角色。超聲、MRI屬臨床常見的影像學檢查措施,超聲運用人體對超聲波的反射,以此對乳房軟組織與病灶的內部構造與形態進行觀察,繼而有效地判斷疾病的性質,具有可重復性強、無輻射損傷、價格低廉等優勢,患者更易接受[13]。彩超、超聲彈性成像均為常見的超聲診斷方式,其中彩超操作簡便,其圖像能夠清楚地顯現緊貼胸壁與鎖骨,且在腫瘤囊性實變判斷等層面同樣存在高水平的敏感性,超聲彈性成像可優良地反映組織硬度、強度等情況[14-15]。但受鈣化等因素等因素的影響,超聲檢查具有較高的誤診率,且對于直徑<2 cm的病灶檢出率較低。MRI檢查為斷層成像一類,可取得多角度的斷層、三維體圖像,且不會受致密性腺體、病灶直徑大小的干擾。MRI檢查具有較高的軟組織分辨率,可多方位、多序列成像,能夠更為直觀地反映各器官解剖結構等信息,便于區別腫瘤病灶與四周正常組織,為臨床明確診斷提供更為可靠的參考信息。然而MRI檢查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對乳腺鈣化灶的檢出率較差,可能導致乳腺惡性腫瘤漏診,加之檢查費用較高,檢查時間長,臨床應用較為受限。本研究結果顯示,MRI聯合多模態超聲檢查乳腺腫瘤良惡性的靈敏度、準確度、陰性預測值高于MRI、多模態超聲單獨檢查;MRI、多模態超聲單獨及聯合檢查的特異度、陽性預測值相比無差異;kappa檢驗顯示:MRI聯合多模態超聲檢查結果與“金標準”檢查結果的一致性極好(kappa值=0.926,P=0.000);MRI與多模態超聲檢查與“金標準”檢查結果的一致性較為理想(kappa值=0.636、0.642,P=0.000、0.000)。表明MRI+多模態超聲鑒別診斷乳腺腫瘤的良惡性具有較高的靈敏度與準確度,與病理檢查一致性較高。其原因為MRI與多模態超聲聯合應用,可優勢互補,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反映乳腺病變,從而更好地區分病灶組織與周圍組織,為臨床判斷乳腺腫瘤良惡性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但還需注意的是,本次研究尚存在納入樣本量較少的不足,存在一定的幾率影響本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因此,臨床之后還需持續完善研究設計,增加樣本量的納入,以進行更深入的分析,進一步了解MRI+多模態超聲檢查在乳腺腫瘤良惡性中的診斷效能。

綜上所述,MRI聯合多模態超聲在乳腺腫瘤良惡性的鑒別診斷中應用價值較高,可更為全面地反映病變處情況,提升疾病診斷靈敏度與準確度,為臨床提供更可靠的參考,值得大力推行。

猜你喜歡
惡性乳腺模態
惡性胸膜間皮瘤、肺鱗癌重復癌一例
卵巢惡性Brenner瘤CT表現3例
體檢查出乳腺增生或結節,該怎么辦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辦?
國內多模態教學研究回顧與展望
甲狀腺結節內鈣化回聲與病變良惡性的相關性
容易誤診的高回聲型乳腺病變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電力系統低頻振蕩模態識別
多層螺旋CT在甲狀腺良惡性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由單個模態構造對稱簡支梁的抗彎剛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