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期管理中的風險分析與應對策略

2024-02-23 12:27徐浩軒宿遷市鼎城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江蘇宿遷223800
磚瓦 2024年2期
關鍵詞:工期供應策略

徐浩軒 (宿遷市鼎城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宿遷 223800)

工期管理對于項目的成功實施至關重要,然而,在復雜的建筑工程項目中,各種風險因素可能會導致工期延誤,給項目帶來不可忽視的風險。因此,針對工期管理中的風險分析及應對策略的研究已是必然趨勢。目前有關工期管理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在實際工程項目中仍然面臨許多挑戰。本文選取某商業廣場作為案例進行分析,旨在通過對該項目的工期管理進行深入研究,探索工期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從而為類似項目提供參考和指導,提高工期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

1 項目工期管理現狀分析

1.1 項目概況及重難點分析

某商業廣場項目總建筑面積達11.8 萬m2,其中地下一層,建筑面積3.2萬m2,地上4層,局部5層或6層,建筑面積8.6 萬m2。項目建成后旨在打造集大型購物中心、超市、游樂餐飲、影院等于一體的商業綜合體。項目的施工重難點較多,如基坑土方量大、商業施工場地有限、降水量遠大于往年、高支模、大跨鋼結構、外幕墻施工等。其次,涉及單位多,如土建總包、內裝、外幕墻、消防、空調、采光頂、智能化、景觀配套等,以上重難點對項目工期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工期計劃與進度安排

根據項目的概況和運營需求,項目自破土動工至項目開工總計16個月,建筑體量大,工期緊任務重。根據總工期制定各階段進度計劃,梳理出關鍵時間節點:樁基完成(1 月~2 月),土降護施工(3 月~6 月),底板完成(5月~8月),正負零(7月~9月),主體結構封頂(9月~12月),外裝及幕墻完成(12月~15月),內裝完成(12月~16 月),景觀施工完成(14 月~16 月),正式供電(13月),一次消防驗收(14月),二次消防驗收(16月),大商業竣工備案(16月),正式開業(16月)。

1.3 風險因素識別與分析

在項目工期管理現狀分析中,結合工期計劃和進度安排所識別和分析的風險因素如下。

(1)天氣條件。惡劣的天氣條件可能導致地下結構施工、主體結構施工和裝修施工的延誤。例如,暴雨可能導致基坑積水、樁基施工受阻,大風可能影響垂直運輸。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如出現降水量遠超往年的梅雨季節,會對土方及支護降水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2)材料供應。材料供應的延遲或質量問題可能會對工期產生不利影響。如果材料供應商未能按時提供所需的材料,或者材料質量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施工進度的延誤。因此,需要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確保材料供應的及時性和質量可靠性。

(3)管理協調。缺乏有效的項目管理和協調可能導致工期延誤。商業項目體量大、工期緊、施工單位多,及時有效的管理協調必不可少。部門間的溝通機制、對施工單位的管控、和主管部門的溝通等環節,若其中某個環節協調不當,都可能會導致工期計劃滯后。就本項目而言,對內的設計進度、招采進度、商管對接、施工界面的移交、質安監部門的檢查和驗收,都是左右工期進度的因素,只有有效的管理協調才能保證各項工作按計劃推進[1]。

2 風險應對策略與管理方法

2.1 風險評估與分類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以下是針對天氣條件、材料供應、管理協調三個風險因素的評估和分類,具體見表1。

表1 風險因素的評估和分類

2.2 針對不同風險的應對策略制定

2.2.1 風險因素分級應對策略

針對不同風險因素制定分級應對策略是確保項目順利進行的關鍵步驟。以下是針對天氣條件、材料供應、管理協調三個風險因素的具體應對策略。

(1)天氣條件的分級應對策略:①提前計劃。在天氣預警發布后,立即啟動緊急計劃,調整施工進度和安排人員,確保安全優先;②防水措施。加強基坑防水措施,利用排水系統及時排除積水,避免損壞工地設備和影響施工質量;③臨時停工。根據實際情況,考慮臨時停工,保障工人安全,等待天氣好轉后再恢復施工。

一般風險情況下的應對策略(如陣雨、局部降雨):①實時監測。建立天氣監測系統,及時獲取降雨情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施工計劃;②防護設施。加強現場安全防護,確保施工人員和設備的安全,采取適當的防水措施,防止雨水侵入施工現場。

(2)材料供應的分級應對策略:①關鍵材料的備貨策略。與主要材料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提前啟動招標,溝通項目需求,確保關鍵材料的優先供應;②多元化供應渠道。建立備選供應商名單,以預防主要供應商無法按時供貨的情況,確保材料供應的可靠性。建立材料庫存管理制度,根據實際需求儲備合理數量的常用材料,避免因供應延誤導致施工中斷。

(3)管理協調的分級應對策略:①項目管理規范。建立明確的項目管理流程和責任分工,規范施工過程,確保施工進度和質量。建立施工進度跟蹤系統,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加以解決,確保施工進度不受影響[2];②提前策劃。提前做好項目施工組織策劃,壓縮施工周期,如基礎分段驗收、及時調整場地布置及交通動線、外架落架前周圍砌筑擋墻,確保外場回填及小市政施工、主體施工完成后,優先砌筑外墻,屋面優先完成外周圈剛防層,給幕墻提供作業面、采光頂優先完成閉水、保證內裝修側裙施工等,各單位各工序施工做好界面移交工作,整體施工按照策劃有序推進;③溝通與協調機制。對內定期召開部門協調會,對外定期召開監理、設計、施工方會商會議,及時溝通存在的問題,協調解決方案,確保施工進度順利推進。積極配合主管部門的管理和檢查,及時反饋相關政策的落地、問題整改及驗收情況等。

2.2.2 針對特殊風險的專項處理

針對項目的安全施工和環保要求制定策略,見表2。

表2 安全施工和環保要求風險分析及處理方案

2.3 風險管理的實施與監控

2.3.1 風險防范與控制措施的實施

在項目啟動階段,制定詳細的工期計劃,并確定關鍵路徑節點。每周召開進度會議,對關鍵任務進行動態跟蹤和分析,及時發現工期延誤的苗頭。若發現關鍵任務無法按時完成,立即啟動應急計劃,調配資源加班加點,以縮短工期[3]。為有效控制建筑材料供應風險,與供應商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確保優先供應,并減少供應風險對工期的影響。設立材料儲備庫,提前儲備關鍵材料,以應對突發需求或供應延誤情況。加強對供應鏈的監控,定期評估供應商的交貨能力和產品質量,確保材料供應的及時性和穩定性。在項目計劃中考慮天氣因素,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避免主要工作節點與惡劣天氣重疊。設立天氣監測系統,定期收集和分析天氣數據,及時預警并做好防雨等應對措施。施工現場也應設置環境保護設施,減少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進行技術評審,確保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施工前召開專題會議,詳細交底施工技術,以確保施工人員理解并正確執行設計方案。設立技術質量檢查小組,定期進行現場檢查,及時糾正施工中出現的技術問題。

2.3.2 實時監控與反饋機制

項目中實施了實時監控與反饋機制,以確保工期及進度計劃的有效管理,以下是目前已經實施的監控和反饋機制運行情況:①進度會議。每周召開進度會議,由項目經理主持,與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施工隊代表共同參與。會議上對上周的工作進展進行評估,并討論本周的工作計劃和任務分配。通過會議,及時發現工期延誤的苗頭,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整;②現場巡查。項目經理和相關管理人員定期進行現場巡查,檢查實際施工進度與計劃進度的符合情況。了解施工中遇到的問題和障礙,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協調[4];③工期考核。建立工期考核系統,提前對關門時間將至的節點做預警,提醒項目管理團隊及時對風險工作做出調整,最后節點完成后,團隊管理人員根據節點完成標準上傳相關影像資料,關閉考核節點,建立起工期考核的良性循環。

3 案例分析與討論

3.1 風險事件發生的實際情況

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發生了很多風險事件,例如項目土方作業正值梅雨季節,且降雨量遠大于往年,每遇到降雨,現場土方作業就很難實施,雨量稍大就需等待幾天才能滿足行車及運輸條件,其中遇到最長達兩周的大雨,導致現場無法進行土方外運工作,對項目基礎施工造成極大的阻力。

如項目進入裝修進場階段,5 個中庭主鋼構完成后,采光頂下部增加鋁合金格柵吊頂約452.46m2,木紋覆膜壓型鋼板吊頂約814.54m2,并且格柵及壓型鋼板原材訂貨周期及開模時間長,加之春節前夕疫情影響,運輸受限,吊頂材料不到場施工,采光頂頂部玻璃就無法安裝,導致春節前采光頂無法閉水,影響所有裝修公區側裙施工及已完工程的成品保護,如春節前不解決材料供應問題,則疫情因素的不可控性將嚴重影響春節后的整體施工節奏。

再如管理協調問題。在主力店裝修階段,其中健身房結構蓄水試驗5 月完成,因健身房進場滯后,且過程對接反饋消極,嚴重影響施工進度,至開業前成為風險項。

3.2 采取的應對策略的效果評估

3.2.1 天氣問題

應對策略:增加機械設備,優化施工組織。

效果評估:針對連續降雨問題,待天晴后,因場地泥濘,無法滿足車輛外運,采取增加挖掘機先行進入場地內倒土措施,在清理出工作面的同時,對泥濘土方歸堆至場地條件好的區域,以滿足第一時間進行土方外運作業。此外,基礎筏板施工階段采用跳倉法施工,避免了后澆帶施工周期長,底部支撐排架的長期留置,為下道工序提供了施工空間,同時也節約了成本。

3.2.2 供應鏈管理問題

應對策略:與供應商緊急溝通供貨事宜,并采取有效應對措施。

效果評估:首先,安排專人至加工廠跟進吊頂材料加工進度,并向當地政府提前報備協調貨運綠色通道,避免了疫情對貨運的影響,最終通過各方努力,所有吊頂材料春節前運送至現場后采光頂班組退場,未影響春節后復工施工進度;其次,現場采取臨時閉水措施,玻璃提前安裝,上部覆蓋定制防雨布,為室內創造工作面,并在春節期間有效防護側裙及公區石膏板。

3.2.3 管理協調問題

應對策略:加強內外溝通協作,重新確認移交條件。

效果評估:因商業區所有商戶已至收尾階段,所有外墻已封閉,材料僅靠貨梯運送,受制于垂直運輸及材料供應,顯著增加了施工周期及成本。此外,若按照主力店進場時間還要面臨無法開業的風險,同時,滯后裝修對公區的成品保護將產生很大影響,主動與商管及商戶重新確認移交條件,將施工重難點泳池先行施工至運營標準,在后續主力店進駐后做好場地移交及費用結算,節省了工期及施工成本,有效規避了主力店開業風險。

通過以上應對策略的效果評估可以看出,在商業項目中,針對不同的風險事件,項目團隊采取了有效的應對措施,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通過及時的危機應對和靈活的項目管理,成功減輕了風險帶來的負面影響,保證了項目的整體順利進行。

4 結語

研究表明,項目中的風險分析與應對策略在工期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提前策劃、及時優化施工組織、有效的應急預案、加強內外部溝通協調等措施,成功解決了天氣影響、供應鏈管理問題和管理協調問題。盡管過程中部分分項工作有所延誤,但經過及時的糾偏措施,最終并未對整體工期產生較大影響,整個商業項目實施過程較為順利,如期開業運營,文中的應對策略實施為項目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猜你喜歡
工期供應策略
氮肥供應充足 春耕生產有保障
春節畜產品供應面較為寬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應有保障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網絡工期優化
工期
供應信息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