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高速公路25 m 跨鋼板組合梁設計與數值模擬研究

2024-02-24 10:06黃宇辰
城市道橋與防洪 2024年1期
關鍵詞:預制板隔板橋面

黃宇辰

(華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14)

0 引言

橋梁往往是交通體系中的控制性結構物,也是高速公路勘察設計中的重中之重。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高速公路在滿足承載能力、正常使用的同時,對耐久性和品質化要求越來越高。就路基、路面和隧道等構造物而言,橋梁作為實體工程,沿線占比較大,是打造工業化、智能化的關鍵。目前的橋梁建造中,混凝土橋仍然占據較大比例,不利于高速公路綠色轉型升級?;炷翗蜃灾卮?、施工現場質量不易控制、預應力壓漿工藝復雜,已經不能滿足高速公路降耗增效、綠色環保的需要。為此,鋼橋尤其是受力更優的鋼混組合梁橋在工業化建造中脫穎而出,是實現橋梁結構輕質高強、縮短工期、減少砂石料自然資源浪費的不二之選[1-4]。鋼混組合梁中,鋼板梁受力明確、用鋼量較省,在實際工程中應用較多。在高速公路橋梁建設中,受墩高限制,橋型基本以20 m 至40 m 跨徑為主,因此研究中等跨徑的鋼板組合梁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實際工程案例,闡述了25 m跨徑的鋼板組合梁結構設計情況,并對受力情況進行有限元數值模擬分析,以確定較為合理的結構尺寸。

1 工程概況

某高速公路位于平原微丘路段,路線長度約30 km 內的橋梁高度均不超過30 m。橋梁設計主要技術標準如下:(1)橋面總寬17.1 m;(2)設計安全等級一級;(3)設計荷載為公路-I 級;(4)設計行車速度100 km/h;(4)左右幅按雙向6 車道設計,考慮應急車道,單幅按4 車道進行加載;(5)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經結構跨度比選后,擬采用25 m 跨徑鋼板組合梁上部結構方案,下部結構采用常規混凝土柱式墩方案。參考交通部鋼板組合梁通用圖結構設計情況,按6 片鋼板梁設計,鋼梁高度為1350 mm;混凝土橋面板為預制形式,板厚為250 mm,鋼梁與預制板之間設置厚50 mm 橡膠密封條。25 m 跨徑鋼板組合梁標準橫斷面圖見圖1。

圖1 25 m 跨徑鋼板組合梁標準橫斷面圖(單位:mm)

鋼板梁結構形式均為結構簡支橋面連續形式,每跨橫隔板共設置5 道,其中端橫隔板高度為1100 mm,中橫隔板高度為900 mm,橫隔板上翼緣均與鋼板梁上翼緣齊平,以保證鋼結構作為預制板現澆連接縫底模的可靠性。鋼板梁上翼緣和下翼緣厚度分別為22 mm 和24 mm,寬度分別為600 mm 和700 mm,腹板厚度為14 mm,翼緣與腹板采用焊接形式。橋面鋪裝設置防水層和厚100 mm 的瀝青混凝土形式,橫隔板與鋼板梁豎向加勁肋采用螺栓連接。上部結構鋼板均采用Q345qD,彈性模量取205 GPa,泊松比取0.31,自重計算時考慮1.06 倍的螺栓及焊縫重量。預制板采用C50 鋼筋混凝土,彈性模量34500 MPa,泊松比為0.2,因橋面板配筋率較高,混凝土自重計算時容重按26.5 kN/m3考慮。護欄采用SS 級防撞護欄,單側線荷載集度取12.0 kN/m。鋼板組合梁關鍵施工工序為:現場吊裝鋼板梁、鋪裝預制板、澆筑預制板間濕接縫、完成橋面系施工。

2 有限元模型與結構基頻

2.1 有限元模型

基于Abaqus 有限元數值模擬軟件,將鋼板和混凝土分別離散化,其中鋼板梁及橫隔板部分采用S4R 殼單元;預制板厚度較大,采用C3D8R 實體單元;不計鋼與混凝土2 種材料之間的滑移作用,殼單元與實體單元之間采用節點耦合約束連接。由于模型較大,在保證計算精度的同時,將網格尺寸適當放大,網格大小控制在200 mm 以內,所建立的殼實體耦合有限元數值模型見圖2。

圖2 殼實體耦合有限元數值模型

鋼板梁主梁分布示意圖見圖3。

圖3 鋼板梁主梁分布示意圖

在支座位置處分別設置節點,將節點與支座面進行耦合約束,通過對節點進行約束以完成整個模型的約束。有限元模型約束情況為:對小樁號側3 號主梁X、Y、Z 方向線位移進行約束,對小樁號側1 和2、4~6 號主梁Y、Z 方向線位移進行約束;對大樁號側3 號主梁X、Y 方向線位移進行約束,對大樁號側1 和2、4~6 號主梁Y 方向線位移進行約束。

2.2 結構基頻

結構基頻計算是得到活載沖擊系數的基礎,同時通過基頻下的振型分析可以判斷有限元模型的正確性。此處,將模型自重轉化為質量,自重加速度取9.8 m/s2,得到結構1 階振型圖見圖4。

圖4 結構1 階陣型圖

經計算,結構基頻為4.9 Hz,根據《公路橋梁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2015),活載沖擊系數為0.1767ln4.9-0.0157=0.27。另外通過陣型圖可以發現,模型未見異常脫空,鋼結構與預制板之間未發生明顯滑移,所建立的有限元數值模型較為可靠。

3 數值模擬結果分析

3.1 施工階段結構應力

鋼板梁架設完成后,預制板混凝土未與鋼板梁形成聯合截面時,鋼板梁受力較為不利,此時結構應力如圖5 所示。由圖5 可見,最大Mises 應力為95.8 MPa,位于中梁跨中下翼緣處,應力水平較小,混凝土未與鋼板梁形成聯合截面前不會出現承載能力不足的問題。

圖5 鋼梁架設后,未形成聯合截面前的結構應力(單位:MP a)

為進一步分析施工過程中結構恒載的影響,取橋面系施工完成后為關注施工階段,并取恒載系數為1.2 倍,以便于后續基本組合分析。計算得到橋面系施工完成后結構恒載作用下的鋼板梁正應力,如圖6 所示。

圖6 橋面系施工完成后恒載正應力(單位:MP a)

在結構自重及二期恒載作用下,鋼板梁下翼緣最大拉應力為125.0 MPa。整體而言,施工階段應力水平較小,施工階段不控制鋼板組合梁的設計。后續主要針對成橋狀態下的中載、偏載2 種情形進行鋼板梁應力分析。

3.2 中載作用下的結構應力

考慮沖擊系數的影響,按照1.2 倍恒載+1.4 倍活載進行荷載的基本組合,將車道荷載按照車道中心線的位置進行加載,計算得到鋼板梁在恒載與中載基本組合下的正應力,見圖7。中載作用下,最大拉應力由125.0 MPa 提高至184.3 MPa,位于3 號主梁跨中下翼緣位置,小于《公路鋼結構橋梁設計規范》(JTG D64—2015)限值(270 MPa),Mises 應力最大值與最大拉應力基本相當。與混凝土結構相比,以上計算結果進一步表明鋼板組合梁活載占比明顯較大,結構自重較輕。

圖7 鋼板梁在恒載與中載基本組合下的正應力(單位:MP a)

3.3 偏載作用下的結構應力

目前高速公路建設呈現高設計標準、寬斷面的特點,對于橋梁結構而言,特別是活載占比較大的鋼結構,活載偏載分析是結構計算的重要內容。為進一步分析鋼板組合梁活載偏載對結構應力的影響,按照規范對車道進行最不利偏載布置,可得到鋼板梁在恒載與偏載基本組合下的正應力,見圖8。

圖8 鋼板梁在恒載與偏載基本組合下的正應力(單位:MP a)

計算結果表明:活載偏載后,鋼板梁最大拉應力位置由3 號主梁遷移至1 號主梁,最大拉應力數值由184.3 MPa 增加至202.1 MPa,小于《公路鋼結構橋梁設計規范》限值(270 MPa)?;钶d偏載相對中載而言,鋼板梁最不利應力增加了17.8 MPa,因此橋梁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偏載的影響。

通過計算分析可知,橫隔板在中載和偏載作用下的結構應力基本相當。提取端橫隔板和中橫隔板Mises 應力(見圖9),可見最大Mises 應力為52.3 MPa。鋼板梁與橫隔板組成格子梁后,橫隔板主要作為橫向傳力構件,將荷載傳遞給鋼板梁,橫隔板支承于鋼板梁上,本身跨度較小,高跨比較大,因此應力水平較低。就鋼板梁這類格子梁而言,橫隔板設計具有一定優化空間。

圖9 橫隔板Mis e s 應力(單位:MP a)

4 結語

(1)鋼板組合梁施工階段結構應力水平較小,承載能力富裕度較大。

(2)鋼板組合梁自重較輕,活載占比較大,成橋狀態下的偏載工況控制結構設計。在本文所選取的結構參數下,鋼板梁基本組合最大拉應力為202.1 MPa,應力指標滿足規范要求。

(3)相對于鋼板組合梁主梁而言,橫隔板應力水平較低,建議結合具體計算結果對橫隔板尺寸進行優化設計。

猜你喜歡
預制板隔板橋面
中心錐體筒倉錐體預制板吊裝施工數值分析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隔板工藝支撐技術研究
壓力容器隔板的一種設計方法
施工場地裝配式預制板受力影響因素研究
改進抗裂型預制板路面工藝
預制板槽型連接裝置研究
橫隔板參數對裝配式箱梁寬橋受力的影響
橋面施工中平整度的控制
某多跨簡支T梁橋面連續化改造研究
雙頻帶隔板極化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